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强调术后饮食调理,根据患 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部位,制定合适 的饮食方案,促进身体的康复。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可 以缓解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 手术部位的愈合。
中医护理在妇科的应用
针灸调经
针灸可以用于调理月经周 期,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 等症状。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在妇 科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可 以治疗妇科炎症、痛经、 不孕不育等疾病。
中医护理教育与实践的改进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中医护理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加强教师 的专业培训和临床实践经验。
优化课程设置
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更新教材内容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涵盖最新的临床技术和理论 成果,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提高护士技能水平
日期: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汇报人:
目录
• 中医护理概述 •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 中医护理技能 •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 中医护理教育与实践 • 中医护理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中医护理概述
中医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 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 人及老弱者进行照顾和护理。
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的重要性
经络学说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如针灸、推拿 、拔罐等疗法均以经络学说为 指导。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和穴位 组成。
经络与脏腑关系
经络系统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沟通脏腑与体表,运行气血
,调节阴阳。
中医护理的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的定义
脏腑学说阐述人体五 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

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 ppt课件

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  ppt课件

导独立照顾4--6人
第4--6个月:在临床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照顾6--8人
此阶段,熟悉病房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掌握基础护
理主要操作技能,掌握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熟悉常见疾病护理、检查、 药物及院感防控基础知识。
* 科内考核:临床表现评价
院级考核:完成静脉输液百针计划,每季度进行1次三基考试,
医院参加工作3年内的护士约占护士总数的30%以上,新护 士的临床培训任务十分严重。
推进优质护理,深化内涵,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
2012年江苏省卫生厅下发文件
《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
下文简称《方案》
《方案》的行动目标
确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改革护士临 床带教轮转、“三基”训练考核的方式方法,注重思维能 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养成,引导年轻护士运用专业 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专科对症 处理的能力,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真正会解决病人的 问题,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开 展。
院级考核的12项基础护理操作在新手适应期考核 过关
一种基于临床经典案例分析法的考核模式 三年以内的年轻护士所涉及到的病例问题以《三
基应知应会》为主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
护理操作技能
交流技能
人际关系
使用各种资源技能
设备的使用能
解决问题
决策
工作优先性安排
工作指配
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工作, 关系着医院的明天!
12项基础护理操作考核
* 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规范化培训;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 间,直至考核合格。
2、技能成熟期: 7--18个月
此阶段,在护士长、责任组长或临床指导老师指导下,依病人病情独立 照顾8-12人,以危重病人为主。定期安排新护士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以 组内病人为主)、业务学习、读书报告会、危重病人循证护理查房等。基 本掌握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分册》 ,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四、收获的成效
业务收入

28
2011
2012 2013
2014 (1-5月)
论文总数
四、收获的成效
近年来护理论文发表
中医护理类论文
29
四、收获的成效
市级科研立项护理课题
磁珠耳穴贴压缓解骨折患者疼痛的效果评估 护理人员运用“治未病”理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
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艾条灸对不同压疮风险患者预防作用的疗效观察
3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推广背景
2011年开始: 2011年申请省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 《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2010版涉及的中医护理内
容: 211(2)严格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有中医 专科(专病)护理常规 ;每个士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
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特点: 肿瘤病区:
耳穴埋豆预防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19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肿瘤科:自制利水消肿方用于癌性胸水、腹水 金黄散外敷预防静脉炎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妇产科病区:循经穴位按摩 中药保留灌肠
21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内科病区: 中药足浴 五倍子粉敷脐治疗盗汗
22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肛肠科:中药坐浴熏洗
23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骨科: 中药熏蒸 中药离子导入
24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外科: 小(大)承气汤穴位贴敷
25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呼吸内科: 自体血穴位注射
其他科室:
项目种类 实施例次
2010 4项 2013 14项
2014 18项
33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
评价指标 4.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4.3.1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 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 发的中医护理方案中 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优势病种 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辨
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
(80分)
4
一、实施背景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33个病种护理方案
本次发布的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别为中风(脑梗死急性期)、眩 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肾风(IgA肾 病)、消渴病(2型糖尿病)、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臁疮(下肢溃 疡)。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6
二、实施护理方案梳理过程
2014年3月10日 3月20日
3月~5月
5月
我科被确定为 第一批试点科 室: 1、组织学习相 关护理方案。 2、成立科室机 构组织。 3、筛选适合本 科室开展方案, 审定护理方案。
4、制定科室实施 方案及培训计划。 5、制定护理方案 考核细则。 6、制定护理效果 评价标准。 7、细化分工,抽 查护理人员掌握情 况。
19
3.其他护理措施: 梅花针拔罐
90
93.75
96
100
0
0
0
0
38
73.07
41
78.84
21
40
3
15.78
7
36.84
10
52.63
34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统计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艾灸、中药薰药、中药塌渍、拔罐,仪器设 备使用(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超声波、中频)
主要症状 颈肩疼痛
眩晕 肢体麻木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会理县中医院顾玲传承创新博爱敬业一实施方案背景1二实施护理方案梳理过程2三护理方案架构3四项痹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4一实施背景二级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四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推广实施540分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

中医护理培训及操作

中医护理培训及操作

护士职业素质培训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不断增长的保健需求,提高现有护士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护士素质的必要性1、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二十一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是追求顾客满意的世纪,只有不断满足或超越顾客需求才有市场,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护士是医院服务的主体,其责任与使命决定了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而且可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技术创新客观上需要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护理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新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不断加大与护士知识结构的老化形成鲜明对比,而重视教育,提高护士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3、法律在呼唤高素质的护理队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举证责任倒置的出台,新闻媒体对医院进行的负面宣传等,迫使我们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高素质的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主动学习并时刻注意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二、提高护士素质的对策1、医院服务的主力军是护士,护士素质高低是可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将护士素质培养作为发展医院的一项基本策略。

2、护士素质的提高要靠护士长平时的带教、监督和指导。

3、完善培训机制并常态运行是提高护士素质的重要推动力:强化素质教育管理,提高护士素质,护理人员成为学习型、业务型、服务型多功能的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护士职业素质?简单的讲,护士职业素质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护士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具体讲包括:护士职业素质包含护士职业素质、护士职业素质行为规范和护士职业素质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护士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中医护理业务学习

中医护理业务学习
特点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原则,注重个体差异和因人、因时、因地制 宜的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医护理起源于古代,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知识。
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高度 重视,中医护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护理在 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维护和促进人 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护理认为疾病的发生与阴阳五行 失衡有关,通过辨证施护,调整阴阳 五行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行相生相克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医护理 注重饮食调护,选择适当的食物以滋 养五脏,促进身体健康。
脏腑经络学说与中医护理的关系
1 2
脏腑功能调护
中医护理重视脏腑功能的调护,通过合理饮食、 情志调节等措施,保护脏腑功能,预防疾病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下的中医护理实践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
01
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西医实证医学,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
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技术在西医治疗中的应用
02
如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
康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药在西医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03
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协助西医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拔罐技能
了解拔罐的原理和适应症,能够正确选择拔罐部位,掌握拔罐的操作方法,注意拔罐的力 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刮痧技能
熟悉刮痧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病症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刮痧部位 和工具,掌握刮痧的力度和节奏,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中医护理业务学习

中医护理业务学习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外感疾病、腹痛、腹泻、便 秘、颈椎病、腰腿痛、月经不调、带 下症、小儿惊风、伤食、美容保健、 提高免疫力。
▪ 禁忌症:体质过瘦、出血倾向、皮肤 病变、过饥、过饱、过度紧张、孕妇 腰骶部与腹部。
头部按摩疗法
▪ 以中医基础理论 ▪ 防治疾病、疏通 为指导,在人体 经络、活血化瘀、 体表特定部位或 祛风散寒、改善 穴位上,运用各 睡眠、提高免疫 种手法及某些特 力。 定的肢体活动, 调节机体生理、 病理状态,改善 睡眠,防治疾病。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失眠、多梦易醒、过度疲劳、情 绪紧张、目涨额紧、头痛、烦躁不安、头 重背强、心悸健忘。
▪ 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脑肺 疾患,或体质过于虚弱者、有出血倾向, 或患有血液病者,脓肿或脓毒血症、手法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颅脑 外伤者、晕厥恶心呕吐者、颅内高压者。
▪ 禁忌症:高热、抽搐、昏迷、凝血机制 障碍、严重心脏疾患者、皮肤过敏、 溃疡、水肿、大血管处、骨骼突起、 毛发及官窍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女 性月经期。
刮痧疗法
▪ 采用边缘光滑的 ▪ 疏通腠理、开泄 器物,在体表一 毛窍、排除秽浊、 定部位刮动,使 解表祛邪、清热 局部皮下出现红 解毒、调畅气血、 色或紫红色瘀斑、 扶助正气。 瘀点的一种治疗 方法。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业务学习
火罐疗法
▪ 以罐为工具,利 用燃烧的热力、 水煮或抽气,形 成罐内负压,是 指吸附于体表一 定部位,造成局 部淤血、充血, 产生刺激的一种 治疗方法。
▪ 疏通经络、调和 气血、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吸毒 排脓、温中除湿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外感风寒、风寒湿弊、肺系 疾病、胃肠疾病、急救排毒。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系。
现代中医护理
现代中医护理在继承和发扬传统 中医护理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 代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形成 了更加科学、规范、系统的中医
护理体系。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扶正祛邪
通过调理人体内部气血、阴阳 平衡,增强人体正气,祛除病 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整阴阳
通过调节人体内部阴阳平衡, 使人体内部环境达到和谐、稳
定的状态。
治病求本
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而 不是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三因制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因人、
因时、因地制宜。
02
中医护理技术
针灸护理
总结词
针灸护理是利用针灸的方法刺激身体穴位,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 络等作用的一种护理技术。
详细描述
针灸护理通常由专业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 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针灸护理具有适应症广、疗 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拔罐护理
总结词
拔罐护理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吸附在身体皮肤上,造成局部淤血、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的护理 技术。
详细描述
拔罐护理通常采用玻璃罐、竹罐等工具进行操作,通过吸附在身体表面的方式,造成局部淤血和负压,从而刺激 身体穴位和经络,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效果。拔罐护理适用于各种疼痛、肌肉劳损、神经麻痹 等疾病的治疗。
辨证施护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康复 护理需注重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并发 症的发生。
中医康复护理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4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 整体。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即重 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以预测 病情的演变。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 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 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 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 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 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 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9
• 均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就是说,现在某些疾病,仅依靠药物治 疗是很难取效的,还得依靠心理、运动或环境等方法来进行调治, 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大程度上的预防与护理。社会的治和乱,对人 体影响也非常大,这些,仅靠药物来减少发病和死亡率,是很难 解决根本问题的。
12
• 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 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 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 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 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8
• 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与衣着日趋丰富,居住的环境日益舒适,加 上人类对自身与疾病的日益重视后,知道如何养生,如何去防治 疾病。但是,社会进步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如肥胖、结石症、空调综合症、精神紧张综合症、儿童早熟、糖 尿病、高血压等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1
主要内容
•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 中医护理的分级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2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护理
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特点
情志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3
• 整体护理
• 整体护理源于中医人体观的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即认为事 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中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 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中 医从这一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环境之间 相互影响。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 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护理等各个领域中 。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5
•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 人和自然界相统一 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人赖以自然界而 生存。而自然界变化必然相应地对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发6
•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记载:“天 暑诮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 于胱,由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体表,皮肤 松弛,故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表现为 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11
• 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 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 "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 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 证等。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15
• 所谓“异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 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比如,久痢脱肛、 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 升提中气的护理方法。如用黄芪、党参炖母鸡,苡仁粥、茯苓粥 等益气健脾之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采用针刺 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阴部清洁,用五倍子、 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7
•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记载: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人体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 活动能动地适应自 然变化。
• 了解人与自然统一性后,在护理上应做好气象护理,加强夜间的 病情观察及行为情志护理。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 规则,做好四时的生活起居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16
• 情志调理
• 中医病因学中的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 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 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 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 思伤脾,恐伤肾。
13
• 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 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豆豉汤、生姜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 若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湿度 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 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14
• “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 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 方法亦各异。以感冒为例,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暑多 挟湿),护理应采用一些祛暑化湿的方法。如室内注意通风凉爽, 饮食可给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番茄、苦瓜等,忌生 冷、油腻和辛辣等助湿化热之物。如果是冬令时节感冒,宜采用 中药温热服,给生姜红糖葱白汤等热饮料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 衣被,使 其周身微微汗出,而达汗出解表之功效。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10
辨证施护
•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 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 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是 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 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