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教案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8.1-中东(第2课时)教案

8.1-中东(第2课时)教案
第二组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民居的影响
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把床铺放在屋顶上,无防雨之忧愁,且夜间比较凉快。
第三组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交通工具的影响
骆驼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而骆驼特殊的生理结构能够忍耐饥渴。
二、新授:
活动一匮乏的水资源
教师布置任务
1.PPT展示图片、漫画和文字材料。思考:有人说“在中东地区,水比油贵”,对吗?你能说明为什么水比油贵吗?
2.PPT提供中东气候分布图及麦地那的气候资料,找到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特点。
3.PPT展示沙特阿拉伯的位置,分析其地表水资源的特点。思考:沙特阿拉伯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请提出你的建议。(提示: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4.PPT提供中东的水资源和中东人口分布图,说一说中东的河流在利用上有何特点?中东人口与河流的分布有何关系?这种关系及多国共用河水的情况会引发什么问题?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从PPT展示的材料中感受中东水资源的匮乏。
2.根据PPT中提供的中东气候类型图和麦加气候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麦加的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旱。
三、教学反思
中东是世界热点地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有所关注。用最新的图文资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根源的热情。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含情感色彩的地理图文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导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石油资源、淡水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去了解中东的特征,并利用与争端有关的时事资料给予实证。通过对如何解决石油资源危机和淡水资源的匮乏等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资源、能源有限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加深了对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参考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参考教案(第2课时)

《中东》参考教案(第2课时)第二课时资源与文化【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数量、分布、生产等情况。

2.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3.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数量、分布、生产等情况。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东是一个长期的热点地区,这与它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二、新授:(一)丰富的石油资源:课本P46-47页图8.4、8.5。

说明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的宝库?因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比重比较大。

分布的地区?输出地区?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活动题3A航线: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B航线: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C航线: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到达日本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的航线?(与苏伊士运河能通过的轮船吨位有关,只能通行25万吨以下的油轮,因其是人工河道,地狭水浅)因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加上资源紧张,因争夺石油而产生了战争。

如果石油开采完后,这些国家又如何发展呢?请同学为之出谋划策。

展开讨论目前看来本地区多石油,但是缺少什么呢?(提示:从本区的自然条件考虑)(二)匮乏的水资源: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多媒体)中东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通过图8.8分析其特征)、其次是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整体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东教案 第二课时

中东教案 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能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认识中东地区的主要产油国,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3)认识中东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及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了解中东地区多元的文化。

(5)掌握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与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该地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洋、海湾、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通过读中东水资源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因水资源匮乏而产生紧张局势的原因,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领悟民族团结,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教学难点(1)本地区三洲、五海、海洋、海湾、海峡及运河分布情况。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3)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影响。

(4)中东地区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师板书)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板书)二、合作交流,讲授新课(过渡)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一)、匮乏的水资源(板书)1、分析水资源匮乏原因(活动)①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②阅读图8.8,描述其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板书)2、探究水资源匮乏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活动)阅读图8.7完成下列内容:找出本区主要的河流、湖泊和“无流国”(小结)分布不均,多国共用(引申思考)如何不依靠战争,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点拨)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二)、多元的文化(板书)1、多样的宗教信仰(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11,了解本区的人种、分布及宗教信仰。

《中东》优教学案(第2课时)

《中东》优教学案(第2课时)

《中东》优教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读教材P27“中东的石油分布”图及P29“中东石油海上运输路线示意”图,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以及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2.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文化习俗。

学习任务及展自主学习法、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

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二、世界“油库”读下图。

1、地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国家,主要石油生产国有,,,,等国家。

2、本区的石油消费量不大,生产的石油绝大部分销往,,。

三、宗教与文化习俗3、中东的居民主要是种人,除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为人,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组成的国家,称为国家。

4、中东是,,教的发源地,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教。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教材第29页图7---2—5说说中东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路线。

【达标检测】1.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东南亚B.欧洲西部C.中东地区D.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产区,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A.亚丁湾沿岸B.波斯湾沿岸C.黑海沿岸D.红海沿岸3.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C.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D.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4.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世界最著名的石油输出地区为,它的石油主要输往、、等地区和国家。

【拓展阅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市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犹地亚山的四座山丘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距今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

四周群山环抱,面积158平方千米,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

8.1中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8.1中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分析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地理分析技能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难点:
1.宗教矛盾的复杂性和根源。
2.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及全球的影响。
3.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冲突原因。
解决办法:
1.通过地图、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宗教矛盾的复杂性和根源。
3.利用数据和事实,阐述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及全球的影响,以增强学生的认识。
-句: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对全球经济和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石油价格波动和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板书设计: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
-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连接亚洲、非洲、欧洲
-十字路口、交通枢纽
2.宗教矛盾和冲突
-伊斯兰教、基督教
-宗教教派、圣地争夺
3.石油资源及其影响
-石油资源丰富
-影响全球经济、政治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中东地区的知识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中东地区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中东地区为例,分析其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针对中东问题,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东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合作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教案:《中东》(第2课时)

初中地理教案:《中东》(第2课时)

《中东》精品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了解中东文化的多元性。

总结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三和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和文化特性,树立节约用水和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三:匮乏的水资源。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四:多元的文化。

【教学难点】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当地的文化多元性。

【教学方法】读较分析、资料归纳、讨论、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和二?(“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另外两个原因。

二、新课学习(三)匮乏的水资源1.自然原因(1)气候活动:读图,找出中东的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活动:读图,以麦地那为例,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

(全年炎热干燥)中东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①气候干燥。

(2)河流描绘出中东地区的主要河流。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约旦河、尼罗河)中东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②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2.社会原因(1)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使本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2)河流、湖泊水分配不均巴勒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水资源。

以色列、黎巴嫩:利塔尼河水。

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幼发拉底河水。

约旦、以色列:约旦河水。

叙利亚、以色列:太巴列湖水。

总结: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三:匮乏的水资源。

3.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对策活动:沙特阿拉伯是中东面积最大的国家。

概括沙特阿拉伯地表水资源特点。

(沙特阿拉伯境内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淡水资源极度缺乏。

中东第二课时教案

中东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教学重点1.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2.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配。

教学难点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的原因除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等。

今天我们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学习新课读课本53页图8.5“1999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提出问题:①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多少?②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学生回答:①中东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

②因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比重较大。

老师小结:从储量、产量和输出比重可以看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读课本53页图8.6“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提出问题:①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②中东石油主要运往哪些国家和地区?学生回答: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中东石油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读53页图8.6分别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并派各组代表回答。

学生回答:航线A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

;航线B经过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航线C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大西洋到达日本。

提出问题: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学生齐答:航线A比航线B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能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认识中东地区的主要产油国,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3)认识中东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及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了解中东地区多元的文化。

(5)掌握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与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该地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洋、海湾、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通过读中东水资源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因水资源匮乏而产生紧张局势的原因,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领悟民族团结,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教学难点
(1)本地区三洲、五海、海洋、海湾、海峡及运河分布情况。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3)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影响。

(4)中东地区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师板书)
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板书)
二、合作交流,讲授新课
(过渡)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一)、匮乏的水资源(板书)
1、分析水资源匮乏原因
(活动)①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②阅读图8.8,描述其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板书)
2、探究水资源匮乏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活动)阅读图8.7完成下列内容:找出本区主要的河流、湖泊和“无流国”
(小结)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引申思考)如何不依靠战争,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点拨)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二)、多元的文化(板书)
1、多样的宗教信仰
(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11,了解本区的人种、分布及宗教信仰。

(点拨)阿拉伯人──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
犹太人──以色列,犹太教
波斯人──伊朗,伊斯兰教
(板书)以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活动)阅读49页中的课文“多元的文化”和图8.10,了解本区的宗教状况。

(小结)三种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
两个圣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麦加(伊斯兰教)
(活动)阅读教材50页中的材料,了解圣城“耶路撒冷”。

(提问)各民族为什么互相争夺“耶路撒冷”?
2、探究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让学生读图8.13中东人们的生活片断,并讨论材料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点拨)①衣着当地气温高,太阳辐身强。

白色服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热较少。

②交通因气候干燥,沙漠广布,而骆驼耐旱;
③居住因炎热少雨,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无防风雨之忧,且夜间较凉爽
(三)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汇报)
2、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学生作答)
(1)、中东地区的水资源,气候,河流,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地区。

中东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2)应对水资源缺乏采取的对策:淡化海水、发展节水农业等等。

(3)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种人,大多数居民使用语,中东是教、教以及教的发源地,目前大多信奉教。

少数居民信奉基督教,犹太教。

(4)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教都看作圣城。

沙特阿拉伯的,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板书设计:
长期的热点地区——中东
原因一: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
原因二:世界石油宝库(为石油而战)
原因三:匮乏的水资源(为水而战)
原因四:多元的文化(宗教纷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