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煎服方法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和调理的主要药物形式,其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
煎煮是中药饮片的常见制备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10条关于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一、常规煎服常规煎服是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中药饮片。
具体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煎,直至药液呈棕红色。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一般来说,每次服用量为100-200毫升,服用前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调味,以减轻药味。
二、易煎型中药饮片煎法易煎型中药饮片是指易于煎煮、煮出效果好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煎,约30-40分钟后即可。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易煎型中药饮片具有煎煮时间短、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忙碌的现代人。
三、浓缩型中药饮片煎法浓缩型中药饮片是指通过新技术手段将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后制成的中药。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
2.将药液滤去渣,加入适量的清水至原来体积的1/3,再加热至浓缩,待液体浓缩至原来体积的1/2时即可。
3.将药液冷却至室温,分次温服。
浓缩型中药饮片具有煎煮时间短、喝药量少、便于携带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常旅行的人。
四、醇厚型中药饮片煎法醇厚型中药饮片是指口感较好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慢煎,约30-40分钟后即可。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醇厚型中药饮片具有口感好、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口感敏感或需长期服用中药的人。
五、滋补型中药饮片煎法滋补型中药饮片是指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慢煎,煮至药液色深味浓。
中药饮片的煎煮和储藏制度

中药饮片的煎煮和储藏制度如下:
煎煮中药饮片时,应选用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
也可选用不锈钢锅。
煎药前应进行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能缩短煎煮时间。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更长时间。
煎药时,应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文火)煎煮。
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对于中药材的储藏,建议放置于宽敞的空间,用密封罐或密封袋密封好并置于桌子或架子上平稳摆放,或者置于抽屉内,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开窗通风,房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湿度控制在45%~75%之内。
请注意,不同种类的中药饮片储存方法可能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储存。
中药饮片煎煮技术

中药饮片煎煮技术中药饮片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包包中药,不能简单地加些水煎煮一下就算完事,还需要注意一些原则、方法和条件。
◎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
一、煎药器具选择容器对药液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理想的煎药器应传热速度适中且不易与药材发生反应。
李时珍谓,“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
铜、铁、铝、锡制成的容器化学性质不稳定,药物所含的鞣质、黄酮、香豆精、蒽醌等多酚类物质(常为药物的有效成分)极易与其释放的金属离子结合或受其催化发生氧化,使药液颜色加深,或产生异味。
朱砂等则可与铜、铁、铝等反应,生成有毒的游离汞。
铝与有机酸反应,产生的有机铝随药液进入人体,在肝、肾、脑组织中蓄积后危害健康,能诱发或加重老年痴呆。
故煎药多选用陶制品(如砂锅)作煎药器具,也可用不锈钢锅,但其传热速度太快,有些饮片易粘锅,煎药时要勤搅动。
二、煎药用水量煎药时可选用自来水、井水或干净的溪水煎煮中药,也有以酒浸渍药材者。
李时珍曰,“……如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
”就浓度差而言,液体量越大越有利于药效成分的煎出,但液体量多,所得药液量就大,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增加患者服用量。
据传统经验,加水浸泡、煎药时以水没过药面3~5厘米为度。
三、煎煮用火煎煮中药必须掌握好火候。
中医有“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之分,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
对质地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如花、茎、叶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对质重、具有沉降、滋补类药,如根、块、矿物质等,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煎约5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药液之中。
某些中药只有经过小火慢煎才能降低或解除其毒性,如乌头、狠毒等。
而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要用大火快煎,否则,会使有效成分损失过多,或改变其药性。
四、煎煮次数、煎出量中草药汤剂,每剂一般需煎2次(第一次的药液叫“头汁”,第二次的叫“二汁”)。
中药饮片煎药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煎药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中药饮片煎药流程1. 准备工具煎药前,先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包括煎药壶、纱布、漏网、剪刀等。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水煎,分温三服"者,先用水煎煮一遍,把药汁取出,再加水煎煮二遍,与第一遍药汁混在一起。
每一次服药时,取三分之一的药量,温服。
"水煎,分温两服"者,则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分为两次温服。
除非医生特别注明,服中药多取温服。
2、医生未嘱付于食前、食后服者,则食前后服皆可,与饮食时间隔半小时左右为宜。
但补阳药要求在饭后服药。
不要在非常饥饿时空腹服中药。
3、药方中注明"泡水代茶饮"者,用中药直接泡开水服用。
泡中药的开水,当为初煮开的沸水,泡后加盖闷闭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才可服用。
一次要服光,再加第二次水。
第一泡时水多放一些,因药吸水。
再加水时,也要用开水。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也就是说,一付药在早上开始第一泡,喝完,再加水,再喝完。
将药渣弃去不要。
4、药方中注明"煮水代茶饮"者,泡药后先在火上煎药至沸腾,再文火煎煮五分钟,而后把药汁连同药渣倒入保温杯中,闷半小后服用。
可带药出差。
再加水时,用开水即可。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这种方法比常规的煎药法要省事许多,特别是对需要外出的病人。
5、有大量制附片的方子,在服药时先小口尝一下,以不麻为度。
如果麻嘴,要再煎一会儿。
服药时要小口慢慢地喝,不要一口喝光。
也可以在煎药时加一两勺蜂蜜,一起煎两个小时。
如果制附片的用量在15克以下,一般不需先煎,也不需久煎,合计煮药半小时即可。
6、如服中药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小量频服。
用小勺慢慢地喝中药,并且,隔一会儿就喝一小口,以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7、服中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舌麻,或者手麻、头晕、腹部剧烈疼痛,或是排便次数过多,患者自觉难以忍受时,可以热水调蜂蜜服下即可。
一般如果服药中病,则可能会出现不少反应,甚至症状会短时加重或全身无力等,最好咨询医生,不可随意停服或者另服西药,否则疗效难以为继。
切切不可因病情变化,私找民间土医滥服激素,以致于病情反复。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药用火先武后文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红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细辛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不宜久煎的中药,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
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易破坏.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能部分水解,产生氢氰酸而随水蒸气逸散,减弱止咳作用;对于炮制不透的杏仁,由于酶的作用,水解更迅速。
1、先煎:介壳、矿石类药,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龟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生瓦楞等,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可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同煎。
对附子、生半夏、马钱子、乌头等毒副作用的药物,必须先煎45~60分钟,以降低毒性,保证安全用药。
2、后下: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红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细辛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久煎有效成分易于挥发。
另外,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
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易破坏。
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能部分水解,产生氢氰酸而随水蒸气逸散,减弱止咳作用。
故此两类药物须在一般药物即将煎毕前3~6分钟再下。
3、包煎:对于赤石脂、车前子、海金沙、青黛、滑石、蒲黄、旋复花等粘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小纱布袋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可避免药液混浊,或刺激引起咳嗽.4、烊化:阿胶、龟胶、鹿角胶等为避免入煎粘锅,往往用水或黄酒加热化开后兑服.5、另煎:对于人参、西洋参、鹿茸、羚羊角等贵重药品,往往单独另煎,单独服或兑入药汁中服用。
6、冲服:如羚羊粉、三七粉、牛黄粉、珍珠粉、芒硝等贵重而量小的药物或粉末药物,为了避免浪费,一般均不进行煎剂,可用其他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
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
先将药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4次服用.1 器皿的选择煎药器具忌用铜铁铝器皿。
煎药方法

• •
• •
养病须知
• • • • • 一、宜畅情志: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克服怨恨恼怒烦等不良情绪, 寻找合适自己的修养方法,可以参看《王凤仪讲人生》等书(中国华侨出版社),保 持乐观心态。 二、宜节饮食,忌生冷酒醋。 1、虚寒体质病人慎食生冷寒凉之品: 如绿豆、海带、豆腐、豆花、莲藕、荷叶、芥菜、苦瓜、白花菜、西洋菜、胡萝卜、 凉薯、扁豆、蜂蜜、南瓜、皮蛋、魔芋豆腐、含碱面食及部分生冷水果如梨、柿子、 柚子、西瓜、香蕉等。若食用宜佐生姜、料酒制其寒凉之性。冰冻食物及饮料,凉茶。 2、慢性病病人忌食“发物”或非食物类动物: 如酸笋、海鲜、公鸡、鲤鱼、斑鱼、兔、鹅、牛、狗、猫、马、青蛙、蟾蜍、甲鱼、 乌龟、果子狸、各类蛇、飞禽水兽等等… 3、凡是服用辛温药及外感疾病皆禁止服用: 燥性食物,如经过油炸、烘烤、煎炒的食物及胡椒等。 三、宜慎起居: 睡眠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四季起居规律:春季宜早睡早起;夏季适当晚睡早起; 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为了身体健康晚睡最晚不超过23:00。
服用附子注意事项
• 服用含有乌头碱等化学成分,乌头碱若摄入过量,可引起毒性反应,但乌头碱是可以 通过持续高温降解的成分,降解之后不再对机体产生毒性反应,所以附子的煎煮就特 别重要,必须持续高温两小时以上,若能保持煎煮质量,其实附子是一味十分安全的 良药。煎煮各类附片时最好一次性加够水!中途如需添水,务必添加沸水,禁止加冷 水!服用附片类方药时严禁饮食生冷! 一、附子中毒症状: 若煎煮不当,如中途断火,或煎煮时间不够,或煎煮过程没有保持在“沸”的状态, 就有可能因为乌头碱的过量摄入而引起毒性反应!毒性主要是对神经、心脏和呼吸的 损害,中毒症状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后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是 口唇、舌、面及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重则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心律不 齐、肢冷脉弱、血压下降以至昏迷。 二、附子中毒的解救方法: 家中最好事先准备蜂蜜、生甘草、黑豆、绿豆粉、防风等解毒中药,一旦发生中毒反 应,勿需紧张,蜂蜜120g(必要时加到500g)内服,或者用生甘草60g,防风、黑豆 各30g,加水1500ml,蜂蜜150ml,分次冲服绿豆粉30g,一般轻中毒的毒性反应,用 上述方法即可解除。重度的毒性反应则需立即送医院救治。
煎中药与熬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与熬中药的方法中药的煎煮与熬煮是中药煎煮的两种常用方法,也是中医药制剂的主要方法之一。
两者都是将中药材加热煮沸后,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供服用。
下面分别介绍煎中药和熬中药的方法。
一、煎中药的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要将需要的中药材配制好,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或是中药饮片的剂量进行配制。
2、洗净中药: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洗净,去除杂质和尘土,用清水浸泡片刻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加水煎煮: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煎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水量要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定,一般来说,草药比例一般是1:6-10,即1份中药材与6-10倍的清水。
4、慢火熬煮:将煎锅放在火炉上,用文火熬煮,要煮至水开后,再用慢火炖煮一段时间,让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
5、过滤取药:将煮好的中药液过滤出来,去除杂质,取出澄清的药液,放在容器中备用。
二、熬中药的方法:1、准备工作:同样需要将需要的中药材配制好,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或是中药饮片的剂量进行配制。
2、洗净中药:将需要熬煮的中药材洗净,去除杂质和尘土,用清水浸泡片刻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加水熬煮: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煎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水量也要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定,一般来说,草药比例一般是1:6-10,即1份中药材与6-10倍的清水。
4、中火熬煮:将煎锅放在火炉上,用中火将中药煮沸,待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熬,一般要熬至水变浓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5、过滤取药:将熬煮好的中药液过滤出来,去除杂质,取出澄清的药液,放在容器中备用。
总结来说,煎中药和熬中药都是中药制剂的常用方法,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火候和熬煮时间的长短。
煎中药要求火候较轻,一般用文火煮沸,而熬中药则要求火候较重,用中火煮沸后再转小火慢熬。
在选择煎煮方法时,需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适合的煎煮方法,以便将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煎服方法
温馨提示:请您拿到药品后核对姓名及相关信息与处方是否一致。
一、一般煎药方法:
1.将1付(一大包)药所有饮片一起煎煮(先煎、后下、烊化等除外)。
一般宜用砂锅、搪瓷锅和不锈钢锅,忌用铜、铁、铝锅。
2.饮片先用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第一次煎煮加水量以水浸过药面3-5厘米;武火(大火)煮沸,文火(小火)再煮15-30分钟,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水适量,依上法煎煮,滤取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依医嘱服用。
二、服用方法:
一般每日一付。
饭后0.5-1小时内温热后服用,一日2-3次。
小儿及特殊服法请遵医嘱或咨询药师。
三、特殊煎法:
1.先煎:取先煎饮片煮沸10-30分钟后,再将剩余饮片加入一起煎煮。
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牡蛎、龙骨、石膏等。
制川乌、制草乌、白附片等。
2.后下:待药煎好前5-10分钟加入后下饮片,如薄荷、砂仁等。
3.包煎:将包煎药用纱布包起来,与其它药一起煎煮。
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蒲黄、海金沙、滑石、辛夷、旋覆花等。
4.另煎:如人参、虫草、鹿茸等宜单独煎煮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混匀同服。
5.烊化:阿胶、鹿角胶、龟胶等,应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混匀同服。
6.冲服:如琥珀粉、三七粉、芒硝、羚羊角粉等,随煎煮好的药液一同服用
电话: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