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粉尘测试报告

粉尘测试报告

01
02
03
样品保存
将采集到的粉尘样品妥善 保存,避免交叉污染和样 品变质。
样品筛选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非粉 尘颗粒物。
样品称重
对筛选后的样品进行精确 称重,以便计算粉尘浓度。
数据分析
数据整理
整理采集到的数据,包括粉尘浓度、粒径分布 等信息。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找出粉尘浓度与工作 场所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状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04
测试结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仓库、办公室 和休息区。
测试方法
采用专业的粉尘测量仪器进行定 点和巡检。
依据国家和地方标准设定测量点。
对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行质量浓度 和数量浓度的测量。
02
测试环境与设备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选择
0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作为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条件控制
02
粉尘测试报告
• 测试概述 • 测试环境与设备 • 测试过程 • 测试结果 • 结果解读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测试概述
测试目的
评估工作场所粉尘浓 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为粉尘控制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识别潜在的粉尘暴露 风险,保障员工健康。
测试范围
测试涵盖了整个工作场所的各个区域。
特别关注高粉尘产生和暴露风险的区 域。
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恒定,以减
少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佩戴防尘口
罩、手套等,以保障测试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测试设备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报告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报告

橡胶加工炼胶车间防尘规程GB2165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 范DL5061-1996 铸造防尘技术规范GB8959-2007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 化工粉体工程设计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20532-1993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 尘防治DL/T5187.2-2004
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AQ1051-2008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规范AQ1020-2006 铅作业安全规程GB13746-2008 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Z/T2008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5053-1996

2.2 优缺点: A、容易发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峰浓度。 B、多次采样、多个样品、多次测定、多个数据,操作和计算较复杂。

3、 不连续多次采样(定点和个体)

采样仪器只能满足短时间采样时,可根据工作场所空 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情况,采用下列方法采样。 3.1 工作日内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比较稳定的采 样点,可在整个工作日内进行短时间采样,采样次数不少 于6次,并应均匀覆盖整个工作日。 检测结果按式(4)计算
2.使用个体采样器,因为个 体采样是测定TWA比较理想的采 样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 者实际接触状况。 3.对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 性粉尘的PC-TWA的粉尘,应同 时测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4.短时间粉尘浓度主要用于控
制工作场所PC-TWA的波动范围和过 负荷的作用。粉尘的短时间超限接 触浓度应≤其PC-TWA的2倍。
{(c1 + c2 +…+ cn)/n}×T

粉末爆炸检测报告

粉末爆炸检测报告

粉末爆炸检测报告1. 简介粉末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灾害,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粉末爆炸检测成为了重要的工作。

本报告将针对某工厂进行粉末爆炸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检测方法粉末爆炸检测主要使用两种方法:测试爆炸性极限(LEL)和最小起爆能力(MIE)测试。

•LEL测试:测试爆炸性极限是指粉尘与空气的最低浓度,当浓度高于该限值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常使用专用仪器进行LEL测试,例如可燃气体检测仪。

•MIE测试:最小起爆能力是指粉尘颗粒在所给条件下引发爆炸所需的最小能量。

MIE测试可以通过电火花放电器或其它专用装置进行。

3. 检测结果分析经过对某工厂的粉末爆炸检测,得到以下结果:•LEL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工厂中存在多个区域的粉尘浓度超过了爆炸性极限(LEL),也就是说发生粉尘爆炸的风险很高。

•MIE测试结果:通过MIE测试,发现工厂使用的某种粉末的最小起爆能力较低,意味着只需要一点点能量就可能引发爆炸。

•安全措施分析:对工厂的现有安全措施进行分析,发现其防护措施不足以应对爆炸风险。

包括不合适的通风设施、缺乏灭火设备、不完善的地面防爆处理等问题。

4. 改进建议鉴于检测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工厂的粉末爆炸安全:•增强通风设施: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确保粉尘不会积聚过多,并及时排除积聚的粉尘。

安装高效的排风设备,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安装灭火设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粉尘爆炸,安装自动灭火系统以及手动灭火器具,以阻止火势扩大。

•进行地面防爆处理:采取相应的地面防爆处理措施,例如使用防爆地板或地面涂料,以减少粉尘积聚并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爆炸。

•提供员工培训:培训员工有关粉末爆炸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让员工了解粉末爆炸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灭火设备和应急处理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查和维护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进行粉尘测量和爆炸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宿舍粉尘检测实验报告

宿舍粉尘检测实验报告

宿舍粉尘检测实验报告引言粉尘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封闭空间中,如宿舍。

为了评估宿舍内部粉尘的含量,本实验旨在使用仪器检测宿舍内的粉尘浓度,并分析与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以提供改善宿舍环境的建议。

实验方法1. 仪器准备本实验使用了粉尘检测仪器,商标为DustDetect-1000。

该仪器可以通过激光光散射技术测量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包括以下主要部件:- 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并检测散射光信号;- 探测器:收集散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显示屏和控制器:用于显示粉尘浓度并设置参数。

2. 实验设置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个宿舍作为样本。

宿舍A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宿舍,宿舍B是一个保持一般卫生状况的宿舍,宿舍C则是一个比较脏乱的宿舍。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在每个宿舍进行了三次测量,每次测量持续5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3. 数据分析对于每个宿舍,我们记录了粉尘仪器的测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我们使用了一维方差分析方法(ANOVA)来比较不同宿舍之间的差异,并计算了粉尘浓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实验结果以下是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宿舍实验一(μg/m³)实验二(μg/m³)实验三(μg/m³)平均数(μg/m³)标准差(μg/m³)-A宿舍10 11 9 10 0.5B宿舍15 13 14 14 0.8C宿舍25 27 26 26 0.9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情况:- A宿舍的粉尘浓度相对较低,平均数为10μg/m³,标准差为0.5μg/m³;- B宿舍的粉尘浓度处于中等水平,平均数为14μg/m³,标准差为0.8μg/m³;- C宿舍的粉尘浓度较高,平均数为26μg/m³,标准差为0.9μg/m³。

通过一维方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宿舍之间的粉尘浓度存在显著差异(F=24.58,p<0.05)。

粉尘检测报告

粉尘检测报告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4.9.23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粉尘检测报告
测尘员: 张加凡测试方法:滤膜质量法采样器:AHFQ-III 2014年9月23日
粉尘检测报告自我评价意见
本次对我矿12010工作面的转载点、打眼、放炮、人工出煤等工序共5个采样点进行粉尘现场检测。

检测评价意见如下:
12010工作面
含量未超过10%,
本次测定中游离sio
2
1、2个采样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均不同程度分别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2个采样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都超过4.1倍。

2、2个采样点的总粉尘浓度均不同程度分别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2个采样点的总粉尘浓度分别超过3.04倍和3.02倍。

加强井下作业环境的粉尘治理和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1月29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粉尘检测报告

粉尘检测报告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4.9.23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粉尘检测报告
测尘员: 张加凡测试方法:滤膜质量法采样器:AHFQ-III 2014年9月23日
粉尘检测报告自我评价意见
本次对我矿12010工作面的转载点、打眼、放炮、人工出煤等工序共5个采样点进行粉尘现场检测。

检测评价意见如下:
12010工作面
本次测定中游离sio2含量未超过10%,
1、2个采样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均不同程度分别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2个采样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都超过4.1倍。

2、2个采样点的总粉尘浓度均不同程度分别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2个采样点的总粉尘浓度分别超过3.04倍和3.02倍。

加强井下作业环境的粉尘治理和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1月29日。

(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报告

(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报告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ethods for airborne dust measurment in workplaceGB 5748-85【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颁布日期】860127【实施日期】860501【失效日期】【内容分类】劳动【名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题注】UDC613.933:543 GB5748-85【章名】全文为了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

1 术语1.1 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2 粉尘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3 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3)。

本方法采用质量浓度。

1.4 游离二氧化硅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

1.5 粉尘分散度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

本方法采用数量分布百分比。

1.6 测尘点受粉尘污染的作业场所中必须进行监测的地点。

2 测尘点的选择原则2.1 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尘地点。

2.2 测尘位置,应选择在接尘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

在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3 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3.1 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3)。

3.2 器材3.2.1 采样器采用经过产品检验合格的粉尘采样器,在需要防爆的作业场所采样时,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采样头的气密性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2.2 滤膜采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

当粉尘浓度低于50mg/m3时,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高于50mg/m3时,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

粉尘测试报告

粉尘测试报告

一、目的收集本公司各车间粉尘含量判定其洁净等级,并分析其粉尘来源,制二、测量设备及其方法三、检测标准GB/T16292-1996(中国标准)周期:60S/次车间粉尘测量报告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GB/T16292-1996 (中国标准)型号:CLJ-E3016设备名称: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方法:每工序2测量点,每测量点测2个值厂家:苏州市生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测量速率:2.83L/MIN四、数据收集测量结果1、由于标准中有两个衡量指标(0.5μm/5μ2、从测量数据上看,1.1期主要为0.5μm项目五、图表由于≥0.5μm粒径指标六、分析结论:1、按GB/T16292-1996 (中国标准)来划分1.1期生产过程工序中粉尘等级,匀浆至叠片粉尘数量等级较高,达到30万级以上,装配在30万级内,电芯烘烤在10万级内,注液在30万级以上,干燥房数据在10万级内。

2、按GB/T16292-1996 (中国标准)来划分1.2期生产过程工序中粉尘等级,正极匀浆与涂布机头在30万级以上,叠片、注液在30万级以上,其余工序都在10万级以内。

3、由于匀浆至电芯装配工序,有两条生产线分别在1.1期与1.2期,电芯烘烤至注液干燥房统一在1.2期车间生产,所以在对比1.1期与1.2期车间粉尘时只对比从匀浆至装配工序。

由图1可看出1.1期正负极匀浆至电芯烘烤都在30万级以上,而1.2期正负极匀浆至极片烘烤则在10万级或在10万级以下。

电芯叠片与装配工序粉尘等级1.1期与1.2期基本持平都在10万等级。

4、由以上3点可看出,从匀浆至电芯装配工序,1.2期粉尘含量整体小于1.1期。

5、按GB/T16292-1996 (中国标准)以≥0.5um粒径粉尘为唯一指标,来划分等级(如图1),整个生产流程有三个峰值,分别在匀浆、模切、注液工序,其中匀浆工序主要为干粉扬尘造成,模切工序为极片与边角料掉粉造成,注液工序为车间人员与货物车辆进出太过频繁导致外部粉尘被带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城县大桥联办煤矿






2005-11
阳城县大桥联办煤矿粉尘检测报告
测尘员: 张台奇测试方法:滤膜质量法采样器:AHFQ-III 2005年11月29日
阳城县大桥联办煤矿
粉尘检测报告自我评价意见
本次对我矿3422回采工作面的转载点、打眼、放炮、人工出煤等工序共5个采样点进行粉尘现场检测。

检测评价意见如下:
3422回采工作面
本次测定中游离sio2含量未超过10%,
1、2个采样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均不同程度分别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2个采样点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都超过4.1倍。

2、2个采样点的总粉尘浓度均不同程度分别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标准,2个采样点的总粉尘浓度分别超过3.04倍和3.02倍。

加强井下作业环境的粉尘治理和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

阳城县大桥联办煤矿
2005年11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