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织物工艺设计报告
37_案例色织弹力织物的仿样设计

2、织物规格
1 经纬纱原料 经纱:14.5tex(40s)纯棉纱 纬纱:14.5tex纯棉纱+14.5tex/4.4tex(40s /40D)氨纶包芯纱 2 成品密度:523.5×283.5根/10cm(133×72根/英寸) 3 成品幅宽:112cm(44英寸) 4 织物弹性伸长率:20%。
3、织物组织与花型设计
排列顺序
18.2 浅黄 2 4 4 4 4 4 4 118 4 4
14
18.2/4.
4
浅黄 4 2 2 2 2 2 2 2
印节 27.8 纱
2 22
2
2
表5-2纬向色纱排列
4、工艺设计
(1)总经根数=成品幅宽×成品经密=43×100=4300根。
图5-1 组织图与穿综图
(2)上机筘幅=
=146cm
(4)织造工序
织造时纬纱要有足够的张力,使纬纱的伸长接近或等于外包 纤维的伸长极限,并且在织造中经纬向纱线张力必须保持均匀 一致,这样可使经纬纱处于同样的伸长状态。用剑杆织机织造 的上机工艺参数如下:
开口时间:300°±2° 后梁位置:-1.5cm 接剑时间:175° 车速270r/min 为防止经纱吸湿回软产生弹性恢复,车间温湿度不宜太高, 另外织造应先浆先用,尽快上机。
(5)筘号=
=
=177#(齿/10cm)
3、生产要点
1 络筒工序 络筒工序必须配备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确保经纱无接头, 并且氨纶芯丝也要确保接上,纱线接头的直径不得大于原纱直径 的1.2倍。另外要严格控制络筒张力的均匀。
2 整经工序 由于经纱是弹力纱,在小张力下亦容易变形,因此整经时操 作启动不能过快,车速不能太高,约在200m/ min左右为宜, 防止筒纱因退绕张力过大而造成断头。在整经过程中从筒子纱 引出的张力应均匀一致,同时对纱层的变化而产生的张力变化 也要加以控制。
全棉色织条格工艺设计

一 、客户来样
二 、来样分析
1.织物风格特征
样布手感柔软,光泽柔和,透气性较好,适合做男女式衬衫等。
2.经纬纱原料分析
通过手感目测法结合燃烧法,鉴定该产品的原料为纯棉纱。
=4×152+64+24
=696(根)
⑹计算筘号
根据本厂经验公式,筘号= 上机经密×0.95×2/每筘齿穿入数
=145×0.95×2/3
=91.8 修正为92#
二、手织样
三、上机图
四、手织样与大样的区别
全幅花数=(总经根数-边纱根数)/每花经纱数=(9256-240)/152=59.3取59修正:59×152=8968,9016-8968=48
比实际的总经根数少48根,但考虑劈花和穿筘的方便加33根
色纱 每花根数 全幅花数 全幅根数
加白 128 59花+33根 7585
粉红 6
泥红 6
雪青 6
全棉色织条格工艺设计
Cotton yarn-dyed Grid Process Design Article
完成时间 2009 年 4 月 10 日至 2009 年 5 月 10 日
手织样和大样的条格基本一致,但是手织样的表面不是很平整,因为在织造的过程中打纬张力不匀,这就要求我们要控制好上机张力。
第三章
产品工艺设计
一、经纬纱织缩率及幅缩率
根据本厂经验可以知道:经织缩=8.7%,纬织缩=4.8%,幅缩率=6.1%
六、根据客户要求:地组织3穿入数,边组织6穿入数
每花筘齿数:每条带色纱经纱数/每筘齿穿入数=128/3+6/3*4=50.67取51
色织物工艺设计5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大整理产品用色织坯布用纱量计算公式:
分色分号经纱根数×经纱号数 经用纱量(kg/km)= —————————————————————————————— 103×(1-经织缩率)×(1-染缩率)×(1+经伸长率)×(1-经回丝率)×(1-捻缩)
1000×分色分号坯布纬密(根/10cm)×10×筘幅(cm)×纬纱号数 纬用纱量(kg/km)= ————————————————————————————— 100×1000×1000×(1-染缩率)×(1+纬伸长率)×(1-纬回丝率) ×(1-捻缩)
分色分号坯布纬密(根/10cm)×筘幅(cm)×纬纱号数 = ————————————————————————— 104×(1-染缩率)×(1+纬伸长率)×(1-纬回丝率) ×(1-捻缩)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坯布纬密=成布纬密×(1+后整理伸长率)=成布纬密/纬密加工系数 色织成布用纱量计算公式: 1+自然缩率% 色织成布用纱量=色织坯布用纱量×———————— 1+后整理伸长率% 或 1+自然缩率% 色织成布用纱量=色织坯布用纱量×———————— 1-后整理缩短率% 式中参数,可参考工厂生产技术资料。
12、墨印长度的计算
(1)千米坯布经长(m)=1000/(1-aj) (2)坯布落布长度=联匹数×坯布匹长
成布匹长×联匹数
成布匹长×联匹数
=—————————或————————— 1+后整理伸长率 1-后整理缩短率
=联匹数×成布匹长×纬密加工系数 (3)浆纱墨印长度=坯布落布长度×千米坯布经长/1000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物工艺设计报告

色织物工艺设计报告一、织物设计理念(一)设计灵感与定位在商场中出现很多以经起花为主的家纺用品,比如:窗帘、被单等搭配鲜艳的颜色,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爽。
(二)用途设计该经起花以白色和粉色为主,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所以主要应用于床单、枕头、窗帘等家纺用品(三)花型与配色设计设计的花型的经纱是由两种颜色组成,白色和粉色,白色做地经,粉色做花经,织造时粉色纱线浮在上面,呈现粉色花状,每花共76根。
为了凸显粉色花型,纬纱也采用白色,使花型的颜色整体效果更加明显,纬纱每花54根。
(四)原料设计与纱线设计(1)地经:15 tex白色(2)花经:15tex 粉色(3)纬纱:15 tex白色(五)组织设计经起花,花经和地经构成,地经是平纹,经纱排列为一根花经、一根地经循环,每两花之间用20根平纹隔开。
(二)织物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1、 织物密度设计:经密*纬密 390/10cm*220/10cm2、 织物的紧度设计Ej=0.037×Tt ×Pj=0.037×15×390=55.9% Ew=0.037×Tt ×Pw=0.037×15×220=31.5% 3、成品幅宽:140cm4、确定坯布幅宽:参照类似品种,幅缩率取6.5% 坯布幅宽=成品幅宽1−幅缩率=1401−6.5%=149.7(cm )5、经纬织缩率:aw=3.3% aj=9.6%6、全幅花数与总经根数 布身地经为2入,布身经起花区域为2入,布边区域为2入。
边纱为24×2=48根 每花76根。
(1)初算总经根数 边纱根数为24×2=48根 布边宽度为3948=1.23cm 布身宽度为149.7-1.23=138.8布身地经数为138.8×39=5413.2根,暂取5413根所以总经根数为5413+48=5461根 (2)全幅花数因每花地经数为76根,故求的全幅花数为:每花地经布身地经数=765413=71花 余17根7、劈花:经考虑多余17根,应劈在颜色浅的地方,劈在平纹中,经计算,需加三根以便劈花美观,修正总经根数则是5461+3=5464根。
色织物前处理工艺设计与实施学习项目报告

学习项目报告项目名称:色织物前处理工艺设计与实施班级: 11 染二 组别:第三组 日期:20 12·12·8 一、工艺设计思路和原则:坯布准备--------退漂一步法--------丝光皂洗烘干原则:色织物(又称色织布)是用色纱(线)(包括漂白、本白纱和原纱)织成的织物。
前处理时要考虑到织物的颜色是否变浅 二、项目设计与决策表1 项目初次设计方案三、项目实施1、仪器与材料的选定:仪器:水浴锅,烘干机,定型机,电子天平,大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品:烧碱、淀粉酶、30%双氧水、食盐、氧漂稳定剂、退浆精练剂、渗透剂、碳酸钠、肥皂步骤工艺流程工艺处方工艺条件 1退漂烧碱:10g/l 30%双氧水:15g/l氧漂稳定剂:8g/l 退浆精炼剂:5g/l 渗透剂:5g/l汽蒸 T=90℃ t=30min2丝光烧碱:180g/lT=25℃ t=5min3皂洗肥皂:4g/l 碳酸钠:3g/lT=80℃ t=5min2、工艺实施步骤:通过老师的指导之后,我们组对色织物分别进行了先锋实验(酶退浆和碱退浆)酶退浆:工序工艺流程工艺处方工艺条件1酶退浆BF--7658淀粉酶:5g/l食盐:5g/l渗透剂:2g/l 堆置t=20min 汽蒸T=100℃t=5min2 漂白30%双氧水:10g/l氧漂稳定剂:5g/l渗透剂:2g/l烧碱:2g/lT=100℃t=5min3丝光烧碱:180g/l T=25℃t=5min4皂洗肥皂:4g/l碳酸钠:3g/l T=80℃t=5min碱退浆:工序工艺流程工艺处方工艺条件1 退漂烧碱:10g/l30%双氧水:15g/l氧漂稳定剂:8g/l退浆精练剂:5g/l渗透剂:5g/l汽蒸 T=90℃t=30min2 丝光烧碱:180g/l T=25℃t=5min3 皂洗肥皂:4g/l碳酸钠:3g/lT=80℃t=5min贴样:原样:碱退漂后的样:酶退浆后的样:四、项目检测方法及结果:2.1、渗透性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剪下一块30×5cm的布样,将织物悬挂在蒸馏水中,25min后记录织物上升的高度,即为毛效。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C40s×(C40s+70D)弹力纱第1章总论1.1概况(1)选择依据平纹组织简单,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括、表面平整,较为轻薄耐磨性好,透气性好。
应用广泛,如粗平布、中平布、细平布、纱府绸、半线府绸、全线府绸、麻纱及拉绒平布等65种。
高档绣花面料一般都是平纹面料。
(2)原则:工艺设计要求(3)目的:方案合理、可行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规格:经纬密118×94 门幅50(2)客户订单12000米,交货期15天(3)技术条件染整幅缩率 6.5% 经纱织缩率 10.3% 纬纱织缩率 3.5%组织每筘穿入数 4 边组织每筘穿入数 4 加成率 6%边纱根数40根(20×2)组织系数 0.6948 用纱系数 0.060533机台配置1.3本织物为基本的三原组织,组织结构简单,织物风格平整、挺括、表面平整、织造简单、应用广泛。
第2章织物的工艺设计2.1织物分析与上机图设计1)组织:平纹纱支:C40s×(C40s+70D)弹力纱2)规格:经纬密118×94 门幅503)色经与色纬循环:2.2工艺设计与计算主要技术条件: 染整幅缩率:6.5% 纬纱织缩率:3.5% 1.%3.106948.04094=⨯=⨯=c tex p a w j 经纱织缩率: 2.115.1%3.1011-11=-==j a 一米经长 3.cm w w 136%5.6-1127-1===染成坯坯布幅宽:α 4.cm p w w p j j 10/4341013612754.211810根坯布经密:坯成成坯=⨯⨯=⨯=⨯ 5.根)边组织每筘穿入数地组织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总经根数:5900)441(4050118-1=-⨯+⨯=+⨯=w p N j 6.cm a W W w 141%5.31136-1=-==坯筘穿筘幅:=55.5英寸 7.上机筘幅:55.5+4=59.5英寸 8.筘号: /10cm 104.743.5%-1434N a -1w 齿)()(筘号地组织每筘穿入数坯=⨯=⨯=j p9.经纱用量:百米经纱支数用纱系数经纱用量总/9.96kg 40060533.0%3.10159001N j =⨯-=⨯-=α 其中 百米蓝/427.4904096.9kg =⨯百米白/3.09990289.96kg =⨯百米红/2.435902269.9kg =⨯10.纬纱用量:百米纬纱支数用纱系数上机普通纬纱用量筘/643.540060533.05.599432W P 32w kg =⨯⨯⨯=⨯⨯⨯=其中 百米绯红/995.19935643.5kg =⨯百米浅绿/54.21992243.65kg =⨯ 百米黄色/394.299425.643kg =⨯百米弹力纱纬纱用量 3.103kg/1.104060533.059.59431=⨯⨯⨯⨯=10.总投产米数:m12720%6112000112000=+⨯=+⨯=)(加成率)(总投产米数11.经纱总用量: kg 912.12669.9610012720=⨯=经纱总用量12.纬纱总用量: kg 79.177643.510001272=⨯=普通纬纱总用量.7kg 39403.1310012720=⨯=弹力纬纱总用量13.劈花 :花数=11.6590405900=-=-一花根数边纱根数总经根数修正为65花 余根109011.0=⨯ 做加头处理 所以:A=40, B=10 将25210402=+=+B A 置于首位重新排列次序由于原首条为最宽条,所以新次序与原次序一致 共65个循环,在最后一个循环后加10根蓝的。
色织灯芯绒的工艺设计和生产

色织灯芯绒的工艺设计和生产Process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Yarn-dyed Corduroy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yarn-dyed corduroy and the key points in weaving produc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process,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solved,the quality of the yarn-dyed corduroy is improved and smooth operation is ensured.Key words:yarn-dyed;corduroy;sizing process;weaving process灯芯绒具有手感柔软、绒条圆润、纹路清晰、美观大方、经久耐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本公司为占领市场份额,开发出了纯棉色织灯芯绒,成为国内外市场上非常流行畅销的床上用品面料。
本文就色织灯芯绒的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下。
1 织物的规格与上机工艺为顺应市场的需求,研制开发了纯棉色织灯芯绒,其产品规格为190.5 cm JC 14.6×(JC 18.2+JC 14.6 1∶2)×338.6根/10 cm×661.4根/10 cm,总经根数为6 530根,通过运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和色彩搭配,使织物有较强的立体感效果。
1.1 织物的色经色纬的排列纱线配色是:A(米色),B(绿卡其),C(咖啡色)。
经纱排列:64A,80B,80A,64B,经纱循环数为288根。
[64A,(80B,80A)×40,64B,经纱循环数为6 528根]。
织物组织设计报告总结

织物组织设计报告总结织物组织设计是纺织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美学与纺织工艺设计的完美结合。
织物组织设计属艺术设计范畴,必须遵循艺术设计法则和织物用途的强力、牢度、弹性、紧度的要求。
一、织物组织设计的基本法则(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是组织创作最基本的法则,它贯穿于所有组织结构中,对组织结构来说,无处没有变化与统一的学问。
变化是指组织图中各组成部分的区别、各组织点的差异等。
如经纬组织点本身的不同,由组织点而形成的浮长线与组织点的均匀排列效果的不同,浮长线排列的曲与直、左与右、正与反等的不同、组织点排列明与暗的不同,结构紧密与松弛的不同等等,相互独立、相互对比就是变化,没有变化就显不出生动、丰富和动感。
统一是指组织结构中各足征部分的统一性,各因素之间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如斜纹及斜纹变化组织的斜线同方向就体现了统一性,缎纹组织点的均匀排列使浮长线长短一致,各种条、格组织的条纹也是统一的。
绉组织的绉点均匀排列,整个图形效果显示出有秩序、有条理,也是统一的。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统一支配变化,变化调节统一。
但过于变化,容易脱离统一的支配。
组织点过于追求变化,不仅使织物表面不平整,影响牢度,而且给人以杂乱无章,不自然不舒适的感觉。
对比是组织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没有对比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突出不了个性,没有个性也就突出不了新颖、美观。
因此,组织点对比关系越强烈,织物表面的肌理效应就越明显。
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经面组织与纬面组织点的对比■b.交织点疏和密的对比c.粗犷与细腻组织的对比d.组织经处理产生凹与凸的对比(二)均衡与对称法则均衡与对称是求得物像形体一致、分量相当或形体变异但保持力势均衡。
组织设计的均衡与对称,是通过组织点的配置来体现和用美学法则去感受的。
如斜纹的断续和左斜与右斜相抵等,使人感到安稳、统一。
这种设计手法不仅使外观花纹清晰,而且还能避免织造时的织缩不均造成织物下机后不平整织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织物工艺设计报告一、织物设计理念(一)设计灵感与定位在商场中出现很多以经起花为主的家纺用品,比如:窗帘、被单等搭配鲜艳的颜色,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爽。
(二)用途设计该经起花以白色和粉色为主,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所以主要应用于床单、枕头、窗帘等家纺用品(三)花型与配色设计设计的花型的经纱是由两种颜色组成,白色和粉色,白色做地经,粉色做花经,织造时粉色纱线浮在上面,呈现粉色花状,每花共76根。
为了凸显粉色花型,纬纱也采用白色,使花型的颜色整体效果更加明显,纬纱每花54根。
(四)原料设计与纱线设计(1)地经:15 tex白色(2)花经:15tex 粉色(3)纬纱:15 tex白色(五)组织设计经起花,花经和地经构成,地经是平纹,经纱排列为一根花经、一根地经循环,每两花之间用20根平纹隔开。
(二)织物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1、 织物密度设计:经密*纬密 390/10cm*220/10cm2、 织物的紧度设计Ej=0.037×Tt ×Pj=0.037×15×390=55.9% Ew=0.037×Tt ×Pw=0.037×15×220=31.5% 3、成品幅宽:140cm4、确定坯布幅宽:参照类似品种,幅缩率取6.5% 坯布幅宽=成品幅宽1−幅缩率=1401−6.5%=149.7(cm )5、经纬织缩率:aw=3.3% aj=9.6%6、全幅花数与总经根数 布身地经为2入,布身经起花区域为2入,布边区域为2入。
边纱为24×2=48根 每花76根。
(1)初算总经根数 边纱根数为24×2=48根 布边宽度为3948=1.23cm 布身宽度为149.7-1.23=138.8布身地经数为138.8×39=5413.2根,暂取5413根所以总经根数为5413+48=5461根 (2)全幅花数因每花地经数为76根,故求的全幅花数为:每花地经布身地经数=765413=71花 余17根7、劈花:经考虑多余17根,应劈在颜色浅的地方,劈在平纹中,经计算,需加三根以便劈花美观,修正总经根数则是5461+3=5464根。
8、筘号、筘幅及筘齿数的计算全幅布身筘齿数=布身地经每筘穿入数布身地经总数==2706筘布边占用筘齿数=48==242边纱根数筘边纱每筘穿入数全幅总筘齿数=布身筘齿数+布边筘齿数=2706+24=2710筘 筘幅=纬缩率坯布幅宽-1=%3.317.149-=154.80cm筘号=地坯每筘穿入数纬缩率)坯布经密(-1=2%3.3-1390)(=188.6注:筘号选择0.3以下舍去,0.31-0.69取0.5,0.7以上取1确定筘号为188.5号配色循环:色经:1粉色 1白色 每花中间20根平纹 色纬:白色 边纱:48白色 9、千米织物经长=经缩-11000=%6.9-11000=1106.09 10、织物重量与用纱量计算(1)用纱量:经纱总伸长率0.9% 经纱总飞花率0.6% 经纱回丝率0.5% 纬纱回丝率0.8% 加放率0.9% 染色率2.2% 捻缩率4% 经纱用纱量=()%9.01100010001509.11065464+⨯⨯⨯⨯×()()()%5.0-1%4-1%2.2-11⨯⨯=96.2 纬纱用纱量=()()()()%8.01%41%2.2-1%25.0110015548,1220--+⨯⨯⨯,=54.55(2)织物重量 1m 2织物经纱无浆重=()()()、经纱总伸长率经纱织缩率经纱总飞花率百米经纱纺出干重经密1001-1-110⨯+⨯⨯⨯⨯ =()()()⨯⨯+⨯+⨯⨯⨯100%9.019.6%-1%6.0138.110390=59.361m 2织物纬纱无浆干重=()100-110⨯⨯⨯纬缩百米纬纱纺出干重纬密=7.9638.110220⨯⨯=31.41m 2无浆干重=1m 2织物经纱无浆干重+1m 2织物纬纱无浆干重=59.36+31.4=90.76 11、公称匹长:30×3联匹 色织坯布匹长=%2.2-130=30.7m 三、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经纱:绞纱→漂洗→络筒→分条整经→穿结经→织布→验布→折布管纱→络筒→染色→分条整经→穿结经→织布→验布→折布纬纱:绞纱→漂洗→络筒→卷纬→给湿→织布→验布→折布 管纱→络筒→染色→卷纬→给湿→织布→验布→折布 后整理→验布→打包入库 (1)准备工序管经:络筒(1332MD )→整经(1452—180型)→浆纱(G142D —180型)→穿经(G177型)→结经(GA471型) 管纬:络筒(1332D )→定捻(GA571)→卷纬(G193型) (2)织造工序织机(GA615—75英寸型)→验布(GA801型)→拆布(GA841型)→打包(A751型)入库四、 各工序工艺设计各工序工艺设计 (1) 络筒工艺设计○1络纱工艺(查表所得) 速度:600m/min 张力:18 重量:1650 ○2捻接工艺解捻时间:4s 搭接长度:5.5mm 加捻时间:3s 压力:0.65mpa(2) 整经工艺设计○1整经速度:250m/min 卷绕密度:0.6 ○2轴数=6305464=筒子架容量总经根数=9 每轴经纱数=95464=607所以,每轴根数(根×轴):607×9 ○3整经张力:5.0 4.6 3.8 3.3 ○4整经长度=织轴卷绕长度=匹长1-⨯匹数经缩=30.7×%6.9-13=99.6 ○5整经匹长=1--⨯织物匹长(经缩)(1染缩率)=)()(%2.2-1%6.9-18100⨯=9162(3)浆纱工艺设计 ○1调浆成分○2浆纱工序(4)穿经工序 筘幅=纬缩率坯布幅宽-1=%3.317.149 =154.80cm筘号=地坯每筘穿入数纬缩率)坯布经密(-1=2%3.3-1390)(=188.6(5)织布工艺(6)后整理工序五、色织物配台计算(1)织机生产率已知:机织转速160/min 织机时间效率去90/min 织机配备台数170台则织机理论产率=60×织机速度10×纬纱密度=60×16010×220=4.36(m台.h)织机实际生产率=织机理论生产率x时间效率=4.36x0.9=3.92织机的定额台数=织机的配台数x(1—计算停台数)=170x(1—0.02)=167 计算停台数为2%织物的总产量=织机配台数0.98织机实际台时产量=170x0.98x3.92=653072(m/h)络筒机的生产率已知络筒线速度取550m/min 时间效率70%络筒机的理论产量=络筒线速度x60x纱线线密度1000x1000=550x60x151000x1000=0.495 (kg/锭.h)络筒机的实际生产率=络筒机理论生产率x时间效率=0.495x70%=0.35(kg/锭h)(1)整经机生产已知:整经机速度250m/min 每轴整经根数取590根时间效率取60%则整经机的理论生产率=整经机速度x60x每轴经纱根x数线密度1000x1000=250x60x590x751000x1000=132.75(kg/台h)整经机的实际生产率=整经机理论生产率x时间效率=132.75x60%=79.65(4)浆纱机的生产率已知浆纱机线速度35m/min 时间效率去70%浆纱机理论产量=浆纱机的线速度x60x织轴总经根数x纱线线密度1000x1000=172(kg/台h)浆纱机实际生产率=浆纱机的理产量x时间效率=120.4(kg/台h)(5)穿筘架生产率穿筘的锭额取1100根/台h(6)验布的生产率已知:验布边速度取20m/min验布机理论生产率=验布机线速度60=1200(m/台h)时间效率=狭幅棉布30%验布机实际生产率=验布机理论生产率x时间效率=360(m/台h)(1) 折布机生产率折布机 速度取45m/min 时间效率40%折布机理论生产率=折布机线速度×60=45×60=2700(m/台h ) 折布机实际生产率=折布机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2700×0.4=1080(m/台h )中包机生产率:生产定额一般取12包(7200m/台.h ) 2. 织部各生产工序设备的计算(1)织机配备台数 170台 (2)络筒机计算配台锭数 络筒机的计划配备锭数 若络筒机的计划停台率5% 络筒机的计划停台率=42.170每锭实际生产率织物经纱用量络筒机的计算配备锭数39.179-1=计划停台率锭额锭数去两台。
每台100锭 (3)整经机计算配备台数 整经机定额台数=075=每台实际生产率织物的经纱用量若整经机的计划停台率4% 整经机 计划配备台数=780-1。
计划停台率定额台数=取1(4) 经纱机的计划配备台数 浆纱机定额台数49.0=每实际生产台织物的经纱用量经纱机计算配备锭数=53.0-1=计划停台率定额台数(5)穿经架的计算配备台数=.2=一只织轴的绕纱长度织物的生产量穿筘定额织轴上的总经根数8台 取3台 (6)定额台数验布机=81.1=验布的实际率织物的生产量(7)折布机的定额台数=6.0=折布机的实际率织物的生产量取1台(8)中包机的定额台数09.0=实际生产率织物的生产量取1(9)纬纱用络筒机的定额台数=68.90=实际生产率织物的纬纱用纱量锭若络筒机的计划锭台数 为5.5% 络筒机的计划配备锭数=34.180-1=计划停台率定额锭数取2台 每台100锭(10)卷纬机的定额台数 卷纬机的理论生产率=⨯⨯⨯1000100015601400.126卷纬机的实际生产率=0.126×0.8=0.1008(kg/锭h ) 卷纬机定额锭数=98.3141008,075.31= 卷纬机的计算配备锭数=4.326-1=计划停台率定额锭数取1台 每台328锭六、 上机质量及其他说明络筒(1)络筒质量主要是去除杂质效果、筒子外观疵点、筒子纱内疵点。
(2)提高络筒质量的途径1.加强工艺质量管理2.加强设备维护管理3.加强运转操作管理整经整经工序质量管理(1)设备管理1.保证良好的机械状态2.滚筒、经轴要求水平,彼此水平3.经轴盘片不歪斜,否则会造成松边轴(2)环境温湿度1.温度22-32℃2.湿度55-65%(3)运转管理1.做好筒子的新陈代谢2.筒子质量(通过万米百根断头来控制)3.设备专台专用4.执行工艺纪律5.操作合理规范浆纱浆纱质量指标控制(一)上浆率的控制1.浆液的浓度与粘度2.压浆条件3.浆槽温度4.浸浆长度5.浆纱机速度6.浆槽内纱线的张力(二)回潮率的控制1.烘房温度2.浆纱速度3.排风量4.气流方向5.上浆率(三)伸长率的控制1.经轴制动力2.浸浆张力3.湿区张力4.干区张力5.卷绕张力均匀片纱张力措施1.采用间歇整经方式及筒子定长2.分区段配置张力装置的附加张力3.纱线合理穿入伸缩筘4.整经根数的设置采用多头少轴的原则、5.适当增加筒子到整经机机头的距离6.加强生产管理,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均匀退绕张力的措施1.采用下退绕活上退绕2.定码长加小字条方法3.少加或不加制动力4.采用各种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