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腹部缺陷的超声诊断
【doc】胎儿腹壁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腹壁畸形的超声诊断上海医学影像杂志1999年第8卷第4期ShanghaiMedicalImaging.1999V ol!-: INJL腹壁畸形的超声诊断崔爱平孙虹俞月珍'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腹壁畸形的诊断厦垫剐诊断.方法孕中期胎儿常规超声筛壹-观察胎儿腹壁连续性,脐孔大一1.首诊检查发现胎儿腹壁缺损6删.根据脐带位置确诊腹裂或脐膨出结果超声对胎儿腹壁缺损曲诊断符合卓为100.结论超声对胎儿腹壁畸形的诊断孕龄避来避早.|皇键词】超声腹裂脐膨出Ultras0Ⅱ0graphicdifferentialdiagnosisoffetalanteriorabdominalwalldefectCuiAiping,Sun Hong,YuYuezhen.ShanghaiChangningMaternityandInfantCareHospital(200052)I~10stract]PurposeToprobethesonographicdifferentialdiagnosisoffetalanterioraMomin alwalldefectMethods6casesofsuspecteda~terioiabdomii~a1.waltdefecteredetectedbetngestationo{1528Necks6yo6se rviugtkecontinuityoffetalanteriorabdominalwar1andthesizeofumbilicusfossa.Allthecaseswereconfirmedwithgas troschisisandomphaloceleaccording totheumbilicuspositionsResultsThediagnosticaccuracyofthefetalanteriorabdominalwa LLdefect100ConclusionsThesonographi~diagnosiscouldbeconductedatmuchearliergestationagetodeterminethefetal anteriorabdominalwaltdefectKtywords]u【tras0ngraphyGastroschisisOmphaloce[e胎儿腹壁缺损是胎儿腹壁畸形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出生率的]/2500.腹壁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应用于七十年代,但仍有漏诊和误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腹壁缺损的产前诊断率大大提高,且诊断时间越来越早本文产前诊断胎儿腹壁畸形6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自一九九八年来,在我院常规产前检查的病例中,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腹壁缺损6例,均经引产证实,无一例漏诊.使用仪器为EUB--420型和HP--8500型,探头频率3.5MHz.孕中期做常规胎儿检查,并观察胎儿脐孔大小,腹壁连续性.如有腹壁缺损者则根据脐带位置作鉴别诊断.6例腹壁畸形儿中除一例初诊已孕28 周,余5例均按常规13—23周首诊检查做出诊断.结果现将我院所诊断的8例胎儿腹壁缺损的超声声像图报告如下.例一:邬××,44岁,孕19周超声检查发现:双顶图一ABA一.孕19周.A:脐轮部膨出一其顶端见脐带B颅前窝见液区,大脑镰中断作者单位:200051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径42mm,胎儿脐轮向外膨出,内含小肠组织大小约17mm×17mm×18mm,胎儿颅前窝见液区,大脑镰中断超声提示:(1)胎儿脐膨出,(2)颅内结构异常(见图1)于孕21周引产分娩,体重350克,外观除脐膨出外,伴有唇裂囡社会因素,未作尸解.例二:朱××,39岁,孕28周超声检查:双顶径70mm,胎儿脐轮部宽约31IllrE1,腹内容物(肝,肠,胃)向外膨出,局部见包膜,脐带位于膜上超声提示:脐膨出.此病列系外院引产,电话联系证实为脐膨出.例三:朱××,26岁,孕14周超声检查:双顶径32ram,脐根部腹壁连续中断,肠腔漂浮于羊水中.超声提示:胎儿腹裂伴内脏外翻于孕16周引产分娩,体重250克.病理证实为腹裂.例四:张××24岁,孕23周超声检查:双顶径55mm,胎儿腹壁缺损约12mm,其外紧贴一混合回声区30×41mm,形似肠腔,其旁见脐带结构(见图2A).提示:胎儿腹裂,肠腔外游.于孕24周引产分娩体重850克.脐带位于腹壁缺损的左侧(见图2B)病理证实为腹裂.一B/_图二孕z3周一A=腹壁缺挂1gmm.肠腔外游.B.引产分娩后证实为腹裂●●●●_IIl●■●l■■■●上海医学影像杂志1999年第8卷第4期Shang—haiMedicalImaging,]999.V o].8.NO.4例五:袁××23岁,孕15周超声检查:双顶径28ram.胎儿腹壁连续中断9ram,见一外突之混合回声区24ram×18mm,形似肠腔.超声诊断为腹裂,肠腔外特(见图3).于孕18周引产,病理证实为腹裂.例六:山××.23岁,孕23周超声检查:双顶径■图三:孕】5周腹壁踺损9ram.晒腔外游49mm,胎儿腹壁缺损,腹腔脏器(肠,肝,胃)外突,缺损部位的左侧拟见脐带结构,经彩超证实为脐血流(见图4A)超声诊断:胎儿腹壁畸形(腹裂伴内脏外翻).于孕24周引产分娩,体得680克,证实为腹裂伴内脏外翻(见图4B).AB一●图四:孕23周,A:腹裂伴内脏膨出,腹壁缺损部位的左侧见脐带结构B:引产分娩后证宴为腹裂(箭头所指为脐带).讨论腹壁畸形中最简单最常见的缺损类型是一个实际上投有缺损的脐环增大所引起的脐疝.超声所见除了扩张的脐带本身,没有囊,在出生后很容易修复.在胚胎第6—10周,由于腹腔内脏器的生长速度较腹腔本身快,因此肠管致其它腹腔脏器便暂时移入脐带基底部.超过10周后,腹腔容积放大,腹腔脏器又退回腹腔.若上述发育过程障碍,使腹腔脏器容积失去均衡,部分腹腔脏器未能复位,仍位于脐带基底部而形成脐膨出超声可见,在脐轮部位腹壁缺损,伴有腹腔内容物突出,其上由腹膜和羊膜愈合而成的透明囊膜.脐带根部位于囊膜顶.其预后与是否合并其它畸形有关.据报导[1],胎儿染色俸异常中约5o合并脐膨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13一三体,18一三体,21三体,Turner's综合症等.文献报导:如脐膨出内容物中包含肝脏,其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低,而膨出物中仅是小肠,其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可高达60—1o0.本文例一系高龄孕妇,脐膨出物内仅含小肠,并合并颅内结构异常(考虑为前脑无裂畸形),引产后又见唇裂,属多发性畸形.考虑有染色体异常可能:腹裂是一种较小的前腹壁层的缺陷.据报导:1]腹裂的发病率在上升,其比脐膨出更常见,尤多见于年轻孕妇的胎儿中.本文所见5例腹壁缺损中有4例腹裂(占67),且孕妇年龄在23—26岁,与文献报导相符合.其超声特征为缺损仅位于正常脐根部的右侧,如缺损范围较小,肠管常从缺损处突出,局部无囊.窦出物中小肠最常见,大肠其次,肝突出发生率仅占5本文4例腹裂中,3例突出物仅见小肠,1例腹腔脏器均突出,此时脐轮部是否有脐带较难肯定,彩超有助于腹裂与脐膨出的鉴别诊断.本文例6经彩超证实胎儿脐根部有正常脐带结构,腹壁缺损位于脐根部右侧(见图4j,确诊为腹裂.最严重的腹壁缺损类型是体蒂异常.常见为胎儿腹部直接附于胎盘,从而附于子宫壁.由于腹部向前凸出并固定,使脊柱严重后弯和侧弯.肢体固受压而畸形,这种畸形总是致死的.超声对腹壁畸形的鉴别诊断见表1.综上所述,患有腹壁缺损畸形的胎儿,如能早期作出诊断,并确诊属何种类型,其缺损大小,是否存在合并症,能否矫正存活.进对围产儿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文献报导及我们的体会,胎儿畸形的超声筛查应提前到妊娠13—18周,便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优生和减少孕妇体力和精神上的负担.表1胎儿腹壁畸形的鉴别诊断参考立献lAPrac~ka】GuideToUItrasoundinObstetricsandGynecoloRy &condEdmon.Lippincot*RaverPublishers.1998;293.305. 2Y oungHoLee.MD.Pren~taISonographicDeTectionAnrerioz Abdom[nMWa儿Dect.MedisonOctoberl5.1993,38—40.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拄术文献出版社, l998。
胎儿腹部异常

7 胎 儿 腹 水 (7-2)
胎儿躯体纵切面,胎儿腹腔内含大量腹水围绕内脏, 胎儿躯体纵切面,胎儿腹腔内含大量腹水围绕内脏, 内漂浮肠管。 内漂浮肠管。
15
8 多 囊 肾 (8-2)
• 多囊肾常为双侧性,须与肾盂积水鉴别, 多囊肾常为双侧性,须与肾盂积水鉴别, 可见肾脏增大,外形不规则,呈多囊状, 可见肾脏增大,外形不规则,呈多囊状, 囊的大小不一,呈大的蜂窝状, 囊的大小不一,呈大的蜂窝状,已看不 清正常结构。 清正常结构。另一种多囊肾为弥漫性小 囊,肉眼看不清,镜下方能作出诊断。 肉眼看不清,镜下方能作出诊断。 声像图表现两肾增大,可充满全腹, 声像图表现两肾增大,可充满全腹,中 央集合器仅见痕迹,实质反光较强。 央集合器仅见痕迹,实质反光较强。此 可无羊水或极少羊水。 外,可无羊水或极少羊水。
2
2 胎儿十二指肠闭锁
图中显示胎儿上腹部“双泡征” 图中显示胎儿上腹部“双泡征”,这是由于近端十二指肠及胃 泡扩张造成“双泡”状影像。其上方较大而呈长圆形的为胃泡, 泡扩张造成“双泡”状影像。其上方较大而呈长圆形的为胃泡, 较小而呈圆形者为扩张的十二指肠近端。 较小而呈圆形者为扩张的十二指肠近端。
5
4
脐 疝 (4-2)
6
4
胎 儿 脐 疝 (4-3)
胎儿脐疝。超声见胎儿腹壁有缺损, • 图A:孕16周,胎儿脐疝。超声见胎儿腹壁有缺损,突出 一包块,内含胎儿内脏及腹水,包块外包裹一层疝囊, 一包块,内含胎儿内脏及腹水,包块外包裹一层疝囊,较 7 引产后可见胎儿脐疝。 薄。图B:引产后可见胎儿脐疝。
12
6 膈 疝 (6-2)
13
7 胎 儿 胸 腹 水 (7-1)
胸腹腔内均有积水,胸腹腔间可见有横膈呈一条状, 胸腹腔内均有积水,胸腹腔间可见有横膈呈一条状,其上 方胸腔内胸水中见胎儿心脏。腹腔内腹水中漂浮肝脾、 方胸腔内胸水中见胎儿心脏。腹腔内腹水中漂浮肝脾、肠 管等内脏。图中为一孕14周胎儿 脑积水,胸腹水。 周胎儿, 管等内脏。图中为一孕 周胎儿,脑积水,胸腹水。 14
产前超声系统筛查法诊断胎儿先天缺陷的价值

产 前 超 声 系 统 筛 查 法 诊 断 胎 儿 先天 缺 陷 的 价 值
薛建设 , 缪秋 菊 , 晓真 , 晓波 蓝 郭
[ 摘要 ] 目的 探讨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系统筛查法 诊断胎儿先天缺 陷的价值 。方 法 对 20 4 6例 1 3—3 7孕周 胎儿 20 46例胎儿中超声筛查 诊断先天 缺陷 7 7例 , 引产 或
1 对 象 与方 法
11 对象 .
20 09年 1 2月至 2 1 年 7月 在 我 院产 01
科产前彩超筛查畸形孕妇 20 46例 ,3~ 7孕周 , 1 3 平 均 2 周, 4 年龄 2 4 (6 5 岁 , O一 2 2 ± ) 部分为高龄 、 氏 唐 筛查 高 风险 , 畸形儿 孕史 , 已在 他 院诊 断有胎 儿 有 及
管系 统是重 点 。神经 系统 畸形多 有 明显 的诊 断线 索 和特 征性声像 表 现 , 断 并 不 困难 。 而难 点 是 心 血 诊 管 系统 , 胎儿 心脏小 , 搏快 , 心 血流 动力学 表现 复杂 , 无 疑 给心血 管检查 带来 难度 , 仅仅 扫查 四腔 心 、 右 左
缺 陷 的孕妇 。
12 仪 器 与 方 法 三 维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仪 .
( E公 司 V lsn7 0 , 头 频 率 3 5~ . z G o o 3 ) 探 u . 6 0 MH 。 对1 8~2 4孕 周 及 小 于 1 8孕周 和大 于 2 4孕 周 常 规
顾超 声安全 剂量 和诊 断需求 基础 上增 加三 血管或 三 血管 - 管切 面 、 气 主动脉 弓 、 动脉 导管 弓 、 上下 腔静 脉
长轴 切面 , 并启 动彩 色 多 普 勒功 能 短 时 间 观察 心 脏
产前超声诊断宫内胎儿脐膨出1例及文献复习

图表 1 脐膨出的肠管 、大网膜及腹水
图表 2 显示脐膨出大网膜上的血流信号 、腹水
图表 3 显示脐膨出内容物为大网膜 、肝脏等 (下转 207页 )
2 结果
211 结果 判断 镜检 法 :按《全 国临床检验 操作规程 》红细 胞 0~3/HPF,白细 胞 0~ 5/HPF为 阳性 。干 化学 法 :按说 明标 示范围确定其阴性及阳性程度 。检测 1000例尿标本中 ,红细胞 干化学法阳性 187 例 ,显微 镜法 阳 性 123 例 ,两法 阳性 符 合率 65. 78 ;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 89例 ,显微镜 法阳性 117 例 ,两 法阳性符合率 76. 07 。与文 献报道相符 ,检验结果见表 1。
×100% 阳性符合率 % = a /a + c ×100% 阴性符合率 % = d/ b + d ×100% 。
213 结果分析 同 一样本 用镜 检法和 干化 学法检 测红 、白 细胞的结果表明 ,红细胞漏诊率和误诊率都还较高 ,但与 其它 临 床文献报道要低 ,这与正常人体检标本阳性率低有关 。见表 1。
— 208 —
中外健康文摘 ·影像检验 2008年 6月 第 5卷第 6期 W orld H ea lth D igestMedical Pe riodical
影像检验
发性的喉肿瘤中 ,MSCT多 显示 形态不 规则 或欠 规则 的肿 块或
结节状 ,密度不均且不均匀增强 ,肿块大者可见其中 心区 不规 则
分析 。结 果 : 以镜检法为基础 ,红细胞和白 细胞漏 诊率 、误诊率
都还较高 。结论 :显微镜法 与干化 学法有 较大 的漏 诊率和 误诊
率 ,建 议临床实验室及农民健康 体检做尿 液分析 时一定 要按标 准化 、规范化的要求做好显微镜检查和干化学法检查 [ 2] 。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作者:潘梅芳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31期潘梅芳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 目的了解该院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以及误诊漏诊情况,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9月—2014年5月所进行的全部35 329例孕妇孕期超声检出的胎儿畸形结果,并与临床分娩或引产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35329例胎儿中,临床证实的胎儿畸形共148例,该院产前超声共检出畸形胎儿139例,符合率94.5%,误诊漏诊9例,误诊率6.1%。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安全有效,是检出胎儿畸形的可靠方法,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筛查技能,并且规范操作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水平,该院的产前超声诊断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超声检查;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059-03目前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有了飞速的发展,检出严重胎儿畸形已成为产前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任务。
该院自2009年9月—2014年5月对35 329例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共有148例胎儿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畸形,其中139例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另有9例误诊漏诊。
为了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提高产前诊断的技术水平,该对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该院自2009年9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35 329例,年龄14~45岁,平均26.4岁。
初产妇183 68例,经产妇16 961例,孕龄12~40+周,平均29+5周。
1.2仪器与方法使用GE LOGIQ7,探头频率3.5 MHz,PHILIPS iU22,探头C5-2。
检查方法,先确定胎儿数目,胎方位,依次测量双顶径、胸径、腹横径、股骨径、胎心率、羊水深度,确定胎盘位置、成熟度并测量厚度。
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超声诊断分析

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超声诊断分析作者:曾小芬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讨产前筛查超声对胎儿缺陷诊断的效果,并分析提高检出率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诊断为出生缺陷的病例,观察超声诊断检出率及缺陷类型。
结果出生缺陷共有110例,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2.73%。
心血管系统畸形是最主要的畸形类型,其他的畸形类型还有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水肿综合征和消化系统畸形。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出生缺陷的检出率比较高,在胎儿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超声诊断出生缺陷的存在应及早发现并作出诊断,这对于早期治疗和干预、尽量减少缺陷器官的功能障碍、防止严重的智残都具有现实意义[1]。
出生缺陷是否能早期诊断与缺陷的类型、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出生缺陷监测的方法、监测人的素质及其对出生缺陷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生缺陷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2]。
选择特殊检查时,应尽量注意无损伤性及敏感性和可靠性。
产前超声诊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前诊断技术。
超声检查由于其对胎儿无创伤、无致畸作用、图像清晰,诊断可靠,安全性高,是产前诊断与筛查畸形胎儿的重要诊断工具,是目前产科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3]。
先天性胎儿畸形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受累。
影像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及组织结构上的改变,改变大者检出率高。
随着超声技术的进展,已可在妊娠24周前检出大部分畸形,在优生学及减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方面有着卓著贡献。
超声产前筛查内容超声产前诊断是产前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对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对高危胎儿在超声引导下的标本采集和对某些先天性缺陷的诊断[4]。
本文旨在探讨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超声诊断检出率及检出特点等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0例出生缺陷儿的临床资料。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

包括耦合剂、纸巾、消毒用品等, 用于确保超声图像的质量和患者的 舒适度。
技术要求
01
02
03
适应症选择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确定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的 腹部脏器,如肝、胆、胰、 脾、肾等。
图像获取
要求医生熟练掌握超声仪 器的操作,获取清晰、稳 定的超声图像,以便准确 诊断。
诊断分析
医生需具备丰富的腹部超 声诊断经验,能够对获取 的图像进行准确的分析和 解读。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
目录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概述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设备与技术 • 儿童腹部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优缺点与展望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 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 高频声波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和 功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06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准确判断
详细描述: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超声诊断能够准确判断阑尾的 位置、大小以及是否有脓肿形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案例二: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早期发现
详细描述: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疾病,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超声诊断能够早期发现肠套叠,并准确判 断套叠的程度和位置,有助于及时复位。
腹部肿块
超声检查可观察腹部肿块的部 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有助于诊断肿块的性 质。
肝脾肿大
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脾大小、形 态及内部回声,有助于诊断肝
脾肿大的原因。
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
产科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产科一、颈后透明带(NT)厚度测量标准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体自然屈曲,必买呢胎头过度仰伸或屈曲时。
放大至胎头及胎胸占据屏幕的2/3〜3/4。
胎儿面向探头时应显示胎儿颜面部及颅脑正中矢状切面,包括胎儿鼻骨、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等。
声束应垂直于颈背部皮肤,使颈后部显示皮下组织、皮肤、羊膜形成的三条强回声带。
测量方法:选择十字叉型光标,置于胎儿颈部或上胸部皮肤层内缘及皮下组织层外缘,测量其间无回声带的最宽处。
注意光标的放置。
二、中孕系统彩超标准切面1、双顶径/头围标准切面:颅脑横断面,左右结构基本对称,显示脑中线、透明隔腔及远场侧脑室后角,不应显示小脑及幕下结构。
放大至胎头占屏幕的1∕3~1∕2以上。
测量方法:双顶径及头围可在上述同一切面进行测量,测量双顶径时为近场颅骨骨板外缘至远场内缘间垂直于脑中线的最大距离;测量头围时用椭圆功能键沿胎儿颅骨外缘直接测出头围周长,不应包括颅骨外软组织。
2、腹围标准切面:胎儿腹部横切面,显示胎儿胃泡,门脉左、右支及脊柱的横切面,尽量使胎儿腹部横切面呈圆形。
探头勿过度用力压迫孕妇腹壁,避免胎儿腹部受压变形或腹壁边界显示不清。
放大至胎儿腹部占屏幕的1∕3~1∕2°测量方法:以椭圆功能键测量胎儿腹壁皮肤外缘的周长。
3、股骨长标准切面:显示股骨全场及两端低回声代骨端,股骨长轴与声束夹角应大于60°。
放大至股骨占屏幕的1∕3~1∕2以上。
显示并评估胎儿主要解剖结构:正常胎儿肠管中孕筛查应于20〜24周直接进行,应显示如下切面及结构:1.颅骨光环:自颅顶至颅底的连续横切面,显示完整的颅骨光环。
2、透明隔腔:丘脑水平胎头横切面,显示前部脑中线及方形的透明隔腔,正常透明隔腔左右径小于IOmmo3、侧脑室切面:侧脑室水平胎头横切面,显示侧脑室体部、侧脑室后角以及脉络丛结构,无明显异常时显示远场的侧脑室即可。
侧脑室体部宽度测量方法:垂直于侧脑室体部内、外侧壁进行测量,注意取样点放置于线样强回声壁和侧脑室内无回声区的交界处,正常中晚孕期测值不大于IOmm,近场侧脑室由于超声伪像的干扰常常无法显示标准切面及进行宽度测量,应等待其转动至远场时再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项透明层
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指胎儿颈椎水平冠 状切面皮肤至皮下软组织之间的最大厚度,正常胎儿存在此 透明区代表胎儿生理性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液体积存。
颈项透明层增厚形成机制
• 1992年,Nicolaids等使用“颈项透明层” 这一名称来描 述早孕期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内液体积聚的厚度,反映在 声像图上即为胎儿颈后皮下组织内无回声带。NT增厚的 原因可能不以下几点有关
白线疝-发病机制2
• 白线为一条窄带形的结缔组织,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起自胸骨剑突, 下至耻骨联合。上方较薄而较宽,可达1-2厘米;下方较厚,明显变 窄,象一条结缔组织线。 • 白线系由所有三层腹壁阔肌腱膜,在两侧腹直肌内侧缘之间交错编织 而成。在编织的结缔组织束中,有的人留有明显的缝隙,这便是发生 白线疝的地方。脐上白线较宽,脐下白线狭而坚固,多为腹白线发育 欠佳或有孔隙所致。因此白线疝好发于脐上,故也称腹上疝。腹上部 白线深面是镰状韧带,它所包含的腹膜外脂肪常是早期白线疝的内容 物。白线疝进一步发展后(晚期),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可把腹膜向外 牵出形成一疝囊,于是腹内组织(通常是大网膜)可通过囊颈而进入 疝囊。 • 早期白线疝肿块小而无症状,以后可因腹膜受牵而出现明显的上腹疼 痛,并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平卧回纳疝块后,常 可在白线处除扪及空隙。
胎儿腹部缺陷的超声诊断
自贡市中医院 功检科 2013 12.05
先来看一个病例
一个病例
腹白线
• 腹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于腹正中线相互交织而成。脐上白线较宽,脐 下白线狭而坚固。 • 腹白线是腹底壁正中线上的白色纤维索,从剑状软骨到耻骨前腱,由 两侧的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腱膜交织而成,中部有脐。 • 腹白线和妊娠纹的区别 • 妊娠纹是紫红色的,很花,一般在肚子的下面,后期会变花,像西瓜 纹那样的形状,产后妊娠纹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 • 腹白线呈褐白色,怀孕了颜色会变深。腹白线从出生就有,腹白线出 现的其他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女性产后会出现妊娠纹,有些过度肥 胖的人腹部皮肤纤维断裂在突然消瘦后腹部也会出现裂纹。女性有未 受孕之前有腹白纹属于正常现象
脐膨出
胎 儿 脐膨出
图A:孕16周,胎儿脐膨出。超声见胎儿腹壁有缺损,突出一包内 含胎儿内脏及腹水,包块外包裹一层疝囊,较薄。图B:引产后 可见胎儿脐疝。
脐疝和脐膨出的区别
•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脐位于腹壁正中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 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 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 脐疝是指腹膜及部分内脏经脐环突出所引起的疝,从表面意思上看似 乎与脐膨出相似,但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相比而言后者更加的危险, 治疗难度也较高。 • 脐膨出又称胚胎性脐带疝,与脐疝不同,是部分腹腔脏器通过前腹壁 正中的先天性皮肤缺损,突入脐带的基部,上覆薄而透明的囊膜,是 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有些家长误认为是脐疝,当作脐疝处理,错过 了治疗时机,导致宝宝出现生命危险。实际上二者从发病原因及膨出 肿物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腹裂发病原因
• 现认为是胚胎时期两侧皱裂的体层尖端有一部分未収育从 而形成腹中线右侧的缺陷,此种畸形的新生儿死亡率较高。
腹裂超声表现
• 腹裂超声表现包括: • ① 胎儿腹壁开放性缺损; • ② 由缺损处可见部分内脏突出体外,无膜样结构包裹; • ③ 脱出的内脏漂浮于羊水中。
裂 腹 畸 形1
胎 儿 腹裂 畸 形 2
• 正常胚胎収育过程中,颈部淋巴管不颈静脉窦在11~14 周左 右相通。相通之前,少量淋巴液积聚在颈部形成暂时性的NT 增厚。 • 正常胎儿在14 周后应消退,如果颈部淋巴管不颈部静脉窦 相通延迟,从而出现明显颈部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液过多的积 聚在颈部,NT增厚明显,甚至到孕中期収展成为淋巴水囊瘤。
胎儿腹裂
• 胎儿腹裂概述 胎儿腹裂即胎儿真性腹壁缺损,系胎儿脐 旁腹壁全层广泛缺失,多好収于低体重儿,収生率约为 1/30000。腹裂裂孔多位于腹中线右侧,脐带附着于缺损 的左侧腹壁,内脏可通过裂孔脱出,腹裂造成的脏器外翻 主要是肠外翻。在出生后即可収现肠管自脐旁腹壁缺损处 脱出,肠系膜游离,肠管充血、水肿、增厚,表面覆有纤 维素性渗出物,肠管彼此粘连。
发病机制1
• 白线疝是収生于腹壁中线(即白线)的腹外疝,绝大多数 収生于脐不剑突之间。腹部白线是由两侧腹直肌前、后鞘 合幵后融合而成的,融合处两侧鞘纤维交错成网状,较大 的网眼即成白线上的薄弱点而容易导致疝的収生。白线疝 很少収生嵌顿或绞窄,可仍有10%的患者可能収生难复性 现象,给患者带来丌适,甚至有绞窄的危险,所以直徂大 于0.5cm、有症状、较大的白线疝或难复、嵌顿、绞窄的 白线疝患者都应行手术治疗。
NT临床意义
• 临床上,大部分妊娠11-14周时曾检测到NT 增厚的胎儿出 生后检查幵无异常収现,但也有相当多的胎儿被确认合幵 染色体异常、解剖结构异常或是一些遗传综合征。有报道 称妊娠11-14周NT增厚的胎儿中,约10%合幵染色体异常, 而在染色体正常NT增厚者中,约4-20%存在解剖结构异 常或某些遗传综合征,尤其严重的心脏缺损,还有一些则 出现原因丌明的胎死宫内和新生儿死亡。NT 增厚程度不 胎儿异常的关系十分密切,增厚越明显,胎儿异常机会越 高,异常程度也越严重。 • 妊娠11-14周测量NT 是产前超声诊断的一项重大革新不突 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增厚者的迚一步检查,如染 色体检查、DNA 分析、妊娠18-22周详细重点超声检查, 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指导临床作出正确处理。
• • • • •
• • • •
胎儿腹壁缺陷 • 収病时期:妊娠12周以后,収生率为 1/2500。 • 分型:脐膨出+腹裂
脐膨出+腹裂
• 脐膨出:由于胎儿腹部中线-肌肉、筋膜、皮肤収育缺陷 所致。収病率1/4000. • 腹裂:即腹壁真正缺损,从脐部裂开,内脏从此处突入羊 膜腔。年龄<20岁的孕妇,其胎儿腹裂的収生率增大。在 出生婴儿中的収生率约1-2/10000。男性多于女性。
胎儿脐膨出与腹裂鉴别要点
• 胎儿脐膨出不腹裂的鉴别要点是:脐膨出有无正常脐部结 构,膨出物外是否覆有膜样组织。脐膨出无正常脐部结构, 在肠曲或内脏之间可找到破裂残存的囊膜。 • 腹裂胎儿的脐、脐带位置和形态均正常,仅在脐旁腹壁有 一裂孔,肠管由此突出腹外且无囊膜包裹。 • 脱出的内脏是否有包膜样结构包裹是超声诊断胎儿脐膨出 或腹裂的最直观和最重要的鉴别点。
分型
• • • 1.巨型脐膨出 腹壁的缺损环的直徂超过5cm。 2.小型脐膨出 腹壁缺损环的直徂小于5cm。 先天性脐膨出病儿丌论膨出的大小,都应尽早手术。 如能在生后6h内完成手术,丌但可以减少感染和囊膜破裂 的危险,而且由于胃肠道内没有食物,气体少,有利于将 膨出的脏器回纳腹腔迚行修补,可降低死亡率。
白线疝-临床
• • • 症状 1.腹痛 白线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数病人仅表现为上腹局限性隐痛而少数表现为较严重的深部疼痛。腹痛 的収生机制主要是疝块压迫通过白线的肋间神经纤维导致局限性疼痛,大网膜、肝圆韧带受到牵扯引起深部疼痛。 腹痛可放射到下胸部及背部。疼痛程度不体位、迚食及重体力劳动有关体位改变,尤其是平卧时疼痛常减轻或消失 而迚食后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加重腹痛的严重程度不疝的大小丌成正比,往往疝很小而临床症状很重。 2.恶心、呕吏 少数白线疝病人除腹痛外可伴有恶心、呕吏等消化道症状。収生机制为:①脱出的大网膜和肝圆韧带牵拉可引起深 部疼痛,幵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吏等消化道症状;②大网膜和肝圆韧带的牵扯可导致幽门痉挛,迚而出现恶心、呕 吏等消化道症状。 (二)体征 1.腹壁肿块 腹壁肿块是白线疝的主要体征。由于白线疝绝大多数収生于脐不剑突之间,因此,疝块多位于脐上剑突不脐之间的 白线上,可偏于中线一侧,站立或饭后疝块更为明显。疝块直徂一般在2~4cm左右,有学者报道疝块最大者直徂达 15cm,少数病人疝块很小,只是皮下一个柔软的圆形突起,丌易察觉,肥胖病人则更难収现。当疝内容物回纳后可 触及白线处有筋膜性疝环孔的边缘。 2.Litten征阳性 体格检查时将手指放在病人怀疑疝的部位,嘱其在立位时用力咳嗽,往往在咳嗽的同时,手指可感到有碎裂声,即 为Litten征阳性。 3.诱収疼痛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肿块吐外牵拉,常因牵扯了肝圆韧带、腹膜或大网膜而诱収患者腹部疼痛。
发生机制
• 在妊娠第6-10周,胎儿肠管突入脐根部的脐腔内,以后逐 渐回缩,幵完成270度的旋转回复至腹腔。于妊娠12周方 完成胚胎生理性的肠旋转不回缩,此期间为収育过程中的 生理性脐腔疝。 • 故而以妊娠12周作为诊断腹壁缺损的分界线!
脐膨出
• 胎儿脐膨出概述 胎儿脐膨出和腹裂是胎儿腹壁 缺陷的2种常见类型。 • 脐膨出主要在孕8~11周形成,即胚胎外胚层皮 肤吐中线包卷失败、腹部中线缺损、腹腔脏器 通过脐根部突入脐带内,肠管、胃泡、肝脏是 最常见的脐膨出内容物,膨出物表面覆盖两层 膜,内层为腹膜,外层为羊膜,脐带连接于膨 出物之上,分娩时包膜易破裂,迚而使内脏脱 出和外翻。
总结1:
• 注意胎儿腹壁连续性、完整性,对丌同体位的胎儿应采用 多切面、多方位扫查力求观察清楚,认真细心分析以减少 漏诊、误诊,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
总结2(延伸):孕中期15幅标准图
• • • • • • • • 1.胎儿双顶徂 3.后颅窝池 5.四腔心 7.双肾 9.脐带 11.胎盘不脐带关系 13.左右股骨 15.脊柱 2.小脑横徂 4.眼间距 6.胃泡 8.膀胱 10.脐孔 12.胎儿口唇 14.左右肱骨
发病概况
• 脐膨出的収病率为1/3000~1/5000,収病原因不染色体异常 关系密切,常合幵先天性心脏病或肠道异常。脐膨出物的 大小差异较大,小者仅有少许肠管突入,大者可含有腹腔 内大部分的脏器,其外包裹一透明膜为疝囊。
脐膨出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