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调整注意事项修订稿

合集下载

工程机械制动调整方案怎么写

工程机械制动调整方案怎么写

工程机械制动调整方案怎么写一、调整原理(一)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工程机械的制动系统是通过摩擦力来实现机械设备的停止和保持。

通常制动系统由制动器、制动鼓/盘、制动液和辅助装置等组成。

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受到操纵杆的作用使得制动鼓/盘与车轮或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接触,通过摩擦力产生制动力矩,从而使机械设备停止或保持。

(二)制动系统的调整原理工程机械的制动系统调整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制动器的间隙和工作行程,使得制动器能够在保证良好制动效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制动性能,保持制动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并使得整个制动系统的工作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调整工具1. 扳手:用于调整制动器的间隙和工作行程;2. 尺子:用于测量制动器的间隙和工作行程;3. 螺丝刀:用于拧制动器螺丝,调整制动器的工作行程;4. 压力表:用于测量制动液的压力,判断制动器的工作效果;5. 千斤顶:用于抬升机械设备,使得车轮脱离地面,方便制动器的调整。

三、调整步骤1. 停车并卸载:将工程机械停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卸载机械设备的负荷,使得车轮脱离地面;2. 调整制动器间隙:用扳手调整制动器的间隙,使得制动器与制动鼓/盘的间隙达到标准要求;3. 调整制动器工作行程:用螺丝刀调整制动器的工作行程,使得制动器在踩下制动踏板时,能够产生适当的制动力;4. 测试制动效果:使用压力表测试制动液的压力,检查制动器的工作效果,确保制动系统正常工作;5. 复原并测试:将机械设备卸载,车轮重返地面,测试制动效果是否符合要求;6. 调整完成并记录:对调整后的制动系统进行整体检查,并将调整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四、注意事项1. 谨慎操作:在调整制动系统时,要谨慎操作,避免因误操作造成制动系统调整不当或者损坏。

2. 参照规程:在调整制动系统时,要严格按照车辆的技术规范和制动器的调整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定期维护:工程机械的制动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制动系统的异常情况。

天车制动器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天车制动器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天车制动器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天车制动器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1.制动器上共有可调整位置三处,示意图上对应符号位A、B、C。

2.A为顶杆;B为主弹簧;C为制动器架调节螺丝。

3.顶杆的作用是保证液力推动器活塞有足够的行程。

当制动器打开时,如闸瓦张开距离过小、液力推动器行程过小,则调整顶杆,同时观察液力推动器活塞杆的伸出量,一般为3mm左右即可。

4.主弹簧的作用是保证制动器工作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制动力。

当制动器工作时,如发现制动力不足,要立即调整主弹簧的压缩力,以便产生足够的制动力。

一般意义上的“调抱闸”,说的就是调整主弹簧,而不是调整顶杆。

5.制动器调节螺丝的作用是调节闸瓦与闸轮的间隙。

当更换制动器架、更换闸皮、更换闸轮时,如发现闸瓦与闸轮间隙过小,则要将盖螺丝退出几圈,同时要调整顶杆、主弹簧,保证闸瓦与闸轮有适当的间隙,一般为3mm。

在保证闸瓦与闸轮间隙适当的前提下,保证液力推动器行程适当、制动力适当。

注意:液力推动器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油液行车行走速度V行车减速时间t行车正常减速距离L=*V*t行车抱闸的安全滑行距离行车动能W=*m*V*V行车抱闸后,在轨道上滑动,滑动摩擦力为F=m*g*μ行车抱闸的安全滑行距离S=W/F(一)大车运行机构的传动形式及组成大车运行机构的传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分别驱动形式(下图a),另一类为集中驱动形式(下图b)。

分别驱动形式与集中驱动形式相比,其自重较轻,通用性好,便于安装和维修,运行性能不受吊重时桥架变形的影响,故目前在桥式起重机上获得广泛采用。

集中驱动形式只用于小起重量和小跨度的桥式起重机。

大车运行机构构成如下图所示,是由电动机、齿轮联轴器及传动轴、减速器、车轮组、制动器等构成。

由电动机经减速器传动所带动的车轮组称为主动车轮组,无电动机带动只起支承作用的独立车轮组称为从动车轮组。

当电动机通电后,常闭制动器打开,通过制动轮联轴器、传动轴、齿轮联轴器将转矩传人减速器内,经齿轮传动减速后传递给低速轴齿轮联轴器并带动车轮组中的车轮转动,在大车轮与轨道顶面间产生的附着力作用下,使大车主动轮沿大车轨道顶面滚动,带动整台起重机运行。

制动器安装、检查、调整

制动器安装、检查、调整
: :
; : :
,
~、
;
,
:
:
j
6 ⒌
4
3
r
j ji∶ ∶ )∷ ∶ ∶
t0Ⅱ
… 昶ˉ 巾 ” 榀 ¨ 也 泳
亏乩 ‘ 饣 〓〓 卫

()(l ∶ ∶

'`
△冖● △ 缸 〓

'f
11◇
173

,1廴
∫ f
F∷ ∷
:J∶ li
艹 ∶ Ⅳ弭Ⅵ Ι
|∶ :∶:∶ ::∶::∶ :::∶


制动器的安装与调整 1、 安装前的检查 检查制动器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是否有损坏或缺件 。 检查制动轮表面是否清洁 ,若 有油污或其他脏物 ,应 彻底清楚干净 。 2、 制动器的安装 制动器的安装请参照 (图 一 )按 下列规定和步骤进行 纵装 :松 开 (ω 、(7)、 (8)、 (10)螺 母 ,转 动拉杆 (9),撑 开制动臂 ,再 将制 动器套装在制动轮上 横装 :当 制动轮 己装在 电机与其他机件之间时 ,松 开螺母 (6)、 (7)、 (8)、 (1o) 转动拉杆 (9),并 取下螺杆 (5)、 拉杆 (9),将 制动臂放倒 ,从 侧面装到制动轮上。 制动器安放在主机底座上后 ,松 弛的拧上地脚螺栓 ,旋 转拉杆 (9),此 时瓦块随位调整装 置 (2)中 的螺母应松紧适当,使 制动器两侧制动瓦与制动轮贴合 ,若 贴合不好 ,继 续旋转 拉杆 (9),当 制动瓦与制动轮表面贴合达到最佳状态时停止旋转 ,然 后拧紧地脚螺栓 。 使用时推动器需加注液压油 ,具 体油液牌号详见所匹配的推动器说明书 。 3、 制动器的调整 推动器工作行程的调整 首先应将弹簧力释放到最小值 ,然 后再旋转拉杆 (9),使 制动器处于闭合状态 ,继 续旋 转 ,使 推动器推杆的起升高度lil值 符合 (表 一 )规 定 ,随 着制动衬垫的磨损 ,推 动器的工作 行程逐渐增大 ,H1值 逐渐减小 ,当 减小到Hhin值 时见 (表 丁 ),需 及时按以上方法及时调整 否则制动失效 。 制动力矩的调整 松开螺母 (ω ,夹 住螺杆 (5)的 尾部方头 ,转 动螺母 (7),使 弹簧安装长度符合铭牌 上所给参数要求 ,调 整好后将螺母 (6)和 (冫 )拧 紧即可 制动瓦退距的调整 :当 制动瓦打开时,调 整螺栓 (1),使 两边退距保持一致。 该系列制动器若装 配退距均相等装置,当 制动器打开时两边 自动均等,无 需调整 。 固定制动瓦的螺母 (2),应 松紧适当,使 制动瓦与制动轮可 以随位 。 二 、制动器运行前的检查及运行 1、 运行前的检查 :制 动器运行前应全面检查 ,检 查各项调整是否 正确无误 ,各 部分的缩 紧螺母是否锁紧 ,推 动器接线是否正确 。 2、 试运行 :通 过检查 ,一 切正常后 ,制 动器应在主 机上试运数次 。让制动器衬件进行 一 定的磨合 ,从 而使之与制动轮的贴合 良好 。 三、使用和维修 1、 定期检查制动器的工作状况 。 2、 检查时应着重 以下各项 各铰接处是否磨损 。 制动器的构件运动是否正常 ,各 螺母是否紧固。 推动器的升起 高度是否符合规定 。 推动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液 压油是否足量 ,有 无漏油和渗油现象 ,引 入 电线和绝缘是 否 良好 。 销轴及心轴磨损量超过原葺径的甄或椭圆度 超过0。 骊m应 更新 。 制动瓦是否正常的贴合在制动轮上 ,摩 擦表面 的状态是否完好 ,有 无油腻 、赃物痕迹 当制动衬垫厚度 δ 到 δ mn数 值时 ,.应 更换新的制动衬垫。 达 ∷・ 存放半年 以 L时 间在制动器使用前应对铰接销轴进行润滑 。

制动器的安全规定

制动器的安全规定

制动器的安全规定是保障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要求之一。

制动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工作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制动、停车以及避免事故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制动器的安全性,制动器有一些相关规定。

以下是制动器的安全规定:1. 制动器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安装牢固可靠。

制动器的安装位置对于制动性能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以确保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2. 制动系统的主、副泵应该设置在车辆的合适位置,并且操作方便。

主、副泵是制动系统的核心组件,它们的设置位置必须合理,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刹车。

3. 制动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且制动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系数必须适中。

制动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其耐磨耐高温的性能。

另外,制动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系数必须适中,过高或过低的摩擦系数都会影响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4. 制动器的冷却系统必须可靠,并能够快速降低制动器的温度。

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导致制动器过热,影响制动效果甚至引发事故。

因此,制动器的冷却系统必须可靠,并能够迅速将热量散发出去。

5. 制动器的维修保养必须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

制动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制动器的维修保养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6. 制动器的制动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够满足制动距离的要求。

制动器的制动性能是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够满足制动距离的要求。

制动器的制动距离过远会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而制动距离过短又可能导致紧急制动的时候打滑,影响制动效果。

7. 制动器的调试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并且确保制动器无异常声响。

制动器的调试工作是确保制动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并确保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无任何异常声响的出现。

异常声响往往是制动器存在故障或磨损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GB7258-2017在制动方面的修订内容及影响

GB7258-2017在制动方面的修订内容及影响

18AUTO TIME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1 GB7258-2017修订背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人们对安全出行要求也逐渐提高,GB7258-2017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修订的,GB7258是我国机动车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在整车制造、出厂检验、定型、注册登记,进口车检验、商检查验,安全技术检验、运行安全管理等相关领域广泛应用,发挥了技术法规的作用。

GB7258于1987年首次制定,1997年第一次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订,2012年第三次修订,2017为最新修订版。

自标准实施以来,在提升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标准进行修订:a .近年来由于公路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全国公路路网逐渐发达,道路状况发生较大变化,但局部地区存在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客货混装的情况。

b .城市公交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逐渐增多)的防火性能和逃生便利性存在不足,安全技术要求偏低。

c .各种货车的交通事故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中重型载货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配置偏低,半挂汽车列车的主挂车制动不匹配。

d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旅居车辆等新兴GB7258-2017在制动方面的修订内容及影响张洪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2摘 要: G 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于2019年09月29日正式批准发布,它的发布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了GB7258修订后,制动方面的变化,对其逐条进行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GB7258-2017;机动车;安全;制动车辆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在安全技术要求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

本文通过对GB7258-2017中关于制动条款的梳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其中的修改条款与新增规定,供其在设计、制造、应用等工作中参考。

板式制动器调整维护及注意事项

板式制动器调整维护及注意事项

板式制动器调整维护及注意事项·制动器的调整需经培训过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工作原理:本制动器为通电松闸、断电后由弹簧施压制动的常闭瓦块式制动器。

由磁轭(1)、衔铁(2)、制动瓦(4)、松闸扳手(14)等构件组成。

制动器由2个独立的板式制动器组成,可分别独立产生制动作用。

当拧紧安装螺栓(5)时,制动弹簧的压紧力使制动瓦(4)对制动轮产生正压力和摩擦力,从而对制动轮产生制动力矩。

通电后,板式制动器两侧同时吸合,使衔铁(2)分别克服两边制动弹簧的压紧力,使制动瓦(4)解除对制动轮的正压力和摩擦力,从而使制动器松闸。

出厂时制动器已做调整,如在运输过程和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变化,制动器不能正常工作可按以下方法调整板式制动器结构图1 —磁轭2 —衔铁3 —制动靴4 —制动瓦5 —安装调节螺栓6 —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7 —制动器线盒8 —铭牌9 —制动弹簧调节螺栓10 —制动弹簧11 —消音垫调节螺栓12 —消声垫13 —六方松闸块14 —松闸扳手1制动间隙调整:如图2所示,出厂时调好的正常制动间隙A是0.4~0.5mm.首先逆时针旋动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6),使之与机座脱离接触(如拧不动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可先松动安装调节螺栓5)。

然后调整安装调整螺栓来调节制动间隙(四个螺栓均衡调节),把间隙A调整到0.4~0.5mm,并保证四周气隙均匀。

然后顺时针旋动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6),使之与机座顶紧。

通电后制动瓦与制动轮间隙应大于0.15mm,小于0.30mm,如间隙小于0.15mm,可适当加大制动间隙A。

调整后锁紧所有调整螺栓。

最后通电检查,如若气隙发生变化,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调整。

注意:制动间隙,出厂时已做调整。

如现场调整不当会出现以下情况;(a).制动间隙过大,抱闸不动作,无法开闸。

(b).间隙过小,抱闸不动作,无法开闸。

(c)各种调节及固定螺栓必须紧固紧,否则会出现间隙变化或制动失效。

2 弹簧压力调整:如曳引机制动力矩不够,可顺时针微调调节螺栓(9),加大弹簧压力。

制动器间隙调整

制动器间隙调整

制动器➢适用于安装在旋转的制动盘上,用于停机制动、工作制动和紧急制动➢制动器安装在齿轮箱的高速轴侧。

该制动器是一个液压动作的盘式制动器,为常闭式,具有刹车间隙自动补偿功能。

➢主动式与被动式制动器✓主动式:加压制动、泄压打开(SL3000)✓被动式:加压打开、泄压制动(SL1500)✓在首次安装制动器时,必须检查主动制动器刹车片保持架与制动盘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必须大于1mm,小于3mm。

刹车片更换:➢取下制动器尾帽上的两个传感器;➢手动打开制动器;➢在尾帽中间传感器的安装孔内安装气隙螺栓和垫圈,并手动拧紧①刹车片磨损传感器②制动器打开与未调整传感器③气隙螺栓和垫片制动器最小打开压力、泵启动压力、停止压力、溢流压力、系统最大可承受压力制动器最小打开压力:125bar液压泵站启动压力:130bar液压泵站停止压力:160bar溢流压力:190bar系统最大可承受压力:210bar适用范围AWA制动器制动间隙调整版A 发行日期2008-03-24本1:AWA定位装置的位置主定位系统辅助定位系统2:制动间隙调整2.1:制动器的安装,见下图2.2制动间隙的调整1)制动间隙调整前的制动钳相对于制动盘的位置。

(见图2-1)O型圈图2-1 图2-22)调试前先拆除制动器上的O型圈,位置在制动钳与基座之间。

(见图2-2)3)松开主定位系统、辅助定位系统的螺栓、螺母。

图2-3 图2-4完全拧松4)检查滑动轴是否滑动顺畅。

应能够用手指推动滑动轴上下运动。

若滑动不畅则可以松开顶部的螺栓进行微调。

(产生原因为:拧紧安装螺栓(或螺母)时液压扳手有可能会带动AWA的安装基板产生位移。

)同时检查滑动轴与定位轴之间的平面的间隙。

图2-5 图2-6 在滑动轴滑动不畅时此U型孔可进行微调。

此时滑动轴应可以轻易滑动。

5)手动加压8~10次,注意:任何情况下手动加压的次数不应少于8次,目的是为了将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调整为2mm。

间隙全部位于被动钳一侧图2-7 图2-8 主动钳被动钳制动间隙2mm6)泄压后使制动器进入闭闸状态。

制动器维修调整

制动器维修调整

制动器维修调整1.电磁力的调整。

使制动器具有足够的松闸力,必须调整两个铁芯的间隙,其方法:1.1用扳手松开调节螺母部位的锁紧螺母,然而调整调节螺母的间隙至适当程度后,再拧紧锁紧螺母。

1.2粗调时两边的调节螺母先要向内拧动,使两个铁芯完全闭合,测量栓杆的外露长度并使其相等。

1.3粗调完毕,以一边的调节螺母先退出0.3mm作为已调好的位置,拧紧螺母不再变动,另一边仔细地退出调节螺母,使两边栓杆后退时总和为0.5~lmm,即两个铁芯的间隙为0.5~1mm。

栓杆后退量可用表具测量。

2.制动力矩的调整。

制动力矩是由弹簧作用产生,因此,须调整主弹簧的压缩量,其方法:2.1松开主弹簧锁紧螺母,将调节螺母拧紧,使弹簧长度缩短,增大弹力,制动力矩增大。

2.2松开主弹簧锁紧螺母,将调节螺母拧松,使弹簧长度增长,减小弹力,制动力矩减小。

2.3制动力矩调整完毕,应拧紧锁紧螺母。

其调整注意事项:2.3.1应使两边主弹簧长度相等,压缩量的调整应适当。

2.3.2满足轿厢升降时足够的制动力,迫使轿厢迅速停止运行,可靠地处于静止状态。

2.3.3制动力过大会造成制动过度,影响电梯的停层平稳性,应满足平滑迅速制动。

2.3.4制动力过小会使制动力矩不足,造成不能迅速停止,影响电梯的平层准确度,甚至会出现滑车或出现反平层现象。

2.3.5制动器的闸带安装使用,其初期磨损速度很快,待闸带与制动轮磨合后,磨损速度趋向缓慢。

当闸带磨损量增大,主弹簧亦随之伸长,从而制动力矩逐渐减小。

为保证制动力矩不变,且调整方便,宜在制动器安装调整完毕,将弹簧长度在双头螺杆上刻线作记号。

当闸带磨损使弹簧伸长后,可根据刻线将弹簧调整至原来的长度。

3.制动瓦与制动轮的间隙调整,通常为0.5~0.7mm,且在制动瓦与制动轮表面各部位间隙均匀,其方法为调整时用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瓦,此时两个铁芯闭合在一起,将上面两个螺钉旋进或旋出,用塞尺检查制动瓦和制动轮上、中、下三个位置的间隙应当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动器调整注意事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天车制动器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1、常见制动器:
1、制动器上共有可调整位置三处,示意图上对应符号位A、B、C。

B弹簧
C调节
螺丝
A顶杠
闸瓦B弹簧
推动器
2、A为顶杆;B为主弹簧;C为制动器架调节螺丝。

3、顶杆的作用是保证液力推动器活塞有足够的行程。

当制动器打开
时,如闸瓦张开距离过小、液力推动器行程过小,则调整顶杆,同时观察液力推动器活塞杆的伸出量,一般为3mm左右即可。

4、主弹簧的作用是保证制动器工作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制动力。

当制
动器工作时,如发现制动力不足,要立即调整主弹簧的压缩力,以便产生足够的制动力。

一般意义上的“调抱闸”,说的就是调整主弹簧,而不是调整顶杆。

5、制动器调节螺丝的作用是调节闸瓦与闸轮的间隙。

当更换制动器
架、更换闸皮、更换闸轮时,如发现闸瓦与闸轮间隙过小,则要将盖螺丝退出几圈,同时要调整顶杆、主弹簧,保证闸瓦与闸轮有适当的间隙,一般为3mm。

在保证闸瓦与闸轮间隙适当的前提下,保证液力推动器行程适当、制动力适当。

?
?
注意:液力推动器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油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