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审评表单
茶叶审评评分

茶叶审评评分
茶叶审评评分
采用5分制加权评分法。
(一)评分权数
乌龙茶各品质审评因子的权数分配见表3-4-17。
表3-4-17审评因子的权数分配表(总权数:1)
(二)基准分与等级最低分
1.基准分指对茶叶贸易成交样或各翠标准规定的界限分。
此分作为对样审评时的基准。
乌龙茶贸易成交样或各级标准样基准分均规定为零。
2.等级最低分指某一等级乌龙茶品质最低水平的评分。
具体规定见表3-4-18。
表3-4-18 乌龙茶品质等级最低分
(三)评分方法
对照贸易成交样或各等级标准样茶,按下述评分规定对出口青茶的外形和内质的各品质因子分别进行评定。
1.对照贸易成交样或等级标准样评分高,5分;较高,3~4分;稍高,1~2分;相符,O分;稍低,-1~-2分;较低,-3~-4分;低,-5分。
2.评分结果记录表见表3-4-19。
表3-4-19 出口乌龙茶感官审评结果记录表
品名:×××× (等级标准样或贸易成交样评分)
(四)评分结果计算
评分结果按下式计算。
总分= Aa+Bb+Cc+Dd+Ee+Ff
式中:
A,B,C,D,E,F——分别代表条索、整碎、净度、香气、滋味、叶底6项品质审评因子的评分;
a,b,c,d,e,f——分别代表以上6项品质审评因子相应的权数。
评茶记录表(绿茶)

嫩度稍低,外型特色不明显,色泽暗褐或陈灰或灰绿偏黄,较匀整,净度尚好
70-79
汤色
绿明亮
90-99
10%
尚绿明亮或黄绿明亮
80-89
深黄或黄绿欠亮或浑浊
70-79
喷鼻气
高爽有栗喷鼻或略有嫩喷鼻或带花喷鼻
90-99
30%
清喷鼻,尚高,火工喷鼻
80-89
尚纯,略熟闷,老火
70-79
味道
鲜醇,醇厚鲜爽
评茶记录表(绿茶)之杨若古兰创作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产品批号
批 量
取样时间
取样地点
履行尺度:
因子
品质特征
给分
评分系数
得分
外形
以一芽二叶初展到一芽二叶为原料,外型有特色,色泽较嫩绿或翠绿或深绿,油润,匀整,净度好
90-99
20%
嫩绿,以一芽二叶为原料,外型较有特色,色泽墨绿或黄绿,较油润,尚匀整,净度较好
90-99
30%
清爽,浓厚,尚醇厚
80-89
尚醇,浓涩,青涩
70-79
叶底
嫩匀多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嫩绿明亮、匀齐
90-99
10%
嫩匀略有芽,绿明亮,尚匀齐
80-89
尚嫩,黄绿、欠匀齐
70-79
评茶结果:
备注:
评茶员:
茶叶审评表格之欧阳歌谷创作

较匀净
黄绿
醇和
栗香
柔嫩
4
松扁、显毫
青绿
匀整
匀净
嫩绿
鲜爽
栗香
鲜亮
5
松扁
黄绿
较匀整
较匀净
嫩绿
鲜爽
高火气
柔嫩
6
扁条
草青色
较匀整
匀净
浅绿
粗涩
青草香
柔嫩
7
扁条、显毫
翠绿
匀整
较匀净
浅绿
平淡
青草香
绿明
8
紧实、弯曲
灰绿
较匀整
匀净
浑浊
青浑
栗香
柔嫩
茶学审评表 2013年5月15日制
扁形、显毫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明亮
鲜爽
清香
嫩绿
雀舌
扁平光滑
绿翠
匀整
匀净
黄绿明亮
醇厚
粟香
嫩绿
安吉白茶(龙形)
扁平光滑
嫩绿
匀整
较匀净
嫩绿明亮
清爽
清香
叶色鲜亮
安吉白茶(凤形)
条直、扁形
嫩绿
匀整
较匀净
嫩绿明亮
清爽
清香
叶色鲜亮
茉莉花茶
条索紧细
黑褐油润
较匀整
匀净
黄绿明亮
鲜爽的
花香
柔嫩
云南普洱
扁圆形
褐红
匀整
匀净
红浓明亮
鲜爽
香高味浓
红末
红乌龙
松扁
乌黑
较匀整
匀净
橙红
浓醇
清香
暗绿
观音王
团粒
乌绿
实验三 茶叶内质审评

鲜、涩
操作: 用汤匙在审评碗中取2/3汤匙 吸入口中, 让茶汤在舌面上循环滚动,以便让各部分味蕾 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汤的不同滋味 吐出,漱口,洗汤匙,评下一只茶。
纯 正:浓淡、强弱、鲜、醇; 不纯正:苦、涩、粗、异。
纯 正:浓淡、强弱、鲜、醇
b.亮度
亮:一眼见底、光亮(明亮-较亮-尚亮-欠亮-暗) 暗:不易见底
c.清浊度
清:纯净透明,无混杂物,沉淀物极少 浊:有沉淀物或悬浮物(区别:悬浮的茶毫;冷后混)
3.尝滋味
审评滋味在看完汤色后立即进行,茶汤温度恰 好降为50℃左右,即不过烫使味觉麻木,也 不会过低使味觉灵敏度差。
味蕾对滋味的敏感区域:
③季节香:春茶香 ④品种香:大叶种特有的清香
异(不纯正):
陈气、日晒气、霉气、烟气、焦气、青气、酸馊气等
温嗅——浓淡和优次 香气类型:清香 栗香 浓:充足,饱满; 鲜:醒神,爽快,上鼻快;
平:香气较淡,无其它异气; 粗:鼻子有种辛涩感,粗糙
冷嗅——长短,持久度或显沉 持久:冷嗅尚有余香,易捕捉 不持久:表面香,热水一烫即消失
d.三嗅结合 (热嗅、温嗅、 冷嗅)
热嗅——纯异
纯正:
a.茶类香:绿茶——清香;黄茶——火温高,熟板栗; 红茶——甜香
b.特有香: ①地域香:
祁门——祁门香(焦糖香) 黄山毛峰——嫩香,潜在的花香,优雅 霍山毛峰——有些噪香、冲鼻 舒城小兰花——自然舒展,形似兰花,兰花香
②附加香:主要是花茶
桂花乌龙茶——香气浓郁
C.粗气:入口燥舌,不柔和,粗糙
d.异味:烟、焦、陈、酶、酸等
4.评叶底——是感官审评的最后一步
茶的感官评价表

茶的感官评价表
表1茶叶评分表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
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
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评茶记录表(乌龙茶)

汤色
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从蜜黄加深到橙红,但要求清澈明亮
90-99
5%
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较明亮
80-89
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多沉淀、欠亮
70-79
香气
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花香,花果香浓郁,香气优雅纯正
90-99
30%
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尚明显,有花香或花果香,但浓郁与纯正性稍差
80-89
花香或花果香不明显,略带粗气或老火香
70-79
滋味
浓厚甘醇或醇厚滑爽
90-99
35%
浓醇较爽
80-89
浓尚醇,略有粗糙肥厚软亮
90-99
10%
作青较好,叶质较软亮
80-89
稍硬,青暗,做青一般
70-79
评茶结果:
备注:
评茶员:
评茶记录表(乌龙茶)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产品批号
批 量
取样时间
取样地点
执行标准:
因子
品质特征
给分
评分系数
得分
外形
重实,壮实,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色泽油润,匀整,净度好
90-99
20%
较重实,较壮实,有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色润,较匀整,净度尚好
80-89
尚紧实或尚壮实,带有黄片,色欠润,欠均整,净度稍差
因子品质特征给分评分系数得分外形重实壮实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色泽油润匀整净度好909920较重实较壮实有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色润较匀整净度尚好8089尚紧实或尚壮实带有黄片色欠润欠均整净度稍差7079汤色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从蜜黄加深到橙红但要求清澈明亮90995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较明亮8089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多沉淀欠亮7079香气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花香花果香浓郁香气优雅纯正909930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尚明显有花香或花果香但浓郁与纯正性稍差8089花香或花果香不明显略带粗气或老火香7079滋味浓厚甘醇或醇厚滑爽909935浓醇较爽8089浓尚醇略有粗糙感7079叶底做青叶叶质肥厚软亮909910作青较好叶质较软亮8089稍硬青暗做青一般7079评茶结果
茶叶审评结果报告表

茶名
外形(20%)
汤色(10%)
香气(30%)
滋味(30%)
叶底(10%)
总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分
青心一号
条索紧细
墨绿光润
尚匀整
匀净
19
黄绿鲜亮
9
豆香
纯正
持久
28
鲜爽
醇厚
28
一芽二叶,叶质嫩软,平滑;
黄绿尚明亮;
有单张、红梗;
6
90
茶名
外形(25%)
汤色(10%)
香气
总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评语
分
分
英红九号
(自制)
粗壮紧结
褐中带金芽
显毫
匀净
22
红艳明亮
有金圈
8.5
甜香
纯正
23
浓强
略涩
有青味
26
一芽二、三叶
红亮,边缘红中间青,欠匀
叶质光滑
6
85.5
英红九号
(德高信)
条索紧结
褐黄
金毫显
匀净
23
红明
有金圈
8
清甜
纯正
24
鲜爽
收敛性强
29
一芽二、三叶
红匀明亮
叶质较自制的厚,比自制的老一点
9
93
茶名
外形(20%)
汤色(5%)
香气(30%)
滋味(35%)
叶底(10%)
总分
评语
分
评语
茶叶审评表格之欧阳学文创作

色泽
匀整度
净度
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白毫银针
白毫遍布,肥直
银绿
匀整
匀净
浅杏黄鲜爽清香来自黄绿、柔嫩金骏眉
金豪遍布
金黄带褐色
匀整
匀净
深红
醇和
清香
红褐
祁门红茶
扁平
褐红
较匀整
较匀净
红褐
鲜爽浓醇
清香
红褐
滇红
条索紧细
乌黑油润
较匀整
匀净
红浓透亮
鲜爽浓醇
香高
红匀明亮
红碎茶
小颗粒
红黑
匀整
较匀净
红艳鲜亮
鲜爽
香高味浓
红末
红乌龙
品
欧阳学文
名
干评
湿评
形状
色泽
匀整度
净度
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碧螺春
条索紧结、卷曲如螺有白毫
银绿
匀整
匀净
嫩绿明亮
清香浓郁
清香
柔嫩
六安瓜片
扁平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浅绿
鲜爽
香气高
嫩绿
紫阳毛尖
条索圆紧、白毫显露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嫩绿
鲜爽
香气高
嫩绿
信阳毛尖
细圆多毫
翠绿
匀整
较匀净
浅绿
鲜爽
香气高
嫩绿
汉中仙毫
扁形、显毫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明亮
鲜爽
清香
嫩绿
雀舌
扁平光滑
绿翠
匀整
匀净
黄绿明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扁、显毫
青绿
匀整
匀净
嫩绿
鲜爽
栗香
鲜亮
5
松扁
黄绿
较匀整
较匀净
嫩绿
鲜爽
高火气
柔嫩
6
扁条
草青色
较匀整
匀净
浅绿
粗涩
青草香
柔嫩
7
扁条、显毫
翠绿
匀整
较匀净
浅绿
平淡
青草香
绿明
8
紧实、弯曲
灰绿
较匀整
匀净
浑浊
青浑
栗香
柔嫩
茶学审评表2013年5月15日制
品
名
干评
湿评
形状
色泽
匀整度
净度
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碧螺春
条索紧结、卷曲如螺有白毫
银绿
匀整
匀净
嫩绿明亮
清香浓郁
清香
柔嫩
六安瓜片
扁平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浅绿
鲜爽
香气高
嫩绿
紫阳毛尖
条索圆紧、白毫显露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嫩绿
鲜爽
香气高
嫩绿
信阳毛尖
细圆多毫
翠绿
匀整
较匀净
浅绿
鲜爽
香气高
嫩绿
汉中仙毫
扁形、显毫
翠绿
较匀整
匀净
明亮
鲜爽
匀整度
净度
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白毫银针
白毫遍布,肥直
银绿
匀整
匀净
浅杏黄
鲜爽
清香
黄绿、柔嫩
金骏眉
金豪遍布
金黄带褐色
匀整
匀净
深红
醇和
清香
红褐
祁门红茶
扁平
褐红
较匀整
较匀净
红褐
鲜爽浓醇
清香
红褐
滇红
条索紧细
乌黑油润
较匀整
匀净
红浓透亮
鲜爽浓醇
香高
红匀明亮
红碎茶
小颗粒
红黑
匀整
较匀净
红艳鲜亮
鲜爽
香高味浓
红雀舌
扁平光滑
绿翠
匀整
匀净
黄绿明亮
醇厚
粟香
嫩绿
安吉白茶(龙形)
扁平光滑
嫩绿
匀整
较匀净
嫩绿明亮
清爽
清香
叶色鲜亮
安吉白茶(凤形)
条直、扁形
嫩绿
匀整
较匀净
嫩绿明亮
清爽
清香
叶色鲜亮
茉莉花茶
条索紧细
黑褐油润
较匀整
匀净
黄绿明亮
鲜爽的
花香
柔嫩
云南普洱
扁圆形
褐红
匀整
匀净
红浓明亮
醇厚
陈腐气
褐红
品
名
干评
湿评
形状
色泽
较匀整
匀净
橙红
浓醇
清香
暗绿
观音王
团粒
乌绿
匀整
匀净
橙黄
醇厚
清香
有光泽
茯砖
转型、紧实
黑褐
匀整
匀净
橙黄
醇和
纯正
黑色
品
名
干评
湿评
形状
色泽
匀整度
净度
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1
紧结、卷曲、有毫
灰绿油润
匀整
匀净
绿黄
醇厚
栗香
柔嫩
2
细紧、显毫
灰绿油润
较匀整
匀净
橙黄
甜爽
烟焦味
红梗
3
扁平、显毫
翠绿油润
较匀整
较匀净
黄绿
醇和
栗香
柔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