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导师介绍】中传考研影视艺术学院导师:卢 蓉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导师介绍

鲁景超鲁景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著作有《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独立完成)、《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受众心理研究》(第一作者)等,并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现代传播》等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产生一定影响的散文和学术文章。
目前主要承担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传播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开展全民朗读活动对推进人文北京建设战略价值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学团队,项目第一负责人。
李洪岩李洪岩,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
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朗诵艺术专业教学、研究和相关业务工作。
撰有《诗歌朗诵技巧》、《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播音主持传播定位的历史变迁与时代特征》、《意趣灵动文脉畅达——古典文学作品朗诵要点漫谈》等专著和文章。
曾出任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评委、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评委、“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评委,参加“中华诵”经典诵读晚会及系列活动的朗诵演出等。
卢静卢静,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级测试员,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及节目主持人。
主要工作经历:1983年毕业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组任播音员、主持人,主要节目:《新闻联播》、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及各种新闻现场报道等;《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首届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及颁奖晚会、元旦晚会、国庆晚会等各类文艺节目;曾参与《经济生活》(经济频道前身)栏目的创办及编、采、播工作,是央视首批经济节目主持人之一;任首届《中学生马拉松智力竞赛》(共52集)主持人及专题节目的采访制作及播音主持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注:020205产业经济学专业03、04、05、06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
050330广告学专业06新媒体产业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7移动多媒体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5网络新媒体技术属新媒体研究院
430110集成电路工程领域02 DSP算法与FPGA设计属计算机学院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国传媒大学研招办©2008版权所有电话:(8610)65779227/9702传真:(8610)6576880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24 电子邮
件:yzhb©
已被阅读:88646次。
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 王 珏--新祥旭

王珏[女]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录音艺术方向]王珏,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录音系录音艺术专业,1996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音响导演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李西安教授和李大康教授。
毕业后在中国音乐学院录音棚从事录音工作,并在中国音乐学院讲授《录音基础》课。
2000年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工作至今,讲授《影视录音工艺》、《影视录音创作》、《录音节目制作》、《录音技术》等课程。
参与编写《录音技术》教材,发表《隐匿的被压抑的喊叫——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音乐分析》、《数字高清晰电视电影的环绕声制作》、《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影片〈兰色〉的音乐分析》、《独唱录音探讨》、《中国民乐录音90年》等论文。
主要作品:1. 2006年,35mm电影《考试》,录音,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入围第十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正式竞赛单元。
2. 2004年,数字高清5.1环绕声电视电影《左小马》、《小镇公安》,录音,电影频道出品。
3. 2004-2005年,十余部数字高清5.1环绕声电视电影,混录,电影频道出品。
4. 2002年,16mm电影《刘二旦回乡》,录音,电影频道出品。
5. 2001年,电视电影《生生长流》,录音,电影频道出品。
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6. 1999年,CD《天池——董楠琵琶独奏刘德海作品选》,录音,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
7. 1999年,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大型文艺晚会“天地浪漫曲”,音乐录音之一。
8. 1999年,'99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春天畅想曲”,音乐录音之一。
中文有戏 -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首页

——厦门大学2012中文有戏演出季节目单指导单位: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厦门大学团委厦门大学教务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与艺术学研究中心主办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厦门大学戏剧影视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制作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简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一直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创作才华与实际运作相结合。
中文系自2004年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后,更是掀起了一股学生创作热潮。
2010年5月21日至31日,第一届“中文有戏”演出季举办,集合了6台以中文系学生为主创作的大戏,在厦大校园里和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看戏、赏戏、评戏”的热潮,并引起了国家、省级和地方媒体的极大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对此次演出季进行了全方位的专题报道,各大媒体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继成功举办2010、2011“中文有戏”演出季后,第三届“中文有戏”演出季将由话剧、戏曲曲艺、影视作品三大板块组成,其中重要突破是推出了厦门大学首部毕业电影《厦大,我爱你》。
2012“中文有戏”演出季将以更丰富的作品,更全面地展示厦门大学培育学生多方面才华的实绩!“中文有戏”,既是表现中文系每年产出大量的戏剧影视作品,也表示中文是一个有前途的专业,而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表达的是,有如此之多热爱艺术的人们投身艺术创作,为发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中华文化在全世界一定“有戏”!2012年5月19日至6月3日,十六天十二台大戏,“中文有戏演出季”为所有的市民朋友和厦大师生呈现一场场戏剧影视盛宴。
诚邀您莅2临现场观看我们的每一场精彩演出!3《群氓时代》(原创)中文系2008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大戏道德的藩篱圈住了正直与良心,虚伪的面孔掩藏了自私与贪婪。
真实的自我,是否被禁锢在道德的疯人院里?当内心的炽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矛盾时,你愿成为赤裸裸行走于人前的疯子?还是被伪道德层层包裹的正常人?虚拟的欧洲小镇,两个阵营激烈的交锋,荒诞、戏谑、百无禁忌。
4.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招生简章为培养电视艺术人才,提高我国电视作品的艺术水平,尽快适应电视高科技的发展给电视艺术带来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在国内开办“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
部分课程和授课教师:(所列课程和教师常年不变,详细课程请查看简章上各进修班的主要课程设置)一、培训方向及目标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发展使电视节目创作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电视行业迫切需要既通晓电视编导艺术又能够掌握制作手段的专业人才。
为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本研修班强化实践环节,在学习电视节目创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校期间要进行短剧拍摄制作、电视新闻拍摄制作、现场报道拍摄制作、演播厅导播实践等一系列实践课,本研修班的目标就是为电视部门培养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编导、节目摄制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设置电视节目策划、视听语言、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电视新闻专题、画面构图艺术、电视照明艺术、摄像艺术、摄像实践及讲评(实景拍摄)、电视节目创作、画面剪辑艺术、影视声音创作、电视栏目策划、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创作、数字非线性编辑(机房上课,人手一机。
)、电视节目导播(理论课与演播厅现场导播切换实践课相结合授课)、演播厅灯光设计(理论课与演播厅现场实践课相结合授课)、短片拍摄制作实践课及讲评、电视文艺晚会策划、电视新闻写作、短新闻拍摄制作实践、深度报道新闻的采写、深度报道新闻拍摄制作实践、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作业讲评、电视娱乐新闻采访写作。
三、招生对象:全国省市各级电视台及电视节目制作部门的编导、记者、编辑、摄像、照明、节目制作、播音主持人员,以及社会各行业有志于从事电视工作的人士和大学生。
四、学习时间:学制一年(在校学习一学期课程,实习一学期)。
每年两期:第一期4月6日报到,7日开课。
第二期9月6日报到,7日开课。
五、招生人数: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期班招收25人。
六、上课地点:中国传媒大学校内七、学员待遇:学习期满,颁发“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研修证书,以供晋升职称职务参考。
中传数字媒体艺术考研导师介绍

中传数字媒体艺术考研导师介绍编辑:凯程中传果酱老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硕士生导师介绍一、廖祥忠,男,出生于1968年,汉族,籍贯湖北,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同时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十部委扶持动漫产业部级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年鉴》主编、“全国新媒体艺术”院长论坛首任轮值主席。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学习简历: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1999年,获得电视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07—2005年,获得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工作简历2002.09—2002.11在日本朝日电视台研修日本广播电视业务;2002.06—2005.05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科学艺术系主任;2005.06—2007.2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02—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科研状况:(一)发表的论文:1、《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2003年,《河南师大学报》2、《信息社会与数字艺术》2003年,《社会科学辑刊》3、《走向未来的网络文学》2005年第六期《河南大学学报》4、《网络游戏——带刺的玫瑰》2005年第五期《现代传播》5、《“超越逻辑”:数字人文的时代特征》2005年第六期《现代传播》6、《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2006年第三期《现代传播》7、《网络艺术及其发展态势》2002年,《现代传播》(二)已完成项目:专著《数字艺术论》(上下):该项目为国家211重点学科项目,此论著共五十万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本专著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艺术著作评选一等奖”;(三)作为主编完成的项目有:1、《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优秀论文集》2、《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优秀作品集》3、《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优秀作品集》4、《中国动画年鉴》20065、《中国动画年鉴》2007(四)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课题有:1、国家211重点科研项目——《互动艺术研究》(五)在研项目(部级):1、《面向二十一世纪电视从业人员的知识架构研究》:该项目为部级科研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重大科研项目:《我国动画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3、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动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负责人;二、贾秀清,女,出生于1964年11月,教授,现任动画学院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任金州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胡芳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陈作平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刘自雄电视系行政机构行政办公室:功敬、程素琴、王小刚办公电话:65779422本科教学办公室:王静、冷爽办公电话:65789904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赵希婧、付海钲办公电话:65779304党总支办公室:傅楠办公电话:65783312分团委办公室:丰瑞办公电话:65779595培训中心(研修班、短训班):陈昌群办公电话:65779262电视系教学机构编辑出版教研室:吴炜华(主任)王晓红、丁海宴、王宏、周文、程素琴、郑志亮、徐培喜电视编辑教研室:田维钢(主任)何苏六、霍文利、钟大年、徐舫州、陈默、隋岩、吴辉、祝虹、郭大为、徐帆电视新闻教研室:杨凤娇(主任)赵淑萍、高晓虹、刘宏、张静滨、张雅欣、张绍刚、曹晚红、曹培鑫、崔林、马忠君、李智电视摄影教研室:孙振虎(主任)陈刚、孟群、郭艳民、叶明睿实践教学中心:秦瑜明(主任)电视系实验机构资料中心:王闻俊(主任)韩亚非、夏丽丽办公电话:65779203节目制作实验中心:功敬(主任)吴引、杨鲁平、李为、顾洁办公电话:65783259、65779488数字媒体编辑中心:刘羽(主任)孙洪亮、郇睿教学机构Teaching新闻系主任:任金州新闻史论研究室主任:丰纯高张彩,李磊,哈艳秋,贾乐荣,辛欣,刘自雄,李煜,艾红红,郎劲松(外调),赵玉明(退休返聘)新闻业务教研室主任:方毅华罗哲宇,凌昊莹,李舒,唐远清,刘年辉电视新闻教研室主任:吴水平副主任:张丽陈作平,刘坚,隆莉(出国)报刊新闻教研室主任:金梦玉(南广)副主任:王灿发张燕,张晓红媒体创意教研室主任:宫承波副主任:王建华詹骞,罗琳,涂小华,刘萍(出国)新闻传播基础课教研室主任:余小梅刘京林(退休返聘),张晓辉,倪桓广播新闻教研室:副主任:于忠广曹璐(退休返聘)传播系主任:邓炘炘调查统计教研室主任:沈浩副主任:肖明丁迈,柯惠新,崔蕴芳,王锡苓传播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曾兴邓炘炘,曾庆香,王军,张志华,韩运荣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兼)副主任:王武录(退休)临时负责人:张晓红(兼)成文胜,詹新慧,闫永栋(人才派遣)广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璐(退休返聘)副主任:邓炘炘张彩,于忠广外聘:(校内)王宇,谢非,李立军,孟伟(校外)王晓辉,赵忠颖,张萍,温秋阳,万梅,联新元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副所长:沈浩丁迈,崔蕴芳,肖明,王锡苓舆论研究所所长:雷跃捷副所长:唐远清柯惠新,王锡苓,王灿发,韩运荣,曾庆香,刘燕南(校内)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退休返聘)副所长:余小梅张晓辉,倪桓。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曾遂今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曾遂今曾遂今考中传,找凯程.?凯程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研究方向]四川省人。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音乐系系主任,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会长。
早年于音乐表演艺术团体从艺(演奏与作曲)多年。
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学系,文学硕士学位。
即年起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7年起受聘为研究员。
多次参加国内外与境外学术会议与客座讲学。
曾任《音乐学术信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术情报研究室主任、音乐社会学研究室主任。
先后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乐律学和乐器学的研习,后切入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大众音乐、数字音乐与音乐创作研究。
1996年组建数字音乐创作制作实验室;1997年起进行大众音乐、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传播研究;1997年受聘为文化部国家音像制品审核机构专家委员会委员;2002年调入中国传媒大学任教授;2002年受聘为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受聘为台湾亚洲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2004年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系主任;2005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复、决赛”评委;2005年7月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学位受权点审核通讯评议专家;2006年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指导该校音乐传播方向研究生。
出版的主要论着有《凉山彝族口弦》(1986);《乐谱中的光环》(1988);《现代通俗歌曲观念与技法》(1993);《音乐社会学概论》(1997);《消逝的乐音:中国古代乐器鉴思录》 (1998);《中国艺术史》(2001,合着);《盛世莺歌:通俗歌曲唱法大全》(2000);《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2003);《音乐社会学》(2004);《西方音乐文化教程》(2005);《中国乐器志.气鸣卷》(20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6【导师介绍】中传考研影视艺术学院导师:卢 蓉
卢蓉
[女]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中传考研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 新闻传播硕士 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中传考研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
[专 业:广播电视艺术学 电视剧创作与理论方向]
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文学系(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方向),获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美学方向博士学位。
现为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文学系副教授,电视剧创作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主讲《电视剧原理》、《外国电视剧比较研究》、《媒体比较》、《电视文化概论》等课程。
多次获得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教学比赛及教学成果优秀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电视艺术美学、中外电视剧理论及其比较研究。
出版《电视艺术时空美学》、《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合著)、《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译著)等专著。
多次承担广电总局科研项目,在国内专业刊物发表影视学术论文数十余篇,多次获得“金鹰节电视艺术论文奖”、“广电总局优秀科研成果”等国家级、部级论文奖。
为央视制作多部专题片、纪录片、谈话节目、影视作品赏析等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