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总结

合集下载

遥感试题汇总

遥感试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遥感入学考试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简答题(40分)1.遥感地学评价标准。

2. LandsatTM 数据特征。

3.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

4.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

2.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

4.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遥感信息增强方法5.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遥感概论一、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 (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 (99)7. TM 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98)2. 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99)3. 遥感地学评价基础。

(97)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生入学考试RS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 25 分)1. 高光谱遥感2. 空间分辨率3. 大气纠正4. 色度空间5. 小波变换二、论述题(任选三,每个 25 分,共 75 分)一、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二、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三、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四、结合你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2002 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RS)一、名词解释(20 分)五、波谱分辨率2. 密度分割3. 全球定位系统4. 遥感制图5. 监督分类二简答(40 分)1. 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2. 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3. 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4.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三问答(40 分)1. 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2. 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3. 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中国院遥感所XX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60 分)•地物反射波(光)谱•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基尔霍夫定律•瑞利散射• 大气窗口• 分辨率•辐射亮度• 维恩位移定律• 高光谱• 小波分析二、问答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六、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武汉大学遥感学院考研地理信息系统 作图题总结

武汉大学遥感学院考研地理信息系统 作图题总结

1、根据下图,用表格形式分别列出弧段与结点的关联关系、弧段与多边形的关联关系以及多边形之间的邻接关系。

说明:图中P1~P7为多边形编码;A1~A19为弧段编码;N1~N13为结点编码,箭头所指为弧段方向。

2、根据下图,分别建立用于空间实体检索的对象索引和格网索引。

说明:图中数字为格网编号:A、B 、C 、D 、E为实体对象的编码。

3、某地图图形数字化后图幅边界产生了如下图a的仿射变形,欲改正到下图b 所示的矩形,并对图幅内其他数据也转换到新坐标系,已知图中四个点的对应坐标,请写出改正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4、如果采用合成叠置方法,如图1中(a)(b)所示的矢量图层叠置的结果会是什么?举例说明新的属性如何得到。

矢量图层(a)矢量图层(b)5、现有如图2所示的栅格数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A A A AA B B BA AB BA AB B图2:第四题1小题图(1)分别采用游程长度编码方法和十进制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进行编码(要求写出过程)。

(2)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6、关系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库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

试采用关系数据模型表示下图中地理实体E(1,2)与空间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7、假设一个基于矢量数据结构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空间索引是按照规则格网建立的,试设计一种以点查询方式进行空间对象查询的实现方法,要求:(1)写出建立格网索引的方法。

(2)以点查询方式进行空间对象查询的实现方法。

(3)画出实现过程的流程图。

8.请用表格方法表达下图中多边形的邻接关系。

9.下图是一种对栅格数据的一种编码,这是一种什么编码?阶数是几?有什么用途?10、解释下吗SQL语句的涵义(其中,SOIL.MAP,SOILS,PARCELS分别为土壤图层的选择结果图层,土壤图层和行政分区图层,VALUATION为土壤图层的一个属性字段)。

11.下面两个图层做叠加运算,写出它们的结果(面积值估算)。

12.下图是一个地区管线网的一部分,结点和管段编码在图中已经标明。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海洋学院2002级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考试 B 卷
考试日期:2005年1月19日 时间:13:30-15:30 地点: 南楼112 要点:不需要死记硬背,主要看理解程度;2、重要的是要点与思路。

一 基本概念(每题4分)
1、 遥感(RS )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

2、 大气窗口及其主要光谱段。

3、 节点、顶点;线段、弧。

4、 元数据
二 简述题(每题6分)
1、 简述GIS 、遥感(RS )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者的关系。

2、 GIS 的基本框架及基本功能。

3、 画图并写出GIS 中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作简要说明。

10、GIS 数据输入的几种方法简述。

三 问答题(每题15分)
1、 试论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特点及在地质中的应用。

2、 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试描述其中的一种。

3、 下图为一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图,该拓扑型数据结构可由弧段坐标文件、节点文件、
弧段文件及多边形文件这四个文件构成其拓扑关系,请以表格的形式写出该四个文件的具体内容。

[各点的具体坐标分别为(x1,y1),(x2,y2)…(x16,y16)]
V1
V3
V5
V6V7
图1 地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
4、(见另一页)根据离散数据可构成DEM ,根据DEM 可绘制等值线。

专业学号姓名DEM的其中一项应用是等值线的绘制。

现有图示的离散数据,请按照等值线间隔为10画出该图的等值线,并且在每等值线上标上等值线的值。

(15分)
任课老师签字:2005-1-19。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可见光
0.38 ---- 0.76 μm
近红外
0.76 ---- 3.0 μm
中红外
3.0 ---- 6.0 μm
热红外
6.0 ---- 15.0 μm
远红外
15 ---- 1000 μm
微波
1 ---- 1000 mm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对遥感成像的影响
5大气窗口概念及其主要光谱段的应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我们把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较少被反 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波段范围,称为大气窗口。
GIS的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 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或空间数据。 计算机软件系统 用于执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 理、空间分析和数据输出等。 地理空间数据 具体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开发人员在对用户组织机构的状况和要求进行具体分析的工作中起到极其关 键的作用。 应用人员 组织管理和维护 应用模型
3电磁波谱区间段,遥感探测区间段
紫外遥感:0.05~0.38μm
按传感器的 可见光遥感:0.38~0.76μm
探测波段分 红外遥感:0.76~1000μm
微波遥感:1mm~1m
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
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名称
波长范围
紫外线
0.01 ---- 0.38 μm
栅格数据 数据存储量大 空间位置精度低 难于建立网络连接关系 输出速度快,但绘图粗糙、不美观 便于面状数据处理 数据结构简单 快速获取大量数据 数学模拟方便 多种地图叠合分析方便 能直接处理数字图像信息 空间分析易于进行 容易描述边界复杂、模糊的事物 技术开发费用低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测试 选择题 60题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测试 选择题 60题

1. 遥感技术中,用于探测地表温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2. GIS中,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软件被称为?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地理数据库C. 地理信息系统D. 地理数据处理系统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图像?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光学传感器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6.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之间空间关系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建模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紫外遥感8. GIS中,用于创建和管理地理数据库的标准是?A. SQLB. XMLC. GMLD. KML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类型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1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属性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植被覆盖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12. GIS中,用于显示地理数据的地图被称为?A. 专题地图B. 基础地图C. 电子地图D. 数字地图1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夜间图像?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热红外传感器1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连接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去除图像噪声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16. GIS中,用于模拟地理过程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建模1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紫外遥感1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坐标系统是?A. 地理坐标系统B. 投影坐标系统C. 平面坐标系统D. 空间坐标系统1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形状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2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属性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2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水体污染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2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时间序列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时间序列分析2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海洋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微波传感器2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2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提取图像特征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2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存储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数据压缩2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程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2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符号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2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纹理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3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3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土壤湿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3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分布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分布分析3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大气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气象雷达3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距离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3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细节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3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查询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查询优化3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建筑物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3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图层系统是?A. 地图图层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3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颜色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4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属性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4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雪覆盖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4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模式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模式分析4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地质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地质雷达4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方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4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结构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4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可视化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可视化优化4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森林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4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标注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4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高度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5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方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火山活动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5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动态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动态分析5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农业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农业遥感传感器5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时间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颜色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5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分析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分析优化5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5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渲染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5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动态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6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 B2. C3. D4. A5. B6. B7. C8. C9. A10. D11. B12. C13. D14. C15. A16. D17. C18. B19. A20. A21. B22. D23. D24. A25. C26. D27. D28. A29. A30. A31. C32. D33. D34. A35. C36. D37. D38. A39. A40. A41. C42. D43. D44. A45. C46. D47. D48. C49. A51. B52. D53. D54. A55. B56. D57. D58. D59. A60. A。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总结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总结

一、名词解释年份2005 中心投影辐射分辨率瑞利散射地球同步轨道亮温2006 摄影红外太阳常数气溶胶朗伯体瞬时视场角反差扩展20072008 空间参考系统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系质底法辐射温度树枝状水系2009 矢量数据结构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系空间数据库米氏散射瞬时视场2010 影纹图案气溶胶归一化植被指数热点2011 太阳同步轨道光谱分辨率大气窗口与大气屏障多中心投影二、简答题年份题目何谓解译标志?解译标志包括哪些方面?请具体叙述。

采用何种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图像阴影区中的地物信息?请列出两种方法,并说明原理。

试述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侧视雷达图像属什么投影,与摄影成像航空照片相比其变形特征有什么不同?何谓天空光(天空漫射光),它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对遥感数据产生什么影响?地物反射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书体光谱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

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

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怎样利用E—R模型进行概念设计?什么是像点位移?与地形起伏有何关系?在彩虹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和草本植物?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消除图像上的孤立糙声点?在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沉积岩和火成岩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请用案例形式设计一个E—R模型。

什么事地理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包括哪些内容?卫星运行轨道会对遥感数据产生什么影响?太阳同步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获得的遥感数据各有什么特点?TM卫星遥感数据7个波段各有什么信息特点。

以TM影像为例,对多波段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如何通过波段选择和图像处理获得最佳的水质信息。

在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深变质岩和沉积岩?在彩红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植被?大气散射有哪几种类型?各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有什么特点?较之光学遥感图像,卫星雷达遥感图像哥有什么特点?影响土壤反射波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DEM的地形模型分析主要有哪些?(用案例说明)栅格数据中混合像元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何谓像点位移?有哪两种类型?其特点如何?反差扩展的原理是什么?线性反差扩展、指数反差扩展对数反差扩展各有什么特点?遥感信息模型有哪些特点?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增强和提取山区阴影区中的信息?简述原理。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2013科大版)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2013科大版)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2013科大版)遥感:对远距离目标,通过某种平台上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

1.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载体称为遥感平台。

如遥感车、气球、飞机、卫星等。

2.电磁辐射:即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4.电磁波谱:按照辐射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的谱带。

5.辐照度: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6.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7.反射率:被地物反射的能量占辐射总能量的百分比。

8.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9.地物反射波谱: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地面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10.瑞丽散射:由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很多的原子和分子引起的散射。

11.加色法: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相加可以产生任一种颜色。

12.减色法:让一束白光先后通过两片不同颜色滤光片的过程。

13.光谱色:从红到紫可见光谱上存在的颜色,各对应一个波长,为光谱色。

14.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15.主光轴:过投影中心垂直于像片并交于地面的线。

16.像主点:主光轴与像平面垂直的交点。

17.航向重叠:为使相邻两像片没有航摄漏洞和便于立体观察而要相邻两像片之间重叠的部分。

18.中心投影:空间任意点与固定点连线延长线被一平面所截,直线与平面交点称为该空间点的投影。

19.像点位移:地形和地物反映到航片上的像点与其平面位置相比产生的位置的移动。

20.传感器:获取地面目标电磁辐射信息的装置。

21.距离分辨率:雷达图像在侧视方向上的分辨率称为距离分辨率。

22.方位分辨率:雷达图像在沿航线方向的分辨率称为方位分辨率。

23.合成孔径雷达:由若干个侧视雷达真实孔径天线组合成合成孔径天线从不同位置接收同一地物信号的雷达。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考核试卷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考核试卷
A.气象条件
B.传感器性能
C.地面目标特性
D.数据处理方法
5. GIS中的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各有以下哪些特点?()
A.矢量数据模型适合表达几何形状
B.栅格数据模型适合表达连续变化的数据
C.矢量数据模型处理速度快
D.栅格数据模型数据量大
6.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A.对比度增强
B.亮度增强
4.在GIS中,所有的地理信息都可以用矢量数据结构来表示。()
5.遥感图像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6. GIS中的缓冲区分析可以用来确定特定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
7.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不需要用户提供先验知识。()
8. CAD技术是GIS数据采集的主要技术之一。()
9.在遥感图像处理中,辐射校正的目的是消除图像噪声。()
1.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
A.农业资源调查
B.环境保护
C.城市规划
D.医学诊断
2.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航空摄影
B.卫星遥感
C.地面遥感
D.水下遥感
3.下列哪些属于GIS的主要功能?()
A.数据采集
B.数据存储
C.数据处理
D.数据输出
4.影响遥感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
C.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
D.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遗传算法分类
9.下列哪种数据格式不属于GIS数据格式?()
A. SHP
B. TIFF
C. KML
D. WAV
10.在遥感图像处理中,辐射校正的目的是什么?()
A.消除图像噪声
B.改善图像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年份
2005 中心投影辐射分辨率瑞利散射地球同步轨

亮温
2006 摄影红外太阳常数气溶胶朗伯体瞬时视场角反差扩展2007
2008 空间参考系
统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

质底法辐射温度树枝状水

2009 矢量数据结
构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

空间数据库米氏散射瞬时视场
2010 影纹图案气溶胶归一化植被
指数
热点
2011 太阳同步轨
道光谱分辨率大气窗口与
大气屏障
多中心投影
二、简答题
年份题目
何谓解译标志?解译标志包括哪些方面?请具体叙述。

采用何种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图像阴影区中的地物信息?请列出两
种方法,并说明原理。

试述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
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
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
侧视雷达图像属什么投影,与摄影成像航空照片相比其变形特征有什么不
同?
何谓天空光(天空漫射光),它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对遥感数据产
生什么影响?地物反射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书体光谱由哪几部分组成?
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
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
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

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

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怎样利用E—R模型进行概念设计?
什么是像点位移?与地形起伏有何关系?
在彩虹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和草本植物?
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消除图像上的孤立糙声点?
在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沉积岩和火成岩
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请用案例形式设计一个E—R模型。

什么事地理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卫星运行轨道会对遥感数据产生什么影响?太阳同步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获得的遥感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TM卫星遥感数据7个波段各有什么信息特点。

以TM影像为例,对多波段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如何通过波段选择和图像处理获得最佳的水质信息。

在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深变质岩和沉积岩?
在彩红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植被?
大气散射有哪几种类型?各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有什么特点?
较之光学遥感图像,卫星雷达遥感图像哥有什么特点?
影响土壤反射波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DEM的地形模型分析主要有哪些?(用案例说明)
栅格数据中混合像元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何谓像点位移?有哪两种类型?其特点如何?
反差扩展的原理是什么?线性反差扩展、指数反差扩展对数反差扩展各有什么特点?
遥感信息模型有哪些特点?
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增强和提取山区阴影区中的信息?简述原理。

什么是地理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