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4-3 斜二轴测图
机械制图-零件测绘精选全文

三、零件的测绘 1、零件的组成 1)标准件和常用件 紧固件、轴承、键、销、齿轮、油毡 2)一般零件 箱体、箱盖、轴、齿轮轴、端盖、透盖、挡油环、调整环、 透气塞、放油螺塞、油位观察器等。 2、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测量(略)
四、配合尺寸和一些重要的尺寸 轴承与轴颈:内圈H7/K6,外圈K7/h6 轴与齿轮:H7/h6 端盖与箱体或盖: H8/f7 挡油环与轴: F8/h7 两轴中心距:55.5±0.05 端盖嵌入箱体或盖上的槽宽:30+0.1
五、表面粗糙度 1、粗糙度的选择原则 1)配合表面Ra=3.2-0.8,公差等级高,取小值 2)接触面Ra=6.3-3.2,零件的定位面取3.2 3)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他零件接触) Ra=12.5-25 4)根据零件各表面的作用和工作要求确定
本节结束
§11 零件的测绘
一、概述 二、测量尺寸的工具和方法 三、画零件徒手图的方法步骤 四、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步骤
二、测量尺寸的工具和方法
(一) 测量工测量阶梯孔的直径 4. 测量壁厚(1) 测量壁厚(2) 5. 测量孔间距 6. 测量中心高 7. 测量圆角 8. 测量角度 9. 测量曲线或曲面 (1)拓印法 (2)坐标法(3)铅丝法
H=A+D/2=B+d/2
6. 测量中心高
圆角规 7. 测量圆角
量角规 8. 测量角度
纸 9. 测量曲线和曲面 (1)拓印法
80 170 270
110 82 40
9. 测量曲线和曲面 (2)坐标法
铅丝 9. 测量曲线和曲面 (3)铅丝法
三、画零件徒手图的方法步骤
四、根据零件徒手图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步骤
减速器的测绘
一、任务 1、拆卸装配部件并绘制装配示意图 2、绘制部件的零件草图 3、绘制装配图 4、绘制零件图
机械制图,识图

机械识图,制图一.制图的基本知识。
1.基本本制图标准。
.图纸幅面和格式。
纸基本幅面和代号A0 841*1189A1 594*841A2 420*594A3 297*420A4 210*2972比例原值比例1:1放大比例n:1缩小比例1:n3图纸;粗实线宽度b 用于表可见轮廓线细实线宽度b/3 用于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虚线宽度b/3 用于不可见轮廓线细点画线宽度b/3 用于轴线,中心线双点画线宽度b/3 用于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极限位置的轮廓线粗点画线宽度b 用于有特殊要求的线和表面双折线宽度b/3 用于断裂处的边界波浪线宽度b/3 用于断裂处的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4.尺寸的基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2)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3)机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4)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使用符号和缩写词,如:直径φ半径R球直径Sφ球半径SR厚度t 正方形450倒角 C 深度沉孔或锪平埋头孔均布EQS 同一类型数TYP。
n参考Ref5.组成6。
标注方法及简化标注(附图)7.弧连接斜度2)锥度 222dD tg C -==α二. 投影的基本特性.5)中心投影法:光源较近6)平行投影法:投射中心无限运①正投影:投影方向与投影平面垂直②斜投影:投影方向与投影平面成一定的倾斜角2.1)立视图:正面,正立投影面V2)俯视图:水平面,水平投影面H3)侧视面:侧面,侧立投影面W4)投影轴:投影面之交线,OX、OY、OZ5)原点:三根投影轴相互垂直交为一点2、视图的“三等”规律:长对正、交平齐、高相等。
3、视图与物体之关系。
(第一角投影)1)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2)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3)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4、投影的特性1)相拟性2)积聚性5、物体的截交线几何体被平面(称为截平面)截切,在其表面上产生的交线1)截交线是截平面与被截立体表面的共有线2)截交线是一个闭合的平面图形6、几何体的尺寸注法1)平面立体,一般标注长、宽、高三方面的尺寸2)正棱柱、正棱锥、标注高度及底部的外接圆直线3)圆柱、圆台,则标出高度和底圆直径4)球只标注其直径或半径7、轴测图1)概念:a.轴测图;b.轴测轴;c.轴间角;d.轴向伸缩系数2)正等测图①、三轴类角为1200②、伸缩系数为0.82,实际作图时取为13)斜二测图①、OX与OZ夹角为900,伸缩系数为1②、OY与OZ平角及DY与OX夹角为135°,伸缩系数为0.5③、图在OXY面上一中心线与OX夹角7°1ˊ8、组合体正形体分析法1)组合形式:①、叠加a.堆积(平面与平面)b.相切(平面、圆与圆)c.相贯(相交)②、切割③、综合(即有叠加,又有切割)2)组合体的画法①、三视图a.形体分析b.选择主视图(主要特征及正常位置)c.选比例定图幅d.布置视图e.绘制底稿1②、轴测图叠加法a.切割法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①、定形尺寸,确定形状②、定位尺寸,确定相应位置③、总体尺寸,总体的长、宽、高④、合尺寸,与其它零件的配合情况4)尺寸基准①、定义:标注尺寸的起点②、确定:可选组合体的对称平面、底面、重要的端面以及回转体的轴线5)标注尺寸注意事项①、透彻分析结构形状,明确各组成部分之相对位置②、尺寸尽量集中,不要分散③、尺寸注在特征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注在虚线上④、避免尺寸、数字及轮廓相交,与两视图有关的尺寸最好注在面视图之间,便于看图。
机械制图学案 第四章 轴 测 图 §4—3 斜二测图及其画法

§4—3 斜二测图及其画法
【学习目标】
1.识记:斜二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熟练掌握:斜二测图的画法
【重点难点】
斜二测图的画法
【课前准备】
三角尺一付、圆规、HB、B的铅笔两只,两组备一把小刀等作图工具。
【预习导学】
1.斜二测图的轴间角
2.斜二测图的轴向伸缩系数
3.斜二测图的画法
【学习内容】
一、斜二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均为,轴向伸缩系数分别为。
二、斜二测图的画法
1、四棱台的斜二测图
2、圆台的斜二测图
讲解完例题后,必须强调:只有平行于XOZ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投影才反映实形,仍然是圆。
3、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优缺点
(1)在斜二测图中,由于平行于XOZ坐标面的平面的轴测投影反映实形,因此,当立体的正面形状复杂,具有较多的圆或圆弧,而在其他平面上图形较简单时,采用斜二测图比较方便。
(2)正等轴测图最为常用。
优点:直观、形象,立体感强。
缺点:椭圆作图复杂。
【达标检测,项固落实】(比比看,谁最棒!)
教师检查,找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绘制上述物体的正等轴测图。
机械制图第4章

第4章轴测图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是画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正 (斜)轴测图按轴向伸缩系数是否相等又分别有下列三种不同 的形式: 正轴测图 正等轴测图(p=q=r); 正二轴测图(p=r≠q); 正三轴测图(p≠q≠r)。 斜轴测图 斜等轴测图(p=q=r); 斜二轴测图(p=r≠q); 斜三轴测图(p≠q≠r)。 工程上常采用立体感较强, 作图较简便的正等轴测图( 工程上常采用立体感较强, 作图较简便的正等轴测图(简称 正等测)和斜二轴测图(简称斜二测图 。 正等测)和斜二轴测图(简称斜二测图)。
第4章轴测图 4.2.1 平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平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 1. 正六棱柱画法 正六棱柱画法 分析如图4-3所示,正六棱柱的前后、左右对称,将坐标原点 O定在上底面六边形的中心, 以六边形的中心线为X轴和Y轴。 这样便于直接求出上底面六边形各顶点的坐标,从上底面开始 作图。
第4章轴测图
第4章轴测图 (3) 将圆心O1、O2下移平板的厚度h,再用与上底面圆弧 相同的半径分别作两圆弧,得平板下底面圆角的轴测图。在 平板右端作上、下小圆弧的公切线, 描深, 完成作图,如图47(d)所示。
第4章轴测图 例 4-1 作图4-8所示支架的正等轴测图。 分析 采用叠加法分别画出底板和竖板的轴测图。底板上 的圆孔和圆角可按图4-5和图4-7的方法求出; 竖板上的圆孔 和顶部圆柱面的轴线垂直于正面,可按图4-6(a)的方法绘制。 支架左右对称, 原点和坐标轴如图4-8所示。
第4章轴测图
图 4-9 支架的正等测
第4章轴测图
4.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4.3.1 斜二轴测图的特点 斜二轴测图的特点 轴测投影面平行于一个坐标面(V面),当投射方向倾斜于轴 测投影面时,即得斜二轴测图, 如图4-1(b)所示。由于XOZ坐标面 平行于V面, 因此轴间角∠X1O1Z1=90°, 轴向伸缩系数p=r=1, 这样,物体表面的正平面上的所有图形在斜二轴测图中反映的都 是真实形状, 作图时就比正等轴测图方便。斜二轴测图取q=0.5, OY轴与水平线夹角为45°,如图4-10(a)所示。
机械制图电子版习题答案第四章马希青 ppt课件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5.
答案
第220120页/11/29
13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6.
答案
第220120页/11/29
14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2徒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R13
1. Φ60 通孔
5
12
至底面27
第220220页/11/29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5.
答案
第220020页/11/29
7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6.
答案
第220020页/11/29
8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1.
答案
第220120页/11/29
9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3.
答案
第220020页/11/29
5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1 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4.
答案
第220020页/11/29
6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答案
第220620页/11/29
37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4. 看懂组合体两个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
答案
第220620页/11/29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四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4-1 视图一、基本视图及其配置基本投影图: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投影图,其包括右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二、斜视图和局部视图1.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画斜视图时应注意:(1)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某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2)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必要时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3)在不至引起误解时,允许将视图旋转,并标注“×向旋转”;(4)当已画出需要表达的某一倾斜结构的真实视图后,则通常就用波浪线断开,不画其它视图中已表达清楚的部分。
2、局部视图向基本投影面投影画局部视图时应当注意:a.在一般情况下,应于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视图的名称“×向”,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标注同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分开时,可省略标注;b.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通常用波浪线表示;c. 当局部视图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为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下图中的B向局部视图。
用波浪线作为断裂线时,波浪线不应超过断了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可画在机件的中空处,如下图中,正误对比说明了波浪线的画法。
正确错误三、旋转视图如下图中摇杆所示,当机件的某一部分倾斜于投影面时,假象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得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旋转视图不需加任何标注。
§4-2 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画法为了清楚的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在机械制图中常采用剖视,即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现在以下图为例,说明画剖视图的步骤:1.确定剖切面位置,图中选取平行于正面的对称面为剖切面;2.画剖视图如上图;3.画剖面符号如图,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度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或60°的平行线,其倾斜的方向仍与其它图形的剖面线一致;4.画剖切符号、投影方向,并标注字母和剖视图的名称。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三章答案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3.1 根据文字描述画正等轴测图
7.画轴线侧垂,外径40mm,内径30mm,长50mm的圆筒的正等轴测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8.
3.2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放大一倍画)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9.
3.2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放大一倍画)
退出
三、轴测图
13.
3.2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放大一倍画)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14.
3.2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放大一倍画)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15.
3.3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草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16.
3.3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草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17.
3.3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草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18.
3.3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草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19.
3.4 画带交线的立体的正等轴测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20.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三、轴测图
3.1 根据文字描述画正等轴测图
5.在正方体的正等轴测图上画其前、顶、左面的内切圆的轴测投影。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二维图纸制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 引言2 图纸幅面尺寸2.1 绘制图样时,优先采用表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必要时可以沿长边加长。
对于A0、A2、A4幅面的加长量应按A0幅面长边的八分之一的倍数增加;对于A1、A3幅面的加长量应按A0幅面短边的四分之一的倍数增加,见图1 中的细实线部分。
A0及A1幅面也允许同时加长两边,见图1 中的虚线部分。
3 图框格式3.1 需要装订的图样,其图框格式所示,尺寸按表中的规定。
一般采用A3幅面横装。
3.2 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
为了复制或缩微摄影的方便,可采用对中等号,对中符号从周边画入图框内约5mm的一段粗实线(图6、9、10)。
5 图幅分区5.1 必要时图幅可分区,如图9所示。
5.2 图幅分区的数目应是偶数,按图样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分区线为细实线,每一分区的长度应在25~150mm之间选取。
5.3 在分区内,按标题栏的长边方向从左到右用直体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按标题栏的短边方向从上到下用大写直体拉丁字母依次编号。
编号顺序应从图纸的左上角开始,并在对应的边上重编一次(图9、10)。
当图幅的分区数超过字母的总数时,超过的各区用双重的字母(AA、BB、CC……)依次编写。
5..4 分区代号用数字和字母表示;阿拉伯数字在左,拉丁字母在右,如3B、5C。
1 比例:图样中机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2 绘制图样时一般应采用规定的比例1:1。
3 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一栏中填写,例如1∶1。
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如图所示。
4 当图形中孔的直径或薄片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mm以及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可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
5 在表格图或空白图中不必注写比例。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书写的汉字、字母、数字的字体及号数(字高)。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3098/I-1974《技术制图--字体--第一部分:常用字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第三节
斜二轴测图
➢ 建议在PowerPoint 2003或以上版本中运行本演示文稿; ➢ 本演示文稿中的Flash必须启用宏和ActiveX控件才能正常观看; ➢ 本演示文稿中的Flash均可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放大观看; ➢ Flash中的 、 图标表示可选择不同的演示; ➢ 一、、轴、间角分和简别化表轴示向返伸回缩、系上数一页、下一页; ➢ 请二勿、将斜本二演测示画文法稿及其中的素材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二、斜二测画法
在斜二轴测图中,由于物体上平行于X0O0Z0坐标面的直线 和平面均反映实长和实形,所以当物体上有较多的圆或圆弧平 行于X0O0Z0 坐标面时,采用斜二测作图比较方便。斜二轴测图 的画法仍然采用坐标法和切割法,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说明。
1.带圆孔的六棱柱
2.圆 台
[例4-6] 作如图所示支座的斜二轴测图。
开始Biblioteka 说明退出一、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将坐标轴O0Z0放置成铅垂位置,使坐标面X0O0Z0平行于轴测投影面 P,用斜投影法将物体连同其坐标轴一起向P面投射,所得轴测图称为 斜轴测图。
由于坐标面X0O0Z0平行于轴测投影面, 所以坐标面XOZ轴测投影反映实形。
因此X轴和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相等: p=r=1,轴间角∠XOZ=90°。Y轴方向的 轴向伸缩系数q,随着投射方向的变化而 不同。为了绘图简便,常选取Y轴轴向伸 缩系数q=0.5,轴间角∠XOY=∠YOZ=135°, 如右图所示。按这些规定绘制的斜轴测图 称为斜二轴测图,简称斜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