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1

合集下载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 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产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理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引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 讲解:讲解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概念,阐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强调发展生产的重要性;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并实践这一理念;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依赖关系;2. 引导学生认识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3. 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依赖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依赖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消费场景,让学生思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 讲解:讲解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依赖关系,阐述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产与消费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依赖关系;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第三章: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发展生产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践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发展生产的意义;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践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发展生产的意义;2. 讲解:讲解发展生产的重要性,阐述生产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发展生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发展生产的意义;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第四章:满足消费的途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满足消费的途径;2. 引导学生合理消费;3. 培养学生绿色消费观念。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明确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激发学生对劳动和创新的热爱。

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措施。

2、教学难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人们消费的图片,如购买汽车、使用智能手机、旅游等,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能够有这么丰富多样的消费呢?”引导学生思考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生产决定消费教师讲解: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我们消费的商品,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

比如,在古代,人们不可能消费到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过去,人们购物主要是在实体店,而现在,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的发展,使我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比如,以前人们看电视是黑白的、小屏幕的,现在则是高清、大屏幕的。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新产品的出现,会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

例如,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促使人们不断购买新的手机。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教师提问:“那么,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如果生产的产品没有被消费,那么生产就失去了意义。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发生变化时,生产者会根据这种变化调整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课堂作业
1. 青藏铁路二线(西格段)有望于2012年全线开通。

青藏铁路的成功修建,使西藏地区成为人们新的旅游热点,同时旅游热潮又带动了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说明( )
A. 生产决定消费
B. 消费发展促进生产发展
C.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D. 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
2. 以下关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A. ①②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中学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中学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中学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知道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教学难点1.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讲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讲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解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作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作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践行。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行业(如汽车、智能手机等),让学生通过研究其发展历程,深入理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促进生产发展,满足消费需求。

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等。

七、知识拓展1. 让学生了解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例如消费升级倒逼企业创新、消费者需求引导生产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科技进步、政策调整等。

八、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认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2.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吗?生产对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2.知识讲解(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消费就需要消费什么样的产品。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消费方式的不同。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力的提高,决定了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对消费的影响。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具体表现。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

(2)各小组讨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对消费的影响。

(3)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6.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短文。

(2)调查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消费现象,分析其背后的生产因素。

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基本原理。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决定了消费的发展呢?学生:可能是生产吧。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设计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设计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让学生理解发展生产对满足消费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导入生产与消费的概念。

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强调发展生产对满足消费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发学生思考。

利用实例或图片,直观展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生产的含义与目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产的含义。

让学生明白生产的目的。

2.2 教学内容解释生产的含义。

探讨生产的目的。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生产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生产的目的。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情况。

第三章:消费的含义与类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的含义。

让学生掌握消费的类型。

3.2 教学内容解释消费的含义。

介绍消费的类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

利用图表或实例,展示消费的类型。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情况。

第四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4.2 教学内容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发展生产对满足消费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探讨发展生产对满足消费的意义。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发展生产对满足消费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理解。

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情况。

第六章: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产要素的构成。

让学生理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6.2 教学内容讲解生产要素的概念和构成。

发展生产_满足消费教案1

发展生产_满足消费教案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讲授人:全冬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理解我国大力发展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2、能力: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学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新课教授【导入新课】师:之前有一股韩流席卷了各种奶奶爹爹剩男剩女正太萝莉的心(爱心,细心,伤心),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坐在电视机前那哭得是稀里哗啦,各种伤不起呀。

现在,又来了一股穿越风,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层出不穷,花样多多。

今天我们就走近唐朝看看。

那么说到唐朝,唐朝有一个美女,同学们应该知道吧,是谁呢?杨贵妃。

好的,今天我们就由杨贵妃这位美女来进入我们新课的学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板书)。

【推进新课】一、生产与消费师: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唐朝有个说法,那就是唐朝以肥为美。

说到肥,就会让人联想到胖子,那说到胖子,又会让人联想到吃,吃是一切肥胖的根源。

那么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杨贵妃爱吃什么吗?对,荔枝。

为什么说她爱吃的是荔枝而不是别的呢?有诗为证。

唐杜枚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请同学朗诵这首诗!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下面,大家来看这样几个问题,1杨贵妃能吃到太空育种的荔枝吗?2杨贵妃能用网购这种方式买荔枝吗?3同学们,如果叫你们上街去买荔枝,你们会怎么选荔枝?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题,杨贵妃能吃到太空育种的荔枝吗?生:肯定不能,师:是的,正如大家所说,古代没有先进的科技,(ppt)太空育种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共3篇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共3篇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共3篇《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1一、教案目标1.了解生产和消费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如何发展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产和消费的概念。

2.如何发展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让学生掌握生产和消费的基本概念。

2.知识讲解(20分钟)(1)生产的定义:生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花费一定的投入成本,使生产要素变得有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消费的定义:消费是指消费者以购买商品、享受服务等方式,满足现实需要的行为。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和消费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生产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也为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需求使得市场产生需求而促进生产。

3.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列举一个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如何发展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的结论。

案例:某县的贫困户众多,需要大量的廉价食品。

当地农民虽然种植面积较大,但生产的农产品价格过高,销售不畅。

如何使当地农产品实现满足消费需求的目标?结论:通过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农产品价格更加合理,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小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现有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消费需求。

5.调查研究(20分钟)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对身边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如何将这些资源发挥出来,满足消费需求。

6.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调查研究,让学生了解了生产和消费的概念,以及发展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生产与消费生产: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花费一定的投入成本,使生产要素变得有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鲜活的实力,认识到生产决定消费,感知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成果的回顾,体验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并分析出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激发我们关注国情、重视培养自身创新精神与全面提高的情感。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新课标网
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高中《经济生活》已
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单元中,学生已经接触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消费和交换两个环节。

这一框题涉及的生产环节,是四个环节中的前提和基础,经济活动的起点,起决定作用。

学生对生产的认识正好从消费引起,自然就过度到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教学策略
情境探究、质疑探究;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归纳方式呈现内容,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案例、情境模拟的问题看书、思考、讨论,从中有所认识、有所感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反馈手段通过课堂反映,通过练习质量反馈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宋·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里苏轼用什么方式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你又用什么方式表
达了对身在异地的亲人、朋友的思念?
时代
表达思念的方式
苏轼
写诗、词、信,只能对月遥寄相思之情
我们
短信、电话问候;上Q聊天;直接乘坐快捷的交通工具去看望…
苏轼为什么不给他弟弟一个电话?或象我们一样视频聊天?他为何不象现代人一样开车到济南看苏辙?
结论:生产决定消费
通过文化、交通、居住的古今图片对比,让学生感悟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如:同样为电视,目前用的功能和90年代用的功能有很大的进步。

医疗条件更为明显。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如: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想结婚时能买私家车,但未必所有人都实现,没买的人可以把买车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

最后教师总结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从“博客”看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播放幻灯材料,学生根据博客的相关资料,分析出: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动力,对生产有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根据上个活动中提到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这个观点,分析接下来又会有新一轮的生产和消费,如此往复,我们就称为社会再生产,而在生产和消费中间,还有分配和交换两个环节。

由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过渡到
二.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

根据生产、消费、需要之间的关系回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教学过程
盾。

进而分析出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理论根据,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展示图片: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成果,让同学们在对比中感受到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说明】通过不同的例子的引导,学生自己可以分析出意义的不同方面。

展望未来: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初中知识的回顾,总结出今后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人才、重视创新,不断改革等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

由“为什么”落到“怎样做”的实处。

板书设计: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
怎么样
教研室或科组对本节公开课评价记录
导入是个亮点,运用了苏轼的词导入,别开生面,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流畅、清晰,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问巧妙,有思维的深度。

师生互动有效、真实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

建议: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讲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
讨论不够深入,大力发展生产力着墨过重。

总体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