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比较

合集下载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文立军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文立军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文立军摘要:目的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出我院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与观察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经氯吡格雷治疗后总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96.67%>75.56%),并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11.11%>3.33%),以上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疗效显著优越于阿司匹林,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临床疗效前言冠心病是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多是因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造成血管狭窄或是堵塞,使心肌无法得到充足的氧与血所致[1]。

若患者及时得到应有的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情进展为心肌梗死,否则将会危及患者生命,让患者濒临死亡边缘。

目前,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两种药物是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阿司匹林在实际应用中因具有较多不良反应,进而局限了该药物的广泛应用[2]。

因此,本文主要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出我院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此次研究所纳入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已排除对此次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与严重肝肾不全与严重感染患者,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展此次研究。

对照组男女比例:48:42;年龄范围在68~85岁之间,平均年龄75.24±0.14岁;病程范围在1~7年之间,平均年龄3.48±0.19年。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发表时间:2014-07-02T11:47:05.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邢卓1 李萌萌[导读]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抗氧化能力降低,身体免疫力较低,容易引发很多心血管疾病。

邢卓1 李萌萌2 (1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循环三科 110013;2沈阳医学院 110034)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差异。

方法:随机抽取1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养生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

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氯吡格雷75mg/d和阿司匹林100mg/d 进行治疗,通过观察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胃镜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使用氯吡格雷75mg/d的实验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大于使用阿司匹林100mg/d进行治疗的对照组(P<0.05),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胃黏膜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统计学分析,P<0.05,可以认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有差异。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比阿司匹林更安全、有效。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30-02 冠心病又被成为冠状动脉走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人患冠心病的因素主要是血管中胆固醇、自由基、甘油三酯等“垃圾”在血管壁沉积形成。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下降,抗氧化能力降低,成为容易患冠心病。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但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具有一定副作用,尤其是对胃有一定刺激作用,用量不当容易引起胃出血。

氯吡格雷是吩噻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已成为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两者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有何不同呢?本文将针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药物简介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血小板聚集素来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氯吡格雷是一种更为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抑制血小板ADP受体的激活来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它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栓闭塞风险,从而起到预防冠心病发作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比较在临床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虽然两者都是抗血小板药物,但其治疗效果有所不同。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冠心病的发作,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

而氯吡格雷则在冠心病患者中显示出更为优越的疗效,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

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使用可以显著地降低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复发风险。

氯吡格雷还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

四、安全性比较在安全性方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

由于它们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仔细权衡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出血风险。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比较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比较

可作为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患者的替代治疗 1 3 。为此 , 本文对氯吡 格 雷与 阿司匹林应用 于高龄老年冠 心病患者 的临床作用进 行 比
较 , 报道 如下 。 现
2 结 果
1 材 料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治 疗 后 , 组在 血 常规 、 血 指 标 中 的 P ' P 两 凝 I 和 A等 观 察 指 标
维普资讯

药 物 与 临床 ・
28 7第6第9 0年 月 4 1 0 卷 期
氯吡 格雷与 阿司匹 用于高 年冠心 者的 床作用比 林应 龄老 病患 临 较
陈 丽 萍
( 广州颐康老年病医 院, 广州 5 0 9 ) 10 5
【 摘要】目的 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 的临床 作用 。方法 将 16例高龄老 年冠 心病 患者 随机 0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 用氯吡格 雷治疗 ,0 / ;对照组 采用 阿 司匹林 ,0 m /。结 果 两组在血小板 聚集率 、 5 mg d 10 g d A 11 P T 以及 胃粘膜 出血率方 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I P<0 5 。结论 氯 吡格 雷在抗血小板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 。 .) 0
1 6 c s so l e oo a yh atd s a e w r i ie t e e p r n a ru n o a io r u . 0 g d eo io r a s d fre — 0 a e f d rc rn r e r ie s e e d vd d i o t x e me tl o p a d c mp r n go p 5 , lp d g e W u e o x e n h i g s s p r na r u n O mgd a p r s u e rc mp r o ru . s l s h r u sh v i nf a t i e e c l tlt g rg — ei me t g o p a d l O / i n wa s d f o ai n g o p Re u t T e t g o p a e sg i c n f r n e i p aee ge a l s i o s wo i d n a t n r t AP a d g srcb e d n . i ae, 1 n a t le i g Co c u i n C o i o r sb t r h n a p r n a t pa ee f c n a eya p cs o i n l so lp d g e i et a i n i n i l tlt e t d s f t s e t. et s i — e a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效果比较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效果比较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效果比较冠心病是一种与心肌供血不足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

冠心病患者通常会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这两种药物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长期使用效果有何异同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长期效果的比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推荐用量为每天75-150毫克,口服。

通常,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或者结构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的情况下,阿司匹林会被长期使用。

相比之下,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断血小板聚集。

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能够更加强力地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预防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的推荐用量为每天75毫克,口服。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脑血管手术(如支架植入)或者心肌梗死后,氯吡格雷会被长期使用。

然而,虽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能够预防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但它们的长期使用效果有所不同。

一项名为CAPRIE的研究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长期效果。

该研究共有19,185名患者参与,研究结果显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比,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面效果更好。

首先,氯吡格雷能够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

CAPRIE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相对于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低(相对危险度为0.92),包括心肌梗死、心脏病死亡和卒中等。

其次,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死亡率。

CAPRIE研究显示,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总死亡率较低(相对危险度为0.94),这与阿司匹林的效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氯吡格雷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_0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_0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目的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治疗和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将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和临床疗效做对比。

结果经过为期3w的治疗,两组患者血小板均明显下降(P<0.05),将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作对比,发现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比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快(P<0.05);两组冠心病并发症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都能起到一定疗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比较;疗效随着医疗卫生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危害已为众人所知晓。

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硬化诱发的血管狭小和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的发生[1]。

在此病理原因中血小板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在临床上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2]。

为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选取的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将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各60例。

氯吡格雷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77.9±4.7)岁。

10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15例稳定性心绞痛,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76.8±5.9)岁,5例死于心肌梗塞,16例稳定性心绞痛,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并有高血压并,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并有2型糖尿病,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3]。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目的对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用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例76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进行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LVEF)、总是舒张末期内径(LVD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两次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并且治疗后的LVEF.LVDED.LVESD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氯吡格雷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明显要好于阿司匹林,且其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标签: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和脑血栓,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而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抗血小板凝聚,而阿司匹林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药物,有较多的不良反应[1]。

本次研究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例76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

其中男50例,女26例,年龄67~83岁,平均年龄(67.3±12.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4±0.3)年。

将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

剩下所有患者通过对一般资料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抗凝、降压、调脂、抗炎以及扩冠等。

而在此基础之上,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1次/d,100 mg/次,需要患者口服药物。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具体方法为:1次/d,50 mg/次,同样口服治疗。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患者总数为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50例。

治疗周期为6个月,随访期为1年。

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心肌梗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率均低于阿司匹林组。

在随访期间,氯吡格雷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较高。

结论为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具有优势,临床意义重大。

展望未来可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患者选择、治疗方法、随访观察、结果分析、讨论、研究结论、临床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开展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报道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但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甚至相互矛盾。

有必要开展更加严格、科学的研究来评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真正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建议。

本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促进老年冠心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如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2. 观察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包括出血风险、不良反应等;3.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建议,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管理这一人群的健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比较
发表时间:2019-09-05T15:57:48.1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张会明
[导读]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术治疗,高龄患者身体机能明显衰退。

(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十干休所门诊部116021)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我所安置的83例离退休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单次发作持续时间都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指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氯吡格雷在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高龄;冠心病;应用效果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术治疗,高龄患者身体机能明显衰退,手术创伤易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为此药物治疗成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首选,为探讨不同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常用的两种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具体应用效果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所安置的83例离退休干部作为研究对象,83例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均超过90岁,均被确诊为冠心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45例,平均年龄(93.9±
2.5)岁,病程在7-16年之间,平均病程(11.2±1.4)年,心绞痛类型中稳定型29例,变异型16例,合并有高血压25例,高血脂10例,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94.2±2.1)岁,病程在6-14年之间,平均病程(10.5±1.7)年,心绞痛类型中稳定型24例,变异型14例,合并有高血压20例,高血脂7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单次口服剂量100mg,1次/d,观察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片,单次口服剂量75mg,1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1]。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症状观察指标包括发作次数和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越低说明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越好。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具体包括每博心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显效是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心率等恢复正常,有效是指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有效改善,无效是指上述指标治疗后无改善,将前两者视为总有效率[2]。

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伤、头痛、头晕、低血压、皮疹、白细胞减少等,通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两种药物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检验方法分别为x2检验和t检验,当统计值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单次发作持续时间都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指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2。

3 讨论
冠心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心肌供血不足,血运重建治疗的起效快,但手术创伤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有一定要求,对于高龄患者而言,血运重建术不是临床最佳选择。

本文将两种常用的药物应用于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于改善冠脉狭窄引起的供血不足有较好的效果,但该药具有较大的毒副反应,长期应用还会产生抵抗作用,不同程度的降低临床效果,氯吡格雷不可逆的结合血小板表面的腺苷二磷酸酶,因此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膜蛋白活化,在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不会引起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3],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杨珍旭,刘信,徐晓佳,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4071例稳定型冠心病的大样本病例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11):21-23.
[2]宋晓.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32.
[3]杨锦艳.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9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