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标题: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1.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和负载情况,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为电网运行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
1.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优势2.1 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电力系统自动化使得电网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
2.2 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3 提高电网的经济性: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降低了电网运行的成本,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3.1 输电线路监测:利用传感器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配电系统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了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3.3 负荷预测和调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网负荷进行预测和调度,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4.1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电网管理。
4.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实现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电网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4.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将提高电力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可信度,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与意义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自动化过程。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2.1 电力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和控制操作。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算法、控制器、调度系统等,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2.3 信息通信技术:包括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等,通过实时获取和传输电力系统的信息,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3.1 远动技术: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管理。
3.2 自动化调度技术: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
3.3 智能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装置,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监测。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4.1 发电厂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发电设备和发电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4.2 输电线路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
4.3 配电网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和配电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配电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1)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的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
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 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2)FACTS和DFACTS. FACTS即“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又称“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 是指在输电系统的重要部位,采用具有单独或综合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 对输电系统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相位差、电抗等)进行调整控制,使输 电更加可靠,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更高的效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工二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 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 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协调、调 节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
下一页 返回
1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1. 1. 1电力系统的复杂性
1. 2.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是在原来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变电 站设备比较简单,其自动化在较长时间没有得到重视,运行时主要依靠 人工监视和操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也设置了由集成电路或有触 点的继电器装置构成的二次回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控制和保护,这些回 路被称为“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4)电力系统结构复杂而庞大,现代电力系统跨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平方 公里地域,它的高低压输、配电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规模的发电厂和变 电站遍布各地,连接着城乡的厂矿、机关、学校以及千家万户。
电力系统自动化调研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网系统进行监控、保护、控制、调度和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的操作和管理工作进行自动化处理。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急剧增加,电力系统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运行环境,传统的手动操作已经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需求。
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成为解决电力运行和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和升级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调研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电力系统从业人员以及参观相关企业,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
四、调研结果1.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传统的SCADA(远程监视与数据采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等已经在大、中型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新一代的数字化自动化系统也在电力系统中推广应用,例如数字化保护装置、数字化测控设备等。
2.技术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涵盖了电网的各个环节。
在运行管理方面,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安全保护方面,自动化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网络的保护,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调度指挥方面,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综合调度和运行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3.存在问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建设和升级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这对一些财力有限或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其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标准化和整体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有限。
此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四、解决方案为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方案: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和研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标题: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电力行业的重要趋势。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更加高效、可靠和安全,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1.1 早期阶段:人工操作为主,电力系统管理效率低下。
1.2 中期阶段:浮现了基于计算机的监控系统,提升了电力系统管理水平。
1.3 现代阶段:引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优势2.1 提高系统可靠性:自动化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系统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2 提升运行效率: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调度和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利用率。
2.3 降低运行成本:自动化技术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3.1 发电厂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发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管理。
3.2 输电路线自动化:实现输电路线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输电效率。
3.3 配电网自动化: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挑战与发展趋势4.1 安全性挑战:自动化系统面临网络攻击和故障风险,需要加强安全保护。
4.2 技术更新换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需要不断更新换代,适应新技术应用。
4.3 智能化发展: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朝着更智能化、更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五、结语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运维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运维一、引言电力系统一直是一个高度关注的领域,其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系统,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就应运而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特点、架构、应用以及运维等方面的内容。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调度和维护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分析和管理,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特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高度集成性和可扩展性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功能非常广泛,涉及到了电网的各个环节,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需要具有高度集成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
2.实时性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和监测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实时性,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异常情况,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3.具有智能化特点电力系统自动化必须具有智能化特点,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4.安全可靠性高电力系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可靠是关键因素。
它需要具备对攻击、故障等情况的快速响应能力,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架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架构通常分为三层:采集与传输层、控制层和管理层。
1.采集与传输层:采集与传输层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第一层,它主要负责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各种数据,同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下一层的控制层。
这一层的主要设备包括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等。
2.控制层:控制层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层,它主要负责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
这一层包括了各种控制设备,如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等。
3.管理层:管理层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最顶层,主要负责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
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是一项具有技术性、复杂性和全球性特点的技术发展。
它涉及到现代化的电力设备、变压器、线路、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系统、自动化系统、监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它破除了传统电力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技术壁垒,极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的智能性。
1、网络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目前网络自动化技术主要有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网络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信息采集、信息数据库管理、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
2、自动调度技术发展趋势明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个层面,主要用于电力系统实时调度、调度决策、容量优化、运行监控、负荷预测等应用领域。
3、现代智能监控技术发展迅猛,主要包括自动故障诊断系统、状态估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发电调度系统、负荷预测系统、智能电网等。
4、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成为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向来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 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摹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 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当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 DTS 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 已经实现,尚待发展)。
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
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世纪 50 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摆布,单机容量不超过10 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臵,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
例如:电网和发机电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危(wei)险保安器、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转速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并网的自动同期装臵等。
50~60 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到上千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 20 万千瓦,并形成区域联网,在系统稳定、经济调度和综合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厂内自动化方面开始采用机、炉、电单元式集中控制。
系统开始装设模拟式调频装臵和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经济功率分配装臵,并广泛采用远动通信技术。
各种新型自动装臵如晶体管保护装臵、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得到推广使用。
70~ 80 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 (SCADA)开始出现。
20 万千瓦以上大型火力发机电组开始采用实时安全监控和闭环自动起停全过程控制。
水力发电站的水库调度、大坝监测和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开始得到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
(1题2分 2-8每题3分,9-10每题6分,共35分)
1.某地区2007年被调度部门确认的事故遥信年动作总次数为120次,拒动1次,误动1次,求地区2007年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率为多少?(答案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解:2007年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次数:120-(1+1)=118 Ayx=118/120=98.33%
2.一条10KV配电线路的二次电压为100V,二次电流为3A,功率因数为0.8,三相电压对称,三相负荷平衡,其中电压变比为10000/100,电流变比为300/5,试计算测得的二次功率,并计算其折算到一次侧的功率。
解:二次功率P2= 1.732UICOSφ=1.732×100×3×0.8≈415.68(W) 一次功率P1=415.68×(10000÷100)×(300÷5)=2494080(W)≈
2.49(MW)
3.一台UPS主机为10kVA,问要达到10kVA4h的配置要求,约需要配置多少节12V100Ah的蓄电池?
解:1)UPS主机要求配置的总VAh数为:10kV A×4h=40kV Ah=40000V Ah;2)每节电池的V Ah数为:12V×100Ah=1200V Ah;
3)需要的电池节数:40000÷1200=33.33节,约需34节。
4.某一线路的TA变比为300/5,当功率源中的电流源输入变送器的电流为4A时,调度端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为多少这一路遥测才为合格(综合误差<1.5%)
由综合误差<1.5%知300A×1.5%=4.5A 所以,在标准值为±4.5A之内均为合格。
又因输入4A,工程量标准值为 300/5 ×4=240(A) 240+4.5=244.5(A) 240-4.5=235.5(A)监控系统显示电流值大于235.5A,小于244.5A均为合格。
5.某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10个厂站,9月12日发生3站远动通道故障各3小时,9月20日发生1站RTU故障4小时,现求出该系统本月远动系统月运行率、远动装置月可用率和调度日报月合格率。
(小数后保留2位)
远动系统月运行率:(10×30×24-3×3-4)/10×30×24×100%=99.82%;远动装置月可用率:(10×30×24-4)/10×30×24×100%=99.94%;调度日报月合格率(10×30-4)/10
×30×100%=98.67%;
6.有一台额定容量为200MW的发电机组,满出力运行时,功率变送器的输出满值电压为5.000V, 而在160MW时输出3.960V,求变送器对应一次功率160MW这点的相对引用误差是多少?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输出电压在多少范围内才能符合要求?
解:160MW时的标准输出电压UX=160×5/200=4.000(V) 绝对误差:△X=Ux-U=4.000-3.96=0.040(V) 相对引用误差:X=(△x/Um)×100%=(0.040/5.000)×100%=0.8% ∵ X=0.8%>0.5% ∴误差不符合技术要求。
Um×0.5%=5.000×0.5%=0.025(V) 输出电压范围:4.000±0.025即(4.025~3.975)V∴输出电压在3.975~4.025V范围内才符合要求7.有28台主机,平均需要划分成两个子网,这两个子网需要互通,请计算子网掩码。
每个子网14台机器,所以每个子网需要14+1+1+1=17个ip地址(第一个1是网关地址,接着两个1分别是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2)17大于16(2 的4次方),小于32(2的5次方),所以分配具有32个地址空间的子网。
3)32个地址空间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8.某220KV线路,CT变比为600/5,PT变比为220/0.1,现场进行有功误差校验时(实负荷)标准表读数519.612W(二次值),调度端显示140.876MW,该有功测量量是否合格?
有功一次满值为:220KV×600A×1.732=228.624MW 标准表读数转换为一次值为:519.612×600A/5×220KV/100=137.178MW 其误差为:(140.876-137.178)/228.624=1.62%>1%不合格
9. 下列报文是某变电站的上传信息的一个片段,其2#主变110kv侧112的CT变比是600/5,遥测第69、70、71点分别是112的P、Q、I,试计算112P、Q、I的一次值。
满度值为2048。
EB 90 EB 90 EB 90 71 C2 1E 42 00 7A 1E 38
00 26 00 56 1F 0A 00 24 00 9B 20 34 00 1
E 00 EB 21 3C 00 2C 00 EA 22 75 0E 81 0F
E5 23 A0 01 88 0F 7B 24 F0 01 78 00 76 25
3A 00 86 00 8B 26 00 00 00 00 D0 27 0E 0
0 AA 00 EC 28 48 00 B2 00 CC 29 08 01 98 00 72 2A 2C 01 7C 00 55 2B 4C 00 92 00 9C
2C 1C 00 FC 0F 47 2D 1C 00 3C 00 E5 2E 0 C 00 40 00 7A 2F 00 00 00 00 AB 30 02 00
2C 00 D7 31 14 00 36 00 73本报文控制字为71 C2 1E 42 00 7A,本帧为次要遥测帧,69、70、71点所在信息字为22 75 0E 81 0F E5和23 A0 01 88 0F 7B。
1)第69点为112P,所以112P接收的遥测信息字是750E,按照部颁CDT规约信息字低位先发的原则,112P的遥测信息字应为0E75,即0000111001110101,由于b11位是1,所以该数值为负数,原值的补码表示为00110001011,换算成十进制数为-395。
由于一/二次转换系数=1.732UI/2048=1.732×110×600/(2048×1000)=0.0558*******。
所以112P=-395×0.0558*******=-22.047MW。
2)第70点为112Q,所以112Q接收的遥测信息字是810F,按照部颁CDT规约信息字低位先发的原则,112Q的遥测信息字应为0F81即0000111110000001,b11位是1,所以该数值为负数,原值的补码表示为00001111111,还算成十进制数为-127。
由于一/二次转换系数=1.732UI/2048=1.732×110×600/(2048×1000)=0.0558*******。
所以112Q=-127×0.0558*******=-7.08868Mvar。
3)第71点为112I,所以112I接收的遥测信息字是A001,按照部颁CDT规约信息字低位先发的原则,112I的遥测信息字应为01A0,b11位是0,所以该数值为正数,原值为原码表示,换算成十进制数为416。
由于一/二次转换系数=600/2048=0.2929688,所以112I=416×0.2929688=121.875A
10.下面是某厂站网络104规约上发的一组不带时标的单点变化y 遥信帧:68 1e 00 00 00 00 01 05 03 00 33 00 0 1 00 00 01 05 00 00 01 08 00 00 00 0a 00 00 00 0f 00 00 01请根据以上报文分析出遥信变位的信息报警内容。
启动字符(第1字节,1个字节):68
长度(第2字节,1个字节):1eH=30,指从第3个字节开始(包括第3个字节)的后续报文长度为30个字节控制域(第3-6字节,4个字节):00 00 00 00 报文类型(第7字节,1个字节):01H=1,单点信息,
遥信可变结构限定词(第8字节,1个字节):05=5,最高位为0表
示不连续,表示有5个遥信数据。
传送原因(第9-10字节,2个字节):03 00
站址(第11-12字节,2个字节):33 00=51,站址为51
第1个信息元素地址(第13-15字节,3个字节):01 00 00,0001H 第1个信息元素数据(第16字节,1个字节):01
第2个信息元素地址(第17-19字节,3个字节):05 00 00,0005H 第2个信息元素数据(第20字节,1个字节):01
第3个信息元素地址(第21-23字节,3个字节):08 00 00,0008H 第3个信息元素数据(第24字节,1个字节):00
第4个信息元素地址(第25-27字节,3个字节):0a 00 00,000aH 第4个信息元素数据(第28字节,1个字节):00
第5个信息元素地址(第29-31字节,3个字节):0f 00 00,000fH 第5个信息元素数据(第32字节,1个字节):01
解析后得到5个遥信数据: 1YX由分到合,5YX由分到合,8YX由合到分,10YX由合到分,15YX由分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