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 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

合集下载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2)学位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2)学位论文

中药药剂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哪是正确的A.药品与药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别B.剂型与制剂在实质上没有区别C.成药与中药在实质上没有区别D.<部颁标准>,<中国药典>均具有法律约束力E.<国际药典>对各国的药品管理无直接法律约束力.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中,()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A、生物药剂学B、物理药剂学C、临床药学D、工业药剂学E、药动学3.过去的"前堂后坊"是生产、供应中药饮片几中成药的场所。

"前堂"即现代的:()A、加工部B 、制剂部C、调剂部D、销售部4.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A、药动学B、工业药剂学C、临床药学D、方剂学E、生物药剂学5.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物理药剂学B、临床药学C、药动学D、工业药剂学E、药理学6.药厂生产的制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A、疗效确切B、稳定性好C、技术资料完整D、有一定的检验方法E、应用广泛7.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所研究的内容包括:A、现代科学技术B 、中药药理论C、生产技术D、配制理论E、质量控制8.皮肤疾患一般宜采用的剂型包括:A、糊剂B、栓剂C、条剂D、巴布剂E、软膏9.对于药物作用需要持久、延缓者适宜采用()剂型A、丸剂B、混悬型注射剂C、舌下片D、气舞剂E、膏药10.对急症患者,宜选用的剂型有:A、汤剂B、注射剂C、气雾剂D、片剂E、口服剂11.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制成(),可大大减轻呕吐等副作用A、口服液B、舌下片C、注射剂D、缓释片E、肠溶片12.下列剂型中,()不属于长效制剂A、丸剂B、缓释片剂C、舌下剂D、膏药E、混悬型注射剂13.下列哪一项不是对药物制剂的要求:A、疗效好B、显效快C、剂量大D、副作用小14.目前常用的中药剂型有:A、20多种B、30多种C、40多种D、50多种E、60多种15.我国最早的一部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编写于()代A、东汉B、西汉C、唐D、宋E、元16.()书中考证了古今度量衡,规定了汤、丸、散、膏、药酒的制作常规,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A、《伤寒杂病论》B、《肘后备急方》C、《本草经集注》D、《千全翼方》E、《外台秘要》17.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D、《黄帝内经》E、《本草经集注》18.古代医药典籍中具有药典性质的有:A、《新修本草》B、《唐本草》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19.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物剂型近A、20种B、40种C、100种D、1892种20.能将药物导向靶区的新剂型包括:A、脂质体温表B、磁性微球剂C、静脉乳剂D、前体药物制剂E、毫微型胶囊21.促进药物溶解,提高吸收速度和药物成分稳定性的新技术有:A、微粉化B、微囊化C、固体分散法D、β-环糊精包合E、微波干燥22.以下剂型中属于液体剂型的包括:A、合剂B、冲剂C、露剂D、膏滋E、胶剂23.以下剂型中不属于固体记性的是:A、丸剂B、胶剂C、糊剂D、散剂E、冲剂24.以下剂型中属于固体剂型的包括A、糊剂B、冲剂C、丸剂D、烟剂E、合剂25.按分散系统分类,合剂属于()剂型A、真溶液类B、胶体溶液类C、乳浊液类D、混悬液类E、固体分散体26.按分散系统分类,甘油剂属于()剂型A、真溶液类B、胶体溶液类C、乳浊液类D、混悬类E、固体分散体27.不属于胶体溶液类剂型的是:A、胶浆剂B、甘油剂C、火棉胶剂D、涂膜28.按剂型分散特征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合剂和洗剂属混悬液类B涂膜剂属胶体溶液类C、醑剂属乳浊液类D、散剂属固体分散体类E、芳香水剂属真溶液类29.属真溶液类型的剂型有:A、芳香水剂B、溶液剂C、合剂D、甘油剂E、搽剂30.含漱剂是属于()给药的剂型A、呼吸道B、胃肠道C、粘膜D、皮肤E、注射31.属于粘膜给药的剂型是A、糊剂B、烟剂C、吹入剂D、搽剂E、洗剂32.皮肤给药剂型不包括:A、膏药B、洗剂C、搽药D、离子透入剂D、滴鼻剂33.属于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A、吸入剂B、滴眼剂C、舌下剂D、含化剂E、酒剂34.粘膜给药的剂型包括A、滴眼剂B、舌下剂C、栓剂D、膜剂E、含化剂3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部颁药品标准》性质与《中国药典》相似B、《部颁药品标准》与《中国药典》都具有法律约束力C、《部颁药品标准》一般采用药典一部的体例、凡例和附录D、《部颁药品标准》由政府颁布实行E、《部颁药品标准》修订各品种标准是,以《中国药典》为准绳36.中西药剂工作都必须遵从的工作依据包括:A、药典B、各级药品标准C、处方D、质量标准E、制剂规范37.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药典的概念A、《新修本草》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本草纲目》3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中国药典》从77 年版起分一、二部B、现《中国药典》最新版是2000 版C、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D、要点中索引设有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E、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已出版七版药典39.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A、B .PB、C.PC、U.S.S.PD、U.S.P40.药典是由()颁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A、卫生部B、卫生部生物制品药品检定所C、国务院D、医学科学院41.我国药典分两部自哪一年开始A、1953 年版B、1963 年版C、1970 年版D、1977年版E、1985 年版42.《中国药典》中附录包括的内容有A、各种检测法B、制剂通则C、指示剂D、本药典采用的法则什量单位E、本药典各术语含义43.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B、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C、药典具有法律约束力D、药典每隔几年修订一次E、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生产上起到重大作用44.下列中()属于药典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神农本草经》C、U.S.P D、G.PE、J.P4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由()组织编写并颁布施行A、国家卫生部B、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C、药物监督管理局D、政府4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何时开始施行A、1984.9.20B、1985.7.1C、1987.4.15D、1985.10.2E、1986.7.147.《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不包括()指南A、中药学B、药剂学C、药理学D、毒理学48.下列哪一个无法律效应A、药典B、部颁标准C、制剂汇编D、制剂规范49.某以中药为原料的药品标签上写有"黑卫药准字(1984)026号"的字样,其应属于()概念A、中药B、成药C、方剂D、中成药E、制剂50.以下属于新药范畴的有:A、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B、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C、改变剂型的药品D、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51.我国新修订的GMP施行日期为A、1992.2.18B、1993.2.16C、1993.4.5D、1994.5.5E、1993.6.752.粉针剂的分装、压塞适宜在()级洁净厂A、100B、500C、1000D、10000E、500053.GMP的基本内容包括:A、厂房B、生产操作C、质量控制系统D、销售记录E、不良反映报告54.滴眼剂的配液要在()级洁净厂房生产A、100B、1000C、10000D、100000E、50055.以下GMP具有法律性质的包括:A、美国的GMPB、瑞典的GMPC、英国的GMPD、日本的GMPE、WHO的GMP56.100000级洁净厂房一般使用于()的生产A、注射用药品的配液B、片剂C、注射用药品的滤过D、胶囊剂E、丸剂1. ADE2. C3.C4.D5.ABCD6.ABCDE7.CDE 8.ADE 9.ABE 10.ABCE 11.D 12.C13.C 14.C 15.D 16.C 17.C 18.ABC 19.B 20.ABCDE21.ABCD 22.AC 23.C 24.BC 25.D 26.A 27.B28.ABDE 29. ABD 30.C 31.C 32.E 33.E 34.ABCDE35.ABCE 36.ABCE 37.D 38.A 39.D 40.C 41.B42.ABC 43.ABCDR 44.ACDE 45.A 46.B 47.B 48.C49.BDE 50.ABCD 51.B 52.A 53.ABCDE 54.C55.ABD 56.BDE二、填空题1.按药剂生产和供应的特点,中药药剂工作包括()和()两大部分2.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知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与()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传统中医药典籍(精)

传统中医药典籍(精)

一、传统中医药典籍1.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巢氏诸病源候论》、《温疫论》。

《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

《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温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2.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陶弘景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保存最早的完整的本草合刊本,张存惠著。

《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李时珍著。

3.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葛洪著《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孙思邈著,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外台秘要》---综合性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宋代官府颁行《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保存大量民间验方二、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分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2.中医药期刊3.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中药大辞典》---既是辞书,又是综合性本草《中国医籍大辞典》---对中医药文献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堪称医籍辞书的巨著《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全面反映中医学术的综合性辞书4.常用药品集和专著《临床用药须知》---药典配套丛书,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分2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权威性《中华本草》---民族药专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划时代巨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系统总结中医药工作者对中药资源的研究成果《中国常用药品集》---一部常用药品信息的实用大型药学参考书《中国药品使用手册·中成药手册》---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鲜的特点《全国中草药汇编》---对第二次中药普查的大总结5.互联网资源课堂练习:A型题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典籍是A.《伤寒论》B.《黄帝内经》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神农本草经》参考答案:BX型题(多项选择题)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有A.药材及饮片B.成方制剂C.药用辅料D.单味制剂E.提取物参考答案:ABDE第十四章医疗器械基本知识第一节医疗器械概述一、医疗器械的概念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光盘课后题

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光盘课后题

各论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1、羌活: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细辛:风寒偏正头痛白芷:阳明经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藳本:太阳经头痛(巅顶头痛)2、可治风寒湿痹的主要有:细辛、防风、羌活、藁本(胜湿止痛)、白芷、桂枝。

3、通鼻窍,治鼻渊药: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4、发表兼治脾胃的药物有:紫苏叶、香薷、生姜。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1、发散风热药这节中具有利咽作用,可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蝉蜕。

2、发散风热药这节中具有解毒作用的药有:牛蒡子、菊花、升麻。

3、发散风热药这节中治疗中气下陷,脏器下垂的药有:柴胡、升麻。

4、葛根止泻的机制是:升举脾胃诸阳之气而止泻;治疗湿热泄泻。

5、具有润肺燥作用,治疗肺燥咳嗽的药是:桑叶。

6、解表药中具有透疹作用的药是:薄荷、牛蒡子、升麻、葛根、蝉蜕、荆芥。

7、解表药中可治疗破伤风的药是:蝉蜕、防风。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1、清热泻火药这节清心火的药有:淡竹叶、栀子。

2、清热泻火药这节清肝火的药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3、清热泻火药这节具有滋阴润肺作用,可治疗肺燥咳嗽药有:知母、天花粉。

4、具有滋阴退虚热作用的药是:知母。

5、具有清肝火散结作用,为治疗瘰疬瘿瘤的要药是:夏枯草。

6、清热泻火药这节中清肺胃热的药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栀子。

7、清热泻火药这节药中可治湿热黄疸:栀子;治胃热呕吐:芦根;治肺痈:芦根;治肝热目赤:夏枯草、决明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绵马贯众,鱼腥草,红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蚤休,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熊胆)第四节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1、凉血止血:生地黄、牡丹皮2、凉血养阴:生地、玄参3、凉血活血:牡丹皮、赤芍、紫草4、清肝火:赤芍5、退虚热:牡丹皮6、透疹药:牛蒡子、薄荷、蝉蜕、荆芥、葛根、升麻、紫草(7个)7、清热凉血:生地、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水牛角(6个)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1、除疳热:银柴胡、胡黄连2、清肺降火治疗肺热咳嗽的是:地骨皮第三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牵牛子,巴豆)1、醋制减低毒性: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方剂学》习题及解析第一单元总论一、A11、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A、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明·张介宾《景岳全书》C、清·汪昂《医方集解》D、唐·王焘《外台秘要》E、清·程钟龄《医学心悟》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A、汗法、吐法B、下法、清法C、和法、温法D、清法、补法E、宣法、通法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A、消导食积B、消痞化积C、通导大便D、消痰利水E、消疮散痈4、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宿食B、结痰C、积水D、蓄血E、痞块5、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A、再造散B、杏苏散C、败毒散D、普济消毒饮E、升麻葛根汤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透达膜原B、消食和胃C、分消上下D、调和营卫E、舒肝和胃7、下列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B、服用方便C、吸收缓慢D、药力持久E、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8、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A、寒药热服B、热因热用C、以泻代清D、火郁发之E、壮水制火9、下列各项中,属于使药功用范畴的是A、缓和君、臣药之峻烈B、消除或减低君、臣药之毒性C、协助君臣药治疗兼证D、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E、引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10、决定方剂功用、主治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B、配伍C、剂量D、剂型E、用法11、“君药分量最多”的正确理解是A、君药药量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B、方中君药用量最大、作用最强C、君药必是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D、方中君药比其作为臣佐使药的用量相应较大E、各君药用量之和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12、下述各类药物中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A、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C、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D、用以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E、针对次要兼证、兼病或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1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A、辨证审因,随证立法,依法制方B、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C、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D、君药的数量不宜过多,药量相应较大E、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不可缺少14、下列各项中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A、每方必须君、臣、佐、使俱全B、方中诸药均须有相应的针对症状C、方中必有一药专作引经之用D、君药的用量必须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E、方中诸药既须主次有序,各司其职,又须密切配合,相与宣摄二、B1、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2>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2、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2> 、由逍遥散化裁为黑逍遥散属于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概括总结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学》习题集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填空题1.东汉____ 著《 _________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 ___ 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

2.南北朝时期,____ 著《_______ 》,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 61739 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 )A.《太平圣惠方》B. 《普济方》C. 《圣济总录》D. 《外台秘要》E. 《五十二病方》三、简答题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填空题____是组方的依据,方___的体现,2. 温法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

3. 清代___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 ,他在《____》中说:“论治病之方又以___八法尽之。

二、单项选择题1. 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A. 汪昂B. 程钟龄C. 罗美D. 吴鞠通E. 王孟英2. 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A. 《医学心悟》B. 《医方考》C. 《医方集解》D. 《古今名医方论》E. 《医林改错》第三章方剂与治法一、填空题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 ?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十种。

”3.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类为八阵,曰_ 、__ 、、_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一、填空题1.组方原则最早见于《___ 》,其谓:“ _ 之谓君,___ 之谓臣,___ 之谓使”。

中医药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1.何为解表?解表药的含义?(1)发散解表、解除表证。

(2)具有发散解表、解除表证的药物。

2.解表药有有几类?其性味、功效、适应症有什么不同?发散风寒药【辛温】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主治风寒表证。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

2 发散风寒药【辛凉】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主治风寒表证。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

3.写出紫苏、羌活、细辛、薄荷、柴胡的功效和主治要点?表,散寒,理气,和营。

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并能解鱼蟹毒。

,痈疮蛇毒辣。

散风寒湿,止痛。

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4.比较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的功效和主治异同?(1)都是辛温解表药,发汗解表,表寒症:麻黄发汗功力强,还可以宣肺平喘,利尿消肿;桂枝可以温经通阳(2)相同:发表散风,风寒、风热表证均宜。

均治风疹瘙痒。

荆芥发汗之力较大,透散之力较强,能透疹消疮,又止血。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风病之通用药,外风内风均可使用,并能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3)相同: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中医方剂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中医方剂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A 方从法出
B 君、臣、佐、使
C 治遣权变
D 审证求因
E 方以药成
答案 A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味芳香药物的煎法是:
A 文火久煎
B 武火急煎
C 先煎
D 后下
E 另炖或另煎
答案 D
【34】 贝壳和矿石类药物的煎法是:
A 打碎先煎
B 另煎
C 后下
D 包煎
E 另炖
答案 A
【35】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其服药时间宜于:
【66】 清热药的煎法是:
【67】 野山参的煎法是:
答案 【65】 B 【66】A
【67】 D
A 食前服
B 食后服
C 空腹服
D 不定时服
E 定时服
【68】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
【69】 滋补药宜:
【70】 急重病服药
答案 【68】 B 【69】C
【70】 D
A 酒剂
B 散剂
C 口服液
D 汤剂
E 注射液
F 吸收较快
G 制作简便
答案 C D E F G
【88】 汤剂的特点是:
A 吸收快
B 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C 节省药材
D 药力持久
E 能灵活地照顾到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
F 能迅速发挥药效
G 适用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答案 A B E F G
【89】 宜冲服的药物有:
A 滑石
B 牛黄
C 三七
D 宣、通
E 补、泄
答案 B
【11】 厚味滋补药物的煎煮宜:
A 武火急煎
B 武火久煎
C 文火急煎
D 文火久煎
E 先武后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解析几何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中医谈方论药第三章答案第三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一部书是李克绍先生的学术代表作 ( ) A. 《胃肠病漫话》 B. 《伤寒论串讲》C. 《伤寒解惑论》 D. 《伤寒论语释》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伤寒解惑论》中提出九种治学方法。

( ) A. 关于“要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B. 关于“读于无字处和语法上的一些问题” C. 关于“内容不同的条文要有不同的阅读法” D. 关于“要理解寒温之争” 3丁元庆教授认为,《伤寒解惑论》中提出的哪一项既是标准也是方向?( ) A. 关于“要和《内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结合起来” B. 关于“要与临床相结合” C. 关于“对传统的错误看法要敢破敢立” D. 关于“对原文要一分为二” 4以下哪段话是李克绍先生所说:( ) A. “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文疏注。

” B. “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医疗中能否灵活运用,这是检验学习《伤寒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 C. “《伤寒论》言证候不谈病机,述病理而少及生理,出方剂而不言药理” D.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5以下哪段话,是湖北叶发正研究员在《伤寒学术史》中对李克绍先生的评价:( ) A. “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伤寒著名学家。

” B.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 “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创当代《伤寒论》注疏之新风,其见解独特、基于临床、前后呼应、逻辑严密;他活泼泼地注疏通解了活泼泼的《伤寒
论》。

” D. “先生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先生读书也看前人注解,但决不盲从。

” 6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急性口僻的辨治分析:( ) A. 口僻发生在面部,表现为口眼歪斜。

面部是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地。

B. 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

C. 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口目为僻。

D. 将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于急性口僻治疗。

7以下哪一项,不是丁元庆教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分析( ) A.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B. 阳明火热内盛,炙灼足阳明人迎脉,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中间环节。

C. 足阳明经脉受邪,累及经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D. 提出用葛根芩连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的研究方法。

8以下用到桔梗的经方,不是出自《伤寒论》的是 ( ) A. 三物白散 B. 桔梗汤 C. 排脓散 D. 通脉四逆汤加减方 9以下哪首《中医内科学》常用方中没有用到桔梗?() A. 天王补心丹 B. 血府逐瘀汤 C. 逍遥散 D. 沙参补肺汤 10丁元庆老师将桔梗的功效总结为6个方面,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B. 消食化积 C. 宣肺气,化湿邪调畅气机,行气活血 D. 止惊悸安心神 11关于李克绍先生的《中药辑要》的主要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收录了常用中药487种,辑录的书籍有本草学著作、古今医案集、专科医著等。

B. 内容有:医家的用药经验;本草著述有关药性、药效、使用方法、炮制方法的记述;验案。

C. 体例规范,结合个人心得体会。

D. 有名家、名著,也有当代临床医师发表在杂志上的用药经验。

12以下对玄参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养阴之品 B. 是清热要药 C. 不可应用于外感病 D. 善治风热外感、火热上扰诸病证 13以下对青蒿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能清透气分 B. 有寒凝之弊 C. 善清血分热邪 D. 善于除湿、醒脾、化浊、解暑 14以下对白薇的功效的认识,哪一项是错
误的:() A. 用于阴虚外感风寒 B. 清退阴虚之内热 C. 能清泻外感之风热 D. 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 15以下关于《胃肠病漫话》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全书一共记载了15种脾胃病证及其辨证治疗。

B. 《胃肠病漫话》分为七章,全部疾病均以症状命名。

C. 收录的方子必须是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方。

D. 收录的方子都经过历代医家和李老自身临床实践的验证。

16以下关于五更泻的说法,哪一项是的() A. 五更泻是根据泄泻发作的时间特点命名的 B. 五更泻都属于肾泻 C. 五更泻需以四神丸治疗 D. 五更泻都属于虚证 17关于脾湿内盛导致的晨起腹泻,以下哪种说法不:() A. 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将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 B. 没有手足发凉,精神疲惫等肾阳虚的症状 C. 大便鸭溏 D. 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18关于酒积引起的腹泻特点,以下哪种说法不:() A. 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可泻下正常形质的大便。

B. 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理苓汤加木香。

C. 常常在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想大便
D. 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等肾阳虚的症状 19关于便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 B. 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

C. 滋燥养荣方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特别是伴有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D. 便秘有实证,也有虚证。

20关于便秘的加减用药规律,下列说法不的是:() A. 热秘:治以黄连、黄芩、山栀苦寒药; B. 寒凝:治以附子、肉桂、硫黄等温通药; C. 气滞:治以槟榔、枳壳、枳实、乌药等开郁导滞药; D. 凡便秘必以大黄、芒硝等泻下药为主组方。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