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六整理与提高6.7数学广场_幻方学案无答案沪教版.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幻方)沪教版 (1)

数学广场——幻方教学内容:书P83-85。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小故事,了解幻方的数学文化。
2、通过讨论制定幻方游戏规则,发现三阶幻方行、列、对角线的数之和都等于15,并能用其规律判断三阶幻方。
3、通过观察归纳幻方的规律,尝试、调整寻找幻方答案。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幻方,发现三阶幻方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三阶幻方的规律尝试、调整,寻找幻方答案。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相传,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动了上天。
于是,在他们治理的这条“洛河”中浮现出一只神龟,神龟龟背上带着奇特的图案,人们把这个图案叫做“洛书”,大禹也是根据“洛书”成功治理了洪水。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幻方为了更清晰地看清楚龟背上的图案,把“洛书”放入九个格子中,并把图案转换成了数字,就成为了“幻方”。
(横为“行”,竖为“列”,斜为“对角线”)【板书:幻方】(二)探索幻方1.制定游戏规则:规则一:由1 -9 组成,且不重复。
(谈话形式)规则二:、行、列、对角线的数之和都等于15 。
2道,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再想一想游戏规则2。
【板书:1、由1~9组成,且不重复。
2、行、列、对角线的数之和都等于15。
】2、根据制定的游戏规则判断幻方游戏一:幻方真与假(每大组不同题目,比一比哪组判断的速度最快)方法探寻:做到有两个不相等就不用做了。
3 、找规律小组活动二:小组讨论,找一找、说一说下面3个幻方有哪些共同点。
【板书:3、中间都是54、4个顶角都是双数。
特点5、5的上下左右都是单数。
6、对角线两端和为10。
】4、游戏二:幻方我来填方法探寻:知道了和为15,找有2个数字的地方,填出第三个数;中间是5;4个顶角都是双数;5的上下左右都是单数;对角线两端和为10;但注意要遵循和为15的规则。
5、考考你:三、本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幻方1、由1~9组成,且不重复。
2、行、列、对角线三数之和都等于15。
3、中间都是5。
4、4个顶角都是双数。
5、5的上下左右都是单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幻方) 沪教版

数学广场——幻方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83~P85页学材分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强调指出: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点、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幻方》这一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是一个全新的数学问题。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幻方的起源,初步认识幻方,探索幻方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灵巧地找出幻方中的缺数。
在教学中通过故事激趣引入幻方,让学生简单了解幻方历史的同时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交流、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探讨三阶幻方的几个基本特点,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等能力,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幻方。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活动,初步感知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运用有序思考策略解决问题的便捷性。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幻方。
教学难点:根据幻方的填数规律,把一个幻方填完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练习单。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1、神话故事——夏禹治水;2、认识龟背图;3、尝试将龟背图转变为九宫格;4、引出课题——幻方二、自主探究。
1、观察:九宫格中的行、列、对角线上三个数相加的秘密。
(同桌讨论)2、探究得出:所有行、列、对角线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5行:492=15 357=15 816=15列:438=15 951=15 276=15对角线:456=15 852=153、再出示两张幻方图,观察有没有上述特点呢?生举例说明。
小结:这三张幻方图,所有行、列、对角线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5,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幻和是15的幻方(补充课题)。
那么,除了这个共同特点外,你还能发现什么秘密呢?(小组讨论) 交流反馈,找出规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幻方) ▏沪教版(14)

数学广场——幻方教学内容:二年级第一学期P83、84、85教材分析:公元前三千多年,夏禹治水,据说从洛水中浮起一只大乌龟,背上有奇特的图案,后来人们就叫它为“洛书”。
实际上,它就是1-9九个数排成的九宫格,使行、列、对角线上每三个数的和都是15。
将1到n2的自然数排成纵横各有n个数的正方形,使在同一行、同一列、同一对角线上的n个数之和都相等。
这样的排列称为n阶纵横图,或称幻方。
中国汉代已有三阶纵横图,称为九宫。
幻方在古代文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当时人们把它看作宇宙无法比拟的力量的象征。
在幻方中将力量和谐地集于一体:偶数在角上,奇数在中间。
学情分析:幻方在这里将促进学生去探索关系,去灵巧地正确地计算。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计算每一个九宫格中8个三数之和。
探索幻方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灵巧地通过尝试、调整寻找答案。
2、能力目标:会运用关系灵巧计算,培养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幻方,了解幻方的起源,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同时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每一个九宫格中8个三数之和。
突破策略:知道两个数的和,求第三个数。
教学难点:探索幻方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灵巧地找出幻方之间的缺数。
突破策略:运用幻方的几个特点,巧妙找出其他的缺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中国古代数学的相交知识。
(让我们沿着洛书的传说来追本溯源,来到河洛汇流处的神堤村,来聆听那一个动人的故事。
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待湖水渐渐流浅时候,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
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
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水包围,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
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幻方,并能根据给定的规则构造幻方。
2.能够用幻方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幻方的构造和性质。
2.运用幻方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三、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幻方。
2.探索幻方的规律和特点。
3.构造幻方。
4.运用幻方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四、教学准备1.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教材。
2.幻方的示例图片。
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4.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使用幻方的示例图片,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幻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幻方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幻方的每行、每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是多少?幻方的每个数字是如何排列的?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幻方,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理解。
探究(15分钟)1.分小组或同桌合作,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规则尝试构造幻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幻方构造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并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发现。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构造幻方,并让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和思路。
讲解(10分钟)1.基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总结幻方的构造规律和性质。
2.通过示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幻方每行、每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相等,并理解幻方数字排列的规律。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幻方的特点,并与同桌分享。
实践(15分钟)1.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个空的幻方矩阵,并给出部分数字。
2.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字和规则,填充空缺的数字,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幻方。
3.检查学生的答案,并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应用(10分钟)1.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并要求使用幻方解决。
2.让学生自主计算,并核对答案。
3.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5分钟)1.总结幻方的构造和特点,并巩固学生对幻方的理解。
2.强调幻方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幻方) ▏沪教版(3)

课题:幻方探究1:自主学习1、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九宫格,你发现了什么?2、算一算: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是多少?3、像这样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的九宫格叫“幻方”。
1分26秒1、让学生独立观察九宫格,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抽学生反馈。
并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3、出示九宫格图,介绍行、列、对角线,再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之和是多少?(媒体播放音乐)4、抽学生边反馈边媒体演示正确答案。
5、提问学生:在计算时哪些算式能够进行巧算?(第一个可由教师演示)6、揭示课题:幻方(和为15),并板书幻方的定义。
1、独立观察九宫格。
2、交流反馈:九宫格由1~9九个数字组成,且不重复。
3、认识行、列、对角线的定义,并根据教师要求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
4、交流反馈: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之和都是15。
5、学生通过亲自计算体验,发现部分算式可以用“凑十法”巧算。
1、让学生自己发现龟背上的图案表示几个不同的数,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把龟背图转变为九宫格。
得到幻方的第一个秘密:由1~9九个数字组成,且不重复。
2、计算是学习重点,本环节是通过正确计算来得到幻方的第二个秘密: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为15。
探究2:合作学习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幻方神奇吗?其实它的数字排列也是很特别的,接下来老师将这个九宫格旋转,旋转三次,我们发现九宫格中的数字位置不一样了,但1分5秒1、媒体依次动画出示四个“九宫格”:4 9 23 5 78 1 68 3 41、以四人小组合作形式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3、学生总结:(预设)1)1~9九个数字,不重复。
2)每行,每列,每通过九宫格的旋转,得出幻方第三个秘密:5在中心。
(两端的数和为10)第四秘密:偶数在四个角上,奇数在四边的中间。
教学设计说明《幻方》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中的一节课,主要是对“三阶幻方的探究”。
数学广场——幻方(教案)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数学广场——幻方(教案)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数学广场——幻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幻方的概念,掌握幻方的构成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幻方的概念,掌握幻方的构成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幻方的概念及构成方法的理解。
2. 如何运用幻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幻方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幻方卡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课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幻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这些图形都是由数字组成的,且每行、每列、对角线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3. 教师总结:这种由数字组成的图形叫做幻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幻方。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幻方的概念:幻方是一种由数字组成的图形,它的特点是每行、每列、对角线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2. 讲解幻方的构成方法:通过举例讲解幻方的构成方法,如:3阶幻方的构成方法。
3. 演示幻方的构成过程:利用幻方模型演示3阶幻方的构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学具自己动手尝试构成3阶幻方,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通过讲解、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幻方的构成方法。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自己尝试构成幻方。
2. 学生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思路。
3.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幻方的构成规律。
四、拓展提高1. 出示4阶幻方:展示4阶幻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4阶幻方与3阶幻方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4阶幻方由16个数字组成,每行、每列、对角线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六整理与提高6.7数学广场_幻方学案无答案沪教版

数学广场——幻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幻方,了解幻方的特征并能运用幻方的特征。
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
2.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幻方的兴趣。
【学习重点】
发现幻方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皇帝夏禹带领人们去治水,这时候水中突然浮起了一只大龟,龟背上有很奇特的图案,这就是洛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图案的奇特之处。
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些点子图框起来了,因为一共有9个格子,所以我们称之为九宫格。
(抽象成数字九宫格。
)
找幻方的特征:(观察九宫格的行、列、对角线数字。
)
(二)自我检测
用3~11折九个数补全图2中的幻方。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幻方)

幻方教学目标:1、了解幻方的起源,初步认识幻方。
2、能正确计算每一个九宫格中8个三数之和。
3、探索幻方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灵巧地找出幻方中的缺数。
4、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计算横行、竖行、对角线上三数之和。
2、探索幻方的规律。
3、利用规律将幻方填完整。
教学难点:能运用规律灵巧地找出幻方中的缺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1、讲述洛书由来,激起学习兴趣。
二、巧设疑惑,探究新知(一)自主探究,认识九宫格上的数1、展现由洛书到九宫图的演变过程,讲清楚洛书上每个图案代表的数字,初步认识洛书。
2、小结:这种由数字1-9和9个格子组成的图案,在我国历史上就曾叫做“九宫图”。
(二)自主探究,了解幻方的行、列、对角线上数字的摆放1、了解行、列、对角线的含义,能看着九宫图说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字,清楚幻方有三行、三列、两条对角线,并能通过教师口述数字的位置描述快速说出对应的数字。
2、小结:三行、三列和两条对角线构成了九宫格中的八条笔直的线,每一条上都有三个数字。
(三)自主探究,掌握利用行、列、对角线数字之和相等的规律判断幻方1、将幻方行、列、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分别求和,探究幻方所有行、列、对角线上的数之和均相等的规律。
2、小结:对呀!像这样所有行、列、对角线上的数之和都相等的方阵,才是九宫格。
3、跟练:运用规律判断幻方,找出和不相等的线。
4、小结:只要有一条线上的数之和与其他的和不相等,就能判断它不是幻方。
5、跟练:运用规律判断幻方,巩固和相等就是幻方的规律。
6、小结: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是所有行、列、对角线上的数之和为15的幻方,其实数学中还有很多和不是15的幻方。
但无论行、列、对角线上的数之和是几,只要相等,就都是幻方。
(四)自主探究,掌握探究幻方其余的规律1、教师将原幻方分别进行三次旋转,观察、讨论四个所有行、列、对角线上的数之和均为15的幻方的共同特点,得出5在中心点;偶数位于角上,奇数在每行、每列的中间;相对5的两个端点数之和为10的三条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场——幻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幻方,了解幻方的特征并能运用幻方的特征。
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
2.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生学习幻方的兴趣。
【学习重点】
发现幻方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皇帝夏禹带领人们去治水,这时候水中突然浮起了一只大龟,龟背上有很奇特的图案,这就是洛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图案的奇特之处。
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些点子图框起来了,因为一共有9个格子,所以我们称之为九宫格。
(抽象成数字九宫格。
)
找幻方的特征:(观察九宫格的行、列、对角线数字。
)
(二)自我检测
用3~11折九个数补全图2中的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