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测量放线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第一部分:前言1.本次测量放线工作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和放线工作将在各种环境和地形条件下进行,包括建筑工地、道路、桥梁等场所。
3.所有参与测量放线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本次工作的目标是确保施工现场和设备的安全,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部分: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工作前的准备a.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先检查测量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电池电量、仪器的磁力等是否正常。
b.并将仪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并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c.检查测量现场的安全措施,如障碍物移除、道路封闭等。
d.确保测量人员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防护鞋等。
2.安全操作规程a.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现场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手册。
b.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c.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和测量点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震动和影响。
d.必须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指示进行测量和放线工作,严禁随意操作和改变测量参数。
e.对于不安全或疑似有潜在危险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3.常见危险和预防措施a.高处作业:在进行高处测量和放线时,必须戴上安全帽、安全绳,严禁擅自爬上危险的高处。
b.防护措施: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携带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帽、耳塞等,以防止受到伤害。
c.电气安全: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守电气安全规定,如正确使用绝缘夹具、避免触电等。
d.封闭道路:在需要封闭道路进行测量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施工申请,并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4.紧急情况处理a.对于发生意外或突发情况时,测量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判断危险性,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b.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c.在发生测量仪器故障时,必须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维修或更换。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高程控制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测量时采用通吃进行,避免累计误差。本工程在建筑物的四周中间部位向上引测,引测时对各个施工段进行校核。
4.7.1引测步骤如下:
1)根据±0.00水平线,测出相同起始标高(+1.000)
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标高+1.00m处,作为施工层水平控制。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2、器具准备
50米钢尺、盒尺、墨斗、铅笔、施工线、笤帚、红漆、线坠、经纬仪、水准仪、激光垂准仪等施工工具。
3、 测量放线
1、施工流程
为保证整个建筑物定位的正确,首先对提供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校核。从提供的水准点引3个高程控制点以控制各栋号楼±0.000标高点,高程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
1.1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
3.5正负零以下标高控制以现场引测的高程控制网的标高为依据,用塔尺或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工作,并在槽边四周设置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以此来控制开挖深度和垫层及防水保护层厚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槽底抄平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机械挖土,标高抄至距槽底30cm处,第二次进行人工清槽,将标高抄至设计标高,必须严格控制标高,不能超挖。
4、结构施工测量
4.1首层定位放线:利用楼周边轴线控制桩,架设经纬仪向首层地面施测轴线,配合钢尺确定轴线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中间轴线整尺分出。依轴线放出墙柱边缘、楼梯间边线及控制线。利用钢尺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从每一流水段向上引测,以便于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
4.2窗口门口的测量
窗口模板的位置控制: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将窗口的位置在顶板上弹出,调整窗口边的暗柱位置。保证浇筑完顶板混凝土以后,窗口两侧的暗柱钢筋不位移,影响窗口模板的支设,同时外墙每层墙体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在外墙上将窗口两侧的边线由下之上全部弹出,同时将窗口模板的标高线弹在墙体钢筋上,依据标高线和窗口的控制线支设窗口模板,同时将窗口模板与墙体模板固定在一起,确保不位移。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与窗口模板相同,在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以后,即将门口模板的边线弹出,调整门口两侧的暗柱位移钢筋,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弹出门口位置线,再次调整暗柱钢筋,保证暗柱钢筋位置准确,同时保证门口模板的位置准确。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三、测量器具的选择
名称
型号
精度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GTS-311S
±(2mm+3ppm)
1
测量器具还包括50m钢尺、5m盒尺、水准尺、大锤、斧子、红油漆等。
经纬仪
TDJ2
±2″
2
水准仪
DSZ3
±3mm/km
2
四、场区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给定的总场区坐标控制点,结合现场情况,测设出建筑控制网。控制网桩位要选在稳固、安全的地点,且要加强保护,防止破坏。
控制网本着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其程序一般采用先作整个控制建筑场地的主轴线,然后按各个局部不同精度要求来建立方格网,精度要求:边长1/50000、直线角误差±5″、主轴线交角或直角误差±3″。
轴线点位置应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定,主轴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央,主轴线的定位点不少三个点,纵横轴要相互垂直且纵横轴线的长度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的范围。主轴线中,纵横轴各个端点应布置在场区的边界上便于恢复施工过程中损坏的轴线点,各轴线点应进行标识保护。
六、变形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在主要建筑物上建立变形观测点,并按照相应技术要求、定人、定机、定期进行观测,并及时将观测结果送交技术部门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处理。
七、安全注意事项
参加测量放线的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在基坑内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撤出并向有关人员反映。
在楼层作业时凡遇有盖的洞、孔,在作业完成后应原样盖好。高空作业时,严禁随意向下面乱抛杂物。
交底人:
日期:年月日
接受人:
日期:年月日
1.5.预埋螺栓的测设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范围:工程定位、测量、施工放线。
一、准备工作: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出,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校正,否则不得使用。
二、施工测量1、施工测量说明1)基准点引入:本工程的坐标点引入以及标高引入是由甲方提供测绘单位的“引测高程成果表”.应由甲方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本工程定位.2)施工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07)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场地比较紧张,这对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比较不利,考虑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本工程的整体采用外控法,对主楼部分采用内控法,根据当地城市导线点,对每栋楼设置十字轴线控制网法。
3、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场区整体布设建筑方格网控制,建筑物采用十字轴线控制网控制。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三、高程控制网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3)根据土方开挖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基坑底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联测。
4)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基坑外埋设的水准高程点上的位置。
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沿每栋楼基坑的每边布设1~2个控制点.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标明水准控制点的编号,并在旁侧用油漆注明相对标高。
2、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1)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本工程设置在现场四周围墙上。
技术交底-测量放线

1)依据图纸分格及总包给出的1m标高(±1.000m)基准(此为结构1m线,为建筑线0.95m),采用水准仪在主体结构上测量出幕墙竖龙骨定位线、分格及转角基准线;
2)从各层分格线上画出预埋件十字中心线,以便打凿后置埋件埋孔;
3)测量放线竖龙骨定位线间距最大不超过1.2m;
4)放线过程中墨线不宜过粗,影响放线精度;
技 术 交 底目
交底时间
年月日
交底提要:外墙测量放线交底的机具准备、作业条件、施工工艺以及现场维护和安全。
交底内容:
1、机具准备
水准仪、30m卷尺、5m刚卷尺、电焊机、电钻、30kg重锤、墨斗、铅笔;
2、作业条件
施工测量放线必须在风力不大于四级的情况下进行,放线后定时复核;
4、施工现场维护
放线成果要进行维护,防止因其他因素毁坏放线成果。
5、施工现场安全
作业高度超过1.8m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钩,戴好安全帽,注意上空坠物。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存一份。
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引言测量放线是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步骤,它的正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质量的保证。
本文将就测量放线施工技术进行交底,以期提高工人对测量放线的认识和注意事项,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测量放线的概念及作用测量放线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的位置上用专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将设计所用的各种数据和线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比例放置在工地上的一项技术活动。
测量放线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精确的测量能够保证施工的精度:精确的放线可以确保工程的尺寸、方位、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建造过程中避免错位、误差等错误出现,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2.改善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可以使施工现场有序、规范,准确地控制施工时间和工程进度。
3.为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测量放线的数据可以为后续地形、水文、动力学、环境、材料和结构等信息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为工程设计实现提供必要的信息。
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放线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准备工作包括:1.分析设计图纸:在进行放线之前,需要深入分析设计图纸,将设计要求熟悉掌握,在测量放线中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如在复杂交叉处采用交叉测量等。
2.准备测量仪器: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操作的顺利性,需要对所需的测量仪器进行保养、维修和调整,在使用之前对设备的仪表精度进行检验和校准。
3.组织技术人员:测量放线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在施工前需要组织技术人员集中学习并掌握放线技术。
4.确定放线坐标:放线坐标的确定是后续测量放线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前期设计中明确放线起终点和中桩位置,并确定其坐标值。
5.清理测量现场:为了保证测量放线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测量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岩石、杂草、垃圾等障碍物,同时保留必要的标志,如高程基准点等。
测量放线的方法测量放线的方法有多种,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施工交底记录偏差依总包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进行调校。
2.4.6轴线放线:将复核无误的控制点用激光水平仪进行放线,用铅笔进行取点然后用墨斗线进行弹线。
2.5控制线放线2.5.1现场尺寸复核:将已放好的轴线间的距离进行复核,检查是否与图纸一样。
2.5.2戏剧厅观众厅控制线:3/P轴处、5/N轴处柱中连线;5/N轴处、7/R轴处现场柱面1000mm线;3/P轴处、5/N轴处柱中连线往北偏移8350mm、5650mm。
5/N轴处、7/R轴处现场柱面1000mm线往西偏移18000mm;5/N轴处、7/R轴处现场柱面1000mm线往东偏移7300mm。
二层音乐厅轴线控制线:总包移交C-25轴/C-26轴中垂线往东北偏移5570mm,往西南偏移5570mm为2F控制线。
总包移交J/8轴圆柱中线偏移1510mm控制线,往东南偏移10145mm为2F控制线。
四、影像型三维扫描全站仪的测量作业流程:1)平面网测绘根据总包单位控制轴线测绘出音乐厅十字控制线,进而测绘出横、纵控制线,并相应做好标记及保护。
2)现场3D扫描仪数据采集现场数据采集流程下图所示:布设控制点→测站/后视→设置扫描区域/参数→扫描导出数据3)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如需对物体进行多面测量,必须先布设控制点。
根据现场结构形式,拟布设3D扫描控制点如下:进入测站/后视,IS提供自动照准,自动调焦功能,只需大致对准棱镜,轻轻一点按钮,仪器自动对准棱镜中心,精度更可靠。
可以配合屏幕上的影像功能,轻松进行测量。
4)测站/后视完成后,设置扫描的区域和扫描参数。
机载TopSurv SCAN 软件提供多种设置扫描区域的方法,包括矩形扫描、多边形扫描、环绕、特征面扫描等。
扫描参数也有多种测量方法,如可以通过水平角/垂直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点数3种方法进行扫描。
可以根据目标的形状、精度要求来设置最合适的扫描方法。
5)导出数据模块也充分体现了IS影像三维扫描全站仪的独特性。
施工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第11页共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了方便高程测量,在施工现场布置2个高程控制点,从OQ2675点出发进行高程闭合测量,测量误差应满足±60√n测量规范误差要求。
6、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便于今后使用。
7、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
8、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三、弹线要求及约定
1、平面测量控制线:放线要求弹出外墙边线、轴线1000mm控制线;
2、标高控制线:标高控制线在钢筋绑扎完毕,支设墙体模板前,应该在上一层的钢筋主筋上用大红油漆标出建筑1000mm标高控制线,便于钢筋梁绑扎标高控制和顶板模板支设检查;本工程墙体和顶板支模分开,在墙体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弹出建筑1m标高控制线;
3、测量标识:所有平面坐标控制网均采用Φ25长2020mm的钢筋打入土中,并用500×500mm C15混凝土在钢筋头上部500mm厚(钢筋头底于混凝土2020,且要露出混凝土面)来固定坐标点,防止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被破坏。
上部均刻出十字交叉线,以便查找定位。
楼座内测量控制点则采用大红油漆标成三角形作为标高控制点标识,三角形上平部分为标注的标高控制线。
楼座内的平面控制点则在首层设置-8×20202020板(具体做法见下图),并在其上划出十字交叉线,交叉点作为控制点。
四、控制点保护措施
1、控制点的做法及保护措施:所有平面坐标控制网均采用Φ25长2020mm的钢筋打入土中,并用500×500mm C15混凝土在钢筋头上部500mm厚(钢筋头底于混凝土2020,且要露出混凝土面)来固定坐标点,防止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