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沁园春长沙_优秀课件(共27张PPT)

万物 总写
学生研讨
好的诗歌往往在语言是经过反复锤
炼的,所以鉴赏诗歌语言是我们鉴 赏诗歌的一个关键,在这几句景物 描写中,你认为哪些字用的好,表 现力特别强?
看万山红遍
现这 力几 特句 别中 强哪 些 词 表
提示:
分析写景的语言 , 层林尽染 也就是分析精妙 漫江碧透 的词的用法。对 于景物描写中的 百舸争流 静景我们往往要 注意形容词和副 鹰击长空 词;对于动景我 鱼翔浅底 们往往要注意动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词。
起句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人物:诗人自己 时令:深秋 地点:橘子洲畔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景物)?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山
树
水
船
鹰 鱼
湘 江 秋 景 图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物
⑴ 、词人是怎样变换观察视角写 景的? 山
树 水 景
远眺
船
鹰 鱼
近观
仰望 俯瞰
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含蓄巧妙回答
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回忆与同伴到水流中央游泳,在激流中奋臂 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 舶的场景,毛泽东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 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要像当年中流击水、 搏击风浪那样,勇敢地投身革命风浪之中, 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
长 沙
解
题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明帝女
儿沁水公主的园林,被外戚窦宪仗 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 此词牌 由此而得名。 长沙,题目,告诉我们写作地点是在 长沙 如:《沁园春.雪》
(全班齐读 )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 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 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 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课件 (共80张PPT)

知人论世
湘 江 北 去
橘子洲头
看 万 山 红 遍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 江 碧 透
百舸争流
鹰 击 长 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上阕小结:
寒秋、湘江、 橘子洲头
独立寒秋图
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写 景
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鹰 鱼
遍 染 碧 争 击 翔
静景
远景
仰视
湘江秋景图
动景 近景 俯视
“长沙”是标题。
怎样读懂诗歌?
1.读懂的目标:准确把握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或者表达了什么志向。 2.读懂的方法和步骤: ①尽量读懂诗句字面意思; ②由字面意思展开想象,理解意象和意境的特 点,体会诗歌情感思想; ③参考题目、作者、注释、典故、意象和直接 表露情感志向的词句,进一步确定诗歌主旨。
一、作者和写作背景
定的疑问。这里意为“由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
人民的前途”。“谁主沉浮”蕴含“我主沉浮”
之意,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3)此三句小结过渡,借询问大自然的盛衰由
谁来主宰,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
(抒情)
词的上阕描述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意象 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雄鹰 游鱼
意境 生机勃勃 感情 乐观态度 一切景语皆情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的下阕突出什么人的活动?由哪个 字领起?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峥 嵘 岁 月 图
同学少年, 年龄气质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精神状态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功名利禄
补充
中流击水
此句从《晋书·祖逖tì》中的“中流击楫”化来的。 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发生在东晋初年。西晋末 年,经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国力削弱,西北匈 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乘机入侵,势力直达长江北岸,西 晋灭亡。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王 朝。祖逖决心光复中原,为国立功。
沁园春长沙市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战构是 地 思, 最
仄 的
领
北思大 国飞江
象。 黄 便 长 枪 袖
花, 具 一 声,
风扬流
如 有 行。 写
光。 起 淌,
血了
诗,
来,
残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嘹便天轻调一屈相
亮成安易动首指信
了了门不了气数你
东 世 城 朗 半 势 算, 是
9
10
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 全词线索的动词。
上阕:立、看、怅、问
整
景
体 感
下阕:忆、记
知
情志
11
什么是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 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 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 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 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 “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 “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 “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 是“意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 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 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迈气慨。
19
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 作用?
设问结尾,采用了象征手法,运 用了大胆的夸张,含蓄巧妙回答 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投身革 命, 急流勇进, 担负大任.
20
《沁园春·长沙》创作 于1925年秋。这年2月, 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 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 泽东同志。在韶山人 民的掩护下,毛泽东 同志秘密离开韶山, 到达长沙,并独自去 了橘子洲头。
12
请找找本诗中的意象
万 山 红遍 层 林 尽染 漫 江 碧透 百 舸 争流 鹰 击长空 鱼 翔浅底
13
学生研讨
沁园春 长沙 课件(共25张PPT).ppt

三、研读下片 自由讨论,分享交流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设问与上片末 尾的设问句有什么联系?
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主宰 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 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孤独?悲秋之情?
三、研读上片 ➢ 品味“看”字的统领七句
写景语句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
自由
描写角度
/
描写技巧
用词分析
三、研读上片 ➢ 品味“看”字的统领七句
写景语句
描写角度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远眺:山色
静景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近观:江景
鹰击长空 仰视:天空 动景
1、词是诗的别体,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 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近体乐府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3、词的分类: (1)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 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3)词派:婉约派、豪放派
情感:这一怅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书写出对国家命运的关 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上阕写了些什么?
明确: 上阕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三、研读下片 自由讨论,分享交流
《沁园春·长沙》PPT精品课件(完美版)

最震撼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 我,我必犯人!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初读任务】 1.“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在古代的诗词中通常充 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 样子的?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3.教育部官网“工作动态”栏目近日密集公布了4所部 属高校主要领导变更信息,一批_________的干部履
年富力强 新。(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4.7月3日是白俄罗斯国家_独__立__日,也是白俄罗斯的国 庆节,每年的这一天,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都会举行隆 重的阅兵仪式。(独立·独力)
﹒伥鬼 ﹒睁眼
淳厚
﹒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解析】选C。A项,“闾”读“lǘ”,其余都读“lǚ”; 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 “chānɡ”;C项,都读“zhēnɡ”;D项,读音依次为 “kuò”“ɡuō”“dūn”“chún”。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景行行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25首旧体诗词
出版后,山西大学文史系罗元贞先生非常喜爱,反复吟 诵。当读到《七律·长征》时,罗先生觉得第三句“五 岭逶迤腾细浪”中已出现了一个“浪”字,而在第五句 “金沙浪拍云崖暖”中又出现了一个“浪”字,显得重 复,不如把后一个“浪”字改成“水”字。于是, 1952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C.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周密祥尽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初读任务】 1.“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在古代的诗词中通常充 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 样子的?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3.教育部官网“工作动态”栏目近日密集公布了4所部 属高校主要领导变更信息,一批_________的干部履
年富力强 新。(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4.7月3日是白俄罗斯国家_独__立__日,也是白俄罗斯的国 庆节,每年的这一天,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都会举行隆 重的阅兵仪式。(独立·独力)
﹒伥鬼 ﹒睁眼
淳厚
﹒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解析】选C。A项,“闾”读“lǘ”,其余都读“lǚ”; 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 “chānɡ”;C项,都读“zhēnɡ”;D项,读音依次为 “kuò”“ɡuō”“dūn”“chún”。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景行行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25首旧体诗词
出版后,山西大学文史系罗元贞先生非常喜爱,反复吟 诵。当读到《七律·长征》时,罗先生觉得第三句“五 岭逶迤腾细浪”中已出现了一个“浪”字,而在第五句 “金沙浪拍云崖暖”中又出现了一个“浪”字,显得重 复,不如把后一个“浪”字改成“水”字。于是, 1952
《 沁 园 春 · 长沙》 PPT精品 课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C.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周密祥尽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6张).ppt

3.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上 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并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按要 求填写下列表格。
相关语句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关键词 万、遍 层、染 漫、透
效果分析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红得广阔,红得彻底 层——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湘江之水清澈见底的特征
白话译文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 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 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 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 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 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 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 是借物抒情。
肆 巩固练习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又称为 长短句、。诗余
• 按字数分类:58字内称为 小令 , 59-90内称为 中调 ,91以上内称为 长调。
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主人呢?
——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 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 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讲解课文 下片(下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讲解课文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文体知识
(三)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 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 而得名。
《沁园春 长沙 》ppt课件30张

同为秋景,有的衰败凋零,有的明朗而富有生机。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意象
诗人的思想感 情与客观物象融 合形成意象。
意境
组合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 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中流击水图
浪遏飞舟?
1925年
活动二:精品细读,赏析湘江秋景的特点
1.诗人眼中的湘江秋景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你从画面入手,细品语 言,感受景物特征和画面意境并进行批注。
(1)自主阅读探究批注。 (2)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成果。 要点提示
人
答
全词由眼前景到人生哲理,由问到答,层次分明,逐步深入。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秋天的树叶红得彻底、全面; 湘江之水蓝得广阔、清得透彻; 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昂 扬奋进。
炼字 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 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 现人或事物的形、声、色、态、韵等 方面的特征,借以表情达意,主要是 炼动词、形容词、量词和副词。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推敲关键词句。 3.掌握词中意象,体味词的意境。
预习作业检测
•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qìn ) (2)峥嵘岁月( zhēng róng ) (3)百舸争流( gě ) (4)怅寥廓( liáo )( kuò ) (5)挥斥方遒(qiú ) (6)浪遏飞舟( è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 (三)词的组成:
•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 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 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 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 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领字后面要停顿。如:看/万山红遍;恰/ 同学少年。
(4)四字句按“二二”停顿。如:湘江/北去; 层林/尽染;
下一页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图
• (1)思考: • 朗读开头三句,诗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的景色?
• 明确:秋天
橘子洲
• (2) 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 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 说一下
•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 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 (3)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 “直立”?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 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预习作业检测
•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qìn ) (2)峥嵘岁月( zhēng róng ) (3)百舸争流( gě ) (4)怅寥廓( liáo )( kuò ) (5)挥斥方遒(qiú ) (6)浪遏飞舟( è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 (三)词的组成:
•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 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 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 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 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领字后面要停顿。如:看/万山红遍;恰/ 同学少年。
(4)四字句按“二二”停顿。如:湘江/北去; 层林/尽染;
下一页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图
• (1)思考: • 朗读开头三句,诗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的景色?
• 明确:秋天
橘子洲
• (2) 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 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 说一下
•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 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 (3)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 “直立”?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 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 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 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 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 击水,浪遏飞舟?
1、内容:本首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 生机勃勃的“湘江霜天”图,下片抒情,借回忆 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表现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 旧中国的革命豪情。 2、方法 (1)能抓住诗歌先写景后抒情的特征。 (2)能抓住极富表现力的词语仔细体味。
天净沙· 秋思 五、当堂检测 [元]马致远 巩固练习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这首元散曲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 曲中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瘦马等景物描绘了一幅萧瑟、肃杀的 秋景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 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对于秋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志趣高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 情到碧霄。 (刘禹锡)(老而弥坚)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 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 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 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 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 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 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2013、11、22
一、自学检测
1.字音识记 百舸( gě ) · 遒劲( qiú ) · 携( xié ) · 漫江( màn ) · 挥斥( chì)
·
橘子洲( jú ) · 峥嵘( zhēngróng) ·· 遏( è )制 · 寥廓( liáo kuò ) ·· 惆怅( chàng )
·
二、小组合作
1 、上阙写了哪些意象,用了哪 些准确鲜明的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2 、下阕的哪些词句是塑造人物 形象的?这些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 情怀?
三、展示交流
1 、 上阙写了哪些意象,用了哪
些准确鲜明的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意象 山 林 江
特点 遍 染 透 争 击 翔
效果
红之广 变红的动态过程
水之清 千帆竞发 矫健有力 轻快
舸
鹰 鱼
绚 烂 多 画面 姿 万类 竞 生 机 勃 勃
飞
游
都
2、下阕的哪些词句是塑造人物形象 的?这些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情怀?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青春年少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主宰祖国命运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蔑视反动统治者 粪土当年万户侯
改造旧世界
四、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 读完本词,你有何感悟?请把 你的感悟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 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