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与理论前沿

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杨开忠(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00871)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学是日益重要的区域科学和经济学分支学科。
本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学科划分和理论方法架构,明确了区域经济学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定义途径,提出了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区域经济学分支学科分类体系,指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四大学派。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地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学派区域经济学,又称为地域经济学、地区经济学、区位经济学。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有关区域经济学的博士点、硕士点在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可谓爆炸式增长。
然而,当前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如不澄清势必会影响到该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试图立足国内外区域经济学学术思想史和近今趋势,系统梳理和厘定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供参考。
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和结构是丰富多彩的。
几乎每一个区域经济学家或每一本区域经济学教科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定义,即使这种差异常常是微小的。
这种状况首先基于一个事实,即目前国内部分区域经济学家通常不引用或接受任何特定的定义,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和理解这门学科。
另一原因,区域经济学是更为广大的区域科学(Regional Scienee难以分割的一部分(理查森,1990;瓦尔特•艾萨德,1991第2页;杨开忠,1999) 1 2,涉及经济、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诸因素。
然而,纵观学术思想历史,区域经济学无非有描述和分析两种定义角度和途径。
从描述角度讲,区域经济学是关于区域经济的经济学。
在这里,所谓区域经济,也称空间经济、区位经济,是指一定区位条件下在生活中相互作用的一群人,或者说相互作用的一群人之空间分布。
许多学者都或多或少从这个角度定义过区域经济学。
新一轮博士点申报 应用经济学

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应用经济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应用经济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应用经济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应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产、分配、交换等方方面面,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亟需大量应用经济学领域的专业人才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应用经济学的需求日益增长。
一、应用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二、新一轮博士点申报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家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视,我国各高校纷纷提升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加大博士点的设立力度。
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应用经济学的设立,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应用经济学高水平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博士人才,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应用经济学的专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
在这些专业方向下,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经济学方向:研究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状况、产业政策的制定等,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区域经济学方向: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发展问题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3. 金融经济学方向: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估、金融创新等,为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4. 环境经济学方向:研究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的治理、绿色发展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应用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宏观视野、深厚理论基础、扎实方法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经济学专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在招生要求上,学校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鼓励具有扎实数学和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具有较强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热情的优秀学生报考。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地理经济学博士点是一种授予地理经济学专业的最高学位,是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地理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的授予意味着一个人在该领域具备了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地理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贡献。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的学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地理学基础,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博士研究阶段,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并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问题。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异和发展规律,探讨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和政策对策,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问题和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探讨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3.资源环境经济:研究资源配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探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和生态效应,为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4.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探讨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交通规划和运输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5.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研究农村经济转型和农业现代化问题,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地理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高级人才,能够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中独立从事地理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博士研究生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能够熟练运用量化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具备较强的学术写作和论文发表能力。
地理经济学博士点的学位授予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实证研究、论文撰写和答辩。
个人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

个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研究各个地区经济活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个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发展:研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不平衡现象以及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可以探讨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情况、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2.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地方、国家或国际层面的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调控。
可以关注政府对地方发展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税收、投资和产业政策、区域间合作等方面的政策设计和效果评估。
3. 区域一体化:研究区域间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流动和区域间的合作机制。
可以关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经济合作组织、区域间投资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4. 区域经济模型和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开展定量分析和模拟实验,以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特征和相互作用机制。
可以采用经济计量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多层面网络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5. 区域创新和竞争力:研究地方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
可以关注创新体系、科技园区发展、创新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在个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背景知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也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解释力度,例如结合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学科进行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博导师-考博笔记-考博重点

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博导师-考博笔记-考博重点一、专业的设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4人,下设区域经济学、农村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三个专业。
其中区域经济学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分别为高启杰的经济发展与创新管理;靳乐山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自然资源管理;区域协调发展有靳乐山、刘晓昀两位导师;刘晓昀的农村区域发展。
一共有3位博导,4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招生人数不含硕博连读生。
复试中还将进行面试及专业能力考核。
联系人:何靖,联系电话:62732445;联系人:王艳丽,联系电话:62733392。
二、考试的科目区域经济学复试科目:①专业英语②专业综合;三、导师介绍高启杰,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靳乐山,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刘晓昀,职称:教授,博导兼硕导,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考博分校(官网可咨询)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国际地域学博士

国际地域学博士
国际地域学博士是一个相对较为专业的学科领域,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和互动。
这个学科领域涉及到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深入探究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
国际地域学博士的课程设置比较广泛,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跨文化交流、全球化和地域研究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研究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国际地域学博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跨文化交流等。
学生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最后,学生需要撰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讨论。
总之,国际地域学博士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学科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同时,这个学科领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全球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202专业简介: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于2006年经硕士学位点同意,2007年开始在经济学院招生。
该研究方向具有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2人。
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朱舜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累计科研成果250余万字,其中出版《县域经济学》、《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等专著、教材18部,在《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与获省厅级以上课题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各10余项。
导师组成员近三年在国内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有学术影响的论文8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
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为省级重点学科。
一、培养目标1.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牢固地掌握政治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工作能力;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科学作风。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优秀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学年。
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期限,须由硕士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处批准后,最多可延长一学年。
三、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四、培养方式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一年级以教师讲授为主,二年级逐步从教师讲授与学生报告结合过渡到以学生独立报告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开始撰写学年论文,三年级围绕毕业论文选题以专题讨论为主,报告学科前沿进展动向,最后完成毕业论文。
试论区域经济学科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

h ns mai dt e r ojc o g n c nm e bet dr ir trm , te m r e ersac bet fe oa eoo is u jc n e eds i a e a dst pte u z h e h ri l s u h t tc f n eu h
is a d o e eae c d miswh c e n t n c n my ma a e n ,i d s y ly u c e c ,e o c t rr lt d a a e c ih a ai a e o o n g me t n u 缸 a o t in e n h r ol s e- n mi e g a h ce c ,i d sr c n mis e eo me te o o c ,p b i n g me t o e g o r p y s i n e n u ty e o o c ,d v lp n c n mis u l ma a e n . c
济地理 学、 产业 经济 学、 发展 经济学、 公共 管理 学等相 关学科 的关联性 问题 。
关 键词 :区域经济学; 空间; 研究对象; 内容体 系; 关联
中 图分类号 :015 }6.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0- 6(070- 10 1 4 4520 )60 - 0 5 0 7
维普资讯
总2 3卷
第 6期
兰州商学 院学报
J un lo a z o o o ra fL n h u C mmeca olg ri C l e l e
Vo. 3 N . 12 o 6 De . 2 0 c ,0 7
20 07年 l 2月
一
以考 虑 的一 片地 区 。它可 以按 照 内部 的 同质 性或 功 能一 体化 原则 划分 。 “ ” 区域 乃 为有 内聚 力 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专业
1.专业与方向介绍
(1)城市与区域经济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与城市公共政策分析,强调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
(2)区域分析与规划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分析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城市和区域系统分析的各种定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城市与区域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强调城市与区域数量分析方法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3)经济地理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经济地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区位理论、产业转移理论、新产业空间和创新体系理论与方法、产业集群理论等方面。
强调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
2.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1)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在职博士生4-8年;硕博连读学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从硕士入学起在校学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
(2)博士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19学分
院校必修:7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公共课)
外国语(公共课)
专业必修:9学分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专业基础课:9学分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选修)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选修)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选修)
计算空间经济学(选修)
高级区域经济学(选修)
以上学分规定为学生应修学分的最低要求,学生可以在完成以上学分要求基础上在学院与全校范围内选课。
具体课程内容由导师与学生围绕培养目标商量确定。
(3)硕博连读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8学分
院校必修:14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外国语(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专业必修:18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高级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3.学习安排与基本要求
(1)博士学生在其入学后的第三、四学期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硕博连读学生在其博士阶段第二学年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
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前须已修完所有必修课学分,参加综合考试前需提交三篇论文,考试方式为答辩式。
(2)所有学生都需在开题报告会上进行答辩,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不低于两年(包括寒假时间),最后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3)所有学生都需在学习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两篇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