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水试验

合集下载

满水试验合格标准

满水试验合格标准

筑质量,当满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和其它安装作业,以保证投产后的正确运行。

满水试验要按国家标准规范进行:1、试验用水用现场水井抽取地下水,通过管道流至试水构筑物。

2、试水方式:为使构筑物沉降均匀,采用向池内均匀注水的方式。

3、试水前的准备:⑴仪器和设备准备:包括水位计测针、标尺、水蒸发测定箱、水泵等。

⑵检查池体砼结构,对缺陷进行修补。

⑶封堵各种洞口,并达到强度要求。

⑷清理构筑物内杂物。

4、试水步骤与渗水量测定:⑴注水:向构筑物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水位上升速度每天小于等于2米,两次注水间隔24小时,以利于混凝土微裂纹的愈合。

并随时检查施工缝、封堵口、伸缩缝等危险点有无渗漏现象,如有渗漏现象应停止注水,分析原因处理后,再进行注水。

⑵水位观测:注水时的高度有水位标尺读数,渗水量测定有水位计测针测定,读数精确到十分之一毫米。

⑶注水停止24小时后,测读初读数,再停24小时,测读水位降的末读数。

水位降测读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无渗漏,其渗水量符合要求,可测读一次或两次。

若前次渗水量超标,要继续测读水位降,并记录延长时间,直至找到超标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⑷蒸发量测定:蒸发水箱固定在水池中,在测水池的初读数和水位降的末读数时,同时测定蒸发水箱的初读数和水位降的末读数,测定方法同上。

⑸水池渗水量计算:q=A1/A2[(E1-E2)-(e1-e2)]试中:q ――渗水量(L升/m2d)A1――水池水面面积(m2)A2――水池浸湿总面积(包括池底面积)(m2)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mm)E2――测读E1后24小时水池中水位测针的末读数(mm)e1――测定E1时蒸发水箱水位测针的初读数(mm)e2――测定E2时蒸发水箱水位测针的末读数(mm)国家标准即为合格。

钢筋混凝土水池渗水标准是:2L/m2d。

该试验结果经监理、甲方、质检站确认,办手续后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

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

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卫生器具满水试验是对卫生器具进行检验和验证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将卫生器具充满水并施加一定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检测和排除器具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本文将对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试验日期:2024年8月1日试验人员:XXX1.试验目的:确认卫生器具的密封性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判断是否符合卫生器具的设计和技术要求。

2.试验器具:-卫生器具:ABC冷水器(型号:123)-试验设备:水泵,压力计,影像记录设备等3.试验环境:室温环境下进行,温度约25℃。

4.试验步骤:1)将ABC冷水器正常安装并连接到试验设备;2)确保卫生器具内部无任何异物,并确保所有连接部位的严密性;3)使用水泵将水送入冷水器,逐渐充满;4)逐渐增加水泵压力,记录不同压力下的器具状态;5)在达到预定压力(5MPa)时暂停水泵;6)观察器具是否出现渗漏、变形等异常情况;7)记录器具的表观和功能情况;8)降低压力,排空剩余水分;9)记录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压力(MPa),试验结果------------,----------------------------0.5,无渗漏,无异常1.0,无渗漏,无异常2.0,无渗漏,无异常3.0,无渗漏,无异常4.0,无渗漏,无异常5.0,无渗漏,无异常观察结果:-在试验过程中,ABC冷水器无渗漏情况发生;-器具表观无明显破损和变形;-器具的相关功能正常运行。

6.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观察情况,ABC冷水器在满水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密封性和承受压力能力,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7.试验建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类似的满水试验,以确保器具的可靠性;-注意器具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器具内部清洁,并及时更换老化的密封材料;-注意器具的安装和调整,确保连接部位的严密性。

总结:通过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能够有效地评估器具的密封性和承受压力能力,帮助我们判断器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水池满水试验渗水量计算公式及计算进程例子

水池满水试验渗水量计算公式及计算进程例子

水池满水试验渗水量计算公式及计算进程例子首先,水池满水试验的计算公式如下:渗水量(Q)=(V/t)×A其中,Q表示渗水量(单位为m³/s或L/s),V表示注入水池的水量(单位为m³或L),t表示注入水池所用的时间(单位为s),A表示接触土壤面积(单位为m²)。

接下来,我们来示范一个实际的计算进程。

假设我们在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内进行满水试验,水池的长为5米,宽为3米,深为2米。

我们准备向水池内注入水量为10立方米,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注入。

第一步,计算接触土壤面积。

根据水池的长和宽,可以得到接触土壤面积为5米×3米=15平方米。

第二步,将时间单位转换成秒。

10分钟等于10分钟×60秒/分钟=600秒。

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渗水量。

渗水量(Q)=(10立方米/600秒)×15平方米≈0.25立方米/秒。

因此,经过计算得到此试验中的渗水量约为每秒0.25立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水池满水试验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进程仅适用于理想的条件下,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为了获得准确的渗水量,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并取平均值。

另外,水池满水试验也可以通过观察水位变化的速率来计算渗水量。

假设在试验过程中,水位每分钟下降了2厘米,且水池的面积为5平方米。

那么渗水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渗水量(Q)=(A×Δh)/Δt其中,Δh表示水位下降的距离(单位为米),Δt表示时间的变化(单位为秒)。

根据该公式,渗水量(Q)=(5平方米×0.02米)/60秒≈0.0033立方米/秒。

以上就是水池满水试验渗水量计算公式及计算进程的例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方法进行土壤渗透性的评估。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试水池容量和密封性能,以确保水池能够正常存储和供应水资源,并且不会发生泄漏。

二、设备和材料1.水池:水池应具备一定的容量,能够满足所需的水量存储。

水池的材质应该是耐腐蚀、坚固的,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2.水泵:用于将水注入水池中的设备。

水泵应具备一定的压力和流量,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

3.测量仪器:包括水位计、压力计等设备,用于监测水池内的水位和压力变化。

4.安全设施:包括防护面罩、手套、防滑垫等安全设备,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水池的密封性能:如果发现有任何漏水现象,需要及时修复。

b)清理水池:将水池内的杂物、泥沙等清理干净,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c)检查设备和仪器:确保水泵、测量仪器等设备正常工作。

2.实验前准备:a)将水泵连接到水池上,并将水泵的电源接通。

b)将水位计和压力计等测量仪器连接到适当的位置,并进行校准。

3.水池满水实验:a)打开水泵,将水注入水池中。

b)同时记录水位计和压力计上的读数,并计算出水的体积和压力。

c)持续观察水位和压力的变化,直至水池满水为止。

d)关闭水泵,记录最终的水位和压力读数。

4.数据处理:a)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水位、压力和时间等参数。

b)计算水的体积和压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水池的容量和密封性能。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水池的容量和密封性能是否满足实际需求的结论。

如果容量不足或者存在泄漏现象,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六、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2.实验人员需要熟悉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准确,以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水位和压力的变化,并记录详细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在实验前后,需要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满水试验记录填写范例

满水试验记录填写范例

满水试验记录填写范例满水试验记录填写范例,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儿严肃,但其实可以聊得轻松有趣。

大家可能会想,什么是满水试验?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检测水池、水箱或者其他容器的密封性和强度。

说白了,就是看看这些家伙能不能“顶住”水的压力,不然就真要“水流成河”了。

想象一下,水哗啦哗啦地流出来,那场面,简直让人心惊肉跳。

好啦,接下来就让我给你讲讲怎么记录这个试验的事情。

试验前,首先要检查设备,确认一切准备就绪。

比如,水池有没有裂缝,接口处有没有漏水的可能,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嘛。

像我有个朋友,前几天才干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居然直接把水池填满,结果漏得一塌糊涂,真是“自作自受”。

所以说,检查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然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心累又心痛。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想问,那试验记录具体该怎么写呢?在记录的时候,首先要写明试验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这可是基础,不然到时候回头看,谁知道当时发生了啥呢?我记得上次参加试验的时候,旁边的小伙伴居然搞混了时间,结果大家都在争论,“今天是周几啊?”那场面,简直像是群鸟在吵架,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记录下水的来源,比如自来水还是井水,甚至要注明水温,这也是一门艺术。

温度太低,水会变得黏糊糊的,麻烦大了,完全不想跟它打交道。

然后,水位的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满水后的高度。

这个高度直接关系到水的压力,不得马虎。

可以用个简单的标尺,随时记录水位变化,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每隔一段时间,最好测量一下,保证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我的一个同事就爱开玩笑,说这简直是“监视水位”,其实就是在尽职尽责。

万一真有漏水情况,这个记录就能派上大用场,成为“破案”的关键。

试验过程中,偶尔也得记录一下周围环境,比如天气、气温等。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等到事后分析时,可能会变成“决定胜负”的关键。

像那次试验,我还记得天气特别热,结果水温飙升,整个场面就像是“火锅店”,哈哈,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再就是,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记录,比如说水位下降得特别快,或者设备有异响。

满水试验

满水试验

(一)满水试验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

(后文以水池满水试验为例进行介绍)试验流程: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1、试验准备(1)池体已达到设计强度,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池内清理洁净。

(2)设计预留、预埋孔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3)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4)试验设备准备就绪。

(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完毕,石砌池体已进行勾缝处理。

(注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在池体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进行。

)2、水池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水池内水位观测(1)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2)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3)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

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4.蒸发量测定(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2)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5.整理试验结论(1)满水试验标准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2)渗水量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2·d)。

满水试验

满水试验

(一)充水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力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

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原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

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4.满水试验后,水池内壁混凝土墙体粉20mm厚防水水泥砂浆。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计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修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没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附1.1)式中q——渗水量(L/m2·d);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初读数(mm);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未读数(mm);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①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及e1。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实用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实用版

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实用版一、实验目标1.检测水池的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测水池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3.确定是否存在漏水或渗漏问题。

二、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检查水池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或破损;(2)清理水池内部,确保没有杂物或残留物;(3)准备好满水试验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2.填充水池(1)关闭水池的出水口,并将进水口与水源连接;(2)以适当的速度将水注入水池,保持水池内水位稳定,避免突然加压造成破坏。

3.检测水位变化(1)记录水注入开始的时间;(2)在水位达到设定高度后,关闭进水口;(3)观察水位的变化,记录水位下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漏水或渗漏问题。

4.观察水池表面(1)检查水池表面是否有水迹或明显渗漏痕迹;(2)观察水池四周地面是否湿润,以确定是否发生渗水。

5.测量水池容量(1)使用量杯或测量工具测量水池的容量;(2)将测得的数据与设计容量进行对比,判断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清理工作(1)排空水池中的水,并清理水池内部;(2)清理工具和设备,妥善存放。

三、安全注意事项1.在填充水池时,注意水位的变化,避免水溅出造成人员滑倒或其他意外事故;2.检查水池的承重能力,确保能够承受试验过程中的水压;3.如果发现水池有破损或漏水情况,应及时停止试验,并寻求专业维修;4.在实验过程中,严禁乱扔杂物或随意触碰水池,以免损坏水池表面;5.实验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滑鞋等。

四、实验结果处理1.水位变化情况:根据水位的变化情况,判定水池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2.水池容量:将测得的容量数据与设计容量进行对比,判断水池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渗漏问题:如有渗漏或漏水情况,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水池,确保使用安全。

通过上述实用版的水池满水试验方案,可以对水池的容量和密封性能进行有效检测,确保水池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规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水试验记录
试验表54
气密性试验记录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记录
试验表56
注:监督机构、管理单位可作为邀请单位参加。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
无压管道闭气试验记录
试验表57
注:监督机构、管理单位可作为邀请单位参加。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试验表58
注:管理单位、监督机构可作为邀请单位参加
热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试验表59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热力管网(场站)热试运行记录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
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
试验表61
试验结论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邀请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
(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签名)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
燃气管道强度试验记录
试验表62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试验范围
(起止桩号)
管径(mm)
设计压力(MPa)管道材质
试验时间
(min)
试验压力
(MPa)
试验介质试验日期年月日序号不合格接口号漏气部位修补记录
泄漏部位示意图缺陷部位按“钟点符号法”表示
使用标准
试验结论
起止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户内燃气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试验表63
测量人:记录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