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检测(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检测(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检测(含答案)专题巩固(十六)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7•镇江]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

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

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复来。

”濂稽首⑧谢。

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

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

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

已而,入宫。

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素?”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⑩。

”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得稍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久之,其孙慎⑪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

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

”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注释】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

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

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

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

⑤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

⑥陟:登。

⑦踬:跌倒。

⑧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间所享之福。

⑪慎:人名,指宋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 )(2)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 )(3)上感悟,遽起( )(4)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宋先生其来乎?(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3.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等缺点。

4.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二、[2017•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淮安(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

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

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

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连云港二、阅读·赏析(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分)8.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赏析(60分)(一)(5分)7.(2分)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淮安4.诗、文名句填空。

(共8分,每空1分。

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选答题(7),可以为师矣。

(《论语》)(8)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9)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10),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答案】(1). (1)直挂云帆济沧海(2). (2)人生自古谁无死(3). (3)乾坤日夜浮(4). (4)断肠人在天涯(5). (5)天时不如地利(6). (6)草色遥看近却无(7). (7)温故而知新(8). (8)死亦为鬼雄(9). (9)雪却输梅一段香(10). (10)谁言寸草心连云港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6) ▲,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7)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纸上得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1.(2018中考·江苏省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分)答:(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2.(2018中考·江苏省泰州)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1)(2)题。

(6分)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

②蛩(qiong):蟋蟀。

③江亭:江边的亭子。

④君:指其弟子由。

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分)(2)赏析划线句。

(4分)答:3.(2018中考·江苏省无锡)阅读与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4.(2018中考·江苏省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6分)宿牛群头①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中考·江苏省扬州)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淮安4.诗、文名句填空。

(共8分,每空1分。

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选答题(7),可以为师矣。

(《论语》)(8)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9)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10),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答案】 (1).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 (3)乾坤日夜浮 (4). (4)断肠人在天涯 (5). (5)天时不如地利 (6). (6)草色遥看近却无 (7). (7)温故而知新 (8). (8)死亦为鬼雄 (9). (9)雪却输梅一段香 (10). (10)谁言寸草心连云港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6) ▲,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7)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江苏省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江苏省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24.文中举了XXX的例子,为什么他最终会灭亡?(5分)答:
注】黔中:指现在的贵州省。XXX:指XXX的陵墓。征贡:征收贡品。XXX:知道。衢:街道。炮:大炮。
25.文中的“守土者”是指谁。(2分)
答:
26.在文中,象对“朝廷”的态度如何。(2分)
答:
27.文中的象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2分)
答:
游焦山有四件快事: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早晨起来在观海门观看日出。
江苏省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一】(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
藩国名臣
明]XXX
XXX,藁城人,长身XXX,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二十余岁时开始读书。当时有一个敏捷的年轻人,每天写日记数千言,XXX不愿居于他之下,所以他必须与那个年轻人竞争。时间不够,所以他整夜读书,忘记了睡眠。他参加了顺天乡试,成为了一名学官。XXX都接受经书,他讲解得非常详细恳切,门下弟子常常有数十个。他非常严格,学生们站着听课,有规矩可循。他特别注重背诵,以身作则,不知疲倦,学生们都很恭敬地站在他身边。当时太守有十个儿子,其中五个骄纵得很厉害,即使太守也束手无策。有一天,听说XXX很严格,他自己带着儿子来了,还送给他一块朴实无华的木板,长两寸,宽一寸,厚半寸,上面写着:“专治五子,毋及余生。”那些儿子一看到这个木板,立刻就变得恭敬起来,都遵守学守的规矩。
舱旁的小窗可以开关,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雕刻家构思巧妙,介绍了舱旁小窗的特点。文章中也有感慨外国通商后元宵灯火不再兴盛,以及制作伞灯价格高昂的情况。
侍奉、赠送、穿上铠甲、侵占是文章中的词语。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是文章中的句子。
答案: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才能太平。
甲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壮丽的景象,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甲篇意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乙篇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美和震撼力。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淮安4.诗、文名句填空。

(共8分,每空1分。

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选答题(7),可以为师矣。

(《论语》)(8)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9)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10),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答案】(1). (1)直挂云帆济沧海(2). (2)人生自古谁无死(3). (3)乾坤日夜浮(4). (4)断肠人在天涯(5). (5)天时不如地利(6). (6)草色遥看近却无(7). (7)温故而知新(8). (8)死亦为鬼雄(9). (9)雪却输梅一段香(10). (10)谁言寸草心连云港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6) ▲,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7)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纸上得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对比阅读(二)(2018·镇江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共13分)太祖微行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

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

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

”“有田产乎?”曰:“否。

”“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

”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

”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渠有蜂十五桶。

此年月日相合之符。

”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

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

明岁,又复酿蜜。

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

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

”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

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注释】①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

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

④渠:他。

⑤听:听作则,任凭。

⑥啖(dàn):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尔蜂几何..:多少⑵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交换⑶得不馁.:气馁(停止)⑷竭..泽取之:舀干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⑴然则何以自给?既然这样,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⑵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让蜜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

11.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现民与蜂相当,最后联想到取蜜与税收相似。

12.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答:太祖亲民,体恤民情;太祖善于学习,接地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淮安(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

(20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

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

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

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

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

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

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

”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

②兴阑,兴尽。

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

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⑤姮娥,嫦娥。

⑥茂才:秀才。

⑦塍:田埂。

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处)(2分)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为.宫室②罔不因.势象形③或.六角④高可.三四丈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10.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4分)11.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4分)【答案】7.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8. (1). 刻成,雕刻成。

(2). 根据(3). 有的(4). 大约9. 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10.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11. 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8.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或”:有的。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为”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文言词语意义推断。

看语境,文言文词语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词语的含义。

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

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贻”“奇”“绵亘”“昼”等字词的翻译。

10.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首先要理解好划线句的大意,然后从能体现“奇巧”的几个方面作答。

如从可开关的小窗、十六字对联、“雕栏相望”等角度作答。

11.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思想感情的把握。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句子进行探究。

可分析“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等句,这些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

(一)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二)译文:无。

连云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6分)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3)皆铠.以习之▲ (4)秋毫无犯.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3分)(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3分)12.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4分)(二)(16分)9.(4分)(1)伺候(侍奉照顾服侍)(2)赠送(给予馈赠)(3)穿上铠甲(4)侵占(侵犯)10.(2分)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11.(6分)(1)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2)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12.(4分)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答出四点即可)【参考译文】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

昊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岳飞说:“皇上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整天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

吴玠大为叹服。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

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

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

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

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

”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顺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

(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南京(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12分)象记[明]林璐①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

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

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

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

②守土者:地方官员。

⑤备:充任。

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⑤牝(pìn):雌性的。

⑥廉:查访。

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①必入山告语.之曰(▲)②会.明亡(▲)③候已竟去.(▲)④守土者异.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10.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4分)8.(4分)①告诉②适逢③离开④认为……奇异(每小题1分)9.(4分)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10.(4分)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