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第一节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第一节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其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课程内容概述
01
02
03
04
国家政治制度的概念、类型及 特点。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职 权及行使方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特 征及优势。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 式。
0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皮肤和毛发的变化
参与社交活动
加入兴趣小组、参加社区活动等,与他人建立联 系并分享共同兴趣。
投入学习和创造
专注于学习和探索新知识,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认识并接受自己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培养自尊和自信。
学会情绪管理
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应对情绪波动和压 力。
内部器官的完善
心肺功能增强,脑发育逐渐成熟等。
性机能的成熟
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具备生殖能力。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1 2
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
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自卑或沮 丧。
欣赏自己的成长
关注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尊重他人的生理变化
理解并尊重他人的生理差异,不嘲笑或歧视他人。
调节自己的心理冲动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心理冲动时,保持冷静和乐 观,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自我控制
通过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 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寻求帮助和支持
当自己无法调节心理冲动时,可 以向家长、老师或朋友寻求帮助
和支持。
05 应对青春期烦恼的策略
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

河南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2022年4月1日,河南省教育厅、气象局印发《关于在暴雨红色预警条件下实行停课措施的通知》,规定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所在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果断采取停课措施,对应区域内所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停课,并严格落实《河南省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停课安排指引》的要求。

你对此事的看法是()①极端恶劣条件下,公民不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②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③要尊重和敬畏生命,坚持生命至上④河南省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和落实学校保护的职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②③:河南省教育厅、气象局印发《关于在暴雨红色预警条件下实行停课措施的通知》,这是尊重和敬畏生命,坚持生命至上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是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所以②③正确;①: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不受天气影响,所以①排除;④: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和落实政府保护的职责,不是学校保护,所以④排除;故本题选C。

2、2016年11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

为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以下措施可行的有()①增强自护意识,提高自护能力②对欺凌者实行刑事处罚③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④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该题考查自我保护和树立法治意识。

①③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我们要增强自护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对欺凌者实行刑事处罚不是公民能做到的;排除;故本题选C。

3、出生后,父母为我申报户口;到了上学年龄,父母要送我上学;年满18周岁,我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老了,我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表明()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一定会让生活更美好C.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D.法律保障我们生活的一切需求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的相关知识。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七下考点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易混易错】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最关键时期。

×纠正: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我们身体的发育都是受遗传的影响。

×纠正: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影响。

3.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正常现象,不需要解决,顺其自然。

×纠正: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才能健康成长。

4.独立思维就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让别人说去吧。

×纠正:独立思维不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有自己独到见解,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意见。

5.批判就是否定。

×纠正:批判不等于一味否定,6.创造要敢于打破常规,想怎样创造就怎样创造。

×纠正:创造要敢于打破常规,但必须以遵守法律和道德为前提。

7.青春期,男女生的差异就是生理差异。

×纠正:青春期,男女生的差异除了生理差异,还有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差异。

8.性別刻板印象有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

×纠正:性别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

9.对青春期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任其发展。

×纠正:对青春期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10.同性交往是友谊,异性交往就是恋爱。

×纠正:异性感情是正常现象,不是爱情。

11.自信可以让我们更自强。

×纠正: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12.只要我们有知耻之心,就能做到“行己有耻”。

×纠正:行已有耻不仅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力,还需要树立底线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13.我们在尝试中成长,不必在乎知耻之心;×纠正:青春有格,需要有知耻之心;14.“止于至善”是大善,要做大事才能行大善;×纠正: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易混易错】1.我们每个人都只有喜、怒、哀、乐这四种基本情绪。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第⼀单元⼈与⼈之间第⼀课你我同⾏1、为什么说⼈类需要交往?※⑴与⼈交往,是⼈类⼼灵的内在需要。

⑵交往是⼈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交往。

①⼀个⼈如果从⼩就缺乏与⼈交往,知识、能⼒、智⼒、⼼理、技能、情感等都不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

②社会的进步依赖交往。

正是通过互相交流和往来,⼈类的⽂明成果得以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落,推动了世界的⽂明进步;也正是有了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才促进了⼈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经济⽂化等⽅⾯的飞速发展。

2、交往需要得不到满⾜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交往的需要不能得到满⾜,不仅会影响⼈的⼼理和精神的健康,导致⼼灵的孤独和精神的寂寞,甚⾄会威胁⼈的⾝体健康。

3、对于我们中学⽣来说,正常交往有什么重要意义?※正常的交往有利于我们扩⼤知识⾯,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激发思维,锻炼能⼒,也有利于我们情感、意志和⼈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我们道德、审美等素质的提⾼。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交往,乐于交往,学会交往.第⼆课假如我是你1、正常的交往需要哪些条件?在现代社会,平等、尊重、宽容、理解、关⼼、互助,这些都是⼈际交往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明交往的内在基础。

2、为什么要平等待⼈?①⼈⼈⽣⽽平等,这不仅是社会法律的规定,更是⽂明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每个⼈应秉承的理念。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②平等待⼈是⼈与⼈之间进⾏社会交往、建⽴良好⼈际关系的基本前提。

3、我们怎样做到平等待⼈?在与同学交往时,我们不应因家境、⾝体和智能等⽅⾯的原因歧视他⼈,⽽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位同学。

4、为什么要尊重他⼈?①受到尊重,是⼈内在的精神需要。

每个⼈都需要他⼈的尊重,每个⼈也应该尊重他⼈。

②只有尊重他⼈,才会得到他⼈的尊重。

③尊重他⼈是⼈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

5、尊重他⼈包括哪些⽅⾯?(尊重他⼈的表现)※①尊重他⼈的⼈格尊严、⾃由、正当合法权利、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尊重他⼈的思想、情感、⾔⾏和⽣活⽅式,尊重他⼈的劳动与创造,尊重他⼈的隐私等。

河南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河南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河南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旦触犯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说明法律()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专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惩治答案:C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

C:观点正确,题文材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B:都是法律特征的体现,与题意不符;D:观点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本题选C。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下列能体现这一显著特征的有()A.李某因多次逃课受到学校纪律处分B.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C.公安机关对未按防疫规定报备的王某依法处以行政拘留D.路人谴责孙某损坏共享单车答案:C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法律的特征。

A:李某因多次逃课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违反的的是学校纪律,A说法与题不符;B: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B说法与题不符;C:公安机关对未按防疫规定报备的王某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体现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说法正确;D:路人谴责孙某损坏共享单车,体现的是社会舆论的力量,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C。

3、“有了线的约束,风筝才飞得高远;有了法的约束,公民才过得平安。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②法律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③公民要以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作用。

①②③:分析题干可知,“有了线的约束,风筝才飞得高远;有了法的约束,公民才过得平安。

”,这句话强调了法律的作用,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法律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公民要以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

七年级下册四单元政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四单元政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四单元政治知识点作为初中政治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七年级下册的政治知识点涵盖了国家政治制度、国际组织、全球化、区域合作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七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政治概念。

一、国家政治制度1.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国家政治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实行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方式,包括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法律等方面。

2.我国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组成。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4.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不足政治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权力过度集中、官僚主义等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完善。

二、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的定义和作用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成员组成的组织,目的是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合作、协调和解决问题。

其作用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权等方面。

2.我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我国参与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

加入这些组织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全球影响力。

3.国际组织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组织也更加重要,但也面临着挑战,如国内政治压力、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作应对。

三、全球化1.全球化的定义和意义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得更加紧密和广泛。

其意义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提高信息流通效率等方面。

2.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增加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压力,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化融合。

3.全球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形成了许多挑战,如国际贸易摩擦、文化冲突、信息泛滥等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知识点整理第一节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法治是指国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工具,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

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保障公民和各个社会成员享有平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第二节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有法律明文规定、得到保障。

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法定权利和自由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劳动权利、人格权利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是有限制的,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我们重视法律的作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学习,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履行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第四节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政治权利包括参政权利和被选举权利。

每个公民都有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决策的权利,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政治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尊崇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参加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等。

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好自己的政治义务。

第五节法治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的关系法治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有重要的影响。

法治是社会公共规范的体现,是引领人们行为规范的指导原则。

在法治的引领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个体的尊严和权益,尊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公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清单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清单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重点知识清单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着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3.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什么是法治?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5.为什么要推行法治?(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本小志O(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是什么?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8.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或法律的特征有哪些)?(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归

第四单元
我们的权益
第九课少年的权利
、我国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
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⑴生命健康要⑵人身自由权⑶姓名权⑷肖像权⑸名誉权⑹荣誉权⑺财产所有权⑻财产继承权⑼著作权⑽专得权⑾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⑿取得国家赔偿权⒀宗教信仰自由权⒁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⒂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⒃受教育权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赋予世界儿童的权利有哪些?
①每个儿童都有结交朋友并和朋友玩耍的权利②每个儿童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③每个儿童都享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④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⑤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毒品危害的权利⑥每个儿童都有得到公平对待及法律上受到尊重的权利⑦每个儿童都有知道他们的权益的权利⑧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有害工作伤害的权利⑨每个儿童都有不受暴力侵犯、得到保护的权利
第十课
谁为我们护航
、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
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
2、家庭保护的含义、内容:含义: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

这种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内容:P74方框小字部分
3、对父母侵犯子女隐私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要以适当的方式指出父母的错误。

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争取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③正确对待父母的关心和教育。

4、家庭保护中父母或监护人的职责: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按照要求送子女或其他监护人入学。

③家庭不仅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而且应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5、学校保护的含义、内容:含义: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内容:P77方框小字部分
6、学校保护中学校的责任: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即有责任使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要保护学生在学校活动
中的人生安全和健康。

7、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序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8、作为学生,应履行的教育义务: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作为学生,应履行以下义务:②按时入学的义务,③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义务④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④我们学生应该认真、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9、社会保护的含义、内容:含义: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也负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

内容:P79方框小字0在同学的日常交往中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和现象有哪些?①打听别人的秘密②偷听其他人的私下谈话③偷看他人日记④猜测人家不愿公开的事情⑤私拆他人信件
1、什么是隐私权?每个人都有一些涉及个人心理以及社会交往的秘密,未经本人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其公开。

2、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电传、书信等多种方式。

3、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4、著作权包括发表权、匿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5、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智慧成果权等。

6、未成年人是否享有知识产权?P82第三段正文
7、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含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内容:P83方框小字联单
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
、青少年应怎样学会自我保护?①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

②学会求救和自救,采取灵活机智的自卫策略,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并注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③善用法律武器,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又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面对歹徒行凶,青少年怎么办?(青少年遇到不法
侵害时怎么办)①面对侵害,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勇敢地、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②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③记住不法分子的相貌特征和去向;④事后报案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3、远离危险是我们青少年自我保护的基本措施
4、当我们遇到或者遇到比较严重的危险时,该怎么办?能够有效地求救和自救是至关重要的
5、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维护合法权益?
①向老师,学校,家长报告或反映情况。

②向有关门报告。

③向法院起诉。

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7、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方式)、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

8、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

9、打官司要到法院,打官司即诉讼。

9、诉讼分为:①刑事诉讼。

②民事诉讼。

③行政诉讼。

0、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1、请你就未成年人保护提几条建议?
①要做好家庭保护:家长应引导未成年人开展健康的活动,预防未成年人走上歧途。

②要做好学校保护工作:学校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加强社会保护工作:政府应抓好社会治安管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④未成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勇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