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 经典16句 父不慈则子不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教子篇》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颜氏家训教子篇北齐-颜之推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
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
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
《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
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
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訽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
颜家家训全文及译文

颜家家训全文及译文《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序致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道,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阅,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已通:以)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
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茶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
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
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
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序致篇】译文圣贤的书籍,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要谨慎,行为要检点,建功立业使名播扬,所有这些也都已讲得很全面详细了。
而魏晋以来,所作的一些诸子书籍,类似的道理重复而且内容相近,一个接一个互相模仿学习,这好比屋下又架屋,床上又放床,显得多馀无用了。
我如今之所以要再写这部《家训》,并非是敢於给大家在办事为人处世方面作什么规范,而只是用来整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
同样的言语,因为是所亲近的人说出的就相信;同样的命令,因为是所佩服的人发出的就执行。
《颜氏家训》中的十则经典名句,句句好家风,处世大智慧

《颜氏家训》中的十则经典名句,句句好家风,处世大智慧《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教育学著作,颜之推著,成书于隋初。
颜之推(531——约595),中国南北朝时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教育思想家。
字介,南梁建业人。
19岁任左常侍,后因战乱逃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曾主持文林馆事,实际主编了《颜氏家训》《修殿御览》、《续文章流别》、《文林馆诗府》等书。
1、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慈,慈爱。
则,那么。
畏慎,畏惧、谨慎。
矣,句末语气助词。
父母有威严也有慈爱,那么子女就会畏惧、谨慎而生孝顺之心。
孝子是靠严格而慈祥的方法培养出来的,不是一味溺爱就能教育出来的。
免费下载下载影视大全广告2、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引谚语。
教育媳妇,要趁她刚嫁到婆家之时;教育孩子,应当赶在孩提时代,教育要掌握最适宜的时间才会有效果。
展开剩余73%3、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积累财富千万,也胜不过多读些书有用。
古代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读好书就能财源滚滚、美女满室。
这句话意在强调读书以立世的重要意义。
4、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秉,持、拿。
犹,还。
贤乎,胜于。
少年时代就好学,就像是早上初升的太阳之光;老来才知道虚心向学,就像是拿着蜡烛走在暗夜中。
尽管如此,还是比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到要强多了。
意在鼓励人们时刻不忘学习上进,如果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机,努力追补,仍然是精神可嘉的表现。
5、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不得,不能、不可。
雌黄,矿物名,可作颜料,古代用以涂改文字,后引申为信口更改、随便乱说。
没有读够一定数量的书,对前人的见解没有彻底了解,是不能随便乱下结论、乱发议论的。
《颜氏家训》名句

《颜氏家训》名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颜氏家训·勉学篇》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颜氏家训·教子篇》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序致篇》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颜氏家训·教子篇》钝学累功,不妨精熟——《颜氏家训·文章篇》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颜氏家训·勉学篇》父不慈则子不孝——《颜氏家训·治家篇》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氏家训·勉学篇》巧伪不如拙诚——《颜氏家训·名实篇》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独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氏家训·勉学篇》婚姻勿贪势家。
——《颜氏家训·止足篇》学之兴废,随世轻重。
——《颜氏家训·勉学篇》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氏家训·教子篇》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颜氏家训·教子篇》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氏家训·教子篇》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颜氏家训·序致篇》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颜氏家训·治家篇》兄弟之际,异於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
——《颜氏家训·兄弟篇》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
——《颜氏家训·后娶篇》不修身而求个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颜氏家训·名实篇》兄弟不睦,则于侄不爱——《颜氏家训·兄弟篇》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颜氏家训·治家篇》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颜氏家训·兄弟篇》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颜氏家训·兄弟篇》。
《颜氏家训》经典16句:父不慈则子不孝

《xx》经典16句:父不xx不孝01-02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一、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篇》。
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
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
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四、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这两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
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五、父不xx不孝。
xx《xx·治家篇》。
xx:爱,指父母对子女的xx。
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
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六、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七、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xx《xx·勉学篇》。
雌黄:一种矿物,可做颜料或退色剂。
颜氏家训四治家篇

颜氏家训四:治家篇【原文】夫风化[1]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2],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3],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4]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5]手足。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6];与其不孙也,宁固。
”又云:“如有周公[7]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
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
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8]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9],埘圈之所生。
爰及栋宇器械,樵苏[10]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11],治家失度,而过严刻。
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12],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13]:此亦为家之巨蠹[14]矣。
齐吏部侍郎房文烈[15],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
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
尝寄人宅[16],奴婢彻屋,[17]为薪略尽,闻之颦蹙[18],卒无一言。
裴子野[19]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邺下有一领军[20],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寸;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
南阳有人,为生奥博(21),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22)洒数脔(23)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
主人愕然,俯仰(24)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洒,故汝驰(25)贫。
颜之推大德家训-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教子篇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
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
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
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
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
”是很有道理的。
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这话确实有道理。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他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沮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肤痛苦。
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难道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难道愿意对亲骨肉刻薄凌虐吗?实在是不得已啊!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
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
其实聪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
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
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四则颜之推
作品原文
(一)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三)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
”
(四)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行诚孝而见贼③,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④家,泯躯⑤而济国,君子不咎⑥也。
翻译:
(一)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
(二)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
(三)父亲长兄是不能够长久依靠的,家乡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战乱的,将来有一天,漂流离散,就没有人来保护你了,要求助于自己。
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数以万计的巨额财产,也不如拥有微小的技能在身。
(四)人的生命不可以不爱惜,也不可以无原则地吝惜。
如果是奉行忠孝而被诋毁,施行仁义而获罪责,舍身以保全家庭,捐躯以拯救祖国,那么,君子是不会抱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氏家训》经典16句:父不慈则子不孝
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资料图图源网络)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下面小编为您整理十六条《颜氏家训》经典佳句:
一、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篇》。
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
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
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
纠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资料图图源网络)
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四、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这两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
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父不慈则子不孝(资料图图源网络)
五、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
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
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
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六、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七、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雌黄:一种矿物,可做颜料或退色剂。
古人抄书、校书常用雌黄涂政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
本句大意是:没有读遍天下书,不能随便校改别人文章。
此条阐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精神。
校改文章或品评前人著作,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前提——一遍观天下之书,具有相当高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否则便有妄下雌黄之嫌。
八、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篇》。
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资料图图源网络)
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篇》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芳香。
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臭气了。
十、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
十一、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将,却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能耐。
十二、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於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於做实事。
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於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资料图图
源网络)
十三、学之兴废,随世轻重。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於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
十四、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光阴似箭,应该珍惜,它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还。
十五、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
学作文章,先和亲友商量,得到他们的评判,知道拿得出去,然后出手,千万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为旁人所取笑。
十六、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街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
凡是作文章,好比人骑千里马,虽豪逸奔放,还得用衔勒来控制它,不要让它乱了奔走的轨迹,随意跃进那坑岸之下。
节选整理自丨“曾国藩读书会”(微信ID:ZGFD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