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包扎技术综述
创伤包扎的知识点总结

创伤包扎的知识点总结一、创伤包扎的基本原则1. 快速包扎:在发生事故后,尽快进行包扎,减少出血和感染的机会。
2. 确保安全:在进行包扎时,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受伤。
3. 轻重分明:根据伤情的轻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包扎方式和材料。
4. 确保通气:包扎时不要过紧,确保受伤部位的通风和血液循环。
5. 稳定止血:在包扎时要稳定受伤部位,尽快止血。
6. 保持温暖:在包扎后,要确保受伤者保持温暖,避免感染和休克的发生。
二、包扎的种类和步骤1. 凝固海绵类包扎:适用于出血较多的伤口。
首先用纱布或者棉球直接压迫伤口,然后用凝固海绵贴服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包扎固定。
2. 纱布缠绕包扎:适用于刀割伤或者擦伤。
首先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缠绕包扎。
3. 固定带包扎:适用于骨折或者关节扭伤。
首先用固定带固定受伤部位,然后用绷带包扎。
三、使用的道具和材料1. 绷带:用于固定伤口或者受伤部位。
2. 纱布:用于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3. 恢复海绵:用于止血和减轻疼痛。
4. 烧伤药膏:用于烧伤或者烫伤的现场急救。
5. 剪刀:用于裁剪绷带和纱布。
6. 棉球:用于压迫伤口和清洁伤口。
四、常见的包扎技巧1. 开放性伤口的包扎:首先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固定。
尽量避免直接触摸伤口。
2. 关节扭伤的包扎:首先用适当的力度用冰袋冰敷受伤部位,然后用固定带固定受伤处,最后再用绷带包扎。
3. 鼻出血的包扎:首先要让患者坐下来,然后用纱布轻轻压迫鼻孔,同时让患者垂头。
如果出血不止,要及时就医。
五、特殊情况下的包扎方法1. 头部外伤的包扎: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头颈和脊椎处于固定状态,然后用纱布轻轻包扎头部伤口,避免压迫脑部。
2. 肋骨骨折的包扎:首先要用手扶着受伤处,让患者坐着或者躺下,然后用绷带固定受伤处,避免呼吸困难。
3. 大面积烧伤的包扎:首先要用凉水冲洗受伤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总之,创伤包扎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技能,对于预防伤势加重和保护受伤者生命至关重要。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包扎篇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包扎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创伤伤害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或者工作中,更是容易遇到各种切割、割伤、擦伤等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包扎技术成为了需要我们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了掌握创伤基本急救技术,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的包扎方式,使得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有效地处理创伤,避免伤情加重。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创伤基本急救技术的包扎篇,帮助读者了解包扎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基本包扎方式过路口包扎法过路口包扎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急救包扎技术,适用于四肢断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具体的包扎步骤如下:1.绕开伤口,用三角巾接着。
2.绕过伤口再向上一层,在胳膊上三角巾与三角巾之间交叉固定拴。
注:若是在腿部,则是抬腿架在一起上方的腰部,用三角巾贯穿,在伤口下节扎紧。
直接包扎法直接包扎法是一种适用于表面伤口的包扎方式,可以有效的止血和固定伤口,减少伤情加重的风险。
具体的包扎步骤如下:1.在伤口上方和下方各绕2-3圈,稍微用力向上提拉。
2.将绷带从另一侧回绕过伤口,用力拉紧。
注:伤口需要事先清洗干净,使用消毒药水滴刷或清水冲洗均可。
间接包扎法间接包扎法是一种适用于手臂、手腕、脚踝等部位的包扎方式,可以有效地固定关节,减少伤势扩大的风险。
具体的包扎步骤如下:1.在伤口两侧分别固定两个绷带。
2.将胳膊或腿弯曲成合适的角度,重叠在胸前或腹部。
3.固定弯曲的胳膊或腿,支撑受伤部位。
注:若是骨折,需要事先行冷敷降低疼痛及肿胀,才能进行间接包扎。
注意事项除了掌握基本的包扎方式,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才能更好的应对紧急情况。
洁净和消毒我们在处理创伤伤口时,一定要确保使用洁净的手套和绷带,以防污染伤口。
同时,在包扎之前需要消毒伤口,以避免细菌滋生。
特殊伤口的处理如果伤口较长或较深,我们需要首先停止出血,然后才进行包扎。
如果是刺伤喉咙、胸部等要害部位,则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处理。
合适的包扎力度包扎力度不能过轻,否则效果不佳,也不能过重,否则会影响伤口的正常血液循环。
外科包扎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外科包扎是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预防和处理外科伤口、手术切口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外科包扎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本人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现将外科包扎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总结1. 学习与培训(1)通过参加外科包扎培训,熟悉了各种包扎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2)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包扎材料的选择、消毒和保存方法。
2. 实践与操作(1)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外科包扎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包扎质量。
(2)针对不同伤口和患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包扎方法,如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螺旋形包扎等。
(3)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3. 问题与反思(1)在包扎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对包扎材料过敏,及时调整包扎材料,避免过敏反应。
(2)针对部分患者伤口愈合不良,分析原因,调整包扎方法,促进伤口愈合。
(3)针对包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同事请教,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成果与收获(1)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外科包扎技能,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
(2)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积累了丰富的外科包扎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展望与建议1. 加强外科包扎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2. 定期开展外科包扎技能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包扎技能。
3. 关注患者需求,优化包扎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
4.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共同提高外科包扎质量。
四、结语外科包扎是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外科护理人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第2篇一、前言外科包扎是外科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够有效防止伤口感染、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为了提高外科包扎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我们对外科包扎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总结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
二、外科包扎总结1. 包扎方法(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四肢伤口,可保持伤口稳定,减少移动,防止伤口出血。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 止血包扎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一、概述止血的技术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包扎技术又包括三角巾的包扎法和绷带的包扎方法。
操作所能用到的物品和材料包括三角巾、绷带、纱布和棉垫、止血带、三角巾宽带及三角巾窄带。
二、止血法脉止血法)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一).间接压迫止血法,即指压动脉止血法,是用在四肢及面部动脉或大的静脉出血,可首先采用。
事先应该熟悉常用的动脉压迫点,要求用一定的力量将动脉压在骨骼的浅面,压扁血管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该方法只能够减少出血量,不太可能完全止血,只能短时间控制大的出血,所以应该尽快改用其他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动脉压迫法有面动脉压迫法、枕后动脉压迫法、尺桡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和腘动脉压迫法等。
1.面动脉压迫法当一侧面部出血的时候,在同侧的下颌骨的下缘摸到面动脉的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即可。
动脉压迫法2.枕后,将其压向枕骨面即可。
用于头后部的出血,在耳后乳突下方稍外侧摸到枕动脉的搏动尺3.桡动脉压迫法两侧摸到尺桡动脉的搏用于手部出血的止血,先在手腕腕横纹的稍上方的位置,内外指分别将其压下尺骨桡骨的浅面即可。
动,然后用双手的拇.脉压迫法动4.肱头肌内侧沟处摸到肱动肱动脉压迫法用于前臂出血的止血,先在上臂内侧中部的肱二指或者其他四指将其压向肱骨干即可。
脉的搏动,然后用拇股5.动脉压迫法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股动脉压迫法用于大腿以下出血的止血,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用力将其压向耻骨下肢即可。
然后用双手拇指重叠.双手掌根重叠,压向股动脉的搏动即可。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腘6.动脉压迫法到腘动脉的搏动,然后腘动脉压迫法用于小腿以下部位的出血的止血。
先在腘窝处摸骨即可。
用大拇指向后压向股.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法)(二) 5先让伤员坐下或者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接在伤口上按压出血,不要除去最初的敷料,而是在这个敷料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并分钟左右。
受伤后包扎方法的讲解

受伤后包扎方法的讲解受伤后包扎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扎方法:1.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创伤,或者夹板固定、手臂悬吊等等。
首先,将三角巾底边向内对折约两横指宽,三角巾的顶角对准伤者脑后正中线;然后,将三角巾两底角从伤者的前额齐眉处经双耳上方拉向枕部,在枕骨下方交叉并压紧顶角,再绕到前额打结;最后,将三角巾末端多余的部分塞入包好的三角巾内。
2.单侧胸部包扎:首先,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折委两横指宽,底边放在伤口下缘围绕伤者胸部到背部,两底角在背后打结;然后,将三角巾顶角反折,包住伤口,经伤侧肩上,顶角向背后拉紧,与两底角打结。
包扎时不能过紧,应以能固定住伤口处厚纱布块或干净的衣物为宜。
3.双侧胸部包扎:将三角巾叠成燕尾状,两燕尾向下平放于胸部,两燕尾底边由伤者胸部绕至伤者背后打结。
两燕尾分别从伤者双肩上绕至背后,一燕尾穿过底边与另一燕尾底角打结。
4.单侧腹部包扎:首先,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状,燕尾的夹角约60度,夹角对准外侧裤缝,两燕尾角不等大,大片遮住腹部,小片遮住臀部;然后,两侧燕尾底角在对侧腰部相遇打结,两侧燕尾角在伤侧大腿根部打结。
5.全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向上并齐腰,顶角向下,要盖腹部,两侧底角围绕到腰后打结;再将顶角从两腿间拉向后上方,于两底角相遇处打结。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包扎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和伤口的位置、大小、深浅等因素来选择。
在包扎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伤口:在包扎前需要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和伤口内部的异物和坏死组织。
2.止血:在包扎前需要先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或止血粉等止血工具。
3.固定伤口:在包扎时需要固定好伤口的位置和形状。
避免伤口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4.松紧适度:在包扎时需要注意松紧适度。
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过松则容易脱落和松动。
5.定期更换:在包扎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和绷带等物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创伤包扎急救技术

(2)肱骨骨折固定:
• 用两条三角巾 和一块夹板将伤肢 固定,然后用一块 燕尾式三角巾中间 悬吊前臂,使两底 角向上绕颈部后打 结,最后用一条带 状三角巾分别经胸 背于健侧腋下打结。
(3)手指骨骨折固定:
• 利用冰棒棍或短 筷子作小夹板,另 用两片胶布作粘合 固定。若无固定棒 棍,可以把伤肢粘 合;固定在健肢上。
(4)肩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 肩部外伤。
将燕尾三角 巾的夹角对着伤 侧颈部,巾体紧 压伤口的敷料上, 燕尾底部包绕上 臂根部打结,然 后两个燕尾角分 别经胸、背拉到 对侧腋下打结固 定。
(5)腋下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 腋下外伤。
将带状三角巾中段 紧压腋下伤口敷料 上,再将巾的两端 向上提起,于同侧 肩部交叉,最后分 别经胸、背斜向对 侧腋下打结固定。
(五)止血带止血法
•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当其 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 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 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其 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带 • 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拇指、示指和中 指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的部位, 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半,然后把带塞 入左手的示指与中指之间,左手的示指与 中指紧夹一段止血带向下牵拉,使之成为 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型。
2、气性止血带 • 常用血压计袖带,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 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打气 至伤口停止出血。
3、布制止血带
•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 将其他布带绕伤肢一 圈,打个蝴蝶结;取 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 内,提起小棒拉紧, 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 绞紧,将绞棒一端插 入蝴蝶结环内,最后 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 打结固定。
• (2)上肢、下肢绷带 螺旋形包扎:适用于 上、下肢除关节部位 以外的外伤。先在伤 口敷料上用绷带环绕 两圈,然后从肢体远 端绕向近端,每缠一 圈盖住前圈的1/3~1 /2成螺旋状,最后剪 掉多余的绷带,然后 胶布固定。
外伤包扎技术总结范文

一、引言外伤现场急救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掌握正确的包扎技术对于减少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以及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外伤包扎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外伤包扎的目的1. 止血:通过包扎技术,有效控制伤口出血,避免失血过多导致的休克。
2. 保护伤口:防止外界细菌、灰尘等污染物进入伤口,减少感染风险。
3. 利于转运:在搬运伤员过程中,包扎技术可以固定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
4. 减轻痛苦:通过包扎技术,缓解伤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三、外伤包扎的基本步骤1. 清洁伤口: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
2. 消毒伤口:使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3. 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毛巾等。
4. 包扎方法:根据伤口位置、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
四、常用外伤包扎方法1.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等。
先环形缠绕两圈,然后斜行缠绕一圈,将斜出的部分压入圈内,继续环绕,直至覆盖伤口。
2. 螺旋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等。
先环形缠绕两圈,然后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前一圈的1/2或1/3。
3. 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如手指、脚趾等。
先环形缠绕固定始端,然后螺旋方法每圈反折一次,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住绷带正中,右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
4. 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肩、肘、膝、踝等关节部位。
先环形缠绕两圈,然后绕关节上下8字形缠绕。
五、注意事项1. 包扎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2. 包扎松紧适宜,过紧会压迫血管,过松则起不到止血作用。
3. 包扎后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包扎方法或就医。
六、结论外伤包扎技术在现场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正确的包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伤口出血、保护伤口、利于转运,减轻患者痛苦。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并注意操作规范,以确保包扎效果。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包扎篇 模板

3
包扎的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保持清洁
01
包扎前,应先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02
包扎过程中,应保持双手清洁,避免污染伤口
03
包扎材料应保持清洁,避免使用污染的纱布、绷带等
04
包扎后,应定期检查伤口,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避免压迫血管
包扎时注意不要压 迫神经血管,以免 影响神经功能
绷带包扎法
01
02
03
清洁伤口:先 用生理盐水或 清水清洗伤口, 去除污物和异
物。
止血:根据伤 口情况,使用 直接压迫、间 接压迫或止血 带等方法止血。
包扎:将无菌 纱布或绷带覆 盖在伤口上, 注意不要过紧, 以免影响血液
循环。
04
固定:使用胶 带、绷带或三 角巾等将绷带 固定在伤口周 围,防止松动
和脱落。
05
观察:包扎完 成后,要密切 观察伤口情况, 如有渗出、红 肿、疼痛加剧 等情况,应及
时就医。
止血带包扎法
止血带位置:止血带应位于受伤部位上方5-10厘米处
止血带松紧度:止血带应紧贴皮肤,但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 循环
止血带固定:止血带应使用固定物进行固定,防止滑脱
止血带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坏死
02
减少出血:包扎可以压迫伤 口,减少出血,避免失血过 多导致休克。
04
固定敷料:包扎可以固定敷 料,使其紧贴伤口,保持伤 口清洁和干燥。
防止感染
01
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伤口接触污染物,
防止细菌感染
02
使用无菌材料:使 用无菌纱布、绷带 等材料进行包扎,
防止细菌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包扎技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蔡穗生 ●目的:包扎伤口是各种创伤急救中最常用、最重 要、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包扎得法有压迫 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固定骨折和 减少疼痛等效果。 ●要求:包扎时不能过紧,以防引起疼痛和肿胀; 不宜过松,以防脱落。
包扎方法:
1)环形法 2)螺旋反折法 3)螺旋法 4)8字形法 5)回反法 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2)三角巾上肢包扎法
绷带使用法
三角巾使用法
1)环形法
将绷带作环形缠绕, 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 形,第二圈应与第一 圈重叠,第三圈作环 形。环形法通常用于 肢体粗细相等部位, 如胸、四肢、腹部 。
2)螺旋反折法
先作螺旋状缠绕, 待到渐粗的地方就每 圈把绷带反折一下, 盖住前圈的1/3~2/3, 由下而上缠绕,用于 四肢包扎。
7)三角巾上肢包扎法
将三角巾铺于伤员胸 前,顶角对准肘关节稍 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 三角巾,底边二头绕过 颈部在颈后打结,肘部 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
开放性气胸的包扎
腹腔脏器膨出的包扎
腹腔脏器膨出的包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脑膨出的包扎
脑膨出的包扎
本法多用于头和断肢端。 用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 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 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 口全部包住,用作环形将 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 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回 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 折端。松紧要适度。
6)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的正中点 放在前额弓上部,顶角位 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 上向扎紧压住顶角,在颈 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 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 上反折嵌入底边用胶布或 别针固定。
3)螺旋法
使绷带螺旋向上 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 1/2处。适于四肢和驱 干等处。
4)8 字形法
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 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 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 一圈的1/2。多用肩、髂、 膝、髁等外。 用此方法时,手指、脚 趾无创伤时应暴露在外, 以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疼 痛、水肿、发紫等。
5)回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