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习题及答案等差数列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等差数列(六年级)竞赛测试.doc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等差数列(六年级)竞赛测试.doc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等差数列(六年级)竞赛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小王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30天看了78页正好看完。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答案】1470【解析】由题意可知,这列数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20,末项=78,项数=30,所以这本书共有(20+78)×30÷2=1470(页)答:这本书共有1470页。

【题文】文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3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21个。

文丽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英语单词?【答案】120【解析】文丽每天学会的单词个数是一个等差数列,即3、4、5、6、…、21。

首项=3,末项=21,项数=(21-3)÷2+1=10。

所以,文丽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3+21)×10÷2=120(个)答:文丽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120个英语单词。

【题文】李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25 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第20天做了63个正好做完。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答案】880【解析】(25+63)×20÷2=880(个)【题文】建筑工地上堆着一些钢管(如图所示),求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

【答案】52【解析】求钢管一共有多少根,其实就是求3+4+5+…+9+10的和。

项数=(10-3)÷1+1=8,根据公式求和为:3+4+5+…+9+10=(3+10)×8÷2=13×8÷ 2=52(根)。

评卷人得分答:这堆钢管一共有52根。

【题文】用3根等长的火柴棍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按下图所示铺满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如果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的底边能放10根火柴棒,那么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中一共要放多少根火柴棒?【答案】165【解析】如果把图中最上端的一个三角形看做第一层,与第一层紧相连的3个三角形(2个向上的三角形,一个向下的三角形)看做第二层,那么这个图中一共有10层三角形。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题及答案

【导语】你聪颖,你善良,你活泼。

有时你也幻想,有时你也默然,在默然中沉思,在幻想中寻觅。

⼩⼩的你会长⼤,⼩⼩的你会成熟,愿你更坚强!愿你更……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学奥数等差数列题及答案》供您查阅。

⼀、知识点:1、数列:按⼀定顺序排成的⼀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做项,第⼀项称为⾸项,最后⼀项称为末项。

数列中共有的项的个数叫做项数。

2、等差数列与公差:⼀个数列,从第⼆项起,每⼀项与与它前⼀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的叫做等差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

3、常⽤公式等差数列的总和=(⾸项+末项)项数 2项数=(末项-⾸项)公差+1末项=⾸项+公差(项数-1)⾸项=末项-公差(项数-1)公差=(末项-⾸项)(项数-1)等差数列(奇数个数)的总和=中间项项数⼆、典例剖析:例(1)在数列3、6、9……,201中,共有多少数?如果继续写下去,第201个数是多少?分析:(1)因为在这个等差数列中,⾸项=3,末项=201,公差=3,所以根据公式:项数=(末项-⾸项)公差+1,便可求出。

(2)根据公式:末项=⾸项+公差(项数-1)解:项数=(201-3) 3+1=67末项=3+3 (201-1)=603答:共有67个数,第201个数是603练⼀练:在等差数列中4、10、16、22、……中,第48项是多少?508是这个数列的第⼏项?答案: 第48项是286,508是第85项例(2 )全部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分析::所有的三位数就是从100~999共900个数,观察100、101、102、……、998、999这⼀数列,发现这是⼀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要求和可以利⽤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解答。

解: (100+999) 900 2=1099 900 2=494550答:全部三位数的和是494550。

练⼀练:求从1到2000的⾃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

答案: 1000例(3)求⾃然数中被10除余1的所有两位数的和。

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试题-等差数列-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试题-等差数列-人教版(含答案)

等差数列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等差数列课型一对一/一对N 教学目标认识等差数列,认识首项、通项、项数、公差和相应公式,求和公式重、难点等差数列的解答课首沟通和学生交谈。

了解学生是否接触过等差数列。

引起学生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知识梳理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

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

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在这一讲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导学一:求项数知识点讲解 1: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例 1. 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我爱展示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3.已知等差数列11、16、21、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导学二:求通项知识点讲解 1: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例 1. 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我爱展示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导学三:求数列之和知识点讲解 1: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99+2)+(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 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

小学奥数教程-等差数列计算题1 (含答案)

小学奥数教程-等差数列计算题1 (含答案)

本讲是在分数计算方面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小数、分数,只是从比较大小方面认识它们,这一讲主要介绍一些比较较为复杂的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主要有通分子、通分母、倒数法、放缩法等。

一、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二、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⑴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⑵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⑶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⑷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⑸重要结论: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数比较大. ⑹放缩法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其它一些思路!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思维!三、数的估算时常用方法(1)放缩法:为求出某数的整数部分,设法放大或缩小.使结果介于某两个接近数之间,从而估算结果. (2)变换结构:将原来算式或问题变形为便于估算的形式.模块一、两个数的大小比较【例 1】 如果a =20052006,b = 20062007,那么a ,b 中较大的数是 【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一试 【解析】 方法一:<与1相减比较法>1- 20052006= 12006;1- 20062007= 12007.因为12006> 12007,所以b 较大;方法二:<比倒数法>因为1120052006>,所以2006200720052006>,进而2005200620062007<,即a b <; 方法三: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所以b 大【答案】b 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教学目标比较与估算【巩固】试比较19951998和19461949的大小【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2星【题型】填空【解析】19951998>19461949【答案】19951998>19461949【巩固】比较444443444445和555554555556的大小【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2星【题型】填空【解析】因为44444321444445444445-=,55555421555556555556-=,显然22444445555556>,根据被减数一定,减数越大差越小的道理,有:444443555554 444445555556<【答案】444443555554 444445555556<【例 2】如果A=111111110222222221,B=444444443888888887,A与B中哪个数较大?【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迎春杯,决赛【解析】方法一:观察可以发现A、B都很接近12,且比它小.我们不防与12比较.1 2-A12222222221=⨯,12-B=12888888887⨯,12-B<12-A,即B比A更接近12,换句话说B>A .方法二:11111111011111111044444444404444444432222222212222222214888888884888888887A B⨯===<=⨯,即A B<.方法三:112111111110A=,112444444443B=显然11A B>,则A B<【答案】B【巩固】如果222221333331,222223333334A B==,那么A和B中较大的数是.【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2星【题型】填空【关键词】祖冲之杯【解析】222221666663666662333331222223666669666668333334A B==>==,即A大【答案】A【巩固】试比较1111111和111111111的大小【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3星【题型】填空【解析】方法一:观察可知,这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比分子的10倍多1.对于这样的分数,可以利用它们的倒数比较大小.1111111的倒数是1÷1111111=110111,111111111的倒数是1÷11111111110=11111,我们很容易看出101111>1011111,所以1111111<111111111;方法二:111111101110111111*********⨯==⨯,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所以11101111,1111011111<即1111111.111111111< 【答案】1111111.111111111<【例 3】 在 a =20032003×2002和 b =20022003×2003中,较大的数是______ ,比较小的数大______ 。

六年级数学奥数题试卷答案

六年级数学奥数题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1,2,3,那么这个数列的第四项是()A. 4B. 5C. 6D. 7答案:C解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1,所以第四项为3+1=4。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 75cm²B. 80cm²C. 90cm²D. 100cm²答案:C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高也是腰长的一半,所以高为15/2=7.5cm。

三角形的面积为底乘以高除以2,即107.5/2=90cm²。

3. 小明和小华进行接力赛,小明先跑100米,小华后跑150米,如果他们的速度相同,那么小华跑完150米时,小明跑了()A. 50米B. 100米C. 125米D. 150米答案:C解析:因为他们的速度相同,所以小华跑150米时,小明也跑了相同的时间。

根据比例关系,小明跑的距离为100150/150=125米。

4.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cm,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A. 64cm²B. 144cm²C. 256cm²D. 384cm²答案:B解析:正方形的周长是4倍边长,所以边长为48/4=12cm。

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即1212=144cm²。

5. 小明从家出发去图书馆,走了3分钟后到达图书馆,如果他每分钟走120米,那么他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A. 360米B. 480米C. 600米D. 720米答案:B解析:小明走了3分钟,所以总共走了3120=360米。

因此,他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480米。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1,2,3,那么这个数列的第四项是()答案:4解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1,所以第四项为3+1=4。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答案:90cm²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高也是腰长的一半,所以高为15/2=7.5cm。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练习及答案【三篇】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练习及答案【三篇】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练习及答案【三篇】【篇一】知识点:1、数列: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数列中共有的项的个数叫做项数。

2、等差数列与公差: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的叫做等差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

3、常用公式等差数列的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等差数列(奇数个数)的总和=中间项项数【篇二】典例剖析:例(1)在数列3、6、9……,201中,共有多少数?如果继续写下去,第201个数是多少?分析:(1)因为在这个等差数列中,首项=3,末项=201,公差=3,所以根据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便可求出。

(2)根据公式: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解:项数=(201-3)3+1=67末项=3+3(201-1)=603答:共有67个数,第201个数是603练一练:在等差数列中4、10、16、22、……中,第48项是多少?508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答案:第48项是286,508是第85项例(2)全部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分析::所有的三位数就是从100~999共900个数,观察100、101、102、……、998、999这个数列,发现这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要求和能够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解答。

解:(100+999)9002=10999002=494550答:全部三位数的和是494550。

练一练:求从1到2000的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

答案:1000例(3)求自然数中被10除余1的所有两位数的和。

分析一:在两位数中,被10除余1最小的是11,的是91。

从题意可知,本题是求等差数列11、21、31、……、91的和。

它的项数是9,我们能够根据求和公式来计算。

解一:11+21+31+……+91=(11+91)92=459【篇三】1、有10只金子,54个乒乓球,能不能把54个乒乓球放进盒子中去,使各盒子的乒乓球数不相等?2、小明家住在一条胡同里,胡同里的门牌号从1号开始摸着排下去。

(完整word版)六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完整word版)六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知识点:等差数列的和= (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 (末项-首项)÷公差+1公差= 第二项-首项等差数列的第n项= 首项+(n-1)×公差首项= 末项-公差×(项数-1)例1、计算。

1+3+5+7+……+95+97+99解:1+3+5+7+……+95+97+99=(1+99)×50÷2=2500例2、(1+3+5+……+1997+1999)-(2+4+6+……+1996+1998)解:(1+3+5+……+1997+1999)-(2+4+6+……+1996+1998)=(1+1999)×1000÷2-(2+1998)×999÷2=-=1000例3、计算1÷1999+2÷1999+3÷1999+……+1998÷1999+1999÷1999解:1÷1999+2÷1999+3÷1999+……+1998÷1999+1999÷1999 ==例4、求首项为5,末项为155,项数是51的等差数列的和。

解:(5+155)×51÷2=160×51÷2=80×51=4080例5、有60个数,第一个数是7,从第二个数开始,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我4 。

求这60个数的和。

解:(1)末项为: 7+4×(60-1)=7+4×59=7+236=243(2)60个数的和为:(7+243)×60÷2=250×60÷2=7500例6、数列3、8、13、18、……的第80项是多少?例7、求3+7+11+……+99=?例8、一个15项的等差数列,末项为110,公差为7,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例9、一个大礼堂,第一排有28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排多一个座位,第35排是最后一排,这个大礼堂共有多少个座位?练一练一、计算1、2+4+6+……+96+982、68+65+……+11+83、2+3+4+……+2000+2001+2002+2003二、列式计算1、8、15、22……这列数的第100项是多少?2、一个有20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5,末项是104,这个数列的首项是几?3、一个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首项为7,末项为155.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4、有一列数,已知第1个数为11,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3,这列数的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三、解答下列各题1、王师傅每天工作8小时,第1小时加工零件50个,从第二小时起每小时比前一小时多加工零件3个,求王师傅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2、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也敲一下,时钟一昼夜敲打多少次?3、一个剧院设置了30排座位,第一排有38个座位,往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4、一个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下,第一秒下落4.9米,以后每秒多下落9.8米,经过20秒落到地面,物体原来离地面多高?。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公式》及其练习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公式》及其练习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公式》及其练习等差数列练习知识点1、数列定义:若干个数排成一列,像这样一串数,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个数称为首项(我们将用 1a 来表示),第二个数叫做第二项ΛΛ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末项(我们将用n a 来表示),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我们将用 n 来表示。

如:2,4,6,8,Λ,1002、等差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我们将这个差称为公差(我们用d 来表示),即:1122312----=-==-=-=n n n n a a a a a a a a d Λ例如:等差数列:3、6、9……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省略号表示什么)练习1:试举出一个等差数列,并指出首项、末项、项数和公差。

3、计算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1)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即:d n a a n ?-+=)1(1(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即:1)(1+÷-=d a a n n(3)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即:()21321÷?+=+++n a a a a a a n n Λ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

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例1:求等差数列3,5,7,Λ的第 10 项,第 100 项,并求出前100 项的和。

【解析】我们观察这个等差数列,可以知道首项1a =3,公差d=2,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求得21293)110(110=?+=?-+=d a a ,2012993)1100(1100=?+=?-+=d a a . 同样的,我们知道了首项3,末项201以及项数100,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求和:3+5+7+Λ201=(3+201)?100÷2=10200.解:由已知首项 1a =3,公差d=2,所以由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得到21293)110(110=?+=?-+=d a a2012993)1100(1100=?+=?-+=d a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奥数习题及答案等差数列
1、下面是按规律排列的一串数,问其中的第1995项是多少?
2、在从1开始的自然数中,第100个不能被3除尽的数是多少?
3、把1988表示成28个连续偶数的和,那么其中最大的那个偶数是多少?
4、在大于1000的整数中,找出所有被34除后商与余数相等的数,那么这些数的和是多少?
5、盒子里装着分别写有1、2、3、……134、135的红色卡片各一张,从盒中任意摸出若干张卡片,并算出这若干张卡片上各数的和除以17的余数,再把这个余数写在另一张黄色的卡片上放回盒内,经过若干次这样的操作后,盒内还剩下两张红色卡片和一张黄色卡片,已知这两张红色的卡片上写的数分别是19和97,求那张黄色卡片上所写的数。

6、下面的各算式是按规律排列的:
1+1,2+3,3+5,4+7,1+9,2+11,3+13,4+15,1+17,……,那么其中第多少个算式的结果是1992?
7、如图,数表中的上、下两行都是等差数列,那么同一列中两个数的差(大数减小数)最小是多少?
8、有19个算式:那么第19个等式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多少?
9、已知两列数: 2、5、8、11、……、2+(200-1)×3; 5、9、13、17、……、5+(200-1)×4。

它们都是200项,问这两列数中相同的项数共有多少对?
10、如图,有一个边长为1米的下三角形,在每条边上从顶点开始,每隔2厘米取一个点,然后以这些点为端点,作平行线将大正三角形分割成许多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三角形。

求⑴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三角形的个数,⑵所作平行线段的总长度。

11、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

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12、小明读一本英语书,第一次读时,第一天读3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只读了35页便读完了;第二次读时,第一天读4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只需读40页就可以读完,问这本书有多少页?
13、7个小队共种树100棵,各小队种的查数都不相同,其中种树最多的小队种了18棵,种树最少的小队最少种了多少棵?
14、将14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排成一列,已知它们的总和是170,如果去掉最大数和最小数,那么剩下的总和是150,在原来排成的次序中,第二个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如下:
1.解答:2、5、8、11、14、……。

从规律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且首项是2,公差是3,这样第
1995项=2+3×(1995-1)=5984
2.解答:我们发现:1、2、3、4、5、6、7、……中,从1开始每三个数一组,每组前2个不能被3除尽,2
个一组,100个就有100÷2=50组,每组3个数,共有50×3=150,那么第100个不能被3除尽的数就是150-
1=149.
3. 解答:28个偶数成14组,对称的2个数是一组,即最小数和最大数是一组,每组和为:1988÷14=142,最小数与最大数相差28-1=27个公差,即相差2×27=54,这样转化为和差问题,最大数为(142+54)÷2=98。

4. 解答:因为34×28+28=35×28=980<1000,所以只有以下几个数:
34×29+29=35×29
34×30+30=35×30
34×31+31=35×31
34×32+32=35×32
34×33+33=35×33
以上数的和为35×(29+30+31+32+33)=5425
5. 解答:因为每次若干个数,进行了若干次,所以比较难把握,不妨从整体考虑,之前先退到简单的情
况分析:假设有2个数20和30,它们的和除以17得到黄卡片数为16,如果分开算分别为3和13,再把3和13
求和除以17仍得黄卡片数16,也就是说不管几个数相加,总和除以17的余数不变,回到题目
1+2+3+……+134+135=136×135÷2=9180,9180÷17=540, 135个数的和除以17的余数为0,而19+97=116,116÷17=6……14,所以黄卡片的数是17-14=3。

6. 解答:先找出规律:每个式子由2个数相加,第一个数是1、2、3、4的循环,第二个数是从1开始的连
续奇数。

因为1992是偶数,2个加数中第二个一定是奇数,所以第一个必为奇数,所以是1或3,如果是1:那么第二个数为1992-1=1991,1991是第(1991+1)÷2=996项,而数字1始终是奇数项,两者不符,所以这
个算式是3+1989=1992,是(1989+1)÷2=995个算式。

7. 解答:从左向右算它们的差分别为:999、992、985、……、12、5。

从右向左算它们的差分别为:1332、1325、1318、……、9、2,所以最小差为2。

8. 解答:因为左、右两边是相等,不妨只考虑左边的情况,解决2个问题:前18个式子用去了多少个数? 各式用数分别为5、7、9、……、第18个用了5+2×17=39个,5+7+9+……+39=396,所以第19个式子从397
开始计算; 第19个式子有几个数相加? 各式左边用数分别为3、4、5、……、第19个应该是3+1×18=21个,所以第19个式子结果是397+398+399+……+417=8547。

9. 解答:易知第一个这样的数为5,注意在第一个数列中,公差为3,第二个数列中公差为4,也就是说,
第二对数减5即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样所求转换为求以5为首项,公差为12的等差数的项数,5、17、29、……,由于第一个数列最大为2+(200-1)×3=599; 第二数列最大为5+(200-1)×4=801。

新数列最大
不能超过599,又因为5+12×49=593,5+12×50=605,所以共有50对。

10. 解答:⑴ 从上数到下,共有100÷2=50行,第一行1个,第二行3个,第三行5个,……,最后一行99个,所以共有(1+99)×50÷2=2500个; ⑵所作平行线段有3个方向,而且相同,水平方向共作了49条,
第一条2厘米,第二条4厘米,第三条6厘米,……,最后一条98厘米,所以共长(2+98)×49÷2×3=7350
厘米。

11. 解答:11月份有30天。

由题意可知,总厂人数每天在减少,最后为240人,且每天人数构成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数的总和相当于8070÷15=538 也就是说第一天有工人538-240=298人,每天派出(298-240)÷(30-1)=2人,所以全月共派出2*30=60人。

12. 解答:第一方案:35、40、45、50、55、……35 第二方案:45、50、55、60、65、……40 二次方案
调整如下:第一方案:40、45、50、55、……35+35(第一天放到最后惶熘腥ィ?/P>第二方案:40、45、50、55、……(最后一天放到第一天) 这样第二方案一定是40、45、50、55、60、65、70,共385页。

13. 解答:由已知得,其它6个小队共种了100-18=82棵,为了使钌俚男《又值氖髟缴僭胶茫?敲戳?个应
该越多越好,有: 17+16+15+14+13=75棵,所以最少的小队最少要种82-75=7棵。

14. 解答:最大与最小数的和为170-150=20,所以最大数最大为20-1=19,当最大为19时,有
19+18+17+16+15+14+13+12+11+10+9+8+7+1=170,当最大为18时,有
18+17+16+15+14+13+12+11+10+9+8+7+6+2=158,所以最大数为19时,有第2个数为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