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比欣赏 教案
音乐欣赏教案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音乐欣赏教案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音乐欣赏教案: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引言: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
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风格,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方式。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并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一、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2. 认识并分辨不同音乐风格代表性作品;3.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审美修养;4. 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引入(5分钟)在教学开始前,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学生们可以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尽可能地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内涵。
待音乐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2. 介绍不同音乐风格(10分钟)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等,并简要讲解它们的起源和特点。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印象,可以辅以音乐片段的欣赏。
3. 欣赏古典音乐(20分钟)选取几首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等。
播放音乐时,逐句解读悦耳旋律和复杂曲式的特点,帮助学生们理解古典音乐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4. 欣赏民族音乐(20分钟)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如中国的古筝音乐、印度的卡纳基琴音乐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听取音频,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魅力,并与古典音乐进行对比。
5. 欣赏摇滚音乐(20分钟)介绍摇滚音乐的起源和特点,选取几首经典的摇滚乐曲,如披头士的《Yesterday》、滚石乐队的《(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等。
播放音乐时,学生们可以跟随节奏摇摆、拍手,积极感受摇滚音乐的动感和激情。
6. 欣赏流行音乐(20分钟)通过欣赏当代流行音乐,如泰勒·斯威夫特的《Love Story》、林肯公园的《In the End》等,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流行音乐的时尚和多变。
幼儿园音乐对比游戏教案

幼儿园音乐对比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听能力。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3.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音乐对比录音或CD。
2.室内或室外教学场地。
3.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幼儿讨论音乐的特点和种类,例如快乐的音乐、悲伤的音乐等,通过幼儿的回答渐进式引入对比游戏。
第二步:介绍对比游戏(10分钟)在课堂上播放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例如快乐的音乐和悲伤的音乐。
让幼儿仔细聆听并描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的特点和感受。
然后让幼儿分组,并配备纸和笔,让他们画出所听到的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已经听过的音乐类型(例如欢快的音乐、悲伤的音乐、宁静的音乐等),并准备一段30秒的音乐片段。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其他成员在场外等待。
代表将音乐片段播放给其他组,其他组根据所听到的音乐类型画出相应的画面。
每一轮结束后,代表负责换下一组。
第四步: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展示他们刚才所画的画,并解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其他小组可以给予反馈和评价,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意见和经验。
第五步:音乐表演(20分钟)让幼儿根据所听到的音乐类型,自由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演。
例如,快乐的音乐可以跳舞或欢呼;悲伤的音乐可以模仿哭泣或安静无声。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让其他小组猜测他们所表演的音乐类型。
第六步:总结(10分钟)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他们总结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反馈和评价,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并创作一个小舞蹈或歌曲。
2.进一步拓展对比游戏,让幼儿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例如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
3.组织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并邀请家长参与。
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音乐欣赏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作品录音。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打印好的音乐欣赏活动工作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我们的生活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步骤二:音乐类型介绍 (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每种类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学生在听、观看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步骤三:欣赏音乐作品 (15分钟)教师选择一到两首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在播放过程中,学生应全神贯注地倾听,并记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展开的想象。
播放结束后,学生可以相互分享他们的感受和联想。
步骤四:音乐作品分析 (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所听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可以讨论这些特点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否相符,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他们的感受。
步骤五:学生创作 (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一段短乐曲或歌曲。
学生可以选择自由创作或与同学合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
步骤六:音乐分享 (10分钟)学生借助设备将自己的创作录音或进行现场表演。
其他同学可以欣赏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教师也可以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分享音乐才华。
四、教学延伸1. 学习欣赏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或表演,提供更多的音乐欣赏机会。
3. 组织学校的音乐节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联想的记录。
2. 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和表演。
3. 同学间的评价和反馈。
幼儿音乐教案中对比欣赏

幼儿音乐教案中对比欣赏对比欣赏是幼儿音乐教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比欣赏,幼儿能够了解不同音乐作品中的差异和特点,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音乐教案的设计、对比欣赏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对比欣赏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幼儿音乐教案设计在幼儿音乐教案的设计中,对比欣赏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欣赏。
同时,教案还应包括对音乐作品的背景介绍,如作曲家、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二、对比欣赏的意义对比欣赏对幼儿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比欣赏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的音乐作品,幼儿能够感受到不同曲风、不同乐器和不同表现技巧带来的音乐差异,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其次,对比欣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对比欣赏,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进而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偏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品味。
最后,对比欣赏可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通过对比欣赏不同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等,幼儿可以学习到音乐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并在音乐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对比欣赏的实施方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对比欣赏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听音乐对比:教师可以选择两首或多首具有不同特点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欣赏。
比如,可以选择一首欢快的儿歌和一首悲伤的乐曲进行对比,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2. 视听对比: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配以相关的视觉材料,如图片、视频等,让幼儿通过视听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差异。
3. 乐器对比:教师可以选择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让幼儿通过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演奏技巧等方面,理解乐曲的不同表现形式。
4. 表演对比:教师可以请幼儿观看不同表演者的音乐演出,比较他们的演奏风格、表演技巧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启发幼儿对音乐表演的欣赏和理解。
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15篇)

《音乐欣赏课教案》音乐欣赏课教案(一):《天鹅湖》欣赏课教案教学目标:一、透过选取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二、透过讲述《天鹅湖》故事资料,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
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四、透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色彩的丝带白纸油画棒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创作学习法,讨论法,模仿学习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
音乐《天鹅湖》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个性喜欢,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3、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4、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
2、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天鹅有黑白两种色彩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
如果大家期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不见的话,我们就应怎样做呢?3、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秀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
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转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
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
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
音乐欣赏课教案模板(通用13篇)

音乐欣赏课教案模板〔通用13篇〕音乐欣赏课教案模板〔通用13篇〕音乐欣赏课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能初步分辨乐曲的三段体构造。
2、能根据音乐,创编表演动作,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活动准备:ppt,音乐,三种乐器:小铃、木鱼、三角铁活动过程:一、经历再现在钟表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钟,看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猜猜他们是怎么说话的?小结:我们的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钟,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如:当当,嘀嗒嘀嗒,布谷布谷。
二、分段欣赏音乐过度句:夜深了,钟表店里的钟们活动起来了。
听,他们在干什么?第一段:听到了吗,他们在干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你听到谁在跳舞?请你来做钟宝宝,跳一跳。
集体—————经历分享〔老师示范〕第二段:过度句:跳得开心吗?跳累了,听听钟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钟宝宝们,我们休息啦。
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休息的?—————动作得分享第三段:在孩子们休息时,放音乐1、听,钟宝宝们又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2、让我们一起来跳舞吧!我来找找,谁跳的舞和刚刚是不一样的?个别示范,集体模拟完好欣赏你们跳得真好看,我来学学你们的舞蹈好吗?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的舞蹈。
三、幼儿集体完好地听音乐表演你们也来跳一跳吧。
四、延伸出示乐器,你们觉得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那种钟的声音?请你试一试。
音乐欣赏课教案篇2活动目的:1、欣赏二泉映月、玩具兵进展曲,体会快慢不同的的音乐情感,能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2、根据音乐的不同找出与之相适应的颜色活动准备:色拉兄弟图片磁带活动过程:1、律动:去郊游2、出示红色拉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是红色拉来自动画城你们看到我红红的样子有什么感觉?〔讨论〕小朋友们好,〔出示黑色拉〕我是黑色拉你们看到我黑黑的样子有什么感觉呢?〔讨论〕小朋友在色拉王国里每种颜色的色拉都有一首表示自己颜色的音乐,可是我们两个分不清表示自己的音乐了,小朋友帮我们好吗?3、欣赏乐曲《二泉映月》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4、欣赏乐曲《玩具兵进展曲》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5、这两首曲子那首是表示红色拉的?那首是表示黑色拉的?〔讨论〕6、〔1〕再次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表示谁的音乐?为什么?〔2〕再次欣赏《玩具兵进展曲》这首曲子是表示谁的音乐?为什么?7、小盆有谢谢你们帮我们找到了表示自己的音乐,我们想请你们来我们家做客好吗?介绍红色拉和黑色拉的家。
音乐欣赏课《牧羊姑娘》教案

音乐欣赏课《牧羊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 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4、认识双簧管并了解其音色。
教学重点:1. 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
2、师:欢迎大家进入音乐课堂。
首先让我们热热身,听老师敲击的节奏,大家的脚步要和老师敲击的节奏一致。
来!全体起立,以组为单位围成一个圈,跟随节奏动起来。
3、设问:刚刚老师敲击出的节奏有什么变化?(抽生回答)4、接下来,咱们一起聆听几段音乐片段,听完后请大家告诉我,这几段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分别聆听,抽生回答)二、聆听《模样姑娘》1、刚刚我们聆听的其中一个欢快的音乐片段是描写牧童的快乐生活。
今天,老师仍然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位牧羊姑娘的生活,去感受一下这位姑娘放牧的心情怎样?2、初听乐曲3、复听第一乐段主题,出示乐谱,学生用a模唱。
4、除了速度、力度和旋律在表现音乐是有重要作用外,不同的乐器在表现音乐时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吗?5、出示双簧管,了解音色,适合表现的情绪。
6、完整聆听全曲。
第一、二乐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根据一、二乐段情绪的不同,你联想到了什么?三、扩展欣赏1、这首乐曲在创作完成后,迅速流传开来,不同的音乐家们创作出了不用的艺术作品来表现这一音乐主题。
现在,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两个作品。
2、欣赏小提琴独奏和宋祖英演唱两个不同艺术表现的作品。
四、创作与活动1、今天咱们听了这首乐曲以及其他不同的艺术作品,我们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也来表现这首音乐主题呢?2、学生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3、分组准备,老师巡视指导4、分组展示五、小结师:今天你收获了些什么?生:回答师:咱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3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3篇】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多元化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演唱歌曲,体会不同作品之间体现的不同音乐要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舒展优美的特点。
【难点】用正确的发音技巧唱好变化音。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学生自由跟唱。
提出问题:曲作者是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青春舞曲》是王洛宾的作品,那么他还写过那些作品?学生再次发言,教师总结:王洛宾,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
王洛宾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
1938年他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
引出这节课主题《在那遥远的地方》。
(二)新课教学1.欣赏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2)再次欣赏老师设置问题: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是如何表现的?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高亢自由的音调、缓慢的速度。
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
3.学唱歌曲(1)进行发声训练,以气带声,以声传情。
(2)老师跟着钢琴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学唱旋律,识读乐谱。
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
老师用两种方式演唱,第一种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种是圆润的嗓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对比欣赏(大班音乐)
音乐对比欣赏<活泼地与抒情地>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觉`随音乐起舞的动作感知及对音乐所表现的心情及内容的不同的对比,来感受音乐a 与音乐b的不同,体验活泼地与抒情地的乐曲风格,了解它们所表现的情绪的异同.
2. 通过对乐曲的内容的想像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情绪体验能力.
教学准备:事先制作好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点击课件:"谁来了?"(花仙子)."美丽的花仙子给我们带来两段美妙动听的音乐,想不想听一下?" 1 `点击音乐a:"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表现了一种怎么样的心情?"欣赏音乐a. 2`点击音乐b:"这段音乐听起来与音乐a有什么不同?比较一下." 3`小结:音乐a活泼欢快,听起来心情轻松,有种想跳跃的感觉,音乐b 优美抒情,比较柔和音乐a节奏欢快,音乐b节奏缓慢.
二`通过跟随音乐跳舞来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 1`听音乐a我们来跳一下舞,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起舞.教师把幼儿的动作连起来,让幼儿完整跳一遍. "你们在跳舞的时候心情感觉怎么样?"(心情愉快,节奏活泼欢快) 2`同上随音乐b跳一下舞,感觉怎么样?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起舞.教师把幼儿的动作连起来,幼儿完整跳一遍.
三`能过分段想象`欣赏乐曲所表示的画面来感受乐曲的风格.
1 `想象一下我们怎么样的心情下用音乐a来表示?我们什么时候会心情很高兴? 幼儿自由讲述,表达. 小结: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有些事使我们心情很高兴的
时候,可以用音乐a来表示. 作曲家们就是在很高兴的时候为了表达愉快的心情才创作出这些乐曲的. 2 `音乐a表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快乐的生活,请你猜一下有哪些小动物在于什么快乐的事情? 教师适当启发:"我也来猜一下,是......."点击课件.幼儿自由猜想,发表意见. 3 `完整欣赏一遍音乐a (配画面的).幼儿表达内容.再次欣赏音乐a. 4 `同上想象一下音乐b所表示的画面.用同样的方法启发. 5 `完整欣赏音乐b(配画面的).6 `比较两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的差异性(也可说说相同点). (音乐a所表现的内容较动,音乐b所表现的内容较静) 再次欣赏音乐b . 四 `选择相应的画面.重点指出画面的配乐不是决对的,如小鱼游可有两种选择,并用不同快慢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感觉.
五` 完整欣赏音乐a和音乐b(配画面的). 六`和花仙子告别,在音乐声中跳舞结束.
大班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
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
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
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脚脚脚,手手手手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
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
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