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保鲜剂的类型及应用现状
常用的果蔬保鲜剂种类及作用

常用的果蔬保鲜剂种类及作用果蔬保鲜剂按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可分为如下八类:(1)乙烯脱除剂:能抑制呼吸作用,防止后熟老化。
包括物理吸附剂、氧化分解剂、触媒型脱除剂。
(2)防腐保鲜剂:是利用化学或天然抗菌剂防止霉菌和其它污染菌滋生繁殖,防病防腐保鲜。
(3)涂被保鲜剂: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散发,防止微生物入侵。
包括蜡膜涂被剂、虫胶涂被剂、油质膜涂被剂、其它涂被剂。
(4)气体发生剂:可催熟、着色、脱涩、防腐。
包括二氧化硫发生剂、卤族气体发生剂、乙烯发生剂、乙醇蒸气发生剂。
(5)气体调节剂:能产生气调效果。
包括二氧化碳发生剂、脱氧剂、二氧化碳脱除剂。
(6)生理活性调节剂:能调节果蔬的生理活性。
包括抑芽丹、苄基腺嘌呤、2,4-d。
(7)湿度调节剂:调节湿度。
包括蒸气抑制剂、脱水剂。
(8)其它类保鲜剂:如烧明矾等。
一、利用乙烯脱除剂保鲜果蔬果蔬贮藏环境中,即使存在千分之一浓度的乙烯,也足以诱发果蔬的成熟,所以果蔬采收后1—5天内施用乙烯脱除剂可抑制果的呼吸作用,防止后熟老化。
下面分别以一例说明其调配和使用方法。
(1)物理吸附型乙烯脱除剂将活性炭装入透气性的布、纸等小袋内,连同待贮藏的果蔬一起装主塑料袋或其它容器中贮存,果蔬贮量较大的,将活性炭分散地放置于果蔬中层和上层,使用量一般为果蔬重量的0.3%—3%。
如活性炭受潮,吸附性能会降低,应予以更换。
(2)氧化吸附型乙烯脱除剂氧化型的保鲜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将其被覆于表面积大的多孔质吸附体的表面,构成氧化吸附型乙烯脱除剂。
如将高锰酸钾5克,磷酸5克,磷酸二氢钠5克,沸石65克膨润土20克,放在一起混合(或按比例混合),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充分浸润,经干燥后粉碎制成粒径2—3毫米的小颗粒或制成3毫米左右柱状体。
将保鲜剂装入透气性的小袋中,与待贮藏的果蔬一起装入容器中,密封包装置阴凉处贮存。
它适用于各种果蔬尤其适用于甜瓜、葡萄、水蜜桃的保鲜贮藏,使用量按重量比为0.6%—2%。
果蔬保鲜剂的种类及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剂的种类及发展趋势曲勃(2006级农产品加工与储藏专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果蔬产业迅速发展。
蔬菜、水果已成为继粮食之后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从1993年开始,水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水果第一大国.2003年果园面积9436.7千公顷(14155万亩),产量7551万吨。
其中,苹果、梨、桃、李、柿的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梨产量占60%左右;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列第三位;全世界荔枝70%产于中国.山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主产省区,年产量1060万吨,之后依次为河北(767万吨)、广东(718万吨)、陕西(621万吨)。
2004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7954千公顷,产量54032万吨,居世界第一.我国果蔬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总体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果蔬采后贮藏加工业发展迅猛,大宗果蔬贮藏已基本解决,基本实现南北调运与长期供应,为丰富市场供应,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增长亮点。
目前,我国果品总贮量占总产量的25%以上,商品化处理量约为10%,果品加工能力约为6%,蔬菜加工能力约为10%。
果蔬采后损耗率降至25%~30%,贮藏、加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果蔬(特别是水果)生产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区域性以及本身属易腐性商品,这与消费者对果蔬需求的多样性及淡季调节的迫切性相矛盾,因此果蔬贮藏保鲜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某些果蔬生命活动变化、腐烂变质机理的研究仍显不够,把研究重点放在大宗品种上,而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果蔬和新品种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却不甚成熟,甚至严重缺乏。
水果蔬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20%~ 30% , 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技术有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臭氧离子贮藏等, 在这些贮藏保鲜技术中, 果蔬保鲜剂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辅助技术及常温下的一项独立技术而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其分述如下:1 化学防腐保鲜剂这类试剂主要以液体浸泡、喷布或气体熏蒸的方式抑制或杀死果蔬表面的微生物,从而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根据其防治功能可分为: ①防护型化学防腐保鲜剂。
2024年保鲜剂市场分析现状

保鲜剂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保鲜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持食品的色泽和质地,并防止食品腐败。
保鲜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与食品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保鲜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保鲜剂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保鲜剂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
目前,保鲜剂市场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对成熟,而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 市场主要分割区域保鲜剂市场主要分为分割区域,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太平洋地区、中东和非洲等。
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保鲜剂市场,但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市场增速较快,预计未来几年内将迎来较高的增长率。
4. 主要市场驱动因素4.1 食品工业的发展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发展,保鲜剂市场得到了强劲的推动。
食品工业对于食品质量和保鲜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使用更多的保鲜剂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确保食品的品质。
4.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保鲜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降低食品腐败的风险,因此符合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需求。
4.3 医药工业的需求增长保鲜剂在医药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用于保护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保鲜剂的需求也在增加。
5.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全球保鲜剂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多家知名企业参与竞争。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XX公司、XX公司和XX公司等。
这些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等手段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6. 市场前景展望保鲜剂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保鲜剂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也将推动市场的增长。
此外,新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是贮藏、运输、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果蔬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新鲜果蔬贮藏技术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国内果蔬贮藏保鲜常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前言:果蔬营养丰富,能提供人体易缺乏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活性物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人们主要的副食品之一。
近年来,我国果蔬生产发展很快。
2010年我国果蔬总产量分别达到1亿吨和6亿吨,然而由于我国果蔬保鲜贮运能力严重落后,每年果蔬腐烂造成的损失超过8000万吨,济损失高达750亿元,占果蔬总产值的30%以上[1]。
果蔬生产都有特定的季节性、地域性和易腐性,而果蔬采收后仍然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机体,产生旺盛的呼吸和蒸发等各种生理代谢活动,从而分解消耗能量和有机养分,并释放出呼吸热,使果蔬变质、变味、萎蔫、腐烂,造成严重损耗。
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果蔬的贮藏保鲜工作,有效地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保证旺季不烂,淡季不断,使市场周年均衡供应。
这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果蔬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对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影响果蔬保鲜的因素果蔬采后会进行呼吸和蒸发等复杂的生命活动,仍消耗O2排出CO2。
果蔬代谢是由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等系列酶促反应的复杂过程组成。
这些活动都与果蔬贮藏保鲜密切相关,影响和制约着果蔬的贮藏寿命,其中影响果蔬代谢活动及贮藏效果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2]。
研究发现,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等贮藏条件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很大,保证果蔬品质的良好必须有适宜的贮藏条件,这成了许多保鲜技术设计的根本理论依据。
2、常用果蔬保鲜技术目前,世界各国一直都十分重视果蔬的保鲜研究,国内外在农产品保鲜理论、保鲜设施、保鲜材料和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在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食品保鲜剂研究进展

食品保鲜剂研究进展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保质期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使用食品保鲜剂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口感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介绍食品保鲜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以及研究进展。
一、食品保鲜剂的种类1.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能够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其作用是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
常用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酸钠等。
维生素C主要应用于果蔬类产品,可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同时可保持颜色和硬度;维生素E主要应用于动物油脂类产品和营养保健品,可保持油脂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硫酸钠可作为肉类生产时的防腐保鲜剂,能够减少肉类在加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2. 酸度调节剂酸度调节剂主要用于保持食品的酸度,从而控制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酸度调节剂有醋酸、柠檬酸等,用于果酱、果汁、果冻等产品中。
此外,市场上还有一些复合酸度调节剂,如淀粉酶和果胶酶,可以有效地控制食品的黏稠度和口感。
3. 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防腐剂有亚硝酸盐、山梨酸、丙二酸钠等。
亚硝酸盐主要用于肉制品、蛋类和鱼类等食品中,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防止潮味;山梨酸可用于面包、面团等面制品,能够抑制酵母和霉菌的生长;丙二酸钠主要用于饮料、果汁等产品中,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食品保鲜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 抑制微生物生长食品保鲜剂可以降低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种方式常用于肉类、蛋类、面制品等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食品中,防止细菌和霉菌繁殖导致的污染和变质。
2. 抑制氧化反应食品保鲜剂可以抑制食品中的氧化反应,从而减少维生素流失、颜色变化和口感变差等问题。
这种方式常用于果蔬类和动物油脂类产品中。
食品保鲜剂可以调节食品中的酸度和pH值,从而控制细菌的生长。
这种方式常用于果酱、果汁、果冻等产品中。
1. 天然保鲜剂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天然保鲜剂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果蔬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一、现状1、冷冻保鲜为果蔬保鲜的一种常见方法,具有成本低、耗费能源少的优点,但是对果蔬内部结构的冲击很大,不利于保持食品的细节和营养价值。
2、气调保鲜通过调节温度、湿度、气体组合等多种方式实现食品的保藏,可以有效控制果蔬发酵、腐烂褐变以及失水、萎蔫等变质现象,从而保持食品原有的鲜美口感,对于寿司、生鱼片等海鲜饮食保鲜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超声波保鲜超声波技术依靠其高效且不伤害食物外观的特性,可以防止食物发芽、变质和变质等过程,可以将食物的保鲜期延长更长的时间。
4、辐射保鲜运用物理辐射的方法来阻止果蔬细菌的繁殖,有效抑制和杀灭它们,并且可以有效保护果蔬保鲜品质和营养成分,延长食品保鲜期。
二、发展趋势1、整体果蔬保鲜体系结合冷藏处理和食品添加剂,如抗氧化剂、防腐剂和微生物活性物质等,将综合营养素的安全性、适合性和营养价值不受破坏的果蔬保鲜技术推广发展。
2、功能性果蔬保鲜运用功能性配方止腐剂、抗氧化剂等产品的形式来改善果蔬的保鲜特性,以及提高食品的长期安全性,开发出营养价值更高的果蔬保鲜品,以扩大果蔬保鲜品消费量。
3、活性包装材料开发活性包装材料,控制果蔬中湿度、氧气浓度、过氧化氢、臭氧,拥有延长果蔬保鲜期、节省空间和能源等优点,进而延长果蔬质量及口感。
4、冷冻保鲜技术改进和发展后现代的冷冻保鲜技术,应用一系列特殊冷冻保鲜工艺来实现果蔬的低温保鲜,改善果蔬口感,并得到更好的保鲜效果。
总结: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的保障果蔬的新鲜度和安全程度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研发的一个重点,目前果蔬保鲜技术有冷冻保鲜、气调保鲜、超声波保鲜以及辐射保鲜,发展趋势是整体果蔬保鲜体系建设,开发功能性果蔬保鲜、活性材料包装,以及改进冷冻保鲜技术等。
果蔬保鲜技术现状及展望

二、新型果蔬保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超声波保鲜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破坏果蔬表面的微生物和虫卵, 从而延长保质期。此外,超声波还可以促进果蔬的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提高 果蔬的营养价值。
二、我国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的现状
另一方面,我国在气调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 减压贮藏技术是将贮藏环境的气压降低,一般降低到大气压的1/10,以减少贮藏 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造成一定的真空度,达到降氧目的,是气调冷藏的进 一步发展。冰温贮藏则是指在0℃以下、冰点以上温度下贮藏,这种方法能够更 好地保持果蔬的品质。
三、重要结论
三、重要结论
通过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1、果蔬保鲜加工的机理和模型
1、果蔬保鲜加工的机理和模型
目前,关于果蔬保鲜加工的机理和模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尚需要进一步深 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对果蔬保鲜加工机理和模型的研究,以便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果蔬保鲜加工的规律和机制。
2、果蔬保鲜加工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不同的保鲜加工方法对果蔬的保鲜效果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采用单一的 保鲜加工方法难以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保鲜。 此外,保鲜加工的效果还受到果蔬种类、采摘时间、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针对不同种类的果蔬和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保鲜加工方法。
三、果蔬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趋 势和挑战
三、果蔬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未来,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安全性和环保性将成为果蔬保鲜技术的重要考虑因素。随着人们对食品安 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新型保鲜技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设备发展现状及应用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设备发展现状及应用保鲜技术和设备是果蔬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对于果蔬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国内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冷藏、冷冻、真空包装、调节气氛保鲜和化学保鲜等方面。
冷藏是最常见的果蔬保鲜技术之一,通过将果蔬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延缓果蔬的老化和变质,从而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目前,国内果蔬冷藏设备的发展较为成熟,包括冷库、冷藏车等。
除了冷藏,冷冻也是一种常用的果蔬保鲜技术。
冷冻可以迅速将果蔬的温度降低到低温,有效地延缓果蔬的氧化和酶解反应,从而实现果蔬的长期保存。
真空包装技术则是通过将果蔬包装在无氧条件下,减少果蔬与空气接触从而延缓氧化反应的进行,达到保鲜的目的。
调节气氛保鲜技术是一种通过调节果蔬存放环境中的气氛成分来保鲜果蔬的方法,常用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等。
化学保鲜技术是利用化学品来延缓果蔬的变质,常用的化学品有抑菌剂、抑腐剂等。
国外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较为先进,主要集中在新鲜度保持、薄膜包装、智能控制等方面。
在新鲜度保持方面,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利用生物传感器、分子印迹技术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果蔬的新鲜度,从而准确判断果蔬的保鲜期。
薄膜包装技术是一种将果蔬包装在特殊薄膜中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果蔬的呼吸作用和水分散失,从而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智能控制技术则是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果蔬的温度、湿度、气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果蔬的存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在果蔬保鲜设备方面,国外先进的果蔬保鲜设备主要有智能仓库、智能监控系统和保鲜网箱等。
智能仓库可以通过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和控制果蔬的存放环境,确保果蔬的质量和安全。
智能监控系统则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温度湿度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测果蔬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保鲜网箱是一种用于果蔬保鲜的特殊容器,可以通过调节气氛和湿度,延缓果蔬的老化和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