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239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详解

239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详解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2016年版)、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疾病编码ICD - 10 : K25 -K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实用内科学》(陈激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 版)诊断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可有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表现。

3.胃镜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实用内科学》(陈激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 版)。

1.健康宣传教育,调整生活方式。

2.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Hp 根除治疗。

3.合并出血的患者,若有休克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应用局部止血药及内镜下止血等治疗。

4.合并穿孔的患者,需外科治疗。

5.合并输出道梗阻的患者,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放置胃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全性梗阻可应用促进胃动力药,器质性幽门梗阻需外科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9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消化性溃疡(疾病编码ICD - 10 : K25-K27 ) o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决定是否取用):1)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离子、凝血功能、血糖;Hp感染相关检测;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前做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5)心电图;6)胸片;7)腹部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内镜下活体组织学检查;淀粉酶;血型;腹部平片;腹部CT平扫和/或增强,或腹部MRI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G17 ;肿瘤标记物筛查。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K27)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ICD-9-CM-3:43.6-43.8,44.3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

3.辅助检查:HP检测试验阳性,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适应证:1.严格内科治疗(包括根治HP措施)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

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4.溃疡不能除外恶变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等。

(七)选择用药。

1.口服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

胃出血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胃出血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胃出血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柯某,女性,60岁,农民。

病例号:2021-009。

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症状:呕吐鲜红色血块、黑便、乏力。

病史回顾:柯某在2天前开始出现上述主要症状,既往无类似病史。

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意识清醒,面色苍白,唇色苍白。

心血管系统:心率80次/分,血压110/70mmHg。

呼吸系统: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消化系统:左上腹压痛明显,肠鸣音4次/分钟。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79 g/L,WBC 8.9×10^9/L,PLT 198×10^9/L。

凝血功能:PT 13.4 s,APTT 22.0 s。

肝功能:ALT 24 U/L,AST 19 U/L,TBIL 15.8 umol/L,DBIL 3.5 umol/L。

肾功能:BUN 6.8 mmol/L,Cr 76 umol/L。

电解质:Na+ 138 mmol/L,K+ 4.2 mmol/L。

诊断与分析:根据柯某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进一步查看患者的胃镜检查报告,确认为功能性胃溃疡出血。

临床路径分析:1. 紧急处理措施:1.1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自主呼吸。

1.2 获取静脉通路,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

1.3 快速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常规检查,评估出血量和休克程度。

1.4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紧急救治措施。

2. 稳定患者生命体征:2.1 根据患者的血型和交叉配型结果,备血。

2.2 快速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新鲜全血等并进行血常规检查,引导输血治疗。

2.3 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血液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3. 控制出血源:3.1 血凝块清除:可通过胃镜冲洗、灌洗等术后清除血凝块。

3.2 药物控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来控制出血。

3.3 内镜下止血术:对于出血活动、无法控制的患者,可进行内镜下止血术。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消化性溃疡A1 期、A2 期的患者。

一、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 编码为:K25.901、K26.901、K2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

见(2009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 年,黄山)。

2.疾病分期(1)A1 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2)A2 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3)H1 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4)H2 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5)S1 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6)S2 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证候: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疡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 编码: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

消化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

消化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文件附件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

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ICD-9-CM-3:42.9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症状:吞咽困难,可伴有反食、胸痛、夜间呛咳,病程长,病情反复,时轻时重。

2.体征:可无特殊体征或有营养不良的体征。

3.辅助检查: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压力测定等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胃镜检查除外食管下段、贲门部其他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一般治疗:改变进食方式,包括流食/半流食、缓慢进食等。

2.药物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

3.内镜下扩张或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

4.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其他治疗(外科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6–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2.0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时间和活动度;(3)感染性疾病筛查(HBV、HCV、HIV、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检查;(5)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压力测定、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胃镜检查时如遇可疑病变,应作活检送病理学检查,以除外食管下段、贲门部其他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2)胸腹CT。

以上检查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

胃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胃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胃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患者信息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住院号:
- 临床诊断:
- 入院日期:
- 入院科室:
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 体温:
- 脉搏:
- 呼吸:
- 血压:
2. 腹部检查
- 触诊:
- 压痛:
- 反跳痛:
- 肝脾触及:
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2. 尿常规
- 尿常规结果:
3. 肝功能
- 碱性磷酸酶:-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总胆红素:
4. 胃镜检查
- 检查日期:- 检查结果:- 溃疡大小: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 药物名称:- 剂量:
- 使用频次:- 疗程:
2. 饮食调理- 饮食要求:- 饮食禁忌:
3. 休息与康复- 睡眠时间:- 体力活动:
疗效评估
1. 主观症状改善情况
- 胃痛缓解程度:
- 呕吐情况:
- 黑便情况:
2. 客观检查结果
- 胃镜检查结果:
- 实验室检查结果:
随访计划
- 随访日期:
- 随访内容:
以上为胃溃疡临床路径表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填写,以便于患者的全面管理和治疗跟踪。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2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3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4大肠息肉临床路径5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6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2011)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2011)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2011)10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临床路径(2011)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2011)1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1)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2011)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2011)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2011)1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总管结石(ICD-10:K80.3/K80.5)行胆总管内镜下取石术(ICD-9-CM-3:51.8802)(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⒈胆绞痛、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即Charcot三联征:腹痛、黄疸、发热)或胆源性胰腺炎。

⒉辅助检查(超声、CT或MRCP)怀疑或提示胆总管结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急诊手术:急性胆管炎。

2.择期手术:患者本人有微创治疗意愿;生命体征稳定;无重要脏器衰竭表现;能耐受ERCP操作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3/K80.5胆总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胃溃疡(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胃溃疡(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K25.900胃溃疡临床路径一、K25.900胃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K25.900胃溃疡(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车贝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K25∙900胃溃疡。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4)心电图、胸片。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1)血淀粉酶、肿瘤标记物筛查;(2)久-呼气试验;(3)腹部超声、上腹部CT。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PP1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疗程为1—2周);(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6-8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ICD-10:K25.0/K2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抑酸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H2RA)。

3.对症支持治疗: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

4.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评估病情,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

5.出血停止可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治,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0/K25.4胃溃疡合并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胃镜检查、黏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胸片及立位腹平片;
(2)血型、输血前检查(需要输血患者);
(3)腹部超声或CT;
(4)血淀粉酶、脂肪酶;
(5)必要时复查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
(6)肿瘤指标筛查CEA、CA724等。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物:总疗程6–8周。

(1)活动性出血期:PPI类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静脉滴注,一天2次或静脉泵入。

(2)出血停止后:PPI类药物(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口服,一天2次。

2.其他治疗:
(1)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等;
(2)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
(3)必要时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或静滴。

3.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10–
14天。

PPI+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替硝唑中的两种(使用阿莫西林前需做青霉素皮试)。

4.黏膜保护剂:可使用硫糖铝凝胶等口服。

(八)出院标准。

1.腹痛减轻或消失。

2.血红蛋白浓度稳定,便潜血阴性。

3.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消化道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内镜、介入或外科治疗。

2.活检病理不除外恶变,转外科手术。

3.患者拒绝出院。

4.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血红蛋白降至70g/L以下的高危患者,应转其他路径。

5.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吸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建议进入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

6.收治胃溃疡出血的医院应具备:设施完备的内镜室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库;具备中心静脉插管和气管插管技术的急救人员。

(十)参考费用标准:5000-9000元。

二、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合并出血(ICD-10:K25.0/K25.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