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9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
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 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 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 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16·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 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 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较有新意,较以往增加了考查成语的数量。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 情色彩等信息。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句中属望文生义。②厝火 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不合语境。⑤安步当车:以从容 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不合语境。 答案 D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⑧哀而不伤(伤害) ⑩犯而不校(计较)
⑪一傅众咻(教导)
⑬安土重迁(不轻率)
⑫差强人意(稍微)
⑭细大不捐(抛弃)
⑮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即学即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 ,巨浪奔 .... 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 的预警机制。 B.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 意。 ... C.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 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 ....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 .... 唾弃。
(一)因望文生义而致误类
[先做
请判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后讲]
1.(2014· 浙江卷)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 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 .. 化之 ,放大了才能解决。 ..
解析 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 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属望文生义。
两小猜(少男少女)
比翼齐飞(夫妻) 不耻下问(请教) 楚楚动人(女子) 精神矍铄(老人) 秀外慧中(女子) 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炙手可热(人)
珠圆玉润(歌声、文字)
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即学
即练]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 的世博园建筑群 .... 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 ... 齐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 C.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 . 全责备 ,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 ... 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D.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 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 ....
2019年高考复习之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1

二、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教 你 思 维
了解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对于解答 熟语类题目是有帮助的。下面介绍熟语使用中的 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 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 章里。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 高考常考的。如:
谦敬错位
有些熟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熟语是敬 词,只能对别人。如果辨别不准,便会犯谦敬错 位的错误。如:
①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您挂幅我的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蓬荜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 容穷人的家。这个熟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 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已。①句却把它用在“您”对方身 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②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 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 意,只能对别人。②句却把它用在“我”身上, 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4.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
句子上下文已有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表述,导致成语语 意和上下文语意重复。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正确把握 成语意义,注意将成语和句子语意进行比照,同时注意 观察前后文字,以避免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重复。
学 习
吃透词义,多记多积累!
2.对象错位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 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很容易造成 “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
例1: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 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湖北卷) 【分析】特立独行:独特地立身行事。形容行为高 洁,不随波逐流。立,立身;行,做事。由词义可以看 出该词的使用对象是人,而例句说的却是“历史”,很 显然把成语望文生义地想为“独特”,而没有顾及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 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篇(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做精练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篇【考纲明确】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总的要求: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表达应用E”的前三个考点是:(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真题体验】1.(201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2.(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迁徙盛举。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
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
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考试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辨别并正确运用各种词语(包括熟语)。
3. 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高考真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重要性。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
2. 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误用类型及原因分析。
3. 典型例题分析:辨别并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4.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5. 课堂练习: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包括熟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高考语文考试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解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分析:分析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误用类型及原因。
4. 示例: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5.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答案,分析其错误类型,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语文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词语(包括熟语)积累活动,如制作词语卡片、进行词语接龙等。
2.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加深对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和运用。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0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含解析)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该部分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
词语是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高考语文中,对词语的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等考查点。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词语。
3.干扰点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判断使用正误类选择题和近义词语辨析类试题交替考查。
如课标全国卷2018年高考在语段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2016—2017年给出了6个语句,并分别编为四组,让考生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摒弃了2015年近义成语选词填空的考查形式。
针对上述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记忆,分类巩固。
考向一实词辨析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有关南海仲裁的立场没有改变”。
②看看驮着雪的墨绿勃发的常青树,看看杨柳而不干枯的枝条,你一定不会否认“冬天绝不是一片死寂”。
③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生活中的废气在一起,进而发生反应,生成了多环芳烃,而这正是雾霾致癌的元凶。
A.重申柔顺交汇B.重审柔韧交会C.重申柔韧交汇D.重审柔顺交会【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了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与运用。
②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认为,我们如果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之道。
③我国三大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全线飘红,这是我国互联网产业步入并稳定健康发展的体现。
A.熟悉处世正规B.熟习处世正轨C.熟悉处事正规D.熟习处事正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三组词语包括了同音和音近的近义词。
2019年高考专项考点五-正确使用熟语.doc

2019 年高考专项考点五 -正确使用熟语一、熟语的定义“正确使用熟语”是 XX年高考语文《考试纲领》新增添的一项内容。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短语”指成语、习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
二、熟语的特色熟语有两个特色,一是构造上的牢固性,组成成分不可以任意改换,如“明天黄花”不可以改为“时过境迁”;一是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可以只从字面去解说,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没关。
又如“骑驴看曲稿——走着瞧”,我们就不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
三、熟语的分类1、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音节以四字为主,大多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成语最能表现熟语的两个特色,即构造的牢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使用时切忌望文生义。
如:七月流火。
指天气逐渐凉快起来。
“七月流火”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逐渐转凉,每当傍晚的时候,能够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此刻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酷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万人空巷。
其实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小巷里出来到达大街上,街上人流如潮,兄容欢迎、庆贺等盛况。
此刻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不刊之论”指点不行变动或不行磨灭的言论、看法,形容言论精粹,十全十美。
2、谚语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直言”,详细平常,形象生动。
是人民民众口头流传的平常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一般都能揭露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应人生真理,或反应生产经验,或反应阶级斗争的。
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家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许州官纵火,不准百姓点灯”。
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差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大多数是书面语。
3、歇后语歇后语是广大公众喜闻乐道的生动形象而幽默风趣的口头语言,分前后两部分组成。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

17.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 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往 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成语感情色彩的误用,还要注意三点。
一是有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 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以使用。
二是有时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 贬词褒用,是可以的。我们不能以对为错。
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成语。下面成 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 中,前一个是褒义词,后一个是贬义词。
正确使用熟语
• ㈠考点解读
• 各地高考试题所选成语大都来自日常生活
和课本中常见的成语,几乎未出现过于陌生 的成语;其次,日常生活、报纸要志容易出 错的成语出现频率较高;义项较多、运用灵 活的成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高考中对熟 语(主要是成语)的考查,重在运用,多采 用“句中熟语使用正确辨析”选择题,偶尔 还采用“分组填空辨析”选择题和“备选置 换”选择题两种类型。
1、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2、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 为深恶痛绝。 3、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 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4、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 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这里 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 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侧目而视” 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这里错解 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 整顿力量准备再干。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②意味深长: 含意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语境。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 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 从容自得。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 绝对不出差错。符合语境。 答案 B
3.(2017·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 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 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 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使用正确。②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使用对象 错误。③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使用正确。④乐不思蜀:泛 指乐而忘返。使用正确。⑤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不合语境。⑥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 断。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 D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 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
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 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眼观六路,规避陷阱
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成语题是必考题目, 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但2016年增添了 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 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
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 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
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 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
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 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 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4.(2016·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 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
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 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 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语境强调大自然的美景,用于此处对象错误。②望尘莫 及:远远望见前面人马带起的尘土,觉得自己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比 较的事物需是同类,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用于此处正确。④充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 意见,也形容对某些事漠不关心。用于此处正确。⑤左支右绌:原指射箭时左手撑 弓右手拉弦的姿势,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比喻财力或能力不足, 穷于应付。用于此处正确。⑥温文尔雅:举止文雅,态度温和。一般指人。用于此 处对象错误。 答案 A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 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 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 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
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