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上人文与社会教案
二年级上册社会教案备课

二年级上册社会教案备课1. 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
- 了解社会中的不同职业及其重要性。
- 研究使用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
2. 教学内容2.1 家庭成员和关系- 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角色-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弟弟、妹妹,等。
-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亲情、亲密关系、爱等。
2.2 社会中的不同职业- 不同职业的名称和特点- 医生、教师、消防员、警察、农民、建筑工人等。
- 不同职业的重要性- 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帮助。
2.3 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礼貌用语等。
- 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 学会合作、分享、谦虚等。
3. 教学方法- 观察和讨论- 图片和视频展示- 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 游戏和小组活动4. 教学步骤第一课:家庭成员和关系1. 学生观看图片展示和短视频,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角色。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指导学生绘制自己家庭成员的简单关系图。
4. 学生用简短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第二课:社会中的不同职业1. 学生观看图片展示和短视频,了解不同职业的名称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个职业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3. 学生选择一个职业,通过角色扮演或绘画的方式展示相关知识。
第三课: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1. 学生观看图片展示和短视频,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
3.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模拟不同社交场合的情景,运用社交礼仪进行互动。
5.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检查其对家庭成员、职业和社交礼仪的认识程度。
- 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6. 教学资源- 图片和短视频- 绘图纸和彩色笔- 故事书和角色扮演道具- 小组活动指导和评价表以上是二年级上册社会教案备课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年上人文与社会教案(更新)

三、总结
黑龙江人的性格:黑龙江人豁达通融,兼收并蓄,宽容大度,不盲目排外。在这样性格影响下,居住在黑龙江地域的人们,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实现了共同发展;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实现了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家人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人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
感受黑龙江人积极探索,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来了解有关酸菜的事。
二、探究新知
1、图片导入:孩子们,想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哪些好吃的了么?小谗猫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外调查汇报:聪明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美食都是什么做的么?那你们都知道哪几种酸菜的做法呢?(学生汇报)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听录音,辨别录音中的语言是哪里的家乡话。
四、先学
1、听录音,想问题。
2、回忆经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五、后教
1、电视剧《闯关东》,思考:他们为什么来东北。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理解体会黑龙江是多地域人口汇集的特点。
4、例举黑龙江和山东人的联系。
六、当堂训练
1、找方言活动,并把方言和祖籍问题联系起来。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滑雪板的故事》。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听故事
第一段,下雪,要求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思考:雪下了几天,积雪有多深,猎人们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第二段,做滑雪板,要求学生在听故事时思考做滑雪板的主意是谁提出来的,滑雪板是什么做的?效果如何?
第三段,穿山越岭,过海飘洋,赞扬滑雪板的民歌中那句诗是赞扬滑雪板的?那句诗是赞扬小木船的?
二年人文与社会(上)第1课 辨民族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导入: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54个民族在我省分布。
2、在这54个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占人口总数的95%,因此我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备课教师
王显柱
二次备课教师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1、辩民族
教材分析:了解我省各民族名称和民族风俗。
学情分析:学生对民族的事了解的少,有着深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1、黑龙江有多少个民族,最多的民族和最少的民族。
2、知道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和后迁移来的民族,民族聚居的特点。
3、了解关于黑龙江居住的世族有关知识。
黑龙江省人文与社会(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民族。
二、看图片,找民族:(出示幻灯片)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民族。
2、出示图片,认识民族。
3、自主合作,找民族。
(1)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找民族”在图片上找。
(2)讨论交流。
4、集中发言,教师点评小组代表发言,介绍小组讨论结果。
三、角色扮演活动:
1、学生扮演不同民族角色。
2、体会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
四、小结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民族?
1、指名说一说。
2、看图片辩认。
五、你是哪个民族的人?
六、拓展题:对亲属和邻里进行调查,进一步体会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
板书设计:第一课辩民族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人口最少的民族:鄂伦春族
教学反思:
人文与社会二年级上册教案

人文与社会教材分析年级:二年级主要容:和睦的群体、智慧的群体、爱国的群体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系统分析:和睦的群体的主体容是的民族和人口。
目的是从民族和人口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的组成以及在互相交往中呈现的精神品质。
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不论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世居民族,还是后来迁移到这里的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都能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亲如兄弟。
智慧的群体主体容是的生产和生活。
目的是从生产和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呈现的精神品质。
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一个智慧的群体,具有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爱国的群体主体容是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感人行为。
目的是从上述容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人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爱国境界。
中心观点是省人们不但一个团结的群体、勤劳的群体,智慧的群体,更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胸怀的群体。
教材重点及难点: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和睦大家族;2、人在与不力的自然环境不懈抗争,利用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中呈现的良好精神品质。
3、人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
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短,识字量小,阅读能力有限,认知能力较差,所知甚少。
但喜欢听故事。
为此,教学时主要以给学生讲故事为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与启迪。
第一单元教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和睦的群体单元目标:1、感受人的民族构成,知道是一个多民族组成;2、了解、等地的人们迁移的典型事例;3、了解居住在地域的人们互相帮助的典型事例。
容分析:本单元的主体容是的民族和人口。
目的是从民族和人口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的组成以及在互相交往中呈现的精神品质。
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不论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世居民族,还是后来迁移到这里的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都能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亲如兄弟。
(完整)人教版社会二年级上册教案

(完整)人教版社会二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责任和互助。
- 掌握描述家庭成员的基本词汇。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成员、珍惜家庭的情感。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家庭的观念和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 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并介绍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助。
- 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助。
3. 描述家庭成员的基本词汇。
- 教授一些常用的家庭成员词汇,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并利用图片和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家庭照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并引导学生讨论家庭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2. 研究(20分钟)- 呈现家庭成员的词汇及对应的图片,并教授发音和意思。
- 利用图片和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各个家庭成员的词汇。
3. 练(15分钟)-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家庭的构成、成员角色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互助。
- 利用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 巩固(10分钟)- 布置家庭成员描述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短文,并自由发挥描述家庭成员的细节。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以及描述家庭成员的基本词汇。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记录学生的回答和互动情况。
2. 批改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描述家庭成员的基本词汇和运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五、教学资源- 家庭照片或图片- 视频或动画素材- 家庭成员词汇及对应图片- 小组活动和情景模拟的教具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并介绍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社会与法治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社会与法治优质教案(全册)介绍本文档是针对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社会与法治课程编写的优质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案内容1.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家乡相关的知识,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 教学过程:通过观看图片、地图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点,展开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展示。
2. 第二课:我是小小消防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防常识和如何预防火灾事故。
-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火灾的预防措施,学会正确拨打火警电话。
- 教学过程:通过观看消防宣传片、讲解消防常识,进行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如何正确应对火灾。
3. 第三课:文明交通出行安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培养正确出行的意识。
-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红绿灯的意义和过马路的注意事项。
- 教学过程:通过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讲解交通法规,进行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过马路的场景并研究正确的行为。
4. 第四课:我爱劳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了解劳动的价值。
-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常见劳动方式和尊重劳动的态度。
- 教学过程:通过观看劳动模范的事迹、讲解劳动的价值,进行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社会与法治课程的优质教案,涵盖了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案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社会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最新二年级上册社会教案教科版(全)

最新二年级上册社会教案教科版(全)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1. 单元一:我和家庭- 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的传统和俗2. 单元二:我和学校- 学校的组织和管理- 学校里的角色和责任- 学校的规则和制度3. 单元三:我和社区- 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社区的服务和资源- 社区的发展和变化4. 单元四:我和国家- 国家的组织和管理- 国家的领导和制度- 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体验、观察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实践。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考核。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教案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社会教科版》。
2. 多媒体工具:包括投影仪、电脑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包括图表、图片、实物等。
六、教学安排本教案根据每单元的内容和学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安排,以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七、教学团队本教案由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共同研发和实施,他们将共同负责课堂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最新二年级上册社会教案教科版(全)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二年上人文与社会教案

二年上人文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来历和习俗。
(2)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认识主要的山河湖泊。
(3)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中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节日第1课:春节第2课:端午节第3课:中秋节第二单元:我们的家乡第4课:家乡的地理特征第5课:家乡的风土人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地理特征、历史和文化。
难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调查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报告、小组讨论等。
4. 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第6课:中国的地理特征第7课: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历史和文化。
难点:对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八、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一、提问,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说说喜欢什么?引入本课,板书课题。
活动一:听故事
1.导入:以询问是否喜欢听故事为契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分段播故事,提要求:
第一段,下雪,要求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思考:雪下了几天,积雪有多深,猎人们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第二段,做滑雪板,要求学生在听故事时思考做滑雪板的主意是谁提出来的,滑雪板是什么做的?效果如何?
2.提出要求:在听故事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
3.听故事,老师讲,学生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人们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景)
4.小组讨论:交流听故事时大家获得的感受。指导学生捕捉故事中的关键点,进一步体会人们和睦相处的美好事实。用心去体会人们和睦相处的意义。
5.教师点播: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6.总结人的性格:人豁达通融,兼收并蓄,宽容大度,不盲目排外。
通过欣赏美食的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酸菜的回忆自己看见的事例,锻炼二年级学生的表述能力。通过了解酸菜的由来,使学生感受东北人民积极探取,运用智慧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为品质。
观察、思考与同学交流
积极发言。
播放家长讲述有关酸菜的小故事录像。思考以往的冬天经常吃什么蔬菜?蔬菜怎么存放?坏掉怎么办?
教师点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要求学生用心去体会积极生活的意义)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滑雪板的故事
发挥聪明才智解决困难
教
学
反
思
教案
课题
吃酸菜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探究学习,知道酸菜在改善北方冬季饮食方面的意义。2.酸菜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家乡人们不甘寂寞,积极探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7.在这样性格影响下,居住在地域的人们,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实现了共同发展;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实现了共同进步。
交流听故事时大家获得的感受。
8.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身边各民族各地域人们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情景,能用语言进行描绘。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一家人
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人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教
学
反
思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重点
人在战胜严寒等不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呈现的巨大智慧和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单元教学难点
对人行为中的智慧和精神品质的理解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策略
以故事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展开教学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法、讲解法相结合
单元课时的划分
滑雪板的故事——1课时吃酸菜——1课时采石油——1课时
活动二:听故事—想问题
1.开场小小辩论会:酸菜好与坏
2生活中的事实、事例反驳对方。启发学生注意关键环节,明确感受,形成对人为改善冬季饮食的单一而积极探索的精神的认识。
我们的创
新看视频
明事理。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酸菜的由来
吃酸菜酸菜的好与坏
我们的创新
教
学
反
思
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民族风俗。
3.学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板
书
设
计
辨民族
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
学
反
思
教案
课题
找祖籍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等地人们迁移典型事例,知道省是一个多民族人口融合的地区,知道异域文化习俗给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教学重点
居民来自众多领域,也包括很多国家和地区。
教学重点
感受人积极探索,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人在解决冬季保暖等问题中所体现的智慧和精神。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酸菜的做法,各种做法的酸菜美食图片。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活动一:美食图片导入—了解酸菜的由来
1.图片导入:孩子们,你们在家最喜欢妈妈做的什么好吃的呀?想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哪些好吃的了么?小谗猫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和睦大家族;2.人在与不力的自然环境不懈抗争,利用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中呈现的良好精神品质。
3.人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短,识字量小,阅读能力有限,认知能力较差,所知甚少。但喜欢听故事。为此,教学时主要以给学生讲故事为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与启迪。
教案
课题
采石油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人奋力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依靠科学技术力量,不断推定社会发展的行为
教学重点
依靠科学技术保证石油稳产高产
教学难点
人是依靠了怎样的原理保证石油的稳产高产
教学准备
一段石油开采的视频和图片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活动一:试一试
1.选取一个小组到前面观察教师的实验,也可以协助。
智慧的群体主体容是的生产和生活。目的是从生产和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一个智慧的群体,具有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爱国的群体主体容是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感人行为。目的是从上述容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人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爱国境界。中心观点是省人们不但一个团结的群体、勤劳的群体,智慧的群体,更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胸怀的群体。
2.联系自己熟悉的事务,例举人和人的联系。引导
引导学生关注录音人物的语音、语调、用语。
认识我省是一个多民族、夺地域人口汇集的地方。
学生体会习俗对我们生活习惯的影响,进而扩大到对其他地域人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找祖籍
多民族聚集地
多地域
教
学
反
思
教案
课题
一家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2.出示实验步骤:教学只资源1.
1、知道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
2、会分辨不同的民族。
教学重点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在我省居住的就有54个民族。
教学难点
民族和世居民族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一、课件展示,认识56个民族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图片上的哪些人和自己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展示世代生活在的少数民族图,要求学生与56个民族图片对照查找,体会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人文与社会教案
(2015--2016上学年度第一学期)
地方课程二年级
教学进度表
年级:二年学科:人文与社会
周次
时间
教学容
备注
1
9月1——4
辨民族
2
9月7——11
辨民族
3
14——18
找祖籍
4
21——25
找祖籍
5
9,28——10,2
一家人
6
10月5——9
一家人
7
12——16
滑雪板的故事
8
19——23
滑雪板的故事
活动二:讲故事
1.提出要求:结合听故事讲述自己看到和听到的类似的故事。
2.组织讲故事:可以分组讲,也可以请几个同学讲面向全体学生讲。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自然条件是不可改变的,但人人都能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
3.组织学生讨论:对同学讲的故事给以评论。
(指导学生捕捉故事中的关键点说明人是智慧的群体)
4.教师讲:重点讲火炕是你如何取暖的。
(播放酸菜做成的美食图片)
2.课外调查汇报:聪明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美食都是什么做的么?
(出示课题)那你们都知道哪几种酸菜的做法呢?(学生汇报)
3.引出话题:谁能告诉老师酸菜是什么做的?那为什么要把白菜做成酸菜呢?(指导学生尝试全面的想问题,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4.介绍酸菜的腌制方法
二、分组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寻找和讨论省以哪个民族居多,还有那两个民族没有?
三、学生汇报
在五十六个民族中,其中有十个民族世居、久居,他们是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额伦村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缺少门巴族、拉祜族。
四、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观察不同民族人的特点,初步了解的世居民族。
复习
20
11——15
检测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容
和睦的群体、智慧的群体、爱国的群体
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系统分析
和睦的群体的主体容是的民族和人口。目的是从民族和人口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的组成以及在互相交往中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不论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世居民族,还是后来迁移到这里的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都能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亲如兄弟。
学科
人文与社会
年级
二年
班级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容)
智慧的群体
单元目标
了解人在战胜严寒等不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奋勇抗争的典型事例,感受人在这方面呈现的巨大智慧和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