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长春岩土勘察报告

长春岩土勘察报告1. 介绍该报告是对长春地区进行的岩土勘察工作的总结和分析。
通过对该地区进行的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测试,获得了岩土工程相关的重要信息和数据,为长春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议。
2. 勘察目的本次岩土勘察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长春地区的地质和地貌特征,了解地层分布、构造特征等相关信息;2.评估长春地区的基岩性质和稳定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岩石工程评价;3.对长春地区的土壤特性进行详细调查,包括颗粒分布、含水量、固结特性等。
3. 勘察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本次勘察采用了以下方法:1.现场勘察:包括对整个勘察区域的地质、地貌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地下水位、土层厚度等进行实地测量;对地下构筑物进行检测等。
2.取样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和岩石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强度试验等。
3.参考资料:利用已有的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其它相关资料。
4. 勘察结果经过勘察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地质特征:长春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主要为第四纪沉积地层,包括黄土和砂砾土。
地下水位较深,泉水和湖泊较为丰富。
2.岩石性质: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和玄武岩,质地坚硬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岩石中存在少量裂隙和节理,需要进行适当的岩石工程处理。
3.土壤特性:土壤主要为粘性土和砂状土,粘性土含水量较高,易于塑性变形;砂状土颗粒较粗,排水性较好。
土壤层厚度较深,需要进行适度固结处理。
5. 建议和意见基于上述勘察结果,为长春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以下建议和意见:1.基岩工程处理:针对存在的岩石裂隙和节理,建议使用岩石加固方法,如填塞填充物等。
2.土壤固结处理:对于粘性土地区,建议采用合适的固结方法,如预压、振动加固等,以减小土壤的塑性变形性;对于砂状土地区,建议适度排水,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3.地下水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地下水位的管理,以充分考虑其对土壤和岩石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4.3.1场地环境类型 (13)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某建筑项目提供地质资料,以便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
勘察任务包括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及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提出合理的基础类型建议,以及提出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分布。
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地质勘查工作。
二、勘察方法与技术1.钻探: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技术,通过钻机在地面钻孔,获取地下岩土样本,以了解地下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2.原位测试:在钻孔中进行原位测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以获取更准确的地质参数。
3.室内试验:对采集的岩土样本进行室内试验,包括常规土工试验、岩石力学试验等,以了解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三、勘察结果1.岩土类别:根据钻探和室内试验结果,建筑物范围内岩土主要包括碎石土、黏性土、砂土和岩石等。
其中,碎石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但可能存在颗粒破碎和位移问题;黏性土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但可能存在灵敏度和压缩性问题;砂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可能存在液化问题;岩石具有最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但可能存在风化和破碎问题。
2.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根据勘察结果,建筑物范围内的岩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其中,碎石土和黏性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砂土和岩石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因此,该场地适合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
3.基础类型建议: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建议采用桩基础或复合基础。
对于桩基础,建议选择具有较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岩石或砂土作为持力层;对于复合基础,建议选择黏性土作为持力层,并在下方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或砂土作为垫层。
4.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分布:根据勘察结果,持力层主要分布在建筑物范围内的岩石或砂土层中。
软弱下卧层主要分布在黏性土层中,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加固。
四、结论与建议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详细的场地地质资料,为建筑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北京市北土城东路某市政工程岩土勘察报告

XX路(XX桥~XX路口)市政工程(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文字部分:1.工程概述 (1)2.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3)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5.结论与建议 (5)1 概述1.1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受XX市XX公司之委托, 我公司对XX路(XX桥~XX路口)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场地进行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该道路总长为4.3km, 属主干路。
勘察目的: 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准确、详细地质勘察资料。
勘察工作要求:(1) 按图中所示位置进行勘察, 孔位可视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施钻时注意保护现况管线。
(2)各土层的液限、相对湿度、含水量、稠度、土质分类及土基回弹模量E0值等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分布情况。
(4)钻孔深度: 现况地表以下6m。
(5)两相邻勘探孔地质状态有突变时, 请在其间加密探孔以探明突变位置, 标注回填土范围。
(6)土壤液化分析及建议。
(7)除以上要求外, 请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要求钻勘。
成果资料要求:(1)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要求提供地勘报告(不良地质段需有说明、结论、建议)。
(2)按钻孔编号顺序提供地质柱状图及剖面图。
(3)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基回弹模量等)(包括回填土)。
(4)提供按钻孔编号顺序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软盘。
1.2 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是:《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XX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1.3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勘察工作采用SH-30型钻机跟管锤击钻进。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2.勘察工作2.1、勘察工作量依据勘察规范和勘察合同的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及中部共布设80个勘探孔,其中取土标贯孔20个,取土试样钻孔4个,标准贯入试验孔3个,鉴别钻孔20个,圆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33个。
深孔共施工62个(由于拟建高层建筑物位置有变化, 现局部深孔处变为多层楼或地下停车场位置),孔深16.00—28.50米,总进尺1400.00米;浅孔共施工18个,孔深8.80—10.80米,总进尺180.30米;本次勘察完成岩土工程勘探总进尺1580.30米;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总进尺173.80米;取原状土试样11件,扰动土试样96件及岩石样16件,标准贯入试验31次,详见附表3-1/1《勘探点一览表》。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一组5个点;剪切波速测试点5个。
本次勘察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由我公司现场实测。
采用的黄海高程系统,其测量标志点引至场地东南侧庆丰街与科尔沁路交互处中心路面,其高程为272.20米(详见平面图位置图及勘探点布置图),钻孔标高测量点80个,地下水位测量点80个,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点承压板底面高程测量点5个。
2.2、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及平面位置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1 J366-2004);(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根据拟建工程的特征和该场地的地形地貌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对本次勘察等级进行3.场地条件3.1、位置和地形拟建工程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赛罕街与庆丰街之间,红城南路与科尔沁路之间。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首先,我们在勘察工作中注重了对地质和地貌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
地勘察和资料搜集,我们全面了解了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土性质等情况,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其次,我们在勘察中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勘察技术和设备。
通过地质雷达、钻
孔设备、地面探测仪等先进设备的运用,我们成功地获取了地下水位、土壤密度、地层变化等关键数据,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此外,我们在勘察工作中重视了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
我们与地质局、水利部门等专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汇报勘察结果,听取专家意见,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在勘察工作中注重了对风险和隐患的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地下水涌出、地基沉降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我们及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我们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
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我们将继续不断提高勘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该报告是针对一处地点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与地貌情况,以便进行建筑与环境工程设计。
为了准确描述该地质状况和提高勘察精度,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得出了以下。
二、勘察地点简介本次勘察地点位于某地市区南部,面积约为1000亩,建筑用地面积为600亩,环境工程用地为400亩。
该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为30米左右。
周围无大型山脉或江河,是一处相对平稳的地形。
下面将对该勘察地点的岩土地质状况进行详细描述。
三、地质情况分析1. 地层岩性该土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下部地层的花岗岩、石英岩和上部地层的黏性粘土层、杂屑土-砂土层组成。
其中,花岗岩为主要地质岩层,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岩性为石英二长花岗岩。
黏性粘土层与杂屑土-砂土层在地下30米处之上,发育至地面以下10-15米,厚度约为30米。
2. 岩体稳定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岩体在地下部分稳定性较好,整体稳定度为一般。
但岩体表面过于粗糙,毛细孔隙度较大,较易发生岩体剥落、局部崩塌等现象,增大了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难度。
3.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该地区地震等级较小,为三级地震,地震烈度为VI度。
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历史资料,该地区地震引发的岩石崩塌和滑坡等地震灾害风险较小。
4. 地下水地质分析-33米之间,该区域地下水较为丰富。
地下水层位上下界分别在-15米0米、-40米地下水层埋深为33-40米,主要为含水层,水质条件较好,适宜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
四、勘察与建议本次勘察如下: 1. 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便利;2. 该地质区构造复杂,岩体距离表面距离较近,建筑物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合理的基础设计; 3. 该地区地震风险较小,保证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相对安全性。
因此,我们建议在该地区进行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建造方案和基础设计,确保建筑物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安全要求。
关于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几点总结探讨

关于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几点总结探讨发布时间:2022-09-02T08:39:47.47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5月第9期作者:任明明[导读] 城市建设中的市政工程通常包括道路工程、管线工程、泵站工程、挡墙工程、桥梁工程等。
任明明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21摘要:城市建设中的市政工程通常包括道路工程、管线工程、泵站工程、挡墙工程、桥梁工程等。
市政工程勘察区别于工民建项目勘察,其勘察报告评价内容及关注点较工民建项目略有不同,本文针对市政工程勘察中的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挡墙工程、泵站工程中勘察报告编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总结探讨,分别从工程概况、抗震评价、岩土参数、路基干湿类型评价、岩土工程评价、基坑工程评价、抗浮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勘察、抗震评价、干湿类型、岩土工程、基坑工程、抗浮评价 1、道路工程工程概况:勘察报告概况中场地位置应精确到街道,还应提供道路起止里程桩号、坐标、道路各路段宽度、路基类型、路面设计标高及各路段挖填情况及施工方法、支档类型位置类型,一般路基的钻孔均应取土。
抗震评价:对于场地内填土厚度较大路段需要单独评价场地类别、抗震地段(如场地内局部填土较厚,可以单独评价为抗震不利地段),并结合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复核地震评价相关结论。
回弹模量及承载力:路基基底以下各土层需提供回弹模量值,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经验提供路基以下土层综合回弹模量值。
人工填土层未完成自重固结不应提供承载力。
路基干湿类型:依据路面设计标高、地基土层情况提供具体路基干湿结论,路基干湿类型需要通过路床以下0.8m范围内土层稠度wc来判定,所依据的规范条文是《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4.2.1条。
对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对次干路和支路,路基宜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否则,应采取翻晒、换填、改良或设置隔水层、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 工程概况拟建的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工程,全长约2500米,路基宽度为18米,道路等级川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20km/h。
工程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
1.2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1.2.1勘察目的为星子西湖新区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道路修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道路区域内的岩土的设计参数。
为道路中的桥梁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察资料。
对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适宜性评价,提供桥型方案的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地基岩土的设计参数。
1.2.2勘察任务1查明场地土层成层条件和分布规律、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分布特点及地基土层岩土工程特性,为本工程设计、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地层分布资料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2查明有无影响本工程建设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影响。
3查明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基本规律,以及场区历年最高、最低地下水位标高,并分析其对本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4划分场地类别,查明有关砂土、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5查明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6对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作出评价,结合本工程性质,对基础型式及相应的持力层进行分析论证。
7查明本区域场地气象条件,包括降雨、温度等情况。
1.2.3 勘察技术要求建设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1.勘察范围和钻孔布置勘察范围为星子县西湖新区道路及桥梁部分,道路部分,孔位一般布设在道路中线,遇特殊地段,如水塘、小河等路段适当加布孔位。
桥梁部分孔位布设在桥梁墩台的原位处,拟建桥梁为3X 10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共设桥台两个,桥墩一个。
钻孔坐标见附表,另附勘探孔位平面图。
2. 钻孔深度道路部分要求单孔总钻孔深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8米。
桥梁部分要求探明中风化或微风化层分布,钻孔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层深度不小于8米,总钻孔深度一般不大于30米。
当土层深度变化较大及不能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时,勘察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钻孔和适当延长钻孔深度(增加钻孔和延长钻孔深度前请通知设计方,经双方共同研究后决定)。
3.取土样原则上各土层均需取土样,一般要求每1〜2m取一组试样。
4.室内土工试验内容天然含水量、比重、容重、孔隙比、液限、塑限、非粘性土颗分;压缩系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c、©值、土的承载比试验(CBR 值)、土的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等。
5.现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根据本工程需要布置标准贯入试验孔,各土层均须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竖向间距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
静力触探试验:确定各土层的强度及桩周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标准值;若为岩层,需提供岩石饱和含水率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6.地下水测试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路基的影响的试验。
7.钻探现场记录钻探记录需派有经验技术人员担任,负责记录土名、变层深度、颜色、包含物、状态和结构构造特点,砂类土的密实度和标贯击数,岩层的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8.其他要求1)控制性钻孔必须钻至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孔深。
2)钻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执行。
9.勘察报告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有关内容及下述内容:1.勘察工作概述;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3.地基均匀性评价;4.各土层的桩周摩阻力标准值、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若发现基岩应提供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以各土层的相关物理指标。
5.地下水埋藏条件、路基的设防水位;6.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7.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8.工程环境评价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2.4 勘察依据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064-98);3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4交通部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5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6交通部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7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20021-2001);8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9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10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4);11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 国家标准《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13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I87-92);14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89-92);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16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17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150218-94)。
18 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1.3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评述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回转岩芯钻探及锤击钻探,结合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水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
野外钻探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及勘察纲要要求,室内资料整理及编制采用理正勘察软件进行。
岩土分类定名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3〜336条执行,同时结合野外钻探结果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综合确定。
2测量放样本次钻孔放样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道路设计平面图及测量控制点,用经标定合格的全站仪按图上尺寸测放而成,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
各孔孔口坐标及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一览表。
3岩芯钻探采用三台XY-1型液压岩芯钻机,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干钻方式,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土层及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使用口径①110m合金钻头回转钻进,中风化岩层采用口径①75mr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
野外钻探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要求进行。
4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测试器具均经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准确,测试数量均不少于6次。
5 土、水样采取及土工试验A、试样采取及试样数量:粘性土原状样按U级土样质量等级要求采用厚壁取土器采取。
砂类土主要采用标贯器采取,对卵石主要由岩芯管取样。
在拟建线路内取1组土样及1件地下水水样做室内土、水的简化学分析。
B、土样试验项目:物理力学指标:含水量、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压缩模量、剪切强度、砂类土及碎石土的室内颗分,取样点力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代表性。
C、水、土样的试验项目:测定地下水、地表水及土规范要求所有腐蚀性介质含量。
地下水位观测:沿线各孔均用测水钟量测地下水的的稳定水位。
6、施工时间及完成工作量野外钻探工作于2009年08月05日始至2009年08月23日结束野外钻探任务,完成的工作量如表1: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本次勘察过程中,严格按照我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市政公路勘察规范,钻孔采用全站仪实地放测,采取的水、土样品具有代表性,岩土设计物理力学参数采用试验指标数理统计、现场原位测试并结合有关规范和地区工程经验提出的,真实可靠,所提供的岩土技术参数等能满足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需要。
2、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拟建道路自然地理位于星子县城以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势带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1437.1毫米,年平均气温15至18C, 1月份平均气温4.5 C, 7月份平均气温29.2 C。
拟建道路所在区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西面邻近鄱阳湖,中间有沟谷穿越,沟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顺地形倾向向西部鄱阳湖水域径流排泄,流量受季节控制,所以本次项目中间部位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
道路沿线在ZK03 ZK09以及ZK12处为水塘分布,水深约1~2m。
2.2 区域地质条件拟建道路场地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I级)下扬子凹陷(U级)与江南古隆起(U级)间;次级构造属庐山隆起(为主)与鄱阳断陷之间,赣南大断裂北端西侧。
3、线路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位于山坡及山谷前缘地带,地形总体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洼,北高南低,沿线各段受人类耕作影响,呈台阶状,场地农作物主要以菜地为主,局部种有地瓜、花生等作物。
根据钻探揭露地层情况,沿线地貌主要以山麓斜坡冲、堆积成因的山前平原地貌为主,小部分为残积坡麓地貌。
拟建道路周边无已建建筑物,经勘察,拟建道路沿线未发现有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网分布,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简单,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3.2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根据线路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道路沿线岩土层可分为9个工程地质大层,3个亚层,上覆土层第①层为近代人工堆填积(Q4ml),第②层为耕土(Q4pd),第③层为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第④~⑦层为全新世冲积层(Q4al),第⑧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Q4el),下覆基岩为燕山期(Y1)花岗岩。
现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Q4ml)第①层:灰褐、黄褐色,稍湿,松散,土性主要为杂填土,由人工堆积的粉质黏土、碎石等组成,含砖头、瓦片和生活垃圾等。
不均匀的欠压实土。
该层仅在ZK13 附近路段见有揭露,层底标高为20.54m,厚度为3.40m。
2、耕土(Q4pd)第②层:灰褐色,很湿至饱和,可塑状,由粘性土及石英中粗砂组成,层表局部地段可见少量植物根系,局部地段含大量灰黑色碳化物质,工程性能较差,分布较薄,最大厚度1.00m, —般厚度0.50m~0.80m。
沿线各路段普遍有分布。
3、第四系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第③层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手捏有砂感,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组份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含石英中粗砂及少量铁锰质结核。
该层在拟建桥梁位置处缺失,道路沿线大部分钻孔有分布。
层底标高为10.04m~21.32m;厚度1.20m~6.60m,平均为3.69m。
第④层细砂:浅黄、灰白色,饱和,松散,成分以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及泥质,干燥时颗粒基本分散,砂粒均匀,级配良好,分选性较好。
该层仅在路线桥位处ZK26~ZK33号钻孔见有揭露,层底标高为11.20m~14.94m;厚度0.80m~1.30m,平均为1.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