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
小儿头皮针技巧

根据年龄选部位对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以采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为宜。
有时候患儿血液循环不好,偶尔穿刺不见回血,捏一下皮管即出现回血。
因头皮静脉易固定,针头不易滑出,故新生儿宜采用头皮静脉注射。
3岁以上的患儿多选择四肢静脉注射,也可根据患儿头皮适当选择穿刺部位。
注射中常出现滑针、肿胀现象,操作中应注意做好固定。
操作方法操作时患儿应采取仰卧位,并垫高头部,让家长配合按住患儿双脚,避免患儿乱踢。
操作者双手放两侧,固定患儿头部,左手拇指和食指前后分开,将头皮绷紧,右手持针柄,针头斜面向上,对准静脉穿刺,穿刺角度为10~15度。
针头刺入表皮后即向血管平行推进,见暗红色血液缓慢出现后,即为穿刺成功。
固定方法将胶布贴于针柄、针头处,再用胶布交叉贴于针柄、针头处,再用胶布交叉贴于针头处,最后将头皮针管变成环形,用8厘米长的胶布固定好。
这样固定针头,小儿活动自如,针头不易滑出,拔针时胶布应顺着头发方向缓慢揭下,以免引起毛发牵拉疼痛。
给特殊患儿穿刺给头部血管较明显的患儿输液比较容易,但是对于比较胖和头皮较黑或有水肿的患儿,选择血管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就主要靠手感和经验了。
以右手拇指在头部几个大静脉处找,手指和静脉成垂直方向在头皮上轻轻滑动就可以摸到静脉沟,在感觉到有静脉沟的地方用拇指按压静脉,用力不必过大,既可看到充盈的静脉稍稍高于周围的皮肤。
此时立即穿刺,成功率最高。
对可见而又细小的静脉稍加按压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在找不到合适的静脉时,也可将看上去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当成选择对象,穿刺成功率比凭感觉穿刺成功率要高。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新生儿。
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向,有个诀窍,那就是涂硝酸甘油(扩管的作用)。
给严重脱水的患儿扎针也比较困难,因为患儿脱水后,血容量不足,血管充盈不好,血管弹性差,有时已经穿刺进血管,但是没有回血,会误认为未成功穿刺而退出。
因此,要先看清血管的方向,穿刺后有滑空感既可推入少量的液体,针头前面皮肤无隆起则证实穿刺成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的静脉时 , 把看上去非常 细小 的毛细血 管也 可 以作 为选 择对 象 , 这样 的m管穿刺成功率 比凭 感觉穿刺成功率高 。 2 2 肥胖患儿应沿着 头皮边 缘耐 心寻找 静脉 , 细辨 别毛 细静 . 仔 脉的走行 , 必要 时可用酒精棉签 多擦几 次头 皮静脉 ( 精刺 激血 酒
位 5 6 m 处 才 便 于 进 行 穿 刺 。 0~ 0c
固定 , 暴露较明显 , 容易外浸 , 滑动。 但 易 12 额浅静脉 .
度较大 。
额 浅静脉 具有 不滑 动 、 容易 固定 、 暴露 明显 、 不
外渗等特点 , 是头皮静脉输液最佳部化 , 但此静脉较 细小 , 穿刺难 13 颞浅静脉 . 颞浅静 脉起 始于 颅的顶 部和 侧面 静脉 网 , 汇成
并多与患儿家 属沟通 , 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 建 增加责 任心 和信 任 感是关键 , 更重要的是保持正 常的心态及稳定轻松 的情绪 。 4 2 光线强弱 的选择 . 一般 明亮 的 自然光 线最佳 , 光线太 弱 , 眼 睛容易疲劳 、 眼花 , 看不 清血管 ; 光线太 强 , 眼睛容易刺痛 , 影响穿 刺, 阴晦天气 可借助 6 的 日光灯 , 于操作 者前方 , 穿刺部 0w 置 距
暴 露 不 清 楚 的 静 脉 , 去 穿 刺 部 位 周 围 的头 发 , 宽 视 野 后 用 食 剃 阔
2 1 根据静脉解 剖位 置 , . 用手指触摸 体会静脉在皮 肤上沟 痕感 ,
沿 静 脉 走 形 方 向轻 压 一 指 痕 , 以确 定 部 位 及 方 向 。在 找 不 到 合 适
证 明穿刺成 功。③对于长期输液 的患儿 , 因较 大的头皮静 脉被重
复穿刺 , 而不能再选择 , 只选择头皮静 脉的分支 , 穿刺有一 定难 但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耳后静脉 稍粗 , 但皮 下脂 肪厚 , 不 易掌握
进针深浅度 , 且不易看清 , 不易固定 , 常 常 通过指尖 在耳 后 横 向触及 似 “ 沟痕 ” 感, 采用 “ 三观 察” 法 。进 针角 度 3 O 。 刺 人皮 肤再平行前进见 回血后 即可固定 。 进针要领 : 操 作护士要轻 、 稳、 慢、 准, 不要轻易下针 , 也 不要将针刺人皮肤后再 找血管 , 以免造成 患儿 不适 , 针 头斜 面进
~
定针柄两侧 。第 四条 胶布 双折小 塑料 管 左侧或右侧耳后 , 然后将 长胶布或者绷带 绕头 1 周, 以增加 其牢 固性 , 且输 液 瓶不
要悬挂在患 儿眼前 , 选 择侧 边 , 患儿 不易
触及处 。
讨 论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 进 入皮肤平 行 刺人 血管 , 见 回血 后
用 物准备 : 消毒液选 择 7 5 %酒精 、 一 次性剃 毛刀 1支 、 消 毒棉 签 1包 、 2~5 m l
一
再进 针少许 固定 。额 浅静脉 及颞 浅静 脉
浅、 直、 暴露 明显 , 不滑动 , 但 血管较细 , 采
用“ 二看 ” 法。穿 刺难 度 较大 , 进针 角 度 5 。 进入皮 肤 再平 行 刺 人 血 管 即 可 固定 。
次性注射 器 、 5号皮头针 、 医用输液贴 3
~
4根 、 布胶 布 、 必要 时备绷 带 、 手板等 。 护 士的准备 : 护 士要 有 良好 的心 态 ,
有 精湛 的技术 , 丰 富的经 验 , 善于 总结 工
作方法 。同时 , 在工作 中不断提高 自身 的 心理素质及 自身修养 , 这样不仅提高小 儿 头皮静脉穿 刺 的成功 率 , 提 高护 理质 量 , 而且还改善 护患 关系 , 减少 医疗 纠纷 , 促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1

.
30
针头的固定
固定细节:
2、胶贴的长与宽 胶布不能太长、 太宽,以5~8cm×1~1.5cm为宜, 太长一是浪费、不美观;二是拔针 头时黏住毛发及皮肤引起疼痛。
.
31
操作者的心理
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
家属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加上患儿大都是
独生子女,家长的过份疼爱等因素易造成
操作者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操作前就开
可用拇指或棉签进行局部推压
使局部皮肤变苍白的同时进行
观察,这样容易找到隐匿的
静脉,观察其走向。
18
.
患儿头部固定方法
在穿刺时,小儿头部固定正确与否决定穿刺成功 率。让患儿仰卧于治疗台上,头下垫治疗枕,固 定时助手或家属双手抱住小儿颧骨、颊部及下颌 部,双肘为支撑点,小儿双手位于助手双手下, 固定住小儿头部,用两肘约束患儿躯干及四肢, 但切忌不要压迫患28
针头的固定
操作方法:
若病儿较烦躁,或天热易出汗,胶布 不易粘住时,可用长胶布绕患儿头部 一圈固定住针头,以防针头脱出。固 定以后,教患儿家属横抱患儿,穿刺 面朝外,注意患儿两手不要扯拽针管。
.
29
针头的固定
固定细节:
1、固定部位的皮肤 针头附近 皮肤不能有汗渍,备皮要大于 胶布黏贴的范围。
注意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 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有无输液不 良反应等意外的发生。
告知家属小儿输液注意事项,叮嘱家属 不碰针头尤其针尾部。
.
35
本人心得
操作前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
选择血管很重要
备皮范围直接影响固定的效果
穿刺前认真评估血管情况
掌握进针角度及速度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引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
头皮静脉穿刺通常比深部静脉穿刺更容易实现,尤其是在小儿中尤为如此。
如果技术得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安全、快速、不需要麻醉的一种方法。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头皮静脉穿刺较为安全,但是如果操作者缺乏专业技能或是照顾不周,这一过程也会带来严重的风险。
因此,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穿刺前的准备1.精神准备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之前,首先应该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
如果小儿情绪稳定、体温正常,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鼓励父母与孩子友好交谈,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2.患者准备穿刺前应检查患者的头部,并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
使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头发、头皮及面部。
然后用酒精或碘酒擦拭要进行穿刺的部位。
3.安装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如针头、注射器、向导等。
向导通常使用不锈钢或塑料材质,使用时应确保其干净整洁,没有任何毛刺或划痕。
穿刺操作1.头部取位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高,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
如果是新生儿,通常选择头部正中间的顶角处进行穿刺;如果是幼儿,穿刺位置通常靠近顶部的后方。
成年人穿刺的位置和方法与小儿略有不同。
2.麻醉准备头皮静脉通常不需要麻醉。
当然,这也与操作技巧有关。
3.穿刺过程在取位好后,使用向导固定针头,并向指定方向滑动,按图示压下注射器,一般会有明显的返流出现。
当注射器内的针头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即可将器具静置不动,以保持针头固定;接着,按照医学指导手册指引,缓慢挤压注射器,以缓慢注入无菌液体或药品。
当需要操作第二次时,必须使用新的器具,不能重复使用或是更换;否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之前,必须先行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
•应该遵守严格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程序,使用正确且充分的杀菌剂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与暴露。
•穿刺时应注意针头方向,杜绝过深或过浅的情况。
•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出血的情况,应及时止血,并再次检查器具、位置和穿刺方向等因素。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注意事项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注意事项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输液途径,但是技巧和注意事项也十分重要。
1. 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来说,选择头顶正中央的头皮静脉最为理想,但如果该位置难以穿刺,也可选择其他位置,如侧面或后部。
2. 前期准备:保持小儿安静,让其舒适地躺下或坐着,清洁穿刺部位并涂上透明敷贴。
3. 穿刺技巧:用一手把头皮固定,另一手握住穿刺针,将针头以30度角插入皮下,穿透头皮,顺着头皮向下一直穿透到静脉。
4. 穿刺深度:小儿的头皮比较薄,穿刺深度一般为2-3毫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5. 注意事项:穿刺时要细心、轻柔,避免针头弯曲或插入过深,同时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 穿刺结束后,要确认静脉通畅,将输液管连接好,同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总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认真掌握,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输液治疗。
- 1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

弋矶山医院
前言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 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 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 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 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及时 准确用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减少医患纠纷。
进针手法
值得一提是: 穿刺者左手必须绷紧穿刺血管周围的 皮肤,使针身与血管平行向前推进,否则 皮肤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甚至穿破血 管壁,同时也起不到固定头部的作用。 手持针柄时要上下捏住针柄,这样才 能保证头皮针稳定地刺入皮肤,因为小儿 不可能像成人那样配合。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 造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 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 无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刺 成功。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 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 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 有弹性、有空感的1条血管。 静脉按摩法:用双手的掌根部四肢静脉 从血管的近心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端, 用力均匀反复按摩3~5次,再用止血带结 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远 心端向近心端按摩,血管充盈显露,此时 静脉穿刺较易成功。
善于总结失败原因
4 .气候寒冷,血管收缩。
5. 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致血管充盈 度不够或病情危重,状态不佳,增加穿刺 难度。
成功心得体会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 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可 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 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刺成 功。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热敷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 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负压进针法: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 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即一边穿刺一 边由助手回抽注射器,往往收到很好的效 果。
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技巧

Jn ay 01 a u r 2 1
VO . 1 3 No5 .
中 国 中 医药 咨 讯
J u a fChn a i o a hi s dcn noma o o m lo iaTrdt n lC neeMe iieIfr t n i i ・1 71・
儿双肩使其相对 固定 , 以防止 头部摇动 。毛发 影响胶布粘贴 , 导
致固定 失败 , 应剃除进针部位周 围约 3m处皮肤 的毛发 , c 避开受 损感染 , 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 。
调整针体与皮肤成一适宜 的角度 , 持针体与血管平行 , 保 防止针 尖跷起 , 右手 打开输液开关观察办理 液通畅后 , 用第一块胶布将 针贴牢固 , 针柄悬 空可在针柄下垫一个 干棉签头部 , 用第二根带
管外 引起液体处渗 。但对 于新 生儿 , 多次输液治疗 , 需 穿刺较 困 难或 特殊 治疗 者 , 可选用 55号静脉 留置针 , . 采用 留置针穿刺 时 需选用较粗 、 、 的血管 。 直 长 24 执针手 法 : . 传统 的手法用右手拇 指和食指 执针柄上 、 面 , 下 进皮肤后改为执针柄的前 、 面刺入血管 。此 手法 的缺点 : 后 手掌 心朝上 , 的灵 活性欠佳 , 手 不好 掌握进针 的力度 和速度 , 成速 造 度过快或过 慢现象 , 过快 穿破血管 , 过慢 不能顺利 的进入 皮下 , 且进 入皮 下后 变换 执针 手法容易视线 分散以及针柄摆 动 ,造成 针尖失准 , 导致穿刺失败 。现我 院采用 的手法 : 右手拇指 和示 指 执针柄 的前 、 后面 , 指尖 顶到针柄 的根部 ( 手不可触及 针梗 ) 妥 稳
的胶布 以头皮针开始沿着 两边 的发际 固定 于两耳后 ,再从耳垂 处 向上反折 lm) c 固定 于穿 刺点所粘胶布上 , 可避免 因出汗胶布 脱 落。此法简便省时 , 易于操作 , 头发少 , 粘 揭取胶布速度快 , 减 少患儿哭 闹, 同时提 高护 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26 穿刺失败原 因分析 : . 261  ̄ J 头部 固定不佳 , . . JL , 家长宠爱孩子 , 固定头部不得力, 小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线强弱
要求输液室光线明亮,自然光线最 佳
光线太暗,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 眼花,看不清血管
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 影响穿刺
晚上及阴暗天气可借助100~150W灯 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40~ 50cm。
静脉的选择
静脉选择时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 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 情进行合理的选择静脉,先头皮后四肢、 先额部后枕部、先大静脉后小静脉
进针手法
值得一提是: 穿刺者左手必须绷紧穿刺血管周围的皮肤,使针身与 血管平行向前推进,否则皮肤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甚 至穿破血管壁,同时也起不到固定头部的作用。 手持针柄时要上下捏住针柄,这样才能保证头皮针稳 定地刺入皮肤,因为小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配合。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 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 证实穿刺成功。
因为头皮穿刺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 动及保暖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看:给急诊及危重患儿穿刺前应仔细看 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最有利的静脉进行 穿刺,不易渗漏,易于家属治理的血管, 及时打开静脉通道。
找:在皮肤表面一时看不到血管时,要 耐心沉着,在四肢、头部仔细找,然后选 择一条较好固定,便于保留的静脉。
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输注液体低于 体温 局部微循环障碍 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 穿刺点渗液
预防: 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 稳定固定,对老年患者加强固定; 正确选择穿刺部分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正确的穿刺技术; 严密观察,及早判断; 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三、静脉炎 概念: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并发症。在 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时要将浓度较高、刺 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 放置时间较长的硅胶管,而引起局部静脉 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 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 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静脉炎的临床分型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
正确
错误
固定
◆穿刺成功后,不急于用3M透明膜固定留置针,待局部 绷紧的皮肤恢复到原位后,仔细观察,调整留置针到最佳 位置,保证输液顺畅后在固定,固定时不要绷紧透明贴膜, 透明贴膜的中心轻轻地落在穿刺点上,然后轻轻按压,使 贴膜与皮肤紧密接触。用这种方法固定留置针,避免了穿 刺成功后按常规方法绷紧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常常出现的 留置针在血管内发生弯曲或针尖贴住血管壁而导致液体不 滴的现象。 如头部可取长度施以的弹力网状绷带套与患儿头部,避免 或减少枕头、盖被、穿脱衣服、患儿手拉等各种外力对留 置针的摩擦。而四肢则可根据患儿四肢的大小、粗细长短 选择合适的夹板进行固定,空隙处可用于棉球垫塞。
◆长期多病消瘦患者
长期多病消瘦患者,静脉注射次数多,血 管壁脆弱,弹性差,肌肉松弛皮下活动度 大,静脉穿刺时要绷紧皮肤,压迫穿刺点 两端,抓住血管的活动去向,以助针锋准 确刺入血管。
Hale Waihona Puke ◆婴幼儿由于生理特点头皮静脉血管显露较好,多行头皮静脉穿 刺,多选择较明显的额前静脉或颞浅静脉, 穿刺时患儿头部稍垫高,助手固定头部, 穿刺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角度与 头皮平行。穿刺宁浅勿深,稍深即可刺破 血管对侧管壁而失败针对刺入后自觉前面 无阻碍而有空虚感时送套管,可稍抽回血 或注入少量液体,如无隆起,即可固定输 液。
成功心得体会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 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 刺成功。 要耐心,不要看不到血管就心烦,有些血管藏在头发里, 用手一摸,可摸到一浅沟,这是被压瘪的静脉,剃掉头发 后会显现出来。 向家属说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得到理解,同时 认真选择血管千万不要盲目进针固定。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较大的一支,此静脉直、 较大、不滑动、易固定,但易外渗,逆行进针可 克服外渗缺点
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具有不滑动、易固定、暴 露明显、不外渗等优点,是头皮静脉输液的最佳 部位,但此静脉较细小,技术难度大些
耳后静脉较粗,略弯曲,易滑动,不易掌握深 浅度,要剃去头发,才便于穿刺固定,但由于小 儿多动,不易护理。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热敷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 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负压进针法: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 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即一边穿刺一 边由助手回抽注射器,往往收到很好的效 果。
进针手法
穿刺时一般采取直刺法,针头与皮肤呈 10°~15°,进入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 变小,再挑起皮肤以5°~10°角进血管,特别 是对于皮下脂肪比较薄的患儿。根据血管粗细直 曲,在皮肤内潜行0.5~1cm,由浅入深,缓慢进 入血管,见回血边撤针芯后边平行将套管针推入 血管(单手退针法)。采用负压穿刺技术用5或 10m注射器的生理盐水,针头与套管针连接,施 以负压使针头进入血管后尽快见到回血,避免盲 目进针穿破血管。
成功心得体会
备皮的范围要够大,否则不易粘贴胶布, 针头容易滑出,也使消毒的面积够大。
成功心得体会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平时应 加强自身修养和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婴幼 儿头皮血管的解剖部位及生理特性,反复 体会进针感觉,留心观察技术好有经验的 同事的操作过程,虚心学习,积累经验, 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自 信心,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 确保护理治疗的顺利进行。
冲管及封管的护理
封管液剂量的选择 一般用0.9%NS250ml+1/2支肝素钠 (6250U)配制而成),配制好后可放入冰箱于当天使用, 每次封管时常规消毒配制液瓶口,抽取3~5ml配制液封管, 小儿及凝血功能差者,使用剂量可偏小。冲管护理 脉冲 式冲管 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后,常规消毒肝素冒,将注射 器内空气排尽,从肝素冒内注入3~5ml肝素钠配制液,采 用脉冲式冲管边推边撤针头,推得速度>撤针头的速度边 推边退出,然后夹好留置针管上小调节夹,用无菌敷料将 肝素冒包好,用胶布固定好下次备用。若无肝素钠的情况 下,可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如用可来福接头,由于其 能产生正压,可不必封管 。
提高穿刺成功的必要性
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具有一定 难度的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 不仅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 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小儿的痛苦程度,特别是在缓解家长 的紧张焦虑情绪方面尤其重要
选择合适的静脉是保证穿刺成功的一步。患儿年龄小于 2岁者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不滑动,可选择头 皮静脉。3岁以上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大发厚、密, 血管不清晰,可采用市值静脉进行穿刺,宜选用相对粗直、 充盈、弹性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浅表静 脉。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护理
前言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 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 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 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 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及时 准确用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减少医患纠纷。
多见于营养过剩的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 丰满,血管较深,虽加压迫也难显露,但 血管弹性好,活动度小,可采用探索法, 按解剖部位,循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 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弹性,右手持针 朝此方向探索进行,即可穿刺成功。
◆预防静脉炎 穿刺前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皮肤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重复穿刺。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 肿及分泌物,及时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消毒时消毒剂不宜 过多,以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进入血管使穿刺点发 红。输注速度过大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 盐水冲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BD公司推荐为3d~5d。◆ 最好不要超过7d。
目前常用套管针的型号有16号、18号、20号、22 号、24号,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选择合适型 号套管针。儿科多选用22、24号针。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头皮静脉呈网状 分布,血液可以通 过侧支回流于颈内 静脉和颈外静脉至 心脏。因此,顺行 和逆行进针都不影 响静脉回流。
头皮静脉输液部位
头皮动脉与静脉的鉴别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摸:有些患儿的血管难以通过“看”、 “找”的办法解决静脉穿刺问题时,可用 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的走向、 深浅度、粗细、滑动度。
指压手推法: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成 功时,可采取此法。四肢静脉可先用止血 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然后用大拇指反复 轻快地在静脉的远心端进行压迫,向近心 端推行3~5cm,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 当皮肤见到血管显露时,便可迅速进针, 刺入血管内。
总之,在行静脉穿刺时,通过以上技 巧,再不断实践摸索血管深浅的经验, 一定能成功。
静脉输液并发症
一、穿刺失败 刺破静脉 穿刺技术不熟练 使导管尖端受损 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 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尚在静脉壁外 至送管失败 穿刺角度过小,静脉壁划伤
二、渗出/坏死 症状及体征 触痛、肿胀 皮肤紧绷、发亮
操作者的心理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 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操作 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正常的、稳定的、轻松 的情绪,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增加信任感,尽量减少其 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建立 良好医患关系。
血管的选择确定是穿刺成功的前提,血管选择确定的 原来则是做到“心中有数”,即对欲穿刺血管的位置、方 向、深浅、活动等了如指掌,争取一次成功。千万不可做 试验性穿刺,否则针一刺进皮肤就出现盲目感,容易失败, 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因此,血管的选定决定穿刺的 成败。
几类特殊静脉穿刺体会
◆脱水及休克患者 休克及严重脱水致血液浓缩,循环障碍血管弹
性降低,虽然肉眼可见静脉血管,但穿刺却很困 难。静脉穿刺前须经充分压迫局部给予热敷,以 改善血管内充血程度,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 缓慢进针法。进针后,先使针头向上挑起沿血管 走行缓慢由浅至深进入管腔,见有回血,即可缓 慢注射少量液体,此 时不宜放松压迫,待管腔随 着注入的液体而稍扩大后,针头沿静脉的方向刺 入所需深度,送内套管后妥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