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调查探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妊娠期贫血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贫血症状,它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主要由于孕妇体内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良所导致。
贫血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血常规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及临床分析进行介绍,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1. 血红蛋白(Hb):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正常范围为110-150g/L,但在贫血患者中往往会低于110g/L,甚至低于90g/L。
2. 红细胞计数(RBC):妊娠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通常会减少,正常范围为3.5-5.5×10^12/L,贫血患者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
3. 血红蛋白浓度(Hct):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也通常会下降,正常范围为35-45%,贫血患者可能低于正常范围。
4.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妊娠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可能会增大,正常范围为80-100fL,但在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中,MCV通常会增大。
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妊娠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可能会减少,正常范围为27-34pg,贫血患者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妊娠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可能会降低,正常范围为320-360g/L,贫血患者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
二、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1. 缺铁性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主要由于孕妇体内的铁元素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良所导致。
在血常规检验中,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V和MCH通常会增大,而MCHC则会减少,同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也会降低。
临床上可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铁剂补充。
3. 妊娠期溶血性贫血:妊娠期溶血性贫血主要由于胎儿-母体不相容性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所致。
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及结果

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及结果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以及检验结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治疗妊娠期贫血的患者选取68例实施研究(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孕妇68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试压组患者的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都明显的比对照组高,而且实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明显比对照组低,小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量、平局血红蛋白浓度等治疗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期贫血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不仅可以对贫血的程度早期发现,全面的监测,还可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临床的推广价值比较广泛。
标签:妊娠期;贫血;血常规检查;结果妊娠期贫血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孕妇的抵抗力,使其减弱,还会使得手术的风险增加,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象,而且贫血还会使胎儿的营养供给受到影响,导致早产的几率大大的增加[1]。
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以及检验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治疗妊娠期贫血的患者68例实施研究(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孕妇68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的年龄23~37岁,平均(29.1±2.3)岁。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参加研究人员都进行血常规检查,在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3 mL,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应该放置于血常规检验专用柜进行储存,血液采集完成后,将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实施检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检验,同时试剂采用配套试剂进行,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实施检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受检人员的红细胞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文中无计数资料]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妊娠期贫血是指孕期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造成贫血状态。
在全球范围内,妊娠期贫血是孕妇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
据统计,全球约有40-60%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出现贫血症状,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期贫血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的营养供应不足或吸收不良,加上胎儿对母体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
而妊娠期贫血不仅会给孕妇本身带来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结果的风险。
对妊娠期贫血的及时检测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血常规检验是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检测孕妇的血液指标,可及时发现贫血情况并进行有效干预。
本文将针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妊娠期贫血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常见的一种疾病,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探讨其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类型贫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表现差异,提供临床医生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对妊娠期贫血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时提供更准确的指导,从而减少贫血对母婴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促进母婴健康。
1.3 研究意义妊娠期贫血是孕妇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伴随有疲乏、乏力、心悸等症状,给孕妇和胎儿健康带来一定风险。
血常规检验是诊断妊娠期贫血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贫血症状,指导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
研究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贫血程度的严重程度,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研究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
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入选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并选择60例产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血常规检验,对比各项检查结果。
结果:不同孕期贫血状况不同,在孕早期、孕中期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高于孕晚期,而孕晚期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高于孕早期、孕中期,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RDW指数低于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对照组Hb、MCH、MCHC、RB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血常规对于妊娠期贫血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不同孕期出现的贫血类型不同,妊娠期贫血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以便医生及时掌握病情,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妊娠是孕妇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妊娠期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孕妇出现呕吐、食欲不振,血容量增加,还有可能使孕妇血红蛋白降低。
当孕妇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的时候,即表现为贫血[1]。
妊娠期贫血一般发生在妊娠中期,而且大多数患者是由于缺铁所导致,随着血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血红细胞也会相对减少。
为了探究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本研究对7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入选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并选择60例产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6.23±1.52)岁。
观察组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5.18±1.6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
在检验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告知孕妇检查当天早晨不要吃早餐,也不要饮水,取孕妇静脉血液2毫升送入医院检验室进行检查。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并使用相同公司的配套试剂进行检验,记录孕妇血液指标和各项检验结果。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调查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妊娠期贫血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正常值,常见于妊娠中后期。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铁代谢指标及血红蛋白电泳等。
本文将主要讨论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血常规检验是对妊娠期贫血的诊断与监测至关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包括H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指标。
1. Hb:妊娠期女性正常Hb水平为110-160 g/L。
当孕妇Hb低于110 g/L时,就诊时常常被归类为贫血。
若Hb水平低于70 g/L,孕妇将处于严重贫血状态。
当Hb小于90 g/L 时,孕妇将处于轻度到中度缺铁性贫血状态。
2. WBC:孕妇正常白细胞计数大约为4-12×109/L。
妊娠期间白细胞计数略有增加,一般在7-14×109/L之间。
高WBC水平在孕产妇中较为常见,这一现象可能是机体内在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是由于妊娠期间免疫系统的改变所致。
3. RBC:妊娠期女性正常RBC计数为3.5-5.5×1012/L。
如果RBC水平下降,说明体内红细胞无法有效产生或增加,并且其可能与缺铁性贫血或B族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4. Hct:妊娠期女性正常Hct水平为35%-45%。
Hct是指在获得足够的红细胞时,测量体内可利用的整体红细胞数量的比例。
若Hct下降,可能暗示着体内缺氧或贫血。
5. MCV:MCV是指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在妊娠期间,MCV通常略有增加。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V通常较低,而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的MCV较高。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是诊断妊娠期贫血的主要手段之一。
这种迅速的、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孕妇的检查和家庭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任何妊娠期贫血病例,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效果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5T07:34:40.28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19期作者:袁娇[导读]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效果分析袁娇(广元市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000)摘要:目的 研究血常规检查诊断妊娠期贫血的检验效果。
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62名孕妇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妊娠期贫血,将262名孕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
再基于妊娠期贫血的具体情况,将观察组孕妇进一步细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
对三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各项血常规指标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在RBC、MCV等血常规指标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妊娠期贫血是孕妇的常见病。
妊娠期贫血孕妇与健康孕妇在各项血常规指标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
对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妊娠期贫血,并确诊贫血的具体临床分型。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效果;分析妇女在妊娠期,易发生各种临床病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糖尿病等[1]。
在各种妊娠期常见病中,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妊娠期贫血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造成早产[2]。
及早检出妊娠期贫血,可以纠正患者的贫血现象,预后良好。
因此,需要研究妊娠期贫血的有效检验方式。
妊娠期贫血发生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会发生异常变化。
因此,需要重视妊娠期血常规检查。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62名孕妇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妊娠期贫血,将262名孕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纳入发生妊娠期贫血的131例孕妇,对照组纳入未发生妊娠期贫血的另131名健康孕妇。
再基于妊娠期贫血的具体情况,将观察组孕妇进一步细分为观察A组(纳入小细胞性贫血病例81例)、观察B组(纳入大细胞性贫血病例50例)。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分析妊娠期贫血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因红细胞质量和数量不足而造成的贫血状态。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液的各项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和病情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
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通常是以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来表示。
红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为(3.5~5.5)×10^12/L。
红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急性失血、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提示患者贫血程度较为严重。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占据一定血液体积的比例,也叫做红细胞比容,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正常成人女性的红细胞压积范围为(37~47)%。
红细胞压积的降低说明红细胞数量不足,也就是贫血。
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中,红细胞压积往往明显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与贫血程度相关。
血红蛋白含量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质量,通常用克/升或克/分升来表示。
正常成人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范围为(115~150)g/L。
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是妊娠期贫血的主要表现之一。
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与贫血程度相关。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单位体积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通常用微升来表示。
正常成人女性的红细胞平均体积范围为(80~98)fL。
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升高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而降低则常见于小细胞性贫血。
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往往升高,提示患者贫血的类型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常规检验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和病情变化。
通过监测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医生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铁剂、补充营养、改善生活方式等,以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缓解贫血症状,保障母婴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调查探析
发表时间:2018-10-31T11:15:10.3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作者:胡水英
[导读] 因此针对妊娠期孕妇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贫血症状,方可尽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
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检验科)湖南湘西 416000
摘要:目的:调查探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20例将其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体检孕妇120例将其定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给予临床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调查探析。
结果:与正常体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相比,观察组贫血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与正常体检孕妇相比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存在较大可比性(P<0.05);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妊娠期贫血患者在孕早期小细胞性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71.9%、18.8%;孕中期小细胞性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75.0%、17.5%;孕晚期小细胞性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14.6%、75.0%。
结论:针对妊娠期贫血患者通过血常规检验可发现血常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变化,而且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生小细胞性贫血的几率较大,在孕晚期发生大细胞性贫血的几率较大,因此针对妊娠期孕妇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贫血症状,方可尽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血常规;检验结果探析
妊娠期贫血是临床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该病的出现会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极易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过轻等现象发生,严重贫血时可导致死亡[1]。
所以加强妊娠期贫血的临床血常规检验,及时发现贫血症状,是确保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关键。
为此,本次我院针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了调查探析,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探析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20例将其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体检孕妇120例将其定为对照组,观察组贫血孕妇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为(31.0±3.3)岁;对照组正常体检孕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为(30.5±3.2)岁。
两组孕妇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经统计学计算组间数据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
1.2血常规检验方法
分别抽取两组孕妇3mL清晨空腹静脉血放置血常规检验专用管中,随后将血液样本混合于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中进行检验,采用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并使用机器配套的试剂,在无菌环境中严格依照血常规检验操作流程进行检测。
1.3观察标准
两组妊娠期孕妇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等指标的贫血与正常范围判定标准依照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妊娠期孕妇血常规检查相关标准》进行判定,并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大细胞性贫血类型判定标准为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99.1fl;小细胞性贫血判定标准为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82.6fl。
1.4统计方法
对于本次调查探析中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计数资料应用n(%)和(x士s)描述,实施t和x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贫血孕妇不同孕期贫血类型发生率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120例孕妇在孕早期发生贫血32例,其中小细胞性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71.9%(23/32)例、18.8%(6/32)例,其他类型贫血发生率为9.4%(3/32)例;在孕中期发生贫血40例,其中小细胞性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75.0%(30/40)例、17.5%(7/40)例,其他类型贫血发生率为7.5%(3/40)例;在孕晚期发生贫血48例,其中小细胞性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14.6%(7/48)例、75.0%(36/48)例,其他类型贫血发生率为10.4%(5/48)例。
2.2两组孕妇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对比
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RBC、Hb、MCV及MCHC等指标与正常体检孕妇检验结果相比均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较高可比性(P<0.05);而与正常体检孕妇相比,观察组贫血患者的RDW及MCH指标明显升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孕妇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对比情况(n,x士s)
3讨论
贫血是影响妊娠期孕妇及胎儿健康的严重并发症,该病可导致孕妇机体抵抗力降低,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孕妇早产率上升,严重贫血时甚至造成胎儿死亡现象发生[2]。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妊娠过程中,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母体不断提供营养物质,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体液和神经会进行调节,导致孕妇的血浆容量上升,从而引发血液稀释,造成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降低。
进而导致孕妇发生贫血现象。
因此针对妊娠期孕妇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妊娠期孕妇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发现贫血症状,方可尽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
疗,从而减少贫血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影响,确保胎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安全[3]。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也显示,与正常体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相比,观察组贫血孕妇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变,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生小细胞性贫血的几率较大,而在孕晚期发生大细胞性贫血的几率较大。
综上所述,针对妊娠期贫血应尽早采取血常规检查,可尽早查出孕妇是否存在贫血症,使孕妇能够尽早得到针对性的治疗及预防,进而确保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春萍.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报道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2):75-76.
[2]赖东莲,郭笑如.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4):45-46.
[3]黄和明,谢世营,林楚楚,等.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9(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