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邹静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脂代谢异常引发脂类物质堆积引发动脉阻塞所致[1]。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据了解,冠心病发生以后可引发多种不良症状,其中以心绞痛最为常见,诱发该症状的因素较多,但是无论是因何而起都应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功效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但是该药物难以彻底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且长期服用会给后期治疗带来影响,因此如何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弥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足之处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我院为此特选取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研究,意旨在分析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下面请看详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来到我院治疗,且均符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有患者46例。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在56--78岁之间,平均(63±1.5)岁。

参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在57--81岁之间,平均(62±2.3)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经比较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继续进行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之后需要接受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

参照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服药一次,每次一百毫克,采用口服的方式以温水送服。

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前者用药剂量和方式与对照组无异,后者的用药方式为每日一次,每次七十五毫克,同样需要采用口服的方式以温水送服[2]。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通常将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它冠心病的预防。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司匹林的作用类似,也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

但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比阿司匹林更为复杂,其能够通过抑制 ADP 受体结合,从而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凝集。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起使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为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氯吡格雷可能会引起皮疹、出血等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那些具有出血倾向、溃疡病等禁忌症的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应该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在应用这些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它们被用于减少心脏病患者中心脏
病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的风险。

然而,它们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
在一些差异,因此使用时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氯吡格雷是一种由噻吩类化合物制成的口服抗血小板药,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
用和减少血栓的形成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与阿司匹林不同,氯吡格雷能够通过与受
体P2Y12结合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有效减少血栓的发生。

然而,氯吡格雷的不良反
应比阿司匹林要更严重,包括出血和其他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也需要进行定期监测。

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中选择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如果患者已经接受了包括球囊扩容术或支架置入术在内的血管介入治疗,那么氯吡格雷可
能更适合其使用。

如果患者的心血管病仅为轻度的冠脉疾病,而且对阿司匹林没有不良反应,那么阿司匹林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一些临床试验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中
一项为"特拉普麦克斯研究",该研究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的中期和长
期治疗效果。

该研究表明,在中期治疗中,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比阿司匹
林组患者发生率更高,但在长期治疗中,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相当。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冠心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而它们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复杂,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一项针对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这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需要关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不良反应情况。

虽然这两种药物在单独使用时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但是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增加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和其他疾病的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更加突出。

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特别是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

在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也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部分冠心病患者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存在耐药性,即使在正规用药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但在使用时,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需要注意耐药性的问题,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蔡东东,高新春,胡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江苏宿迁223600)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治疗期间采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治疗期间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疗效;不良反应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分析疾病致病机制主要为冠脉粥样硬化引起患者心肌组织存在缺氧以及缺血现象,患者在发生疾病后一般存在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最主要的治疗原则为抗血小板聚集,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以及预后效果[1]。

阿司匹林作为临床常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但单独用药后不良反应有明显增加,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能对血小板受体、ADP的结合发挥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血小板聚集所引起的冠脉血环障碍[2]。

基于此,本研究探究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3.25±3.28)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0.28±1.44)。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及不良反应分析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及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7月第14期总第164期China's rural health,July 2019,No.14,Total No.1643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及不良反应分析关 雷(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 277606)【摘要】目的: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

其中对照组利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显著。

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用药前后血小板凝聚率分别为54.16士15.56,30.28士12.15,对照组用药前后血小板凝聚率分别为57.25士17.48,41.14士13.24,两组对应t值为0.7469,3.4187,差异明显。

结论:明显看出,氯吡格雷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的疗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7-0035-01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堵塞,心肌从而会出现缺血和缺氧的情况,长期下会导致心肌坏死,最终形成冠心病[1]。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越来越多[2],为了提高患有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本次研究通过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来进行冠心病临床治疗研究,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基础资料选择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17人,女性患者为15人,年龄范围在53岁至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2.34±1.26)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合并有高血压患者12例。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老年冠心病也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和各种基础疾病的存在,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药物组合,该组合药物的使用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也有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有助于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老年冠心病患者因为身体的变化和基础疾病的存在,更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心脏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

1.2 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促进冠状动脉的再通畅,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3 有助于稳定和改善心血管病变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稳定和改善心血管病变,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1.4 提高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增强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2.1 出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而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年龄大、病情多,出血的危险性更高。

在使用该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定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2.2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溃疡、出血等反应,老年冠心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消化道问题,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要保护患者的胃肠道。

2.3 过敏反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道症状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皮肤和呼吸系统较为脆弱,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过敏症状,必要时及时停药处理。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对冠心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血运不足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而老年人群体又更容易患有这些慢性病。

冠心病的治疗与预防对于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为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

本文将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阿司匹林是一种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的药物,从而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减少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导致血管不易发生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其他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拮抗剂,能够阻断ADP受体,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

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协同作用,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聚,从而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减轻心肌缺血,降低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1.2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一项名为CAPRIE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较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

1.3 改善生活质量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通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可以减轻心绞痛、心梗等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延缓疾病进展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通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因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邹静
发表时间:2017-09-28T11:26:36.6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作者:邹静
[导读] 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省 410100
【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服用氯吡格雷)和B组(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A组总有效率的95.6%高于B组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4%低于B组的2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应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临床疗效
冠心病是心肌缺氧缺血、坏死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已有研究证实,冠心病进展为急性血栓的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控制血小板异常性积聚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向。

目前,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究就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诊断均符合WHO制定的相关标准[1],并排除患有恶性肿瘤、胃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对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全部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5例。

A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68.8±2.6)岁;病程1-8年,平均(4.2±1.6)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

B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68.2±2.8)岁;病程1-8年,平均(4.5±1.2)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给予他汀类药物及硝酸脂类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H20000542;规格:25mg/片)75mg,每日一次;B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J20080078)100mg,每日一次。

两组患者均用药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出血征象及胃肠道反应。

1.3疗效判定
参照文献标准[2]进行疗效评定。

显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降低,缺血性ST段复常;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50%,缺血性ST段恢复至0.05-0.1mV;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百分数(%)表示计数数据,x2检验,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因冠状动脉疾病致使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衰、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

受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能量代谢障因素的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所需的腺苷三磷酸水平降低,同时,乳酸水平升高、酸性物质堆积,继而发生疼痛症状。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3]。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而药物品种不同,治疗效果也就不同。

阿司匹林是环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因而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该药物能够促使血小板环氧酶出现不可逆抑制,通过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减少,可以达到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集的目的。

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选择性发挥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的作用,氯吡格雷在肝脏被激活后,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竞争性结合,能够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受体和血小板的结合;该药物还能够阻断释放二磷酸腺苷受体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扩增,继而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现阶段,控制血小板是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核心方向。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但冠心病患者以老年群体居多,其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状,所以病情状况比较复杂,需要谨慎选择合理药物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
发生率低,与B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相似[4]。

说明氯吡格雷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为突出,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综上所述,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董静,韩宝华,牛铁等.高龄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的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48-4449.
[2]苏宏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6):814-816.
[3]唐伟良,彭放,王兴祥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抗栓方案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0):956-960.
[4]许忠祥.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3):229-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