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包含全部内容)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点全资料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资料

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第1 页共236 页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第2 页共236 页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最新)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一章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活史以及生命活动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生命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本章包括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器,细胞代谢,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通过膜的运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部分。
根据1BO考纲细目和近几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细胞的化学成分
尽管自然界细胞形态多样,功能各异,但其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主要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类等。
1。
高二生物奥赛辅导材料 素材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第一部分简要归纳一、植物学部分1、高等植物具有世代交替,孢子体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配子(精子和卵)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
2、吃的海带是孢子体,苔藓植物的配子体独立生活(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是孢子体发达。
3、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雌配子体(n),被子植物胚乳是多倍体(多为3n)4、导管只在被子植物体内出现,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体是管胞。
5、筛管只在被子植物内有,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中是筛胞。
6、在种子植物体内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石细胞)是成熟后死去,但具有功能的组织。
7、在种子植物体内的(筛管、筛胞)是成熟后细胞核消失,但仍是生活的细胞。
8、药用冬虫夏草是(子囊菌孢子侵入昆虫幼虫体内,形成菌核)而形成的。
9、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异孢现象的是(卷柏)植物。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系统发育上对(种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0、水绵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
11、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发育,初生韧皮部也是,茎的初生韧皮部也是外始式,但茎的初生木质部是内始式12、花程式13、买麻藤科植物是没有颈卵器的颈卵器植物,茎内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性状14、部分科的典型特征(以前发过的资料)15、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及代表植物二、植物生理学部分1、暗反应也是需要光的,因为有些酶没有光不能产生,如: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是不能产生的。
2、光合作用产生ATP有环式和非环式,非环式通过光系统Ⅱ到光系统Ⅰ,势能下降的过程产生ATP。
环式在光系统Ⅰ用还原辅酶剩余的能量来形成ATP。
3、红降现象也称增益效应和Emerson(爱默生)效应,证明有两个光系统。
4、水总是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移动。
5、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只有在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才大量的出现。
6、固氮酶除了有固氮作用外,还有放氢的作用,可使乙炔变成乙烯。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目录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第三章动物生理第四章植物生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在国际IBO竞赛纲要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对纲要中提及的很多概念都没有涉及到。
因此,有必要根据纲要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
同时也应当注意,还是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不可片面地拔高。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二十多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
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称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称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等。
这些化学元素对生物体都有重要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二十多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糖类1.生物学功能糖类参与细胞组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组成元素及种类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分单糖、寡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其分类中只含有一个多羟基醛或一个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含6个碳原子的己糖,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结构式不同,在化学上叫做同分异构体。
如下图所示:葡萄糖果糖葡萄糖果糖环状结构链状结构核糖(C5H10O5)和脱氧核糖(C5H10O4)都是含有5个碳原子的戊糖,两者都是构成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
结构式如下图所示:核糖脱氧核糖寡糖(低聚糖)是由少数几个(1个以内)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得的糖。
常见的是含有2个单糖单位的双糖,如植物细胞内的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内的乳糖,存在于藻类细菌、真菌和某些昆虫细胞内的海藻糖等。
蔗糖的形成见下图。
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缩聚而成链状大分子,与单糖、双糖不同,一般不溶于水,从而构成贮藏形式的糖,如高等植物细胞内的淀粉,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糖元。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精品全套讲义内部辅导资料

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点全资料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颂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颂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W毒和RNAW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W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的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才K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W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 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 (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完整版)高中生物竞赛辅导-植物生物学

叶原基 原分生组织 芽原基 原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顶端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基本分生组织 原表皮 原分生组织 根冠
初生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两种分类方法的联系:
原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
概念: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失去分裂的能力, 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具有一定形态、执行 特定功能的成熟组织,有时也称为永久组织。
胚乳:薄壁组织构成,储存营养物质。 种皮:厚壁细胞或薄壁细胞,常有色素,保护作用
种孔、种脐、种脊、种阜。
二、种子的类型
有胚乳种子
裸子植物有胚乳种子 少数的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多数的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多数的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 少数的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蓖麻
种脊
种脐 种阜
贮水组织:具贮水大液泡,旱生 植物仙人掌、景天。
2、保护组织
分布:植物各器官的外表面,有表皮和周皮 两种类型。
结构特点:地上部分的表皮细胞外壁厚且角 质化,还有保卫细胞形成的气孔;地下部分的表 皮细胞壁薄、不角质化,但有根毛,适于吸收。 多年生植物的根、茎的表皮因不断加粗而破裂, 于是在破裂的表皮内侧又形成新的次生保护组 织——周皮。
一、种子的构造
胚 :胚是幼小的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胚的各部分都由胚性细胞所组成。苔藓、蕨类、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均具有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胚被包被在种子中。
胚芽:茎端生长点和幼叶(禾本科植物有胚芽鞘) 子叶:在不同类群的植物中数目不同 胚轴:上胚轴和下胚轴 胚根:根端生长点和根冠(禾本科植物有胚根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一章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活史以及生命活动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生命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本章包括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器,细胞代谢,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通过膜的运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部分。
根据1BO考纲细目和近几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第一节细胞的化学成分尽管自然界细胞形态多样,功能各异,但其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主要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类等。
一、糖类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的总称,一般可用Cm(H20)n化学通式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结构相似,故又把糖类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又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还有些糖是构成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糖蛋白的成分,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糖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如果糖类化合物中尚含有非糖物质部分,则称为糖复合物,例如糖蛋白、蛋白多糖、糖脂和脂多糖等。
(一)单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糖,不能被水解为更小的单位。
单糖通常含有3—7个碳原子,分别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天然存在的单糖一般都是D-构型。
单糖分子既可以开链形式存在,也可以环式结构形式存在。
在环式结构中如果第一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第二位碳原子的羟基在环的伺一面,称为α-型;如果羟基是在环的两面,称β-型。
重要的单糖有以下几种:1.丙糖如甘油醛(醛糖)和二羟丙酮(酮糖)。
它们的磷酸酯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重要的中间代谢物。
2.戊糖戊糖中最重要的有核糖(醛糖)、脱氧核糖(醛糖)和核酮糖(酮糖)。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成分,核酮糖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
3.己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都是己糖。
所有己糖的分子式为C6H1206,但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
(二)寡糖由少数几个(2—6个)单糖缩合而成的糖称为寡糖。
最多的寡糖是双糖,如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
1.麦芽糖麦芽糖是由一个α—D-葡萄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α-D-葡萄糖C4上的醇羟基缩合脱去一分子水,通过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
麦芽糖是淀粉的基本单位,淀粉水解即产生麦芽糖,所以麦芽糖通常只存在于淀粉水解的组织,如麦芽中。
2.蔗糖一分子α-D—葡萄糖和一分子β-D-果糖缩合脱水即成蔗糖。
甘蔗、甜菜、胡萝卜以及香蕉、菠萝等水果中都富含蔗糖。
3.乳糖乳糖由一分子β-D-半乳糖和一分子α-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
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
4.纤维二糖纤维二糖是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分子的p-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
(三)多糖自然界数量最大的糖类是多糖。
多糖是由很多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成的分支或不分支的长链分子。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糖原、几丁质和黏多糖等。
1.淀粉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
直链淀粉是α-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链。
支链淀粉分子中除有α—1,4-糖苷键的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的分支。
淀粉与碘有呈色反应,直链淀粉为蓝色,支链淀粉为紫红色。
在稀酸或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淀粉→糊精→麦芽糖→α-D—葡萄糖。
糊精是淀粉水解的最初产物,随着水解,糖分子逐渐变小,它与碘作用分别呈红色、黄色、无色。
这个反应可用于淀粉水解过程的检验。
2.糖原糖原是动物组织中贮存的多糖,又称动物淀粉。
糖原也是α-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但糖原的分支比支链淀粉多。
糖原遇碘作用呈红褐色。
3.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线性的由β-D-葡萄糖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没有分支的同多糖。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4.几丁质(甲壳素) 昆虫和甲壳类外骨骼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是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缩合成的同多糖。
二、脂类脂类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物理性质,就是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丙酮等)。
脂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0,但0元素含量低,C、H元素含量高,彻底氧化后可以放出更多能量。
此外,有的脂类还含有P 和N。
生物体内常见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脂类主要有三酰甘油、磷脂、类固醇、萜类、蜡等。
1.三酰甘油三酰甘油也称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
右边结构式中Rl、R2、凡是脂肪酸的烃基链,构成三酰甘油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上没有双键,如软脂酸、硬脂酸,其熔点高。
不饱和脂肪酸的碳氢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如油酸含1个双键,亚油酸含2个双键,亚麻酸含3个双键,因此熔点较低。
动物脂肪大多富含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为固态,植物油含大量油酸和亚油酸,在室温下为液态。
对于哺乳动物和人,亚油酸和亚麻酸不能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脂肪酸。
2.磷脂磷脂又称甘油磷脂,此类化合物是甘油的第三个羟基被磷酸所酯化,而其他两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
磷脂酸是最简单的磷脂,是其他复杂磷脂的中间产物。
若磷脂酸分子中的H 为胆碱、胆胺、丝氨酸所取代,则分别成为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等。
磷脂分子由于有磷酸及与之相连的含氮化合物,因而是有极性的分子:它的有磷酸一端为极性的头,是亲水的,它的2个脂肪酸链为非极性的尾,是疏水的。
如将磷脂放在水面上,磷脂分子都将以亲水的头和水面相接,而倒立在水面上,成一单分子层。
如将磷脂放入水中,磷脂分子则会形成单分子微团,各分子的极性头位于微团的表面而与水接触,非极性的疏水端则藏在微团中心。
3.类固醇类固醇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环戊烷多氢菲。
最熟知的类固醇是在环戊烷多氢菲上连有一个碳氢链的胆固醇。
胆固醇是动物膜和神经髓鞘的主要成分,与膜的透性有关。
性激素、维生素D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属于类固醇。
4.萜类萜类是由不同数目的异戊二烯连接而成的分子。
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E、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都是萜类。
β-类胡萝卜素裂解就成2个维生素A,维生素A可氧化成视黄醛,对动物感光活动有重要作用。
5.蜡蜡是由高碳脂肪酸和高碳醇或固醇所形成的脂,它存在于皮肤、毛皮、羽毛、树叶、昆虫外骨骼中,起保护作用。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通常占细胞干重的一半以上。
蛋白质主要由C、H、0、N四种元素组成,其中氮的含量在各种蛋白质中比较接近,平均为16%,因此用凯氏(KJelahl)法定氮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受检物质中含蛋白质量为氮含量的6.25倍。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一)氨基酸1.氨基酸的结构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种,各种氨基酸(除脯氨酸)在结构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因而称为α-氨基酸,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链,即R基的不同。
除甘氨酸外,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的,有L-型和D-型之分。
在天然蛋白质中存在的氨基酸都是L-α-氨基酸。
2.氨基酸的分类根据R基团极性不同,氨基酸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9种);极性不带电荷氨基酸(6种);极性带负电荷氨基酸(2种);极性带正电荷氨基酸(3种)。
如表1-1-1所示。
根据成年人的营养需求,20种氨基酸又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足指成年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山食物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另;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精氨酸和组氨酸,在幼儿时期体内合成量满足不了生长需要,需食物补充,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质(1)一般的物理性质α-氨基酸呈无色结晶,在水中溶解度各不相同,易溶于酸、碱,但不溶于有机溶剂、(2)两性解离和等电点α-氨基酸在中性水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主要是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即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一C00-负离子。
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两性离子氨基酸溶解于水时,其正负离子都能解离,但解离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
向氨基酸溶液加酸时,其两性离子的-COO-负离子接受质子,自身成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加入碱时,其两性离子的一NH3+正离子解离放出质子(与一OH-合成水),其自身成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当凋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的一NH3+和一C00-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符号pI表示。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制备各种氨基酸。
(3)紫外吸收光谱各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在远紫外区均有光吸收,而在近紫外光区仅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有吸收能力。
其中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59nm。
利用紫外光法可以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含量。
(4)重要的化学反应氨基酸不但α-氨基、α-羧基能参加反应,而且有的侧链R基团也能参加化学反应,因此可以发生的反应很多。
如:α-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则产生黄色沉淀);α-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在标准条件下测定氮气体积,即可计算出氨基酸的量;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二)蛋白质的结构已确认的蛋白质结构有不同层次,人们为了认识的方便通常将其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及四级结构。
l,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主要通过肽键相互连接。
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氨基与相邻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羧基,通过缩水而成,这样连起来的氨基酸聚合物叫做肽。
多肽链上各个氨基酸由于在相互连接过程中丢失了α-氨基上的H和α-羧基上的OH,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在多肽链的一端氨基酸含有一个未反应的游离氨基(一NH2),称为肽链的氨基末端氨基酸或N末端氨基酸,另一端的氨基酸含有一个尚未反应的游离羧基(一COOH),称为肽链的羧基末端氨基酸或C末端氨基酸。
一般表示多肽时,总是N末端:写在左边,C末端写在右边。
肽链中除肽键外还有二硫键,它是由肽链中相应部位上两个半胱氨酸脱氢连接而成,是肽链内和肽链间的主要桥键。
2,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的有规律的结构或构象。
这种结构是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绕曲等四种。
(1)α-螺旋α-螺旋模型是Pauling和Corey等研究羊毛、马鬃,猪毛、鸟毛等α-角蛋白时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