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大气污染的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众所周知,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呼吸系统造成直接危害。

细颗粒物可以深入到人体肺部,并携带着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空气污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人容易患有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并且病情更易加重。

二、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大气污染物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带来严重威胁。

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浓度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

空气污染物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和血液凝固功能异常。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下,人体血管系统容易受到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风险。

三、空气污染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大气污染还会对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空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可以损害人类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人易患感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研究发现,常年生活在污染环境下的人,如工业区、交通拥堵地区,其过敏原、致敏物质暴露量较高,易引发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异常。

四、空气污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对人类神经系统的损害亦不容忽视。

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到大脑,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事实上,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面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能源的使用。

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着长期而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农业活动等。

这些源头释放出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和PM10)、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并形成污染的气团,进而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直接的危害。

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细小颗粒物(PM2.5)能够深入到肺部,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等。

气溶胶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会损害呼吸系统,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过敏反应的发生频率增加。

其次,大气污染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颗粒物和臭氧被认为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最强致病性的污染物。

颗粒物通过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生率增加。

臭氧则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功能减弱。

此外,大气污染还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有机化合物,如苯和甲醛,被认为是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的污染物。

长期接触这些有机化合物会导致神经元损害、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异常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空气污染与某些神经发育异常如自闭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等之间存在关联。

为了应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政府和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管控是减少大气污染的关键。

这可以通过限制工业排放、加强车辆尾气治理和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来实现。

其次,公众教育和宣传是提高人们防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人们应该了解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和减少户外活动等。

最后,科学研究和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也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大气环境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直接导致了各种健康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提供参考。

一、影响呼吸系统大气环境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对呼吸系统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我们吸入污染的空气时,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会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和肺部。

这些污染物会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和黏膜细胞,导致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如工业工人、城市居民等群体,更容易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给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二、引发心血管疾病除了呼吸系统,大气环境污染还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了危害。

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血管系统,引起心脏和血管的损伤。

这些污染物会激发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血管壁的脆弱性增加,轻则引起心跳不齐、头晕等症状,重则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据研究,大气污染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损害肝脏和肾脏大气环境污染中的部分有害物质还可以损害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例如,空气中的苯、二甲苯等有机污染物可以抑制肝脏细胞的代谢功能,增加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从而导致肝损伤。

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还会干扰肾脏的正常代谢,影响肾内毒素的清除,引起尿毒症、血尿、腰痛等症状。

四、增加癌症的风险大气环境污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还被证实具有致癌性。

如全球各地检测出来的PM2.5,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中会增加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另外,大气污染中的氡等放射性物质也会促进癌症细胞的生长,加速癌症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与此同时,如今人们对于清洁空气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大气污染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影响探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影响探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影响探究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当代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污染的空气中充斥着各种有害的物质,如PM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影响,希望提高大家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并为改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1.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最明显影响是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在污染的空气中,PM2.5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会进入呼吸道,引发炎症和氧化损伤,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患有哮喘的人在空气污染高峰期会经历更加严重的哮喘症状;而慢性肺病患者受到污染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急性加重,需要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此外,大气污染也会导致肺癌患病率的增加。

根据一项研究,大气污染是导致肺癌发生的第二个最主要原因,仅次于抽烟。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是减少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除了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外,大气污染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流,并对心血管系统组织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每提高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水平,心血管病死亡率就会增加3%左右。

大气污染还会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产生影响。

慢性暴露于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表现出较低的心率变异性,这是一种能够适应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失去这种能力将使对血压和心率的调节变得不稳定,增加患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

3. 大气污染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影响儿童和老年人是大气污染最易受影响的人群。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他们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要比成年人高得多。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暴露于高水平的PM2.5和氮氧化物会导致智商下降、孕住肺和哮喘等问题。

老年人也很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

由于他们的器官功能在逐渐衰退,因此很难抵御有害物质的危害。

由于老年人的泌尿系统功能下降,因此他们可能会对含氮有害物质更为敏感。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体健康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为主要切入点。

首先,我们来探讨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对呼吸道产生直接损害。

颗粒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原本健康的人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干扰气道细胞的正常功能,阻碍气体交换,使得呼吸系统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大气污染还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除了对呼吸系统的直接影响,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免疫系统也是大气污染影响的重要领域。

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免疫细胞产生直接毒害作用,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不仅使人们易患感染疾病,同时还会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还会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影响人体免疫细胞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破坏免疫系统的平衡。

针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建立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技术措施便成为当务之急。

例如,可以通过加强排放标准的监管,控制工业废气和车辆尾气的排放量。

同时,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带来的大气污染。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也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影响。

除了直接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外,大气污染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关。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

首先,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

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引起炎症反应。

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人们更容易患有哮喘、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使得一些患者的生命悬在一线。

其次,大气污染还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人们患上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更高。

研究发现,颗粒物、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会引起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和血管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

这些病变会严重阻碍血液流动,影响心脑供血,最终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此外,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下,人们还容易受到免疫系统的损害。

研究发现,污染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使得人体易患感染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例如,细颗粒物被吸入呼吸道后,会损伤肺部的抗菌防御系统,使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

此外,研究还表明,污染空气可能与肺癌、鼻咽癌、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然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伤害。

此外,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人们受到的危害也更大。

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这包括加强环境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改善交通设施等。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

它不仅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还增加了患病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大气污染与健康关系,同时推动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文将综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的相关研究文献。

首先,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关注重点。

据统计数据,大气污染是导致世界范围内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如细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硫等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直接影响,导致慢性病和早逝的风险增加。

一些研究还发现,大气污染物暴露会对儿童的发育和智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大气污染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大气污染物的释放不仅对大气本身造成污染,还可以通过降水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对生态系统造成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沉降对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在相关研究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和防治对策的研究。

例如,一些研究关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了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直接损害。

另一些研究则关注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法。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价,通过模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

相关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气污染的监测手段仍需改进、防治政策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强等。

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大气污染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空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它不仅对环境造成冲击,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研究成果。

一、空气污染及其成因空气污染主要包括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生物质燃烧以及城市建设等。

二、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大气颗粒物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并诱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臭氧和二氧化氮同样会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肺癌发病率增加、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明显。

三、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空气污染还对心血管系统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研究发现,暴露在高浓度PM2.5污染物中的人们更容易出现心脏病发作、中风、高血压等疾病。

臭氧和二氧化氮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关。

空气污染通过诱发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等途径影响心血管系统健康。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世界各地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空气污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空气污染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这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情绪不稳以及神经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五、空气污染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一些研究还发现,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们,特别是孕妇,可能会面临生殖系统问题。

空气污染对男性精子质量和数量产生负面影响,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胎儿健康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六、空气污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空气污染可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研究表明,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们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
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论文除在年代分布以及期刊分布上有不同的特征外,不同时期的文献研究在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研究危害后果向析因、预防大气污染危害的方向发展,研究角度也逐步多元化。

Abstract: From the search of "database in full of Chinese periodical",we can find in the papers,besid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t distribution and periodical distribute in times,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content i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different periods,with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he human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related research has developed from the content of simple harmful consequences to the factorial,and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hazards,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versified.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文献分析
Key words: air pollution;health;hazard;literatures analysis
1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75-2007年,检索词为“大气污染”逻辑加“健康”,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精确,总目录为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医药卫生、经济与管理,搜索后命中文献347篇。

对命中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对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研究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梳理、概括出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分析结果
2.1 文献发表的年代相关分析
2.1.1 文献发表的年代分布。

我国关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75年,当年有两篇关于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的四年除1981年发表3篇外,每年的发表篇数都在6篇以上,1985年开始进入了文献发表的第一个高峰期,1996年开始,迎来了文献发表的第二个高峰期,2003年至2009年,文献发表进入一个飞跃期,每年发表论文20篇以上,数量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年均发表论文22篇。

2.1.2 文献年代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75年才出现第一篇相关文献,之后的几年也由于当时年代的影响和科技实力的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导致文献数量没有增加。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经济上的巨大成果使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

2.2 文献在不同种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这次调查研究中,目标文献共分部在190种期刊上,其中发表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9种,共发表文献107篇,占总文献总数的30%,发表5篇以下的期刊181种,共发表文献240篇。

2.3 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要
2.3.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是低浓度的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标准值以下)也可引起人群(尤其是敏感人群)的健康反应[1],因此不断完善和重新修定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研究低浓度下的潜在危害及其特征, 对保护人群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2]。

2.3.2 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种类。

①对呼吸系统及肺功能的影响:根据我国五大城市20个全球大气监测点连续12年的SO2和TSP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后认为,五大城市有80%的人生活在TSP年平均浓度超过200毫摩每立方米的环境中,在重污染的工业区,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3]。

②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某污染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未超标准(二级),仅TSP最高日平均值1.87摩尔每立方米,某对照区共1300名儿童。

调查后认为污染区儿童较对照区儿童淋巴细胞应激能力差(P<0.01),即污染区儿童的淋巴细胞由幼弱型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能力差,空气污染对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4]。

2.3.3 主要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是主要的研究大气污染与疾病相关的方法[5],所以在众多的文献中,这类方法应用最广。

某研究采用主成分Possion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与COPD住院率、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二个剂量反应关系模型;为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人员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杭州市2002~2004年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短期增加与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在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时,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
模型(GLM)。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文章的内容;研究方法由过去的单纯收集历史数据,发展为以流行病学研究理念为主兼顾回顾与展望性研究的的先进方法。

3结论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历史了。

但是,在研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过于依赖国外的模式和经验,没有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6];研究没有连续性,体现在文献期刊分布上就是分散,且数量较少,多数期刊发表相关文章仅一篇[7];理论结合实际不够,没有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对大气污染以及疾病的预防上,偏离了原本的研究意义[8]。

总之,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利用原有文献进行利用、开发,做到发展科技与应用科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是目前我国本领与研究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朱永梅.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J].安徽预防医学,2001(1).
[2]张进,侯巧燕.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概况[J].华夏医学,1997(6).
[3]宋瑞金,崔九思.我国五城市大气污染动态观察的研究[J].卫生研究,1996,25(6):338-341.
[4]胡怀明,徐任霞,刘方针.工业区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及居民死因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5):289.
[5]董险峰,于娜.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7(8).
[6]陶建国.日本东京大气污染诉讼及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3).
[7]姚增权.国外空气质量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J].电力环境保护,1999(3).
[8]朱悦,李宇斌.沈阳市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方法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报,2007(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