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15课
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原文知识点课件

郭风的作品对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观察视角和文学观念都为后来的儿童文学 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搭船的鸟》等作品也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具 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01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 搭船的鸟的外貌和特征,再分别 描述鸟的头、身、尾、脚等各个 部位的特点,最后总结全文。
三年级上册第15课 《搭船的鸟》原文知
识点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 拓展延伸与跨文化对比 • 思考题引导与课堂互动 • 练习题设计与答案解析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作者郭风简介
01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 。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 的创作事业。
时代特色
郭风的创作风格深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他的作品注重表现自然美、人性 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种创作风格与当时提倡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的方针相契合,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文学地位与影响
文学地位
《搭船的鸟》是郭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 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上,文章通过描写搭船的鸟的美丽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 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情感表达上,文章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描绘了搭船的鸟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惊喜,同 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03 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生字词学习及运用
生字词
搭、船、翠、羽、嘴、悄、吞、 哦、捕、蒲、英、盛、耍、喊、 哈、欠、钓、而、察、拢、趣、 喜、睡、断、楚、孤、帆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 第15课《搭船的鸟》知识点+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01我会写搭dā(搭船、搭车、勾三搭四)亲qīn(母亲、父亲、亲密无间)父fù(祖父、父亲、父老乡亲)沙shā(沙漠、豆沙、沙滩)啦lā(来啦、沙啦、哗啦)响xiǎng(响声、音响、不同凡响)羽yǔ(羽毛、羽绒、羽翼)翠cuì(翠绿、翠竹、翠色欲流)嘴zuǐ(张嘴、嘴巴、七嘴八舌)悄qiāo(静悄悄、悄悄、悄悄话)吞tūn(吞下、吞咽、吞吞吐吐)哦ò(好哦、来哦、走哦)捕bǔ(捕鱼、捕鸟、捕捉)02我会认鹦yīng(鹦鹉)鹉wǔ(鹦鹉、鹦鹉舌、绿鹦鹉)03多音字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悄qiāo(静悄悄)qiǎo(悄然)啦lā(呼啦)la(来啦)难nán (困难)nàn (灾难)04近义词美丽一一漂亮05反义词美丽一一丑陋静悄悄一一乱哄哄06理解词语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船篷:小木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漂亮:好看;美观。
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衔着:用嘴叼着。
07句子解析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这句话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这是对翠鸟捕鱼的动态描写。
“一下子”“没一会儿”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是很快,通过这两个词语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
“一下子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这一条小鱼”“吞了下去”是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四个瞬间的动词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技术高超。
3.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赏析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在很⼤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不⾜,它像⼀道桥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下是整理的(语⽂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5课《锡林郭勒⼤草原》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内蒙[měng]古锡林郭勒草原是⼴阔(kuò)⽽⼜美丽的。
蓝天下⾯,满眼绿⾊,⼀直铺向远⽅。
平原上、⼭岭上、深⾕⾥,覆(fù)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可以没[mò]过⼗来岁的孩⼦,能让他们在⾥⾯捉迷藏。
⾼低不平的草滩上,嵌(qiàn)着⼀洼洼清亮的湖⽔,⽔⾯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的宝镜⼀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丹丹花,粉红的牵⽜花,宝⽯蓝的铃铛(dāng)花,散(sàn)发着阵阵清⾹。
草原不仅(jǐn)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jiǎo)健的雄鹰(xióngyīng)在⾃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安闲(xián)地嚼(jiáo)着青草。
⼩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ǒu'ěr)还会看到成群的黄⽺,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阵风。
⼀碧千⾥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牧(mù)民骑(qí)在⾼⾼的马背上,神⽓地挥(huī)舞着鞭(biān)⼦,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云飘,⽩云下⾯马⼉跑……”【教案】 教学⽬标: 1、学会10⽣字及新词,认读4个字。
2、能摘录并积累相关词语。
3、能联系上下⽂和⽣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美丽的景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第2或第4⾃然段。
5、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阔美丽,⽆限⽣机,产⽣喜爱这个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阔美丽,⽆限⽣机,产⽣喜爱这个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和集合⽣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和美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第15课《搭船的鸟》知识点作者介绍:郭风原名郭嘉桂,祖籍福建莆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童话诗集《木偶戏》《火柴盒的火车》;童话散文集《鲜花的早晨》《蒲公英和虹》等。
我会写:搭dā(搭船、搭车、勾三搭四)亲qīn(母亲、父亲、亲密无间)父fù(祖父、父亲、父老乡亲)沙shā(沙漠、豆沙、沙滩)啦lā(来啦、沙啦、哗啦)响xiǎng(响声、音响、不同凡响)羽yǔ(羽毛、羽绒、羽翼)翠cuì(翠绿、翠竹、翠色欲流)嘴zuǐ(张嘴、嘴巴、七嘴八舌)悄qiāo(静悄悄、悄悄、悄悄话)吞tūn(吞下、吞咽、吞吞吐吐)哦ò(好哦、来哦、走哦)捕bǔ(捕鱼、捕鸟、捕捉)我会认字:鹦yīng(鹦鹉)鹉wǔ(鹦鹉、鹦鹉舌、绿鹦鹉)多音字: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悄qiāo(静悄悄)qiǎo(悄然)啦lā(呼啦)la(来啦)难nán (困难)nàn (灾难)近义词:美丽一一漂亮用力一一费力衔一一叼一下子一一一眨眼反义词:美丽一一丑陋用力一一省力吞---吐静悄悄一一乱哄哄理解词语: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船篷:小木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漂亮:好看;美观。
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衔着:用嘴叼着。
词语扩展:有关鸟的词语:鸟语花香百鸟朝凤笨鸟先飞一石二鸟惊弓之鸟鸟尽弓藏百鸟争鸣燕语莺声倦鸟知还课内词语:句子解析: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这句话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这是对翠鸟捕鱼的动态描写。
“一下子”“没一会儿”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是很快,通过这两个词语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
三年级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

三年级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一、学情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课,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述中,流露出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气,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真实、朴素、浅显易懂。
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积累的三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
“搭船的鸟”一个“搭”字,给人以童真、恬静之美,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选文的意图是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方法指导。
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搭船的鸟》,要关注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年级学生学习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相关课件、视频、插图,引发学生观察、发现、总结,习得写法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当堂练笔、展示评价。
二、活动目标。
通过软件希沃白板、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课内教师根据本学科实际情况设计多样的互动环节,通过大情境教学、课件、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当堂练笔,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打造高效课堂。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活动: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走进人与自然,领略动物风采,动物世界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们今天认识的主人公是谁呢?课件展示:本文主要写了“我”和母亲()的路上碰见一只(),“我”观察它()和()的故事。
(2)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顾内容、汇报交流。
(3)环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引入新授。
2.自学共学、落实主题、写观察得法。
(1)教师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任务一: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观察得最细致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①汇报交流翠鸟“外形”,体会静态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优秀PPT课件

母亲告诉我,这是 一只翠鸟。哦,这只翠 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 鱼吃呢。
文末 点题
原来这是 一只美丽 的翠鸟啊!
乘;坐
母亲告诉我,这是
一只翠鸟。哦,这只翠
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
鱼吃呢。
你能用“搭”
字组一个词吗?
搭搭 搭 伴乘 车
讨论:如果一个陌生人让你搭车,你 会坐吗?
只有熟人,值得信任的人,我们才会搭他 们的便车。
互动课堂
读课文,想想作者对那些事物作了细致 的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从这一 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雨天景色
人物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
交通 工具
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目的 地
天气 情况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
拟
船篷上,沙啦、沙啦地 声
长嘴 红色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
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
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
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美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丽
对比 描写
小练笔
仿照例句,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一下下面的小动物。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 比鹦鹉还漂亮。
小狗洗过澡后的毛很白,比林子里 的霜还要白一些。
看到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鸟,作者产 生了哪些疑问?
我会认
fù lā yīng wǔ qiāo
父啦鹦鹉悄
zǔ
外祖父
yīng wǔ
鹦鹉
lā
lā
沙啦沙啦
qiāo qiāo
静悄悄
多音字
lā(啦啦队)
啦 lɑ(来啦)
例:看!我们班的啦( lā )啦队喊着口 号向我们走来啦( lɑ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生字教学第15课《搭船的鸟》

偏旁: 羽 笔画笔顺:
造句: 这片山坡上到处生长着翠竹。
zuǐ
音序: Z
结构: 左右
偏旁: 口 笔画数: 16
组词: 嘴巴 吵嘴 斗嘴
笔顺:
造句: 妹妹的小嘴巴很可爱。
qiāo
音序: Q 偏旁: 忄 组词: 悄悄 笔顺:
结构: 左右 笔画数: 10 静悄悄 悄悄话
笔顺:
造句: 现在门外正哗啦地下着雨。
xiǎn g
音序: X 偏旁: 口 组词: 响亮 笔顺:
结构: 左右 笔画数: 9 响声 响起
造句: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yǔ
音序: Y 结构: 左右
偏旁: 羽 笔画数: 6
组词: 羽毛 羽扇 羽翼
笔顺:
造句: 孔雀的羽毛很漂亮。
cuì
音序: C
结构: 上下
音序: F
结构: 独体
偏旁: 父 笔画数: 4
组词: 父母 父亲 祖父
笔顺:
造句: 祖父喜欢看报纸。
shā
音序: S 偏旁: 氵 组词: 沙土 笔顺:
结构: 左右 笔画数: 7 沙发 沙漠
造句: 妈妈看中了这款柔软的沙发。
lā
音序: L
结构: 左右
偏旁: 口 笔画数: 11
组词: 好啦 对啦 哗啦
造句: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
tūn
音序: T 偏旁: 口 组词: 吞吐 笔顺:
结构: 上下 笔画数: 7 慢吞吞 狼吞虎咽
造句: 爷爷走起路来慢吞吞的。
ò
哦
音序: o 偏旁: 口 组词: 哦 笔顺:
结构: 左右 笔画数: 10
造句: 哦,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bǔ
音序: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3.能用“越来越……”说话。
4.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雷)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
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
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一自然奇观。
(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揭示课题《小露珠》。
2.谁见过它?在哪儿见过?什么样的?(学生描述)
(对于那些平时能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
)课文中的小露珠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3.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示:
(1)降临草秆俊俏(前鼻韵母)
(2)蒸发珍珠植物(翘舌音节)
(3)钻石乐曲(多音字)
(4)喇叭花早哇(轻声)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默读。
有两个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想想读了课文,你能知道什么。
2.说说故事中的小露珠是什么样的?你们喜欢吗?请你也来读读。
(板书:像钻石闪亮、像水晶透明、像珍珠圆润)
四、自由读课文。
1.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2.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
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五、检查初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4、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有没有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待会儿老师要请听得最仔细的同学接下去读。
(3)你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
(读准:“降临”的“临”是前鼻音。
)
※奖励读第二~第五自然段
(1)刚才老师看到你听得最仔细,一眼不眨地盯着书本,奖励你来读读第二~第四自然段,相信你读书也一定很棒!
(2)你读得真棒!请你来说说在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字的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钻”是多音字。
“草秆”的“秆”要读成第三声。
请你当小老师领读!)
(3)说说你刚才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的。
(有礼貌、赞美的语气)
(3)你读得那么好,讲得又这么棒,老师再奖励你读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1)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2)出示:喇叭花(读准轻声音节,让我们一起跟他学一学。
)(3)老师听到你把第六自然段中最长的一个句子读得非常流利,能告诉同学你是怎样读好的吗?同学们像他学习,齐读这一句。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1)谁来读第七自然段?
(2)你读得可真棒呀!把课文中的多音字也读对了。
(3)出示:乐曲
指名读,“乐”是一个多音字,它还可以读成什么音呢?读成“乐”时可以找哪些朋友呢?
5.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得也很认真。
现在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好看的动画。
六、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演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师描述:就在夜深人静、万物沉睡的时候,神秘的小露珠悄悄地来到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
它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天快亮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2.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就是写了这幅图的情景的。
3.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交流。
(①小露珠是晚上来的,②它是越来越大的。
)
5.用“越来越”练习说话。
①从“越来越”你知道什么?(慢慢地、逐渐地)用这个词可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②出示句式:(指名说)
a、有了小露珠的滋润,植物们越来越()。
b、雨下得越来越(),地上的水越来越()。
c、越来越,越来越()。
七、走近小露珠,感受小露珠的美。
1、过渡:我们喜欢小露珠,小动物们也喜欢小露珠。
2、(演示动画)瞧:小青蛙一蹦一跳地来了!小蟋蟀爬来了!小蝴蝶也飞来了!
3、放声读读2~4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说的话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要根据学生的选择来指导。
)
八、指导书写:
“临”: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笔的竖不要写成撇。
“喇”:中间是束。
“衰”:中间是“口”字加一横。
九、课堂小结。
十、作业布置
1、正确抄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