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

北京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
北京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

北京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1978年以来)

1978:袁纯清,法学76级,现任山西省委书记。

1980:张炜,中文77级,现任牛津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81:潘维明,中文77级

1983:王琦,历史80级

1984:刘能元,经济81级,现任天津证监局局长。

1985:王晓蒙,地质82级,现任易达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1986:李明春,法律83级,现任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

1987:陆昊,经院85级,现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据说是文革后第一个直选,民主选举的学生会主席)

1988:周燕军,法律85级,现任潍坊北大青鸟华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0,陈伟,地质87级,

1991:赵晨昕,政治学88级

1993:陈光洁

1994:马化祥,地质91级,现任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1995:张菁,国政91级

1996:张瑞刚,经院92级

1997:翁贺凯,哲学94级,现在香港科技大学任教。

1998:简易

1999:吕晨飞,经院96级,现任北京大学共青团团委书记。

2000:徐晴,法学院97级,

2001:邢袆

2002:阮草,政管99级,现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兼医学部团委书记。

2003:朱凯,经院00级,现任北京大学团委文化体育部代部长。

2004:廖望,国关01级,

2005:刘凯,哲学02级,现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学联主席、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助理。

2006:白小龙,元培03级

2007:高翔,外语04级

2008:张度,国关05级

2009:余洲,哲学06级

李克强1978—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校学生会负责人,不知道算不算

自我总结:不学文科,基本当不了大官。

北京科技大学历任校长

北京科技大学历任校长。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外文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简称:北科大是一所形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院系设置有;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学院、体育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 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自动化、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北京科技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 学校前沿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由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由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 学校国际代码;10008 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2003年的本科14308 1 2003 05 00XXXX 2006年专科:14308 1 2006 06 00XXXX 北京科技大学历任校(院)长 学校有历任院长;张文奇;1979年2月;1983年10月,任北京钢铁学院院长,王润;1983年10月;1990年10月,任北京钢铁学院院长,李静波;1990年10月;1993年3月,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天钧:1993年3月;2004年6月,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2004年6月;现在,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本文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

北京大学学生会监察工作条例

北京大学学生会监察工作条例 ( 2009年 11月第三十届学生会常代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2年 3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最后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明确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的监察职权, 规范监察工作的开展方式,保障学生会的各项工作依章、规范、公平进行,根据 《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 ,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学生会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公正 公开的原则。 监察工作评价的主体在于全体会员,监察工作执行的主体在于常代会委员, 常代会应当通过各院系常代会委员及监察部门了解和反映广大同学对于学生会 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学生会工作的改进。 第三条 【监察工作的对象】 监察工作的对象,是常代会会长团成员、执委 会主席团成员、 常代会委员、 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 学生会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涉 及校学生会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 【监察工作的范畴】 监察工作的范畴包括: 监督学生会干部的工作作风; 监督学生会举办的各项活动及学生会的内部事务性工作; 监督学生会的财务管理 工作; 收集广大同学对于学生会工作的评价与意见, 向有关部门反馈并要求 改进工作; 受理广大同学对于学生会工作的投诉, 针对投诉展开质询与调查, 限 期予以答复,必要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其他应属于监察工作范畴的事项。 第五条 【失职的界定】 本条例所称“失职”行为指以下情形: 一)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严重影响学生会工作业绩的; 二)个人工作作风严重失当,给学生会的工作和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符合学生会相关基本条例中关于失职的具体规定的; 四)有其他情况,经常代会认定为失职的。 四) 五)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

历任校长 孙家鼐 (1898.07-1900.00)蒋梦麟 (1930.12-1945.09) 许景澄 (1899.07-1900.07)胡适 (1945.09-1948.12) 张百熙 (1902.01-1904.02)汤用彤 (1949.05-1951.09) 张亨嘉 (1904.02-1906.02)马寅初 (1951.06-1960.03) 李家驹 (1906.02-1907.07)陆平 (1960.03-1966.06) 朱益藩 (1907.07-1907.12)周培源 (1978.07-1981.03) 刘廷琛 (1907.12-1910.09)张龙翔 (1981.05-1984.03) 柯劭愍 (1910.09-1911.11)丁石孙 (1984.03-1989.08) 劳乃宣吴树青

(1911.11-1912.02)(1989.08-1996.08) 严复 (1912.02-1912.10)陈佳洱 (1996.08-1999.11) 何燏时 (1912.12-1913.11)许智宏 (1999.11-2008.11) 胡仁源 (1913.11-1916.12)周其凤 (2008.11-2013.03) 蔡元培 (1916.12-1927.08)王恩哥 (2013.03-2015.02) 历任党委书记江隆基 (1957.10-1958.09)陆平 (1957.10-1966.06)周林 (1977.09-1979.12)韩天石 (1979.12-1982.09)

王学珍 (1984.03-1991.01) 汪家鏐 (1991.01-1994.07) 任彦申 (1994.07-2000.03) 王德炳 (2000.04-2002.04) 闵维方 (2002.04-2011.08) 朱善璐 (2011.08-2016.12)

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会长团和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选举组织条例

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会长团 和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选举组织条例 (2010年3月第三十届学生会常代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2012年3月第三十一届学生会常代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最后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北京大学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会长团和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选举制度和竞选行为,保障学生会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学生会选举活动规范进行,根据《北京大学学生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选举基本原则】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应遵循依章、民主、规范、公平、公开、廉洁的原则,接受校党委的领导与校团委的指导,并接受学生会全体会员的监督。 第三条【应选职务与人数】会长团成员和主席团成员全部由会员担任,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学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二至三人,组成常代会会长团。会长团成员中应包括医学部会员一人。 学生会执行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三至六人,组成执委会主席团。主席团成员中应包括医学部会员一至二人,其中至少一人应为时任医学部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第四条【主持选举的机构】学生会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的选举。 选举委员会由现任常代会主任会议成员及现任执委会主席团成员组成。选举委员会主任由现任常代会会长和执委会主席共同担任。选举委员会委员参加选举的,自报名之时起自动退出选举委员会。 选举委员会聘请学生会秘书长担任选举委员会秘书长,指导选举组织工作。 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事务,执行与选举有关的学生会规章制度,制定选举的

具体规则,确定选举的具体程序,负责候选人的报名和资格审查,监督和规范候选人的竞选行为,负责选举投票、计票事务,公布选举结果,处理针对候选人的举报。 选举委员会向常代会负责,受常代会监督。 选举委员会经常代会全体会议以二分之一以上多数决议成立,在成立之日向全校发布公告,宣布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选举制度、监督举报方式等选举基本事项。选举委员会设立期间为选举期间,适用本条例关于选举制度和竞选活动规范的规定。 选举委员会确定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选举的投票日期,并在成立后三日内向全体会员发布公告。确定的选举日期应晚于选举委员会成立日期至少一个月。 选举委员会根据第三条规定和候选人数确定应选人数,并在选举投票前交常代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应选人数的确定应以尽可能实行差额选举为原则。 选举委员会内部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日常工作时要进行充分的讨论。行使职权时,应根据本条例的规定以二分之一以上通过的方式做出决定。 选举委员会遵循公开原则,以公示形式及时将与选举有关的一切重要情况向学生会全体会员公告,接受学生会全体会员的监督。 选举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从学生会现有的职能部门不参加选举的会员中招募工作人员,处理委员会的事务性工作。 选举委员会在学生会换届或中期调整结束的当日向全校发布公告,宣布选举结果,并于公告发布时解散。 补选会长团成员和主席团成员时不设立选举委员会。 第二章候选人的产生 第五条【参选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北京大学学生会会员,有资格参加常代会会长团和执委会主席团选举: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遵守校规;

北京大学学生会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北京大学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一:大学学生会总结稿 大学学生会总结稿 学生会年终总结发言稿 尊敬的团总支老师、主席团、各位部长、全体学生会成员 大家晚上好; 年末岁首,辞旧迎新,在这个隆隆的冬日,我们外语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齐聚一堂举行我们学生会家家的年终总结与来年展望报告会。我很高兴很激动,高兴我们新的一届学生会在风雨中又走过了辉煌的一学期,激动我们的信息部正在不断的长大,不断的成熟。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信息部在团总支、主席团、以及其他各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新一届的信息部组建于20XX年10月,经过学生会招新大会一批充满活力的成员加入了信息部,给信息部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然而新的部员、新的部长尽管意味着新的力

量但是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因此在这一个学期里信息部主要从部门建设和常规工作中抓起开展各项工作。 在部门建设方面 1建立了完善的例会制度。针对工作安排需要协调每位成员的时间安排,我部在每个单周的周四晚9点召开例会,在例会上我们总结本周工作经验,商讨下周工作计划,通过例会加强了部员与部员、部长与部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我们工作开展起来分工协作更明确。通过交流同时也使我们的部门在短时间内融合为一个团结的集体。 2紧抓部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由于信息部工作的特殊性,加之我们的部员对基本的新闻写作与摄影技术的不甚了解。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我们进行了新闻写作培训,摄影基本技巧培训活动。针对于新闻写作的网络化电子化要求,我部与办公室联合举办了woRD文档与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和讲座我们部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不断加强部门的集体凝聚力与荣誉感。信息部集体聚餐、组织参加校招生处举办的“我眼看北林”的摄影大赛,为学生会联欢晚会选派精彩节目,通过这些活动我部的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不断的增强。 所有这些部门的建设举措为我部开展各项常规工作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

北京大学历任学生会主席(1978年以来) 1978:袁纯清,法学76级,现任山西省委书记。 1980:张炜,中文77级,现任牛津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81:潘维明,中文77级 1983:王琦,历史80级 1984:刘能元,经济81级,现任天津证监局局长。 1985:王晓蒙,地质82级,现任易达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1986:李明春,法律83级,现任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 1987:陆昊,经院85级,现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据说是文革后第一个直选,民主选举的学生会主席) 1988:周燕军,法律85级,现任潍坊北大青鸟华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0,陈伟,地质87级, 1991:赵晨昕,政治学88级 1993:陈光洁 1994:马化祥,地质91级,现任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1995:张菁,国政91级 1996:张瑞刚,经院92级 1997:翁贺凯,哲学94级,现在香港科技大学任教。 1998:简易 1999:吕晨飞,经院96级,现任北京大学共青团团委书记。 2000:徐晴,法学院97级, 2001:邢袆 2002:阮草,政管99级,现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兼医学部团委书记。 2003:朱凯,经院00级,现任北京大学团委文化体育部代部长。

2004:廖望,国关01级, 2005:刘凯,哲学02级,现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学联主席、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助理。 2006:白小龙,元培03级 2007:高翔,外语04级 2008:张度,国关05级 2009:余洲,哲学06级 李克强1978—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校学生会负责人,不知道算不算 自我总结:不学文科,基本当不了大官。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以叫派别必然有其特点。 今天先从清华派说起。 清华派的特点是祖宗打下的基业庞大,同其他院系相比大有骆驼与马之比。但是其历史短暂,除了民国老字辈陈岱松名扬江湖之外,目前尚无厉以宁(北京大学)、吴敬琏(国研中心)等老一辈学术上的掌门人。 在经历过一长段时间的沉寂后,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1984年正式创立经管学院,并一直担任院长到2001年。此时的经管学院才算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真正建立的自己的经济学院,朱镕基作为首任掌门,名满江湖。 朱镕基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后来又位居总理之位,使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在资源上有无人能比的优势。由于强大的人财物,尤其是和政治资源的关联,使得经管学院在经济学领域进入第一梯队。 清华经管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教授多,授课英文程度高,国际交流频繁,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另外一个特点是学院不仅有经济更有管理,也更加务实,这一点同隔壁学院的国发院截然不同。 在1994年,也就是学院成立10后,朱镕基已经成为国务院

副总理,他提出要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经管学院,江湖气势无人能比。朱镕基建立起这个门派后,在2001年卸任,第二任院长是赵纯均(2001年-2005年)、第三人院长是何建坤(2005年-2006年,常务副校长职兼任院长),2006年10月钱颖一出任院长至今。 赵、何二人时代可以算稳定过渡时代,其知名度远远不如第四代掌门钱颖一。钱颖一自接任掌门后,地位稳固延续10年至今,且在其管理下,经管学院的力量与日俱增,同朱镕基时代比,学院和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经管学院有两个金字招牌,一个是朱镕基,一个是朱镕基在2000年推动下成立的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此顾问委员会在国内尚属第一,无人能超越。由于顾问委员会囊括了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大咖和企业大咖,能受到总理级别接见,也是清华大学的殊荣,其他无任何院校有此能力。钱颖一可以说是在首任掌门开辟的道理上,走的很稳很好,将顾问委员会确实做到了当初设想的水平。 正是由于清华经济和管理的混合,使得清华的经济学更为务实可信,但是同时也有其不精的软肋。 钱颖一由于含着金钥匙当上掌门,一直以来有一股傲气,藐看天下。他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 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 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 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 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 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 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 日本控制北平时期 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 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 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 胡适(1946年9月—1948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校长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 陆平(1960年3月—1966年6月) 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 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 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 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 周其凤(2008年11月—2013年3月) 王恩哥(2013年3月—至今)

北京大学学生会工作计划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新一届学生会在不久前已经宣告成立,并开始充满活力地运转起来! 凡事预则立,为了更好更周到地为同学们服务,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做好这样一份工作计划, 把它贴在网上,方便同学们了解和监督。更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我 们的计划,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和前一届学生会一样,我们也有同样的常规性活动:新生座谈会,新生杯,十佳教师的 评选,校运动会,还有与团委、研会合作的“一二·九”大合唱……这些常规性活动我们都 会尽心尽力地筹划好,同时,也尽量办出新意。 下面,是我们各个部做出的详细工作计划,请大家监督、斧正: 宣传部: 宣传部将秉承学生会从同学出发、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在这一年中,力争通过积极做好 本职工作和配合体育、文艺和学术等各部工作的有效推进,尽力为同学们多做实事,想同学 之所想,做我们所能做。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宣传部的工作计划作简要的介绍。 一、宣传部现有编制情况 部长:常彧崔金柱副部长:李艳王娟周权 部里的成员虽然数量上不多,但是质量上绝对过得硬,我们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为了 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繁荣史学——走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满腔热情,准备着为广 大同学服务。 我们的宣言是:哪里有学生会的活动,哪里就有宣传部同学的身影。 二、主要宣传方式(学生会工作计划) 宣传部作为学生会对外展现自己的重要组织,历来是策划和组织各项活动的先锋队。我 们新一届宣传部全体成员,将秉承历届宣传部师兄师姐的优良传统,勇于创新、敢于吃苦, 认真完成各项宣传工作。根据以往经验以及现有资源条件,宣传部本学年将本着继承传统与 鼓励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下方式: 传统套路:海报+横幅+展板+传单+bbs 这些宣传方式是同学们比较熟悉而且易于获得信息的途径,虽然形式上比较老套,但是 宣传效果还是好的,而且成本比较低,他们仍将是宣传部本学年工作的主要方式。 创新尝试(我们会向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至少完成一项):与学校或其它各级别电视台合 作,可以制作一期或一系列宣传学生会各项活动的小节目;创办学生会自己的报纸或者期刊; (和学术部合作,可以采用分期电子版,学期末或学年末纸板合集的方式,稿件将主要来自 本科四个年级的同学。老师也可以投稿,但将不作为主体。)创建学生会自己的网站;(网站 除宣传作用外,主要为热爱历史地同学及各界朋友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 三、具体工作(因为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的详细计划只做到本学期末) 2004年秋季学期为以下活动进行宣传: (1)新生座谈交流会。 (2)新生杯的各项比赛。 (3)跨年级的小型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 (4)全校“十佳教师”的参选工作。时间是10月底至12月初。这将是宣传部乃至整个 学生会的重头戏,我们将积极地进行参选的筹划准备工作,吸取往届学生会的有益经验,投入更大的精力,通过制作dv、宣传海报、推选材料等为我系的参选老师作出具有创新性 和影响力的宣传工作,争取在全校的“十佳教师”的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 (5)北京大学“一二·九”大合唱。时间是本学期期末。 学术部: 人员组成: 部长:周文通副部长:丁雅玉付琦

最新校长离任讲话稿-精选模板

最新校长离任讲话稿 最新校长离任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俗话说:领导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XX年1月22日接受教育局的委派,任XX中学校长,至今整两年半的时间,根据教育局党委的安排,我将返回XX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校长工作,由任XX 校长接任XX中学校长。在XX中学工作的两年半,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是短暂的,对于XX中学来说也只是三年一个小周期,但是,这短暂的两年半的时间,无论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XX中学都是及其重要的一段历程。在此,想和大家再说一说心里话。 首先是感谢。感谢区教育局党委的信任,给我这样一次在基层学校历练的机会。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干部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大家一道做了一些工作。以“尚贤、育贤、集贤、聚贤”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深入师生及家长的心中,也成为我们共同的发展愿景。连续三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比较优异的成绩。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共过事的三位副校长,特别是苏校长和赵校长两位大姐的全力支持合作,各位干部是学校决定的执行者,肩负了很重的责任,工作辛苦劳累。还有全体教职工,我和同志们是坦诚相见,

真诚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学校所取得的每点进步都凝结了全体师生的心血,都源于全体教职员工的无私付出!在这里我对各位领导和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XX中学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忘不了听课后与老师们的坦诚交流于切磋,忘不了老师们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的勤奋工作的身影,忘不了盯着酷暑和脏乱与总务处一起指挥校舍改造装修,忘不了与老师们一起拼搏在的排球场上,忘不了课间操与师生们一起跑步锻炼,忘不了运动会、艺术节、升旗仪式中.....一次次为学生发奖状的喜悦心情,忘不了一次次学生会上母亲般的的叮嘱和指导,忘不了毕业典礼上的感动,忘不了家长会上一次次的教育讲座换来家长们对学校更大的信赖与支持。当然也忘不了那些青涩莽撞甚至特殊学生给我们带来的烦恼、焦虑与不安。更忘不了取得优异成绩时的激动自豪,忘不了去年9月全体教职工紧张全力以赴通过现代化提升工程达标验收后的喜悦。也忘不了一次次开心时刻的幸福。 第三遗憾。我的愿望是希望每位教师愉快地享受教育工作,希望每个孩子有着丰富的学习和高雅的爱好,健康快乐的学有所成和健康成长。我非常羡慕那些优质的一流学校为孩子们创造的优良成长的环境,以及那些学校的孩子们各自全方面的进步和取得的优异成绩,非常敬佩那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优秀校长,但由于自己的领导能力有限,时间有限,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入推进没能实现,也深刻感受到

吉林大学(吉大)历任校长党委书记

吉林大学(吉大)历任校长、党委书记 2000年6月1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局部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历任主要校领导[编辑]姓名时期上 任年份卸任年份担任职务备注林枫东北行政学院1946年10月1950年3月院长王一夫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3月1950年8月院长王一夫东北人民大学1950年8月1951年10月校长吕振羽东北人民大学1951年10月1955年7月校长今在吉林大学南区逸夫图书馆(已改作艺术学院教学用)内有一 座纪念铜像。吕振羽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11月1955年7月党委书记佟东东北人民大学1954年9月1954年11月代理党委书记江剑秋东北人民大学1954年11月1955年9月代理党委书记匡亚明东北人民大学1955年9月1963年5 月校长匡亚明东北人民大学1959年3月1963年5月党委 书记1966年文革开始后被吉林大学学生从南京一路押回长 春批斗,改革开放后年年作为重要人物纪念。2009年新建 匡亚明人文社科大楼。刘靖吉林大学1963年5月1968年 11月代校长王贵德吉林大学1968年11月1973年5月校 革命委员会主任文革开始后,吉林大学改名回东北人民大学,但文革结束后,此项改动并不被官方认可。宫维桢吉林大学

1974年12月1975年11月党委书记杨国凤吉林大学1975年12月1978年7月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胡绍祖吉林大学1978年7月1984年2月党委书记唐敖庆吉林大学1978年7月1986年1月校长温希凡吉林大学1984年2月1987年12月党委书记伍卓群吉林大学1986年1月1995年12月校长胡德宝吉林大学1988年3月1989年10月党委书记樊万清吉林大学1989年10月1993年9月党委书记刘中树吉林大学1993年4月1995年12月党委书记刘中树吉林大学1995年12月2002年12月校长王文金吉林大学1995年12月2000年6月党委书记吴博达吉林大学2000年6月2002年12月党委书记吴博达吉林大学2002年12月2004年7月校长后调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张文显吉林大学2002年12月2008年3月党委书记周其凤吉林大学2004年7月2008年11月校长后调任北京大学校长陈德文吉林大学2008年3月党委书记展涛吉林大学2008年11月2011年3月校长原山东大学校长后调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李元元吉林大学2011年9月校长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A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副主任委员:黄烽/解放军总医院,邹和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 9感染病2010 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副主任委员: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缪晓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

中国政法大学历任校长学校代码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英文名称: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英文简称:CUPL) 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院系设置有;民商经济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MBA教育中心、科学技术教学部、中欧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政法管理干部进修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学院、国际儒学院、MPA教育中心、国际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的特色专业 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新闻学............。 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由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 学校国际代码;10034 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2003年的本科 14308 1 2003 05 00XXXX 2006年专科:14308 1 2006 06 00XXXX

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名录

胡启立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6年至1951年在北 京 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任建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946-1948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 朱光亚 全国政协副主席,1942年至45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45年至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50年至52 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罗豪才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1956年至1960年在 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北京大学教授 周铁农 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9月至1960年月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孙孚凌 全国政协副主席,1938年至1940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学习 吴阶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1933年至36年在燕京大学学习, 46至47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讲师 彭佩云 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前国务委员。1945至47年在西 南 联合大学社会系学习,1964年至1966年任北大党委副书记,1975至1977年在北 京大学政治部宣传组工作 周光召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理论物理专业 研究生毕业,1954年至1957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 丁石孙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1952-1989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校长 何鲁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民革中央主席,1957年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钱其琛 十四、十五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北大国关院长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卸任) 毛泽东 中国国家主席,1918-1919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北京大学旁听 张国焘 第二、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届政治局常委,第六届政治局委员。1916-1922年 在北大学习 邓中夏 第二届中央局委员,1927年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917-1923年在北大学习。 高君宇 第二届中央局委员。1916-1922年在北大学习 张太雷 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15年在北大学习 罗章龙 “三大”中央局委员。1918-1924年在北大学习 谭平山 第三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届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 1920年北大哲学系毕业。 陈希同 十四大中央政治局委员。1948年在北大中文系学习 陈独秀 第一届中央局委员,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第四、五届中央总书 记。1917-1920年在北大任教 王汉斌 政治局候补委员,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 邓力群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北京大学肄业。曾任北平学联执委 周建人 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 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曾任浙江省省长,中科院浙江分院、江西分院院长, 1920年在北京大学学习。 费孝通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雷洁琼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名录

郑昶午昌(1894~1952) 郑午昌(1894-1952)浙江嵊县人。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美专等校教授。 梅兰芳畹华(1894~1961)(1894-1961)江苏泰州人。著名戏曲表演大师,雅爱丹青,擅人物、花卉。 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芬(1894~1964) 吴琴木(1894-1953) 上海人.工山水.人物.花卉.号冷枫居士.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曾为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任教于无锡美专. 吴湖帆(1894~1967)(1894~1968)吴湖帆(倩庵)(1894-1968)画中九友现代画家。(1894~1977) 邓昙殊(1894-?)画中九友现代画家。 汪亚尘(1894~1983) 汪亚尘(1894-1983) 浙江杭州人.曾任上海美术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务长,中国画会常务理事等. 徐悲鸿(1895年-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6年入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1919年,赴法车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7年,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1929年,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革新,反对保守主义,倡导现实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1895~1953)(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一生创作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一生致力美术教育,有自己一套明确、完整美术教育主张。他强调师造化,重视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科学。所采取办学体制是学年制、年级制、学分制和画室制的结合体,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深厚、文化修养丰富。在教学法上,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全面发展。亲自培养一批有成就美术家,所建立起来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一直延续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有强大的力量。 俞剑华(1895~1979)山东济南人。历任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擅画山水,亦工花卉,尤长于美术史论。 俞建华 陈之佛雪翁(1896~1962)(1895-1963)浙江余姚人。历任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流憩庐”、“养真庐”。 陈之佛(1896~1962),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中国画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浙江省余姚县浒山镇(今慈溪县)人。陈之佛先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学院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曾出访东欧,进行学术交流。程十发,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程潼,1921年3月17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县。9岁开始学画,临摹木版或画谱。18岁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山水和花鸟,同时临摹人物画。指导教师有王个簃、汪声远、李健等。书法教师李健为他取名十发。1941年毕业后在银行当雇员,不久失业,回家乡从事中国画创作,1949年开始创作连环画、插图和年画。1952年因创作《葡萄成熟时》等,被聘为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被聘为画师。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袁松年(1895-1966) 广东番禺人.擅画山水,层次分明,别具一格.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陶冷月(1895-1985)江苏苏州人。先后在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授。尤擅月夜景色。

北京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 北京大学校门 [2] 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3] 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4] 排名与招生方面: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北大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超过国内其他院校录取人数的总和[5]。 院系专业方面:学校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360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2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有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专业、201个博士专业、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63个。 教师学生方面: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大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6]。 学校基础设施:学校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北大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现藏书1046万册,电子图书及期刊逾7亿册,藏书量和电子期刊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北大历任校长名单

北大历任校长名单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北大催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并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国历代的“最高学府”,自汉武帝元朔五年(西元前124年)设立太学起,经东汉、三国,至西晋设国子学,又经东晋、南北朝,后隋设国子监,唐、五代、宋、元、明、清沿袭,直至清末设立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改名北京大学),其学统一脉相承,绵延两千多年而不绝。而作为北大的校长,是理所当然的士林领袖,其人必为德高望重的鸿学硕儒,而且,博主认为,其人的德行标准甚至要高于其学术方面的成就,国家需要“养气”,士也,国之根本也!士林领袖的选择能否得人,关乎的是一个国家的“正气”能否弘扬!下面是历届北大校长名单,孰优孰劣,各位自行判断。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

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柯劭愍(1910年9月—1911年11月)劳乃宣(1911年11月—1912年2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日本控制北平时期: 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 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简单介绍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 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该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历史沿革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192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37年:改为国立厦门大学。1952年: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86年:试办研究生院。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96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厦大建立研究生院。2001年:列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确定为中国副部级大学。2005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厦门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 厦门大学现设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文学院;艺术学院;国学研究院;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法学院;厦门国际法高等;研

究院;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育研究院;台湾研究院;南洋研究院;海峡两岸发展研究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理学部分)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工学部分)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材料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能源研究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学院等教学单位。 厦门大学历任校(院)长: 田昭武:(1982年2月至1989年9月任厦门大学校长);林祖赓:(1990年7月至 1999年4月任厦门大学校长);陈传鸿:(1999年4月至2003年5月任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 2003年5月到至今任厦门大学校长)。 本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fujian/yangb/xmdx.html 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1062016.html,整理上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