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胎漏——安胎方(胡溱魁方)

胎漏——安胎方(胡溱魁方)
【组成】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各12g,菟丝子15g,党参、炒白术各12g,升麻6g,蒲黄炒阿胶10g,炒黄芩、血余炭各10g,地榆炭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补肾安胎。
主治胎漏和胎动不安。
【方解】《诸病源候论》指出:“漏胎者,冲任气虚,则胞内泄漏。
”凡胎漏下血,腰酸少腹坠痛,或跌仆闪挫伤胎者均可应用上方。
方中川续断、杜仲、桑寄生、菟丝子补肾安胎,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安胎。
配升麻升举阳气,蒲黄炒阿胶养血止血安胎,黄芩、地榆炭、血余炭清热止血。
全方合奏补肾安胎之功。
【加减】小便频数甚或失禁者可加益智仁、覆盆子;气血虚弱者可加黄芪、白芍;血热者加苎麻根。
【验案】徐某,37岁,10年前曾行子宫肌瘤剜除术,以后每2~3年妊娠一次,但均在50~90天堕胎,前后已3次。
求诊时孕57天,胎漏下血3天,量不多,色暗红,腰酸少腹坠胀,不能坐立,泛恶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薄腻,脉细滑。
气虚肾亏,胎元不固。
于上方加炙黄芪15g,紫苏梗10g,姜竹茹10g。
3剂后血止,遂减去地榆炭、血余炭,加砂仁3g,续服,嘱卧床休息。
以后未再出血,但因站立时总觉少腹坠胀,故前后服药2月余。
足月剖腹产一男婴,重3750g。
【按语】胡氏在临床上应用本方治愈了很多习惯性流产者。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保胎的中药验方

保胎的中药验方文章目录*一、保胎的中药验方*二、保胎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三、保胎安胎喝什么汤好保胎的中药验方1、保胎的中药验方1.1、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1.2、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1.3、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2、保胎期间要注意什么2.1、合理的运动大部分孕妇在保胎的时候都是选择卧床休息,主要是害怕运动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其实在怀孕期间做一些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孕妇的体质,对胎儿也是有用处的,可以减轻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不适感,不过切记运动不要过于激烈。
2.2、保持良好的心情在保胎期间孕妇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孕妇做好了情绪调节,时常保持乐观的心态的话,对胎儿的发育也有好处。
3、哪些情况需要保胎3.1、高龄产妇年轻的孕妇一般不需要保胎,而如果孕妇的年龄超过了35岁,医生都会建议孕妇在怀孕早期进行保胎工作。
3.2、孕早期出血在怀孕初期,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经过B超检查之后如果是宫内孕的话可以进行保胎,如果是宫外孕的话需要及时做流产手术,以免危及孕妇的生命。
3.3、压力大的孕妇一些孕妇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虽然怀孕了可能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对胎儿是很不好的,最好进行保胎。
保胎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1、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花椒等调味品刺激性较大,多食可引起正常人便秘。
因此,建议您尽可能避免摄入此类食品。
2、酒:酒精是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3、过多的糖:若经常食用高糖食物,常常会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
安胎方剂收录汇总(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收录汇总(收集整理)1、黄耆汤【处方】黄耆(炒)白术(炒)白茯苓前胡人参各9克川芎甘草(炒)各6克【制法】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安胎。
治妊娠胎不长。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2、黄耆人参汤【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半夏半两,陈橘皮半两,麦门冬半两,当归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安胎。
主妊娠伤寒,服汗下诸药,热已退,觉气虚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3片,煎7分,去滓,下阿胶末1小匕。
温与之,每日3-4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3、黄酒蛋黄羹【处方】鸡蛋黄5个黄酒50克食盐少许【制法】将鸡蛋黄、黄酒加水适量调匀,可酌加食盐少许,以锅蒸炖1小时即可。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安胎。
适用于先兆流产。
【用法用量】一顿或分顿食用。
【摘录】《普济方》4、槐豆散【处方】槐豆(炒)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贝母(去心)1两,芎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安胎气。
主妊娠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5、和气通经汤【处方】归尾(姜汁炒)、川芎、丹参、益母草(花茎叶根子全用)、延胡索、桂心、红花、青皮、莪术(醋炒)、香附(酒醋同炒)、乌药。
【功能主治】行瘀逐寒。
主妇人有病似怀孕状而实非胎者。
或血聚下焦,凝结不散,或寒气客于子门,血壅不流,结硬如石为石瘕;或寒气客于大肠,结瘕在内,状如怀子,腹渐长大,有形可见为肠覃;或经闭,月事不来,疑为有孕,而有蓄血;或月事时下,疑为漏胎,投以补血安胎之剂,非徒无益,而反有害者。
【各家论述】蓄血宜下其血,肠覃宜逐大肠寒气,石瘕症宜温子门、散瘀血。
是方延、莪、红花以破血;青、乌、香附以行气;桂以温经散寒;芎、归、丹、益祛瘀生新。
寒者温之,积者散之,滞者通之,蓄者行之,皆以和血而通经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6、和气平胃散【处方】厚朴5钱,黄连5钱,猪苓5钱,泽泻5钱,地榆5钱,苍术3钱,升麻1钱5分,豆蔻1钱5分,白芍药3钱,陈皮4钱,柴胡1钱5分,甘草1钱。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安胎散13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安胎散安胎散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13种“安胎散”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胎产新书》卷一。
组成:当归2钱,川芎2钱,白芍2钱,熟地2钱,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黄耆(炙)1钱半,甘草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地榆1钱半,半夏1钱,艾叶3分,姜3片。
制法:上为末。
用法:以米汤调送。
注意:半夏碍胎,宜少用为妥。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生白术、黄芩、炒白芍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效:妊娠伤寒已外解,脾气虚馁,热乘虚陷,胎动不安。
用法:每服3钱,以生姜2片,大枣3枚,煎浓汁调服。
来源:《仙拈集》卷三。
组成:白术2两,黄芩2两,续断1两,白芍1两,当归1两,砂仁5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效:胎动不安。
用法:童便调下。
来源:《胎产新书》卷五。
组成:人参5分,川芎5分,黄芩7分,当归头7分,白芍6分,黄耆6分,白术1钱,熟地1钱,蛤粉炒阿胶1钱,炙甘草3分。
用法:水煎,食远服。
来源:《济阴纲目》卷八。
组成:白术1钱,当归1钱,黄芩1钱5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效:妊娠胎动。
用法:水煎服。
来源:《广嗣纪要》。
组成:缩砂不拘多少(和皮略炒,勿令焦黑,去皮取仁为末)、当归、川芎各等分。
功效:因自高坠下,或为重物所压触动胎气,腹痛下血。
用法:水煎当归、川芎作汤,调砂仁末服。
来源:《痘疹金镜录》卷四。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甘草、黄芩、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
功效:孕妇出痘动胎。
用法:加大枣3枚,水煎服。
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二。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陈皮、紫苏、砂仁、阿胶、香附、艾叶、紫草各等分。
用法:加益母、生姜、大枣,水煎服。
来源:《女科万金方》。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甘草、黄耆、白术、阿胶、地榆、艾。
功效:胎动不安,或见血水,或纯鲜血,腰腹痛。
常见安胎中药及中成药汇总

一、安胎中药1、理气安胎(1)土木香:【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安胎。
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2)砂仁:【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紫苏梗:【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2、补肝肾安胎(4)杜仲:【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5)桑寄生:【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6)菟丝子:【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7)槲寄生:【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8)续断:【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
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
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3、清热安胎(9)苎麻根:【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安胎。
(10)黄芩:【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11)竹茹:【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4、宫寒胎漏胎动不安(12)艾叶:【功能与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保胎的中药药方

保胎的中药药方当女性怀孕的时候,对腹中宝宝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保胎的中药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保胎的中药药方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妇科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组成及用法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功用补肾,安胎,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
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之功。
安胎丸【处方】当归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
妊娠宜常服之。
保胎金丹【处方】生地4两,鳖甲4两,香附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元胡2两,白薇2两,藁本2两,益母2两,川芎2两,炒艾2两,煅赤石脂2两,丹皮2两,白术2两,青蒿2两,肉桂5钱,没药1两5钱,五味1两,炙草1两,沉香6钱,人参2两,黄柏4两。
【制法】白酒2斤,入锅内封口煮1小时,同前药共轧细面,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蜡皮。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症,胎漏,流产,滑胎,产后虚弱,倦怠无力,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1日2次。
多服可除流产。
保胎安胎中药1、清热安胎用黄芩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保胎煲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食疗方法,常用于孕妇在怀孕初期或中期,以帮助稳定胎儿,预防流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1. 黄芪当归汤- 黄芪:10克,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
- 当归:5克,补血调经,对孕妇有良好的补血作用。
- 红枣:5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枸杞:10克,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将上述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慢火煲1-2小时。
2. 党参黄精汤- 党参:15克,补中益气,增强体力。
- 黄精:10克,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
- 龙眼肉:10克,安神补心,养血。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转文火煲1小时。
3. 白术山药汤- 白术:10克,健脾利湿,安胎。
- 山药:30克,补脾益肺,固精止泻。
- 茯苓:10克,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4. 熟地黄杞子汤- 熟地黄:15克,滋阴补血,润燥。
- 枸杞:15克,滋补肝肾,明目。
- 红枣:5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2小时。
5. 阿胶红枣汤- 阿胶:10克,滋阴补血,润燥。
- 红枣:10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将阿胶打碎,与红枣一同加入沸水中,文火煲30分钟。
6. 桑寄生杜仲汤- 桑寄生:15克,补肝肾,强筋骨。
- 杜仲:10克,补肝肾,强腰膝。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7. 五味子桂圆汤- 五味子:5克,收敛止泻,安神。
- 桂圆:10克,补心脾,养血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30分钟。
8. 山药白芍汤- 山药:30克,补脾益肺,固精止泻。
- 白芍:10克,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孕妇在使用这些配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
煲汤时,注意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充分释放。
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也是保胎的重要环节。
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方剂

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方剂引言习惯性流产是指孕妇在孕早期(多为妊娠6周前)发生了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困扰。
中医药在治疗习惯性流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方剂一:四物汤方剂组成•当归30克•熟地黄3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方剂功效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血药方,对于习惯性流产有很好的疗效。
其主要功效包括:补血养血,调理经络,安胎止血。
方剂制备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
2.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
3.待药液颜色变浓后,将药渣过滤掉,取药液。
方剂用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方剂注意事项孕妇在使用四物汤之前,需先咨询专业医师,并严格按医嘱使用。
同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和对药物的耐受性,如果有不适症状出现,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方剂二:八珍汤方剂组成•当归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熟地黄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甘草6克•人参6克方剂功效八珍汤是一种具有益气养血、调理气血失调的中药方剂。
它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方剂制备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
2.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
3.待药液颜色变浓后,将药渣过滤掉,取药液。
方剂用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方剂注意事项孕妇在使用八珍汤之前,需先咨询专业医师,并严格按医嘱使用。
同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和对药物的耐受性,如果有不适症状出现,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方剂三:保胎汤方剂组成•黄芪20克•防风15克•当归10克•细辛10克•熟地黄10克•侧柏叶10克•甘草10克方剂功效保胎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它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增强子宫功能的作用,对于习惯性流产有很好的疗效。
方剂制备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
2.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
3.待药液颜色变浓后,将药渣过滤掉,取药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胎常用中药方子》的内容,具体内容: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
黄芩:清热安胎用
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
它是妇科借用来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以下面的许多安胎药一起配合使用。
和胃糯米、砂仁
在妊娠早期,可常见有围棋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症。
这时候首选是和胃安胎。
砂仁芳香和胃,对安泰止呕很有效,所以临床很常用。
较轻的人可以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也可以同与其他药同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能养胃也能安胎。
如:可以用
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吃,可常用食疗保胎的方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
要保证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的话,前提是先要孕妇的脾胃坚强。
反过来,如果妇女脾胃虚弱的话,就容易损伤胎气,健脾安胎可比和胃重要呢。
白术就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
专用方,此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后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想要保证胎气牢固,必须母体元气充沛,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可以使用常用方法:补气安胎,而黄芪、党(人)参就是常用的补气首选。
如: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补气安胎,又能健脾、和胃,所以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可以使中气上升,对有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更合适不过了。
养血地黄、阿胶、当归
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孕妇如果血虚,会严重影响胎儿,如有见漏红的现象,则多为流产先兆。
此时应该使用临床最常用的养血安胎法,主要药物有当归身、地黄、芍药、阿胶等。
成方胶艾四物汤就是以这四药为主的,既能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所以临床常用。
若孕妇气血两虚,应选用十全大补汤温补血气。
补肾杜仲、续断、菟丝子
肾为先天之本。
妊娠亟须肾气充足,胎儿就易生长成熟。
还有种说法叫腰为肾之府,孕妇肾虚,就会出现腰酸,每当孕妇流产之际,必然出现腰酸、腹痛、出血三症。
所以,补肾安胎也是不可缺少的。
常用药:菟丝子、续断、桑寄生、杜仲、山茱萸等。
张锡纯的寿胎丸就是用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等药组成的,它可补肾安胎,还能强腰、止血,是一剂良方。
南瓜蒂和苎麻根配合六法胎安宁
上述验方苎麻根糯米粥中,如再加南瓜蒂一起煮着吃效果更好。
临床医家常服用南瓜蒂和苎麻根和上述六种配合应用。
成方泰山磐石饮可以治疗屡屡滑胎即为习惯性流产的安胎名方。
综观全方用法,以上各种放法齐备,用的及时,胎儿自然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但是也得注意,孕妇们如果想用中药安胎,千万不能到中药行自行抓药,这样做是相当危险。
所以,孕妇们最好选择去公立的正规中医院或医院附属中医科,等中医师做出诊断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安胎温馨提示:
孕妇们如果发生先兆流产,先要去医院做检查,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PRG)的水平如何。
有些孕妇卵巢黄体功能不好,将会导致HCG 或孕酮偏低,而不能提供胚胎发育。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优生优育,胚胎不好就放弃,但也有不少孕妇要求保胎,只要直接补充HCG或孕酮,同时服用一些健脾补肾的中药,好好卧床休息,一般情况下都是能成功安胎的。
但是,如果前提是胚胎发育不好的话,休息又不充分,再加上到处走动,会对不稳固的胚胎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这样就算吃了安胎药也毫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