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初一生物]_实验报告: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初一生物]_实验报告: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85cef719b6648d7c1c746a4.png)
实验报告: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通过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一、提出问题:鼠妇通常生活在花盆下、石块下等阴暗环境中,光对它们的分布有影响吗?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三、制定计划: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分布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士、花铲、自制纸盒、黑纸等。
3、实验步骤:A、在自制硬纸盒(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5厘米)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
B、将10只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注意!实验方案中只设一个变量因素(如:是否有光照),每个变量因素应设对照组。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六:表达和交流:把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看是否结论一致。
思考与讨论: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光)引起的?[答:除光以外,湿度、温度、土壤环境等都影响着鼠妇分布。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除设置阴暗和明亮对照以外,两组的其他条件均相同。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答:用10只做可减少误差,而用一只做时由于偶然因素增加,误差增大。
]3、为什么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答: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初中鼠妇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其生存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开展了鼠妇实验。
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动物,其生活习性相对简单,易于观察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
2.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鼠妇若干只2. 两个透明塑料盒3. 湿土4. 小喷壶5. 纸板6. 玻璃板7. 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塑料盒,分别标记为“亮处”和“暗处”。
2. 在两个塑料盒中各放入等量的湿土,以保持土壤湿度一致。
3. 将鼠妇随机放入两个塑料盒中。
4. 在“亮处”盒子的上方放置纸板,模拟阴暗环境;在“暗处”盒子的上方放置玻璃板,模拟明亮环境。
5. 观察并记录两个盒子中鼠妇的行为变化,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6.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一致,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亮处”盒子中的鼠妇较少,大部分鼠妇聚集在“暗处”盒子中。
2.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发现“亮处”盒子中的鼠妇活动较少,而“暗处”盒子中的鼠妇活动较为活跃。
3.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在阴暗环境中,鼠妇生活较为活跃;而在明亮环境中,鼠妇生活较为迟缓。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鼠妇更适应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活动和行为。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鼠妇都能生存,但生活习性有所不同。
2.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例如,土壤湿度、温度等都会对鼠妇的生活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环境条件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鼠妇的生活习性,还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1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做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1.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2.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 方法步骤:(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验;(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多次。
4. 实施计划:实验过程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2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列为生物课程内容标准十大主题之首。
在实验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有探究应用价值的课题。
本节课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就是以生活常识的探索来引入,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服务社会,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增强生态责任感。
一.探究过程(一)课前准备:各小组学生收集有关鼠妇知识的资料,增加对鼠妇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围鼠妇活动的地点,并捕捉10―16只鼠妇。
(二)提出探究问题:各小组同学从捕捉鼠妇过程中已经了解到鼠妇喜欢生活在花盆、石头、枯枝落叶等下面的阴暗环境,拿开遮盖物时,鼠妇四处乱窜,马上就跑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自然想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
进而提出探究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四)设计并实施试验:学生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共同设计试验方案。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生物节律调整:鼠妇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与日光强度有关。
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进而调整其活动和休
息的时间。
2. 繁殖周期: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繁殖周期。
在昼
长夜短的季节,鼠妇可能更容易进入繁殖期,反之亦然。
3. 行为活动:光线变化可以影响鼠妇的行为活动。
在亮光下,鼠妇可能更活跃,而在暗光下,鼠妇则可能趋向冷静
和休息。
4. 觅食行为:光线变化也会影响鼠妇的觅食行为。
在白天,鼠妇可能更容易觅食,而在夜间,鼠妇则可能更积极地寻
找食物。
总之,光线对鼠妇的日常生活和生理活动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中更加明显,而在人工环境中可能会被人为的光照调整所改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成长的动力。
对于鼠妇来说,光的影响更是深远而
重要的。
鼠妇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晚活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然而,光对鼠妇的生活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夜晚,光的照射会让鼠妇感到不安,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鼠妇更喜欢在黑暗中活动,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理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线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调
节它们的代谢和行为。
适当的光线可以帮助鼠妇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而缺乏光线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光污染影响着鼠妇的生存空间。
过强的光线会扰乱鼠妇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今天,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让鼠妇和其他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标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引言: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的光周期效应、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光污染的危害,以期深入了解光对鼠妇的重要性和影响。
光的光周期效应:
光周期是指生物长期在光照和黑暗间循环的时间模式。
对鼠妇来说,光周期对于控制其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非常重要。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鼠妇正常的发情和繁殖行为,而不恰当的光周期则可能导致其繁殖受阻。
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和强度。
研究发现,鼠妇对不同光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健康状态。
例如,蓝光可以提高鼠妇的警觉性和活跃度,而红光则有助于鼠妇的休息和睡眠。
此外,合适的光质条件还会对鼠妇的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
光污染对鼠妇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光污染会干扰鼠妇的生物钟和光感受器官,导致其正常的光周期节律被破坏。
长期暴露在过强的光照下,鼠妇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结论:
光在鼠妇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周期效应决定了鼠妇的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合适的光周期对其生活至关重要。
光质对鼠妇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光对鼠妇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发现问题:经常在花盆下、湿土中等阴暗的地方看到鼠妇,见到光它就会立刻爬走。
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四、制定计划:材料用具:秒表、纸盒子、10只鼠妇、相机、记录表、笔。
1.先抓10只鼠妇(潮湿虫)。
2.准备一只长形的纸盒子,将盖子剪掉一半,创造一个明亮和阴暗的对比环境。
3.将10只鼠妇同时放在明亮与阴暗交界的地方,先把他们圈住,同时开始实验。
4.观察并记录(用相机拍照和在表记录中记录)鼠妇在第2至11分钟时鼠妇向两边运动的情况。
五、实验过程:—第一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实验中的拍照记录2m373m3#74m285m2827m198m1919%9m10m01011m010;第二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试验中的拍照记录2m374m285m2819~6m7m0108m010! 9m01010m0109第三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试验中的拍照记录2m2819》3m4m285m19》6m0107m19109m01010m01011m(10实验完毕计算平均数量(四舍五入到个位)时间2m3m4m5m6m7m?9m10m11m8m91010阴暗第一次:778889~910109第二次:71088910#10101010第三次:8989109-10101010平均数:798899'10100明亮第一次:332221、1001第二次:302210`第三次:2121010000平均数:3122110000六、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发现第一次实验时鼠妇在第2分钟时明亮处就只有三只,阴暗处有七只。
随后慢慢地明亮处鼠妇越来越少,阴暗处鼠妇越来越多,直到9分钟后10只鼠妇全部爬到了阴暗处。
第二次实验虽然两边鼠妇的数量有波动,但是大多数鼠妇都在6分钟后待在阴暗处不往明亮处跑了。
第三次实验鼠妇在第一分钟就有8只爬到阴暗处了,第三分钟已经有9只在阴暗处了,与干燥明亮处数量呈明显对比,5分钟以后10只都到阴暗处了。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设计人:刘凤杰审稿人:颜静班级:组别:实验时间:背景资料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为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注意事项1. 收集:在本实验进行前一周左右,就要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
若温度在25 ℃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花盆里,花坛内均可以找到;若温度低于25 ℃,选择温暖的花窖、家庭的下水道旁边、居住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或菜窖内进行收集。
收集后,要注意在容器内装一些湿土且保持通风。
2.容器: 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精心地保护、饲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用塑料瓶(把矿泉水瓶颈部较细的部分去掉或用废弃的罐头瓶也可)内铺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适当喷洒或每天滴入1~2次清水(手摸土壤有湿润感即可,若水滴入过多,土壤形成泥块或泥浆,个别小鼠妇或活动慢的鼠妇易死亡)。
每隔2~3天换一次土。
每个容器内宜放入25~30只鼠妇,若密度过大,鼠妇容易死亡。
在瓶口用纱布遮盖,保证充足的空气,同时用橡皮圈套住纱布,防止鼠妇逃脱。
实验目的:1.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实验材料:鼠妇(每组10只)、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采集鼠妇时所观察到得鼠妇得生活环境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根据所做的假设,设计一个简易的对照试验来验证所做的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