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 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最新[指南]现代针灸应用技巧研究--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课件PPT

最新[指南]现代针灸应用技巧研究--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课件PPT
所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缩句: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去“枝”留“干”法。
二、借助“的、地、得”。
三、“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怎么样”。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 和语言的介词。
……
缩句:
缩句练习:
1.鱼钩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缩写:鱼钩闪耀着光芒。
谢谢!
八一小学 田蕾
2.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缩写:妈妈照顾我。
3.同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兴得手舞足蹈。 缩写:同学们高兴。
缩句:
缩句练习:
4.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 的图案。 缩写为:焰火构成了图案。
5.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今年的小 麦长势十分良好。
缩写为:小麦长势良好。
6.小红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缩写为:小红看着书。
缩句:
三、“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么” “谁怎么样”。
六(2)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句中说的是“谁”、是“学生”, 在“做什么”、在“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缩句:
四、保留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 词 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因为“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 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所以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缩句: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 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 取得了成绩。
句中:“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是 用来强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取得了 进步,可以删除。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上课讲义共47页文档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上课讲义共47页文档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学)上课讲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经络各论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ppt课件

经络各论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ppt课件

12
大学) PPT课件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
13
大学) PPT课件
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
❖ 《灵枢·经脉》原文
词解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 ❖ 核骨:第1跖骨基底部
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 ❖ 踹:音“揣”,小腿肚,腓 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 长肌部
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 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词解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 ❖ 合谷两骨—第1、第2掌骨
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 ❖ 髃骨—音“隅”,指肩峰部
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 ❖ 柱骨—第七颈椎 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 ❖ 会上—大椎 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 ❖ 挟口—挟口角 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
词解 ❖ 胃口:胃上口,贲门部 ❖ 肺系:气管,喉咙 ❖ 腋下:胸部外上方 ❖ 臑:音“闹”,前臂 ❖ 心主:手厥阴心包经 ❖ 上骨:桡骨 ❖ 际:边缘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
4
大学) PPT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
❖ 体内联系脏腑 属大肠、络肺
❖ 联系器官 下齿、鼻
❖ 体表循行部分
❖ 踝: ❖ 臂骨:尺骨 ❖ 肩解:肩后骨缝
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 ❖ 目锐眦:目外眦
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
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
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
络于颧。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
20
大学) PPT课件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
❖ 体内联系脏腑
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 ❖ 小指次指:无名指 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选取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 月。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 和生活。
病例三:偏头痛的治疗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长期患有偏头痛,头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 生活。
治疗方法
选取太阳、率谷、风池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2个 月。
虽然穴位注射疗法使用的 药物多为局部用药,但仍 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需 要密切观察。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虽然使用药物,但 药物剂量较小,且直接作用于病 变部位,相比口服或注射药物治
疗副作用更小。
与针灸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和穴 位刺激的优点,能够更快地发挥治 疗效果,且作用更为持久。
不孕不育
穴位注射疗法在辅助治疗不孕不育方 面有一定疗效,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 殖系统功能,促进受孕。
儿科疾病的治疗
小儿腹泻
穴位注射疗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小儿营养不良
穴位注射疗法有助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状况,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营养 吸收。
04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疗法对外科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如肌肉拉伤、肩周炎等,通过 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促进软组织修复。
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注射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妇科疾病的治疗
痛经
针对痛经等妇科疾病,穴位注射疗法 能够调节子宫收缩,缓解疼痛,改善 月经周期。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1.针具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 2.穴位选择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 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 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 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 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五,穴位注射法
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
概念
穴位注射法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 一种治疗方法. 一种治疗方法. 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 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 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 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一)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 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 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 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 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 5.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 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 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 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 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 应酌减. 应酌减.
(四)注意事项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 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 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及药物的有效 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 期,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 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 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 因等,必须先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 因等,必须先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 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 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02
常用器具
穴位注射一般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包括5号、6号、7号针头,注射器容量为1-5ml。
常用药品
一般采用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药物。
常用器具和药品
操作步骤准备器具和药品: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确认针头型号和药品类型。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注射。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进针:用已消毒的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患者体质而定。注射: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液注入穴位。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穴位,防止出血。
孕妇
对于孕妇的常见疾病,如妊娠呕吐、胎位不正等,可以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穴位的选取和操作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穴位注射来改善身体状况,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取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处理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穴位注射的研究和发展
05
穴位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穴位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
临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进展
要点三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反射、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等方面。
要点一
要点二
穴位注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03
治疗原则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疗法 ppt课件

穴位注射疗法  ppt课件
感染 处理:若感染较轻,局部消炎处理;若感染较 重,局部消炎同时服用消炎药;若感染严重,请外科 医生协助治疗。
ppt课件
18
创伤性气胸 处理:立刻采取卧位休息,轻者可对 症处理,密切观察,给予抗菌药防止感染,一般休息1 周左右即可痊愈。若症状严重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吸氧,抗休克。
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 及封闭用长针头。
ppt课件
5
常用药物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 威灵仙、徐长卿、雷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 种中草药注射液。
(2)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 K3等。
(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 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 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ppt课件
7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 道感染)、哮喘、肺痨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 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 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 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骨宁、丹参、当归、人参
犊鼻、阳陵泉、肾俞、阳 注射液、地塞米松、维生
陵泉、阴陵泉
素B1、B12
当归、骨宁注射液
肾俞、委中、环跳、夹脊、 阳陵泉
ppt课件
16
防止意外的方法
晕针 处理:立即停止注射,将针迅速抽出,让患 者平卧,头稍低,松开衣带。轻者静卧片刻,饮温水 或糖水一杯即可渐渐恢复;重者配合捏或针刺人中, 内关,足三里,或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最新穴位注射【精品-】课件ppt

最新穴位注射【精品-】课件ppt

9
五、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注意药物的性能/剂量/禁忌/毒副作用 针刺的深度 药物不得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 注意神经干 避免刺伤脏器 孕妇穴位与部位 防止晕针
04.01.2021
10
04.01.2021
11
(Lq5VAf&Jp4Tyd%In2Rwc!Gl0Qv aZEj +Ot8XDi)Mr7 WBg* Kq5Uze&Jo 3Syd$ Hm1R wb#Fl0Pu9 ZEj-Ns 8XCh( Mr6VAg*Kp 4Tze %In3Sxc!Hm 1Qva #Fk+ Ou9YDi )Ns7 WBh(Lq5VAf &Jo4T yd$In 2Rwc! Gl0Pv aZEj+ Ot8XDi )Mr6 WBg*K q5Uze&Jo3 Sxd$H m1R wb#Fl 0Pu9Y Ej-Ns 8XCh( Lr6VAf *Kp4T ze%In2Sxc! Gm1 Qva#F k+Ot 9YDi)N s7WBh(Lq5 UAf&J o4Tyd $In2R wb!Gl 0PvaZEj+Ot 8XCi) Mr6WBg*Kp 5Uze %Jo3Sxd$H m1Qw b#Fk0 Pu9YE jNs7XCh(Lr6VAf*Kp4Tye%In2Sxc !Gm1 QvaZF k+Ot 9YDi) Ns7WBg(Lq5 UAf&J o3Tyd $Hn2 Rwb!Gl0Pua ZEj-Ot 8XCi) Mr6VBg*Kp5 Uze% Jo3Sx c$Hm 1Qwb #Fk0 Pu9YD j-Ns7 XCh(Lr6VAf& Kp4T ye%In 2Rxc! Gl1Qv aZFk +Ot8Y Di)Ms7 WBg( Lq5Uzf&Jo3 Tyd$H n2R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பைடு நூலகம்注射法 疗法
住院三区 车德文
教学目标
? 1、掌握穴位注射的概念和 操作方法。
? 2、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和注 意事项。
一、定义
? 【定义】 ?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
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 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 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 达到 1+1大于1的功效。
? 6.熟悉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
八、操作方法
? 一、取药:
1.术者戴好口罩、肥皂水洗手,再以清水冲洗;亦可直接消毒啫喱干洗手。 2.核对患者名字、年龄、药物、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及过敏史。 3.从包装取出注射器时,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节到一个水平面旋紧。 4.碘棉签消毒注射药物瓶颈,砂轮锯瓶颈后在消毒,后折断瓶颈。 5.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药剂瓶的液面下面、左手食指、中指夹住瓶颈下缘,
e、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 1-2ml 。
七、施术前准备
? 4.药品的质量:
药品的包装应无破损,瓶身应无裂缝,药物应无浑浊变色而且无霉菌。
? 5.穴位选择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 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 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 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 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 、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 A 、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 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 多卡因等。
七、施术前准备
? 2.研究表明:穴位相对于非穴位,其神经、 血管更为密集,因此在接受相同物理及药物 刺激时更为敏感,反应更为强烈。(即药物 的吸收速度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 )。
四、穴位注射疗法作用
? (1) 止痛作用 ? (2) 防御作用 ? (3) 调整作用
五、适应范围
?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 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 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八、操作方法
?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4.五指握持式:以拇指和其他四指对掌握注射器, 适用于短小或粗径注射器的操作:
进针方式:
1.单手持针:以执笔式或五指握持式握 持注射器,针尖距离穴位0.5cm ,瞬间 发力刺入,是较常用的进针方式。 常用于:如肾腧、大肠腧、阳陵泉、 足三里的进针等等。
? 1.应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污染。
? 2.根据病情、操作部位、药量需求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无 菌注射器和一次性无菌针,一般临床上以 1ml 、2.5ml 、5ml 注射器较为常用。
七、施术前准备
?
3.药物的剂量:(严格执行药品使用说明书用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也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a、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 0.1-0.5ml; b、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 2-15ml; c、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 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 10-20ml 以上; d、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 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 1/10-1/3。
持针方式:
1.执笔式:如手持钢笔姿势,用 拇指和食指在注射器前夹持,以 中指在后顶托扶、适用于各种注 射器的操作:
八、操作方法
?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2.三指握式:以拇指在内、食指 中指在外的方法握持注射器。主 要适用于进针及进针后的提插操作。
3.掌握式:用拇指、中指、无名指 握住注射器,将食指前伸抵按针头, 小鱼际抵住活塞。主要适用于斜刺 及平刺,如背腧穴的进针可采用掌握式。
?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 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 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 疾等。
?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 等。
?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
、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六、常用药物
? 常用药物 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 常用的药物有:
?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 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 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二、发展历史
? 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 “金针”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 20世纪50年 代,当时在蓬勃的搞中医现代化。于是很多 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 ,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等很多 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三、作用机制及原理优势:
? 1.在穴位处注射药物后:在组织局部直接产 生治疗作用或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到达 靶器官发挥作用。
八、操作方法
?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进针方式:
2.舒张进针法:对于松弛或者有皱纹的部位,可将虚伪两侧的皮肤用左手拇指、食指向两侧 用力绷紧,一边进针。操作时应注意两指相对用力时腰均衡固定皮肤、不能使锁定的注射 点移动位置,然后右手持针从两指之间刺入穴位。多用于腹部、臀部和颜面部的穴位进针 。
拇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食、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药液吸 入针管后再次核对,将注射器空气排出,盖好注射帽,放入注射盘中备用,准 备好无菌棉签及皮肤消毒剂。
八、操作方法
? 二、消毒:
按无菌原则:用消毒液自中心向外旋涂擦 5X5cm区域2次,不留空隙。
? 三、持针方式、进针方式、进针角度
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依据穴位所在的部位、注射 器的规格等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