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此,由人的二重性所产生的两种追求发生了矛盾。那么,怎样才能化解矛盾,使二者协调统一?为此,康德设定了“至善”。在他看来,“至善”是德性与幸福的绝对统一,实现了福与德的完全契合。

二、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在对康德的德性幸福论进行梳理之后,我们应当从中厘清以下几点:

其一,康德所说的“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所理解的“幸福”概念。21世纪的今天,人们所热衷讨论的“幸福”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哲学和伦理学范畴,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以及心理学等诸多范畴。在现代人的视野中,幸福是一个建立在经济富足、身心愉悦、情感充实、人际和谐等诸多基础之上的合题。而在康德那里,“幸福”仅仅是指人的动物本能欲望的满足以及作为自然人的感官快乐的实现,即单纯以追求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为原则的幸福。对于康德而言,作为感性存在物的人,具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基本权利,但这种“幸福”不能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不能使人达到人生“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康德认为,仅仅以追求个人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为原则的“幸福”,是不合乎道德的,甚至会使人们产生价值观念的混乱和对善恶的完全混淆。可见,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幸福概念,更接近于康德心中的“至善”,即“德性”与“幸福”的有机联结。

其二,康德并不反对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而是反对那种仅仅追求个人本能欲望满足而与道德相背离的个人幸福观。道德完满,才能获得幸福,这是康德所设定的幸福的首要条件。“善良意志甚至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2]。在康德看来,身处现实世界中的自然人,出于本能欲求的支配理所应当可以追求感官快乐和幸福,但不能以此作为道德的动机和目的。因为,这样就会玷污道德的纯粹性和崇高性。因此,康德的德性幸福论并不否认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但他所着重的不是幸福,而是伴随着幸福的有德性的生活。换句话说,德性是人的理性的最崇高追求,而感官幸福只是人在有德性的生活过程中的附带追求。所以,在康德看来,那种只追求个人本能欲望满足而无视道德的个人幸福观会使人丧失人之为人的依据,甚至会使人善恶不分、道德沦丧。

其三,康德设定的“至善”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这是作为双重存在物的人所应当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圆满境界。康德断言,人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就是德性与幸福的完满统一。作为自然人,人必然要追求快乐和幸福,快乐是圆满生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就人是理性存在者来说,人离不开德性和尊严,离不开“善良意志”,所以德性是达到幸福圆满境界“至善”的先决条件和首要条件。简言之,对于具有两重性的人而言,既要追求快乐,又要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有德性的快乐生活”才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圆满境界。

其四,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中,“德性”是优先于“幸福”的首要条件。在康德看来,道德和幸福是构成“至善”的两个必要条件,但这两者之间是有先后次序的,即“德性”优先于“幸福”。也就是说,“德性”是第一位的、首要的,“幸福”是第二位的,两者的次序是绝不能颠倒的。在康德那里,一个现实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原则和要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获得真正的“幸福”。要达到“至善”的完满境界,首要的是要实现德性、产生“善良意志”,绝对尊重和服从于普遍的道德律令。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幸福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对于构建当代科学幸福观的几点启示

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科学幸福观。这种科学幸福观的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立足于当代实践,同时要继承和借鉴历史上合理的、有价值的幸福观思想。今天,面对全球性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滋生蔓延,面对个人利己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思潮的日渐泛滥,面对纵欲无度和道德缺失的社会诟病,人们开始祈盼道德力量的回归。在这一回归过程中,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建立在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基础上的康德的德福一致说。当然,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中所蕴含的合理性因素的吸纳和借鉴。

首先,个人幸福的追求,应当是物欲满足和精神富足的统一。在康德看来,人生真正的幸福圆满应当是道德契合与感官快乐的统一,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追求自然本能的满足无可厚非,物质欲求的满足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但不能把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简单等同于幸福圆满。人的感性欲望、感官需求是低级的,而人的精神、理性才是高尚的。从物欲束缚中彻底解脱,才是人生幸福和真正价值之所在。康德的幸福论旨在使理性对欲望进行合理的规范、调控和引导。自觉以理性、道德律令来调控自然物欲,使人过一种节制有度的尊严的生活,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这是当代科学幸福观的应有之意。

其次,个人幸福的追求,应当符合道义原则,注重道德修养。一方面,康德在构建其德性幸福论的过程中,抬高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的价值,从根本上

(下转第41页)

(上接第36页)

否定了单纯追求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的极端享乐主义幸福观。另一方面,康德追求道德与幸福的匹配联结,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无视道德教化,只把人简单看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物的错误观念。与此同时,康德强调以理性调控自然物欲,过一种节制有度有尊严的生活,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为了发展经济、获取经济利益和物欲满足而牺牲道德的错误发展观。因此,批判地吸纳和借鉴康德德性幸福论中的这些积极因素,对于扭转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利益轻道德的不良习气,引导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个人幸福的追求,应当与他人幸福、社会和谐相统一。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物。作为一个社会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过程中,不能以损伤他人幸福和社会和谐为代价。在康德看来,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追求幸福的行为,都应以绝对尊重和服从道德律令,即“善良意志”为前提。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绝不能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之上。损人利己是和道德的恶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是卑鄙的,同时也不可能使一个社会人真正达到幸福的彼岸。因此,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这正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对于构建当代科学幸福观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5.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的思想前提。

(二)必须强化井冈山精神的教育

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井冈山精神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努力激发井冈山精神的内在动力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获得更大的动力支持,必须在井冈山精神的教育上下大功夫。教育的过程是复杂漫长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教育者仅仅是靠口头说、书本教是很难说服受教育者,甚至使其产生抵触、厌烦情绪。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信息技术,创设出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历史情境,做到图文并茂、声文并茂,让教育者受到心灵的震撼。要加强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种井冈山精神的物质载体,比如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黄洋界保卫战旧址,阅读革命烈士遗留的《红色家书》、《红色家训》,观看井冈山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具体的举措有利于将抽象的井冈山精神直观化、具体化,拉近受教育者跟井冈山精神的历史距离。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它应该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把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和学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持久扎实地开展下去。要发挥我们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参与井冈山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要分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统筹安排,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走过场。

(三)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井冈山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动力的生产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教育,更要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不仅是井冈山精神外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培养井冈山精神动力的检验途径。我们激发井冈山精神的动力,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与改革开放以来焕发的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忠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探索勇气、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把它们割裂开来。具体说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单位,宣传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好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比如报纸、电视、网络、图书、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受教育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井冈山精神的宣传教育。理论工作者要加强井冈山精神研究,不断推出新成果,拓展井冈山精神的研究,为井冈山精神提供学理支撑。文艺工作者可以利用井冈山题材,通过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让井冈山精神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福关系

幸福和德性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古老话题,吸引着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的关注,但是关于幸福和德性的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历来的伦理学家人强调的侧重点很不相同,但是他们争论的焦点可以概括为:幸福和德性的关系问题。 幸福和德性孰轻孰重,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各自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关于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还是德性,哲学家们都会有一个倾向,在西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下的黑暗时期,到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社会,他们都追寻这幸福这个人生的终极目标,虽然在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取幸福等方面上面存在很多的不一致,但是把幸福做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西方的思想家们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分歧。 但是中国的情况要和西方不一样,从春秋开始,思想家和统治者强调的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追求高尚的品德,特别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强调德性,推崇“德”而不倡导“福”,而更多的是以“乐”代之,把幸福看成是道德实践行为带来的福报,是德性实现活动的自然结果。可见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目标是德性至上的,主张将幸福道德化。 基于不同的幸福观,道德观,不同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对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作了不同的论述,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德性主义幸福论;快乐主义幸福论,以及道德和幸福相统一的至善论。 1、德性主义幸福论:许多伦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理性,他们主张德性主义幸福论,在他们看来,幸福要在理性的指导下获得,幸福和德性是一致,幸福仅仅做为德性的行为的结果时才有

意义。苏格拉底、柏拉图、犬儒学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等都具有鲜明的德性主义幸福论的特征。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幸福。在他看来,德性、善不是达到快乐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提出“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德性论,提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认为美好东西的获得以德性为前提。 犬儒学派创始人、苏格拉底弟子安提斯泰宣称“痛苦是善”,“只有德性才是高贵的”,认为“德性自身足以获得幸福”。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对幸福问题探讨最多,最系统的人,他认为:善和幸福是各种行为活动的本质和始因,要实现幸福达到善,就要行为合乎德性,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按照德性生活。 在中国,这种观点在伦理思想史上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其突出的代表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子强调德性、德行,他把幸福看成是道德实践行为带来的福报,是德性实现活动的自然结果。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道德至上,个体能后通过修身来“存夜气”,“养浩然之气”来获得幸福,又如宋著名学者周敦颐,经常要求他的学生程颢程颐找寻孔子和颜渊的“乐处”,认为道德比富贵更重要,有了道德,内心才会安然幸福。他们认为道德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幸福是道德的附属物。这种观点发展到宋明理学那里,更是走上了极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把道德和人的利益和幸福对立起来。2、快乐主义幸福论:许多伦理学家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求乐避苦的,他们主张快乐主义幸福论,即他们所说的“幸福即道德”

幸福_议论文素材

幸福_议论文素材 (1)引言 真正的幸福源于辛勤的劳动和创造,人们在为人类创造幸福中,才能使自己获得幸福。 真正的幸福决不是追求个人的享乐。"人找到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它是与人类劳动,创造,奉献,甚至牺牲联系在一起的。 让我们正确对待幸福,勇敢地去创造幸福! (2)事实论据 烈火中的风凰 50年代的青年女工向秀丽,看见燃烧的酒精即将流向金属钠,金属钠如果着火爆炸,不仅整个工厂大楼保不住,而且附近居民和工人兄弟弟姐妹的生命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会给无数幸福家庭带来莫大的灾难。向秀丽为了他的幸福,她奋不顾身地扑向烈火,以自己的身堵住燃烧着的酒精向向金属钠,为消防救火赢得了宝贵时间,防止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保住了许多幸福的家庭,可她因伤势过重牺牲了,向秀丽在烈火中永生,人们称颂她是"烈火中的风凰"。 人民的幸福高于一切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视的。"他事事处处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假日里,他自动到车站为旅客服务;他把自己省吃俭用节下的津贴费,支援灾区人民和有困难的战友。他看病路过建设工地,就主动参加工地劳动;他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他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才是真正的幸福。 (3)理论论据 人找到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俄]邦达列夫《人生舞台》 人的真正幸福寓于科学与劳动之中。[前苏联]高尔基《排演》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会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俄]果戈理 我学到了寻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英]弥尔顿 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俄]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地主的早晨》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俄]屠格涅夫 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为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前苏联欢会]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两卷集》 幸福如果建立在性欲之上,这是一种禽兽的情欲,它使人变得愚蠢和轻率。[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人生增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陈独秀 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丁玲 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前苏联]高尔基《时钟》 通往幸福的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名利,宴乐和奢乐生活。[德]叔本华 忍受痛苦只需一个,享受欢乐需有两个人。[美]哈伯德《笔记》 凡是争取快活的人们,一定要共享幸福---幸福生来就是孪生子。[英]拜伦《唐璜》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

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 2008-01-20 ――与陈根法教授谈德性的价值 近日,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陈根法教授《德性论》、《人生哲学》学术论坛”,与会者对复旦大学教授陈根法长期以来在德性伦理学和人生哲学方面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德性伦理、人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展开了讨论。本文是作者与陈根法教授围绕“德性伦理”展开的对话。 德性源于“什么是幸福美满的人生”的追问 周: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道德现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一些人看来,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企业道德、行政道德、环境道德等近年来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有理由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前景抱以乐观态度。但是,另一些人却为现代社会的道德现状痛心疾首,认为我们处于一个道德缺失、世风败坏的危机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讲道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规范,而遵循规范则是为了维护或实现自己的某种功利目标。我觉得,这两种看法都有现实的根据,分歧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可能是对“道德”一词本身的不同理解。您对此是如何看的? 陈:的确,从人们对道德现状的两种不同看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道德”,一种是现代道德,另一种是传统道德。现代道德只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利害冲突的场合以及对规则的信守。在这里,道德的实质和基础是规则,道德的价值只在于它的功用。所以,看到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则,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遵循这些规则,很多人就认为这是一种道德进步了。而另一些人之所以并不如此乐观,是因为他们感到,讲道德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道德不应当仅仅涉及外在的规则以及对这些规则的信守。这就是一种对道德的传统理解。道德实质上就是追寻美满人生的一连串不间断的活动,是塑造人格、升华人性、提升生活品格和人生境界。 周:从传统到现代,道德的基础和实质就曾有一个从“德性”到“规则”的转变过程,而且这种转变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太尔出版了《德性之后》一书。“德性之后”意味着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遗落了传统德性的时代。麦金太尔指出,在这样一个时代,道德已经失去了它的根基,变得空洞无力。人们不知道如何提升道德品质,不知道如何在面临道德两难时做出判断。这本书的确在西方社会复兴了关于德性伦理的争论,产生了深远的现实影响。麦金太尔的判断似乎也适用于当代中国社会。您以为呢?

以《幸福人生》为题的高中作文5篇

幸福人生 幸福,多少人都在憧憬,都在向往,都认为遥不可及,殊不知,回头一看,幸福就在身边。 上高中后,我是第一次住校,长时间的离开家还真的不习惯,总是抑制不住想家的心情,到月底后,放了月假,回到家,又吃到那熟悉的菜,又听到那萦绕在我心间的唠叨声,还有那充满快乐的斗嘴,都让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呆在家里,待在爸爸妈妈身边,可以无时无刻的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关爱,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对上高中的我来说是很少的,让我学会了珍惜,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幸福,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就有浓浓的幸福。 刚开始,班里的同学一个也不认识,总以为自己融入这个班级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但现在,这个班马上又要面临分离,从彼此间的不熟悉到慢慢变成朋友,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现在,班里充满里浓浓的分离的伤感,这个班也许凝结了我们五十多个人这一年来的欢声笑语,也许其中有过矛盾,有过冲突,可是我还是由衷的爱这个班级,这一年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在班级里,就是幸福。 高中的生活真的很累。曾经和朋友感叹,上高中后我觉得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睡觉。如果能给我一天睡觉的时间,我会觉得人生是如此的美好与幸福。可是当我怀着梦想,怀着信念坐在教室里静静的思考,听课,做题的时候,当我觉得过了充足的一天,当我把每一科的作业都完成的时候,我会感觉我朝梦想又

迈进了一步,我会觉得前方的路又清晰了一些,我会更加快乐,这就是痛并快乐着。我愿意,我高兴,我坚持,我幸福。当我做出一道难题时,当我完成几篇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时,我会觉得天空是那么灿烂,会觉得心里是那么充实,即使每天早上会困得半死,可我还是由衷地愿意早起半小时去早背书,比别人先学,比别人多学,是超越别人的唯一途径。我觉得学习真的很幸福。 幸福并不奢侈,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珍惜,善于观察,每天都是春暖花开,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一个坚持下去的动力,哪怕再累也要无怨无悔,把挫折当一次次的冒险,带着兴趣和刺激,去勇往直前的挑战。那时,你会发现,生活是无比的美好,无比的绚烂。

柏拉图的幸福观

柏拉图的幸福观(四)作业 单选题(60分) 1、艺术家往往不被什么接受?(6.00分) ?A.国家领导阶级 ?B.社会平民 ?C.同行 ?D.社会主流观念 2、下列关于对话法说法不正确的是?(6.00分) ?A.对话法也被称为“精神助产术” ?B.它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 ?C.它直接地教授学生知识 ?D.柏拉图推崇对话法 3、下列对柏拉图学院的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它是由柏拉图创办的。 ?B.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 ?C.它以修辞学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D.它推崇原创性的研究。 4、西欧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是谁建立的?(6.00分) ?A.苏格拉底

?B.萨特 ?C.柏拉图 ?D.边沁 5、下列对艺术及艺术家的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艺术在反映着一种善。 ?B.艺术家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艺术家的生存是痛苦的。 ?D.艺术超越了道德。 6、“美的理念是永恒的”这一说法是由谁提出的?(6.00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黑格尔 ?D.康德 7、以下关于洞穴理论说法正确的是?(6.00分) ?A.它以寓言的形式呈现 ?B.它在《理想国》中出现 ?C.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不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当一个人有了怎样的观念在心中,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6.00分) ?A.奉献

?B.觉悟 ?C.天下 ?D.气节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心中有天下有民族有国家的人往往很大气 ?B.自己的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C.能够得到推广的事情一般属于好的事情 ?D.在公共场所应该以个人利益为重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谁提出来的?(6.00分) ?A.岳飞 ?B.林则徐 ?C.顾炎武 ?D.严复 多选题(0分)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判断题(40分) 1、对话的方法最早来源于柏拉图。(4.00分) 是否 2、大气与否的衡量标准最主要的是关于性格的评价。(4.00分) 是否 3、当一个人有了天下、国家的观念在心中,那么他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就会变得大气。(4.00分) 是否 4、苏格拉底因不崇拜当时的神被起诉。(4.00分) 是否 5、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4.00分)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陈 丽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收稿日期] 2003 12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康德这里所说的“第四个二律背反”,按《纯粹理性批判》 中的排列应为“第三个二律背反”。 ②这种证明实际上与牛顿对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的假设十分相似,但康德却把它放在代表理性派哲学的“正题”中提出来。 他考虑的只是莱布尼茨关于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律证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No.2 2004 ·康德逝世二百周年纪念·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2) [摘要]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 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 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 freie Willkü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 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 “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 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关键词] 康德先验自由实践自由自由感自由权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0289(2004)02 0024 007 康德在其晚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 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 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 独断的迷梦中唤醒,使我转到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上来,以便消除理性似乎与它自身矛盾这种怪事。”①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然而,到底什么是自由,它 和必然具有什么意义上的相关性,这却是长期以来康德研究者们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 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到解决这一难题 的关键。总体上看,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一、先验的自由(die transzendentale Freiheit)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及其注释中,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设定一种“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这就是:机械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因此其序列

美联英语《人类幸福论》优秀读后感——Sharon

工作着幸福着 ---读《人类幸福论》有感 美联英语:Sharon 起初,当人事部发了一封让大家写读后感的邮件时,我很担忧。老实说,已经好久没有用中文写过文章了。大学里的读后感,论文等等,都是用英语写的,导致现在的中文思维有点混乱。不过,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很值得一读。 今天是12月的第二天,我休班。利用了下午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看完了这本书,内容很深奥,分析很专业,从很多层面论证了工作对个人幸福的影响。工作和个人幸福的逻辑关系,这一论点,我想人们多多少少都在自己的脑海中闪过,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思维闪烁,也可能是一辈子都想寻求的答案,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正好五个月零二天的我来说,这一问题我也曾想过。尤其是在刚刚离开学校,步入职场的第一个月,我经常问自己:“Sharon,这份工作你做得开心吗?”关心我的亲人还有朋友们,偶尔也会打来电话问我,最近工作是否开心。问过自己之后,还好,答案是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都能发现自己新的闪光点。虽然有时候很累,不过现在的我很幸福! 在美联,我是教学部的一名中教,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备好课,面对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职业、年龄以及性格不一的学生,教授他们英语技能。这个岗位,听起来也许就是备课和上课两大工作,可是其中所带来的挑战却是远远不仅于此。上课内容要随着学生不停调整,要照顾到背景不一的各种学生,有时候也需要处理一些课堂上的突发情况等等,但是五个月来,当今天停下脚步慢慢回想自己这几个月的工作生活,心里有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现在,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为了一节课而紧张的要命,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以及处理一些课堂状况。尤其是当听到学生反映说很喜欢上我的课时,那是一种从来都没有过的幸福感,也正是工作之后才给我带来的幸福感。这是一种被需要和被肯定的感觉,这是一种在工作当中所寻求的自我价值肯定。 人的幸福,来源于方方面面,工作中所获得幸福感是必不可缺的,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升自我,寻求自己更多的闪光点,让每天的工作都很幸福。只有幸福了,才会更加好好工作;只有工作了,才会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所以,工作着,幸福着!

居民幸福感论文(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 ——有关居民幸福感的调研 【摘要】: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当今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幸福感不同。影响幸福感的原因有很多,在经济高速发达,人们压力倍增的今天,怎样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将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关键词】:幸福感原因解决方法 在经过长达30年的风雨历程以后,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这有这样,才能促进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世界,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农村。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4%,不幸福的占19.6%;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4%,不幸福的26.6%。 一、中国目前幸福感情况。 1、地域上,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农村。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4%,不幸福的占19.6%;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4%,不幸福的26.6%。 2、性别上,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从结果看,女性未婚和已婚者的幸福感高于男性,但女性离异、丧偶者的幸福感低于男性。 3、学历水平上,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高,16.7%的感到非常幸福,60.6%的人感到比较幸福;职业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低,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3%,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5.5%。 4、年龄段上,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高的是61-70岁组,最低的为31-40岁组和41-50岁组。此外,30岁以下的青年人倾向于回答不幸福的比例最高,而7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无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5、区域上,照理说南方环境较有优势、经济比较发达,幸福感应相应较高。但令人意外的是,南方人没有从怡人的气候和发达的经济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北方人却能在严酷的气候和稍欠优越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其中,华北地区幸福感强。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活论》 【键词]:幸福、道德、至善、圆满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东南大学高兆明老师在他的《道德生活论》中系统地对幸福这一范畴进行界定,并阐释了幸福与高尚的道德生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了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我认为,该书中对幸福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启示意义。 一.幸福的真正内涵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1]"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2]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quot;[3]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幸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德行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 [4]、"道德即幸福"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quot;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更是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5]这一观点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有德就有幸福,失德便无幸福可言,因此,道德高于幸福,道德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人一旦到达道德上的完美,幸福便纷至沓来。这一观点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官的快乐和财富是身外之物,只有灵魂的完善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中国的儒家则认为,只有道德修养和践履,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也才能得到至上的幸福与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资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资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6]这种观点的极至发展便是禁欲主义的幸福观?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7] "幸福即道德"是西方思想传统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宣称,"幸福是至善",[8]"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9]这种观点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是获得了道德,有幸福的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因而幸福要高于道德,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的。这种传统的特点就在于把幸福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凡有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才是道德的,幸福主要是人们实现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这样观点往往与利己主义相联系,从人的"自爱自保","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论证追求幸福尤其是个人幸福的合理性。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关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0]"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仅使个人幸福,还要使他人幸福"。[11]

结合康德的自由观评论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

结合康德的自由观评论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 摘要:自由是我们常谈常新的话题,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的目标。我们一直在为自由而奋斗。康德的自由思想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的特色,由经验自由向实践自由迈进,讨论自由意志的实现过程。而经典著作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由的影子,孙悟空向天法挑战,追求平等尊严,不受束缚。本文我将具体阐述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并就此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关于自由的看法。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自由观反映的是西方人的自由意识和自由理念,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所展现出来的反天法、秩序,争自由平等则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由思想。当两种自由碰撞时,我们如何用康德的自由观剖析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呢? 一、康德的自由观 自由,我们的意志体现,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和目标。自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他们的观点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而到了近代,哲学家们提出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前人丰富的思想,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立足于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 并且设立了三条基本的道德规律, 他认为只要揭示了道德规律也就展现了自由意志的规律, 所以这三条道德的规律是从不同的方向指向一个共同的

中心———自由。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在他看来,自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自由选择, 即自由的任意:另一个是指人的意志的自立, 即自由的意志。基于自由概念,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中提出了“自由的先验理念”,此时的自由缺乏实在性。然后他通过自由的任意将先验自由过渡为实践自由,把悬设的先验自由落实到行动中去,自由成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拱心石。他指出“你需要这样行为, 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 总不能把他只当作工具。”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通过道德法则这一事实而认识我们自己的自由时, 自由也就因此具有了实践的实在性。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是康德发现自由的关键。他指出:“人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康德的二律背反通过物的两重性而将必然与自由分属两个不同领域,避免二律背反的自相矛盾,并且挽救自由,从消极的理论理性过渡到积极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自由是应当存在的,也是可能存在的,它就存在于理性世界和理性者的道德活动之中。如果我们把自由因果论和自然因果论看作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规定,那么就能实现二者的统一。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不是单纯的选择力,而是自律,不是孤独的个人的能力,而是本身就有普遍性、社会性的实践理性原则。道德性并非仅仅从经验上保障人的自由,自由也并非仅仅是衡量道德的标准,相反,

德性幸福浅论

德性幸福浅论 迄今为止,德福关系一直受到伦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制定绝对有效的道德哲学,追求、创造幸福的人生,解决德福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将德福进行统一?对于这一问题中外的思想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行阐述,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标签:德性;幸福;德福一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关注。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缺失,价值取向出现沦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贪污腐败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与人们的幸福观有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人将幸福视为自己实践行为的最高准则,并将物质作为人生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德性逐渐被弱化。所以,研究分析德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 何为德性幸福 “德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中被普遍关注。“德性”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定义,据学者考证结果显示,“德性”在德文中是指“能力”,在英文中是指“力量”。有人把德性解释为作为向善的“品质”,有的解释为作为确保成功的品质,有的解释为作为去恶的品质,还有的解释为作为“能力”和“力量”、作为“手段”或“习惯”、作为“感情”或“欲望”、作为获得性人类品质。简言之,德性就是一种良好的品德。通过对各种德性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观念并没有给出德性概念。 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一问题,受时代、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给出幸福的答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社会生活中,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变化,幸福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个人标准的变化,幸福也会出现变动。康德说:“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①对于幸福的含义,虽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从语义方面进行分析,幸福的含义还是相对较为明确的。从本质上来说,真正的幸福不是享乐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而是有益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只有这种幸福才能称得上是积极的幸福。 2 德性幸福自身的辩证关系 对于幸福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伦理学家的关注,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给出不同的解读,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是道德的基础和目的,只要具备德行,那么就能获得幸福,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幸福论;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与感性欲望无关,道德更侧重理性。道德和幸福实现在于人的内在理性

思修论文:修养与人生幸福

修养与人生幸福 【摘要】良好的修养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良好的修养主要有科学文化素质的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等等。具体有和善亲切、谦虚随和、理解宽容、热情诚恳、诚信守约等等。幸福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最主要的含义则是内心一种美好甜蜜的感觉。幸福是简单的,它没有贫富差别,也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需要仅仅是用一颗真心去体会。幸福与良好的人生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修养不仅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也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还能让自己拥有幸福,拥有美丽,拥有快乐。 【正文】在自我修养中,首先修养的内容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修养,这是一种知识、一种生存技能、一种文化精神的修养。第二、审美素质的修养。美的形态有很多,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人生美等等。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第三、政治素养。第四、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如果思想道德都歪了,其他的修养就前功尽弃了。另外一个就是心理素质的修养。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面对生活的种种意外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过一个完整的人生。 主要的修养有以下几类: (1)和善亲切。对人要和善亲切,彬彬有礼,从内心去爱去关心去帮助别人。要仁慈温柔,不单对自己的家人要有爱心,对别人也应有"爱人知己"的精神。 (2)谦虚随和。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总是受人欢迎的良好态度,不因自己比他人多一点知识或一技之长而津津乐道:不因自认为比别人强而以比别人高一头的姿态出现,这样会让别人“退避三舍”。 (3)理解宽容。理解是情感交流的基础,也是成功的交际和建立友谊的桥梁。理解别人的需要和行为习惯;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理解别人的立场观点及态度;甚至理解自己所不喜欢的人的言行。 (4)热情诚恳。对待别人应该热情、亲切,自然、真诚。切忌虚假过分的热情,应该掌握热情的尺度。诚恳不口是心非,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需由内心发出,帮助别人,需诚心诚意,不带有目的。 (5)诚信守约。讲信用,无信则不立,无信则无德,无信则不肖。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信用。诚信二字,这是做人的起点,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做到的。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存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增强时间观念。参加各种活动要守时,迟到不论什么原因都是失礼的。不能如约要事先通知,让人久候是对朋友的怠慢,但过早到也不好。无故失约、失信,会使你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黯然失色。对别人的要求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给以答复,切不可妄开空头支票。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通过人的能动和受动,而与人相关联着的对象或环境或过程,对人的内在尺度结构的符合状态2。幸福其实很简单。一杯淡水,一 杯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常常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1《与未来同行》 2《道德与人的幸福》

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哲学史上的幸福观 在西方哲学史上,幸福问题是讨论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大致分两派。 一派叫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好的,是人生的目的。这一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到了近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比如休谟、亚当·斯密、约翰·穆勒。谈到什么是快乐,这一派强调的是生命本身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比如伊壁鸠鲁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你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这就是快乐,就是幸福。约翰·穆勒更加强调精神的快乐,认为它是比身体的快乐层次更高的快乐。 另一派叫完善主义,认为人身上最高贵部分的满足才是幸福,那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不过,他们一般并不排斥快乐,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上的快乐。这一派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观点,在他之后还有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近代以来主要是德国理性论者为代表,尤其是康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公式:智慧=美德=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懂得灵魂远比肉体重要,好好照料灵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从中国哲学史来说,幸福这个词是现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里幸和福这两个字是单独使用的,没有幸福这个词,要了解中国哲学家对幸福的看法,主要依据他们谈论人生境界的那些内容。 我觉得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护好生命的本真状态,庄子在这同时还强调精神的自由,崇尚那种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贫乐道就是幸福。在精神生活上是乐道,在物质生活上就是安贫。 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你看他也很强调简朴状态中生命的快乐。 所以,比较两派的观点,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差异其实并不大,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 完善主义重视精神生活,快乐主义也认为精神的快乐更有品位。快乐主义重视享受生命的本真状态,完善主义也认为简朴生活才能使人真正享受生命。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主张物质欲望的无穷尽满足就是快乐,不会有的,否则怎么叫哲学家呢。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用他的“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属于人类自我的意志。 康德把自由的伦理意义阐述为“善良意志”。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也就不称其为自由了。康德认为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康德深化了“自由意志”的内涵。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叫自律。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我们要全面把握康德的这种区分的关键是要看到,一方面,自由意志不但不取消自由的任意,而且是通过人的自由的任意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自由意志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那么自由的任意则是经验的事实;另一方面,“只有存在者有了自由,亦即从肯定的角度被视为基于理性的根据而自我规定的能力的那种自由,他被设想为拥有相应的偏离理性规定的能力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引《康德的自由理论》)康德在他的道德公设中,把道德规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行了归结:人只有是自由的,道德才有立足之地。自由已经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 对于康德这个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体现,就是结交朋友,我们交朋友,都要先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