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第1节法不可违课件(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PPT优秀课件

小组讨论要求:1.时间为5分钟。2.在学案上记录 3.音乐停讨论截止。 4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发言,注意文明礼仪。
以下表为例,从抽烟、抄作业、打架三种不良行为中任选一种续写可能发生 的行为及后果,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不良行为
违反的规则 是否是违法行为,如是, 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故意破坏了家里 一个台灯
根据违反 的法律分 违反的法律
类
民__事__违法 民事 行为 法律规范
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
实例
欠债不还、侵犯他人权利、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行__政__违法 行政
行政处分或 殴打他人、破坏铁路封闭
行为 法律规范 行政处罚 网、谎报险情
刑__事__违法 行为
刑事 法律规范
刑罚处罚
杀人、抢劫、故意伤害 致人重伤
依据课本P48-P50完成对违法行为的分类
根据对社会危 害程度分类 违法行为
社会危害性
行政违法行为 一__般__违法
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严__重__违法 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最严重
即学即练:判断以下案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一路口,五分钟竟然有28辆电动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
判断以下案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而言,并不是说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就终生不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长期的学习和受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会
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得到改造。
D.知识文 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违法无小事,青少年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 我们来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家里有没有与家人争看电视的时候?为什么?
民事违法行为
判断以下案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部编版 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4张PPT)

知识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违 1、扰乱公共秩序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
反 治 安 管 理 的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6、违反消防管理
行 7、违反交通管理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 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 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 理职责而制定的。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 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 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 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 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陷入犯罪的 泥沼。 违法行为
犯罪 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 规范 (行政法) 刑事法律 规范 《刑法》
承担的法 对社会的 律责任 危害程度
民事责任
(如赔偿损失、 返还财产等)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等)
较轻 较轻
一般违法 行为
刑罚处罚
(如有期、无 期徒刑等)
严重
严重违法行 为(犯罪)
请找出以上 三类违法行 为的相同点
1.都是违法行为 2.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累 报复的
(4)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探究与分享 P50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 只发放一半货物
违法 ——《合同法》
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 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 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 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 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 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 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 责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5.1 法不可违课件(共31张PPT)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思考: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思考: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类别 违反的法律 发危生害在程公度民之承间担,的企责业任之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法律法规 间,较公轻民与企业民之事间责任
(4)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
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违法行为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课堂笔记(二)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 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 害社会的行为。
下述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承担什么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一
朱某在学校操场上拾到苏某的手表,拒 绝返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 决朱某限期违归反还民手事表法。律规范,
针对民事违法行 为
依法从事民法活 动,积极防范民 事侵权行为和合 同违法行为。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 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 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 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民事)
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①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发生在公民与国家之间, 轻微违反国家管理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人身、财产权利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的行为
总结:谎报险情、传播谣言、殴打他人、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 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精品ppt教学课件

3 探究三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探究与分享:
侵犯著作权
侵犯肖像权
合同违约行为
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提示:违法,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3 探究三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网上散布涉疫谣言被处罚:
思考一:材料中吴某违反了哪部法律, 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答案: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 于行政违法行为。 思考二: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避免类 似事件的发生?
A
5 课堂小测
5、八年级学生王某,平日不守纪律,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同 学索要钱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严重违 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 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 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王某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五十条之规定依法对123名无故不参加核酸 检测人员进行训诫教育。
依法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情节严重的4人给 予拘留处罚,对情节较轻的4人给予警告处 罚。
思考:恶意逃避核酸检测被处罚, 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违 反法律会受到惩罚。一起学习5.1 《法不可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课堂小测
4、2021年2月19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辣笔小球(仇 某某)”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 的违法言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20日,南京警方以涉嫌 寻衅滋事罪对仇某某刑事拘留。案例中仇某某的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 违法行为
4 课堂小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23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1、以上行为属于何种类型的违法行为?民事违Leabharlann 行为2、应当受到何种处罚?
民事责任
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8年9月27日上午,米脂县 “4· 27”故意杀人案罪犯赵泽伟在陕西省米脂县被执行 死刑。赵泽伟因工作、生活不顺而心生怨恨,并迁怒无辜, 蓄意报复曾经就读初中的在读学生,在公共场所持刀疯狂 捅刺,致21名中学生死伤,其中,9人死亡、4人重伤、 7人轻伤、1人轻微伤。
在社会交往中,我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尊重 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怎样遵章守纪?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辨是非,增强守法 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 要尊重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 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1、以上行为属于何种类型的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应当受到何种处罚?
刑罚处罚
探究与分享p47
1、镜头一、二、三分别属于哪一类 违法行为?
2、为什么?
根据违反的法律划分
违 法 行 为
1、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通则、经济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婚姻法……)
2、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法、环境保护法、 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刑事诉讼法)
违反刑刑事法律规 范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践行法——守法、用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1 法不可违(共33张PPT)

行为
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单元:遵守—社1会6 规—则
违法行为分类:
违法类型
原则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 法律规范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 法律规范
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 法律规范
承担责任
举例
承担民事责任 欠债不还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受到行政处分 扰乱社会治安 一般违法行为 或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
故意杀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的共同点: 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单元:遵守—社1会7 规—则
小试一下:判断下面情形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 罚。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 1—
八年级 上册
LOGO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 上册
— 2—
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 便利。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了解社会规则,理解社会规则 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维护和改进社会 规则。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让我们 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LOGO
— 3—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单元:遵守—社4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第二单元:遵守—社5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单元:遵守—社6会—规则
新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共25张PPT)精品课件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精品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精品 课件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名师导学 ◆同步导练(◎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说明题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36张)

会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种类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巩固训练
1般、违下法列行行为为的中是,(对社B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刑事违法行为
③ 行政违法行为
④ 违反法律的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 的应判处刑罚。
赵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如果是,触犯 了哪部法律?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景 对社会的危
害程度
一
较轻
二
较轻
三
严重
违反的 承担的法律 所属违法
法律
责任
类别
民法 民事责任 民事违法
行政法 行政制裁 行政违法 刑法 刑事处罚 刑事违法
2、违法行为的原因、含义和分类: (1)产生的原因: 缺乏规则意识,法 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活动二:快问快答
以下行为违反法律吗?有哪些危害?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增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决心和 信心。 ③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无任何差别 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①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叫为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所以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A.需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学习 4.B (解析:A、C、D说法有错误,不选〉 8.“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力促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政府积极引导、扶持、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 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这说明( ) 通过共同探究,我们明确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喜”和“忧”,知道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要大力发展大众文化的 道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自觉在党的领导下,享受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坚决抵制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彩斑斓地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喜”与“忧”。教材提出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引导,并能根据人们群众的需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殴打他人
想一想,以上的违法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行政违法行为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 管理的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
1
具有社会危害性,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5
2 妨害公共安全
妨害社会管理 4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 3 安全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导 醉 酒 男 子 叫 嚣 “ 你 拘 我 啊 ” 民警立即赶到现场,
在询问过程中,金
入 某拒不配合民警工
作并对民警进行辱
新 骂。 案件发生后,
2020年9月16号, 石景山分局八角派
课 北京市公安局警务
督察总队会同石景
出所接报警在八角
山分局立即启动维
街道某超市有一醉
权工作机制,对案
酒男子拒不配合疫
P51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道德
行为 规范
纪律
法律
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一、违法无小事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 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 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法律的 指引作用
法律的 评价作用
法律的 强制作用
知识技能小结
1.行政违法行为是: 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是: 平等的社会成员在民事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3.判断违法行为类型的技巧:
一看所违反的法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直 接得出结论; 二看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拘留,罚款---直接得 出结论 三看典型行为:如,扰乱公共秩序--参考对社会 的危害程度
拓展
初中生张某,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 良青年,无心上学,不做作业,经常旷 课,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 但他未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 少量财物,参加赌博等,后来还参与了 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
张某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思考:一般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艺龙旅行网使用“葛优躺” 图片宣传本公司的旅游项 目以及酒店预订,葛优认 为侵犯了其肖像权,于是 向法院起诉,索赔40万。
想一想,以上的违法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 订合同之后,卖方收 款却只发一半货物。
我只收了一半
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 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 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 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 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 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 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殴打他人的, 或 者 故 意 伤 害 05 他人身体的。
04 盗窃、损毁路面 井盖、照明等公 共设施的;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 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 01 公共秩序的;
02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 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 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 秩序的;
03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 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不违法是人们 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的含义?P48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 行为。
他们属于同一类违法行为吗?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01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
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件介入指导,全程
情防控工作,且辱
督办。现金某因殴
骂殴打超市工作人
打他人、阻碍执行
员。
职务已被北京警方
依法行政拘留。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不可违
自学指导
1.违法行为的含 义?为的分 类?P48
4.警惕身边的违 5.如何遵章守法?
法行为?P49-50
1 一般违法行为(较轻) 民法
2 一般违法行为(较轻) 行政法
3
犯罪(严重)
刑法
共 都有社会危害性
同 点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刑罚处罚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如:欠债不还)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 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学会判断违法行为--法律案件速递
01 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李某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
02 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03 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04 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法律知识小百科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刑法制裁
民事责任包括: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 和行政处罚等形式。
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
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 过、记大过、降级、撤
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职、开除等。行政处罚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 包括警告、罚款、没收
道歉。
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
照其规定。
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 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2)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二: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 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 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 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 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 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
02
告处罚。
17岁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
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
03
处其有期徒刑。
小组合作探究
案 对社会的危害程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 所属违法类别
件度
任
1 2 3
案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