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案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欣赏教案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的出处、词曲作者、原唱,感受作品表达的主题,分辨作品的曲式,让学生通过听辨知道哪些音乐要素刻画表现出了作品的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a、b两部分的对比。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下载音乐、视频资料。
教材分析:歌曲《我的祖国》是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的插曲。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优美抒情,第二乐段壮丽宏伟,是一首明朗的颂歌。
“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从各个侧面歌颂了祖国,“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则从地域、历史、现实三个视角歌颂了祖国,言简意赅,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歌曲音域较宽,气势宏伟,虽然不是一首儿童歌曲,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还可以学唱其中的一些片断,因此将它作为欣赏曲目是很合适的。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播放1--- 8幻灯片,导入新课。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生:祖国。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名叫《我的祖国》。
揭示课题《我的祖国》。
出示第9张幻灯片。
二、欣赏《我的祖国》。
(一)、初赏,了解作品。
播放第13张幻灯片上的问题引领,初赏作品。
播放歌曲《我的祖国》。
教师适时的点击第10---12张幻灯片,分别呈现三段歌词及画面。
师:歌曲好听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首歌曲?包括:词作者?曲作者?原唱?电影名?时代背景?(教师找学生回答,知道多少说多少,适时播放幻灯片,加强补充介绍。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的弟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魔法师的弟子》这首乐曲,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激发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魔法师的弟子》这首乐曲,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乐曲中的旋律变化,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乐曲《魔法师的弟子》音频文件、相关图片等。
2.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魔法师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
b. 播放《魔法师的弟子》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风格。
2. 乐曲欣赏:a. 完整播放乐曲,让学生初步体验音乐的美感。
b. 分段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变化。
c. 分析乐曲结构,讲解乐曲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3. 音乐分析:a.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b. 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如魔法师、弟子等。
c. 讨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如神秘、紧张、欢快等。
4. 音乐实践:a. 邀请学生哼唱乐曲中的旋律。
b. 引导学生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5. 总结与拓展:a. 回顾乐曲《魔法师的弟子》的特点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b.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魔法师的弟子》这首乐曲,让学生感受了古典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旋律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音乐实践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音乐表现能力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音乐实践方面的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魔法师的弟子》乐曲的欣赏能力。
2. 学生对乐曲结构、旋律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能力。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的弟子优质教案1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魔法师弟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魔法师弟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经典音乐作品,详细内容包括作品旋律、节奏、和声以及配器等方面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认识《魔法师弟子》这一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作品旋律、节奏、和声分析和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魔法师弟子》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说出音乐中场景和情感。
2. 作品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魔法师弟子》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作品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唱旋律,讲解旋律特点。
(2)分析作品节奏:引导学生拍打节奏,讲解节奏规律。
(3)分析作品和声:讲解和声运用,让学生体会和声美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自己最喜欢部分。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作品名称:《魔法师弟子》2. 作者:保罗·杜卡3. 旋律特点:优美、流畅4. 节奏特点:规律、明快5. 和声特点:丰富、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魔法师弟子》中自己最喜欢旋律、节奏、和声部分,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部分是乐曲开头旋律,因为它优美、流畅,让人感受到魔法神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水平得到提高,但在分析作品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经典音乐作品,如《胡桃夹子》、《天鹅湖》等,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欣赏课是培养他们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细致地讲述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应涵盖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阶段来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听觉感受法:通过听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并发表自己的听后感。
2. 比较法: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例如,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情感和审美体验。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学生编写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让他们亲身经历音乐的创作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音乐的魅力和重要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小故事、音乐趣闻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2. 音乐欣赏:教师选择一首适宜的音乐作品,放给学生听。
可以在音乐播放前,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关键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3. 听后感想:学生听完音乐后,可以进行短暂的思考,然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4. 音乐比较:教师选择不同风格或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5. 音乐创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
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编写歌词,然后配以简单的旋律。
6. 总结:课堂结束前,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要点。
五、评价方法音乐欣赏课的评价可以通过听后感想的表达、创作作品的质量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欣赏教材第七章《铜管乐器与节奏》,详细内容为欣赏《马刀舞曲》。
《马刀舞曲》是俄国作曲家哈恰图良的代表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节奏感,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其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铜管乐器及其音色的识别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美。
3. 通过欣赏《马刀舞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了解铜管乐器在乐曲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设备、谱架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马刀舞的动作,激发兴趣。
讲解:介绍《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特点。
2. 欣赏乐曲(10分钟)初听:完整播放《马刀舞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氛围。
复听: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铜管乐器在乐曲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分析《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以例题形式展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乐曲中的节奏,进行互动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内容:作曲家:哈恰图良作品特点:民族风格、强烈节奏感铜管乐器:突出节奏、烘托氛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哈恰图良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音乐风格。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马刀舞曲》作为六年级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其选择需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基础以及乐曲本身的艺术价值。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精品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第七章《舞曲的魅力》中的《马刀舞曲》。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舞曲的起源、类型以及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舞曲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马刀舞曲》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管弦乐作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曲的背景,感受其激昂、奔放的旋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马刀舞曲》的基本旋律,能跟随音乐哼唱。
2. 培养学生对舞曲类型的识别能力,了解《马刀舞曲》的民族特色。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掌握《马刀舞曲》的节奏、旋律及民族特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其学会分析舞曲的结构和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马刀舞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舞曲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舞曲背景,让学生了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民族特色。
(2)学习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哼唱《马刀舞曲》主旋律,体会舞曲的韵律美。
(3)分析结构:让学生通过听辨,分析舞曲的曲式结构,了解其创作特点。
3. 例题讲解:选取舞曲中的典型旋律片段,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曲。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舞曲中的节奏变化,并尝试演奏。
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内容:(1)舞曲背景(2)旋律特点(3)曲式结构(4)民族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马刀舞曲》的旋律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舞曲表达的情感。
2. 答案:旋律特点:激昂、奔放;情感表达:勇敢、热情、豪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马刀舞曲》的内容。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找其他民族舞曲,了解其风格特点,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马刀舞曲》,该曲目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的第三章“鼓舞飞扬”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对《马刀舞曲》的背景介绍、曲式结构分析、音乐要素解析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音乐中的节奏感,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马刀舞曲》曲式结构及音乐要素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鉴赏力和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马刀舞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渊源。
3. 曲式结构分析(15分钟)对《马刀舞曲》的曲式结构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乐谱,理解曲目的结构特点。
4. 音乐要素解析(15分钟)播放《马刀舞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并进行解析。
5. 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跟随音乐,体验《马刀舞曲》中的激情与活力。
6. 实践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7.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结合《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设计例题,并进行讲解。
随后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曲式结构:ABACA3. 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4. 实践环节: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马刀舞曲》中的音乐要素,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马刀舞曲》有了深入的了解。
六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单元教学内容1.活动:《绚丽多彩的舞剧音乐》。
2.欣赏:《花香鼓舞》《羚羊舞》《快乐的女战士》《天鹅湖组曲》。
3.唱歌:《军民团结一家亲》。
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舞剧中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各门艺术的独特魅力,认识舞蹈、音乐、戏剧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舞剧艺术特色。
2.感受舞剧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曲式结构的特点,能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理解音乐情绪。
3.接触中外经典舞剧,欣赏中外优秀舞剧音乐,提高舞剧艺术鉴赏的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从中了解舞剧艺术所表现的历史、社会、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喜爱观赏舞剧艺术。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表达对亲人解放军的热爱。
2.分辨管弦乐合奏《快乐的女战士》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一段旋律。
教学难点:1.随录音哼唱歌曲《花香鼓舞》,记忆主题旋律。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2.体会《西班牙舞曲》中的节奏类型,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舞剧片断欣赏。
在欣赏之前学生可能对本单元的《小刀会》《红色娘子军》等剧情不甚了解,老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搜集资料详细介绍舞剧的内容,或者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本单元涉及的舞剧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学习之前,就本单元提供的舞剧曲目,教师可以就乐曲表现的情节和舞蹈以及此乐曲在整个舞剧的地位有一个详细的介绍。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六年级音乐教案篇2教学目标了解舞剧体裁的特点以及音乐的发展。
通过对优秀舞剧音乐的欣赏,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和自身的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舞剧音乐作品《白毛女》《丝路花雨》《胡桃夹子》选曲的听赏、分析。
教材分析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星空畅想》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
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
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
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复习《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学生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
2、分析表现:《婚礼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欢迎进行曲》。
3、通过几首进行曲不同的速度、形式和情感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题材内容的进行曲风格各异,进一步感受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提高独立分析表现乐曲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基本特征,感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中进行曲的艺术魅力。
通过合作排演的方式让学生表现乐曲,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2、指导学生有效合作。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解放军进行曲》踏音乐与学生问好
2、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曲子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进行曲。
大家都记得哪进行曲?
3、停播音乐,用电脑输入汇总学生提到的进行曲名称.
4、在学生汇总的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拉德茨基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并引出主题--丰富多彩的进行曲。
5、提问:这些进行曲中你对哪首印像最深刻?为什么?
6、重点介绍<<玩具兵进行曲>>的曲风及特点,并与学生共同回顾它的重点片段.
7、提问:在这些乐曲当中,你最想了解的或最陌生的是哪首?
8、介绍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来历及背后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9、引领学生观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拉德茨基进行曲的现场演奏
10、小结; 喜欢这首曲子吗?听完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得真好,其实这就是所有进行曲的曲风特点。
11、布置合作任务:接下来我们把刚才我们说到的、听到的进行曲系统地疏理一下,以
12、要求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播放课伴)进行曲从节奏、旋律风格、情绪表现、表现形式上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13、深入学生中指导学生
1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并理出正确答案
三|、结课: 在课的结尾,让我们再次走进维也纳的金色音乐大厅,聊听那首脍炙人口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吧》
同学们,进行曲是美妙的,进行曲是让人浮想联翩的,是鼓舞人心使人振奋的,是非富多彩的,让我们踏着它的节奏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吧!
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音乐体裁与形式这一教学领域所留的教学空间是很大的,有利于音乐教师设计与组合多种形式的教学。
因此,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新组合。
通过感性聆听、理性分析、感性再现的自助式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面,自主性,效果是显著的,实验是成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互碰撞产生了火花.同时在这节课结束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综合性的音乐课,对教师的组织技能是最大的挑战,专业技能在这类课型中反而突显得不是很明显,从而我得出一个结论:一堂课的成败教师的组织技能不容忽视!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你们都爱看些什么电影呢?(学生回答)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
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
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
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
二、寓教于乐
1.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片断,学生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2.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
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
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三、欣赏品味,引读提高
1.师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
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
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人心魄。
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山脚下,群峰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
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一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阴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也。
2.感受形象美。
(1)师生共同品读描写玛丽亚野外歌唱的情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