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二节 中东 第二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参考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参考教案(第2课时)

《中东》参考教案(第2课时)第二课时资源与文化【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数量、分布、生产等情况。

2.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3.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数量、分布、生产等情况。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东是一个长期的热点地区,这与它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二、新授:(一)丰富的石油资源:课本P46-47页图8.4、8.5。

说明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的宝库?因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比重比较大。

分布的地区?输出地区?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活动题3A航线: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B航线: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C航线: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到达日本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的航线?(与苏伊士运河能通过的轮船吨位有关,只能通行25万吨以下的油轮,因其是人工河道,地狭水浅)因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加上资源紧张,因争夺石油而产生了战争。

如果石油开采完后,这些国家又如何发展呢?请同学为之出谋划策。

展开讨论目前看来本地区多石油,但是缺少什么呢?(提示:从本区的自然条件考虑)(二)匮乏的水资源: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多媒体)中东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通过图8.8分析其特征)、其次是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整体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中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2.运用资料及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具体状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区干旱的地理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看待和使用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1.中东地区匮乏的水资源2.中东地区各地的文化差异。

3.难点正确看待和使用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承转)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板书)三、匮乏的水资源(活动)①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师:那么,为何中东地区水资源如此匮乏呢?现在请大家参看大屏幕的世界气候类型图,展示幻灯片第6页,小组讨论并完成教材49页的活动第一题和第二题。

找出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板书匮乏的水资源教师下去巡视,参与讨论。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个小组讨论和完成活动的情况,(展示幻灯片第6页)型图,对于教材49页的活动第一题,找同学说一下,你们小组有什么结论?根据世界气候类②阅读图8.,描述其特点:生:热带沙漠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

师:大家完成的都非常好,通过刚才我们各小组的讨论,大家已经得出了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大家一起说是什么?生(齐说):热带沙漠气候。

(此处展示幻灯片第8页)师:非常好,其实中东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都较为干燥,其中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更是终年少雨。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中东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一些国家,成为了“无流国”。

那么这些无流国应该如何解决他们的水资源问题呢?下面请大家一起看教材49页的活动第三题,请大家自主完成(探究)水资源的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并出示各国人民因干旱而等着接水的幻灯片,及河湖和金字塔的幻灯片。

生答:畜牧业、灌溉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师:非常好,其实中东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都较为干燥,其中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更是终年少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 中东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 中东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中煤新集二矿综掘三

班组基本情况1
班组建设工作开展情况2
班组建设创新做法3
班组建设管理取得的效果4
班组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疑惑5.班组基本情1.
班组基本情况区队由4个班组组成,3个生产班和1个机电检修班,其班组名称分别为亮剑班、狼牙班、飞虎班、尖刀班,每个班组由10~12名员工组成。

在保留原有班组长的基础上,每班每个班组设立1名轮值班长、1名安全学习委员和1名活力和谐委员,全体成员按一定周期进行轮流任职,并赋予班组管理职责和权利。


班组建设组织机构
组(杨红进副组副组副组(陈德进(时力(郭辉跟班队跟班队跟班
队跟班队班班班班长(李粹富)(杨会科)(张仁如)(杨兵)(张加传)(刘辉)(李金球)(马锐).
班组安全管理机构职责组长:队长是本队新班组建设工作开展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属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
面责任。

副组长:积极配合队长工作,支持新班组建设工作开展,发现隐患及时安排当班人员处。

理,并及时反馈工作完成情况成
员:积极配合组长、副组长做好新班组建设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井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并合理安排井下工作开展。


亮剑班争创佳绩口号:齐心协力
狼牙班劈波斩浪口号:扬帆起航
飞虎班雷霆万钧口号:龙腾虎跃
尖刀班所向披靡口号:勇夺三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东》教案(第2课时)

《中东》教案(第2课时)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第八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二战后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围绕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逐一展开。

本节课主要讲重要位置和石油资源两个原因。

通过本节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日本、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本次教学活动还是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课堂内容为“动荡的中东”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归纳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问题的因素。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

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线路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根据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中东的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分布及输出线路。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百度图片】中东风光及中东战争的视频。

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不光考虑到优美风光会给学生优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这与战争给中东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破情感目标。

活动1【讲授】讲授新课(板书)一、三洲五海之地中东的范围 (提问)同学们,谁知道“中东”的由来? (点拨)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活动)①阅读教材中的图8.3和图8.4,找出本区的主要国家和城市。

②让学生阅读图6.5和图8.3,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

(强调)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板书)2.重要的地理位置 (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3,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完成下列框图。

(小结)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点拨)里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苏伊士运河”,提问: 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点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土耳其海峡”,提问: 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点拨)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探究)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1 中东 第二课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1 中东  第二课时
地中海沿岸外, 都分布着热带沙 漠气候。
中东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5°C,高温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少雨。
<30mm,少雨
自然原因:①中东气候干旱。
中东河流特点
河流特点:
1、河流数量少,水量小

2、地区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3、无流国众多,沙漠广布
自然原因:②地表河流稀少。 ③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用水需求增长 社会原因:④人口经济的增长加剧用水紧张。
影响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影响生活和经济发展
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上游地区筑坝拦水 激化矛盾,引发冲突
对策
沙特阿拉伯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开源: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 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种植低耗水作物
技能要点
01 了解中东的宗教、民族、多元文化。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贝鲁特
6.下列关于中东人文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东地区的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B. 麦加最多的宗教建筑是教堂 C. 中东地区的国家大部分是阿拉伯国家 D.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城
02 运用有关资料说明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中东人种
白色人种
中东民族分布
阿拉伯民族
分布:中东多 数国家和地区 的居民。这些 国家叫阿拉伯 国家。
波斯民族
分布:主要分 布在伊朗,小 部分散居在阿 富汗和伊拉克 等国。
土耳其民族
分布:主要分 布在土耳其, 部分分布在德 国、法国。
犹太民族
马六甲 海峡
南 海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中东地区为例,分析其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针对中东问题,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东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合作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中东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中东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4.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配。

教学难点1.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有关战局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今天老师就选了一些,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说出其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播放课件中收集的有关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战局的新闻报道)总结:看来这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的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叫它什么地区吗?中东为什么一直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中东,走进中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教学设计
前面我们已经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两方面分析了中东为什么成为长期热点地区。

今天我们再从另外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中东成为焦点地区的原因。

匮乏的水资源
我们先来看一则联合国的统计资料。

资料中,缺水的国家中有哪些是中东国家呢?
20个国家,有10个国家是中东地区的国家。

充分显示中东地区缺水严重,那么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作为调查员分析一下,中东地区水资源状况,大家按照调查表的程序,分组一起讨论一下。

我们一会找小组代表谈谈你们组的调查结果。

1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图册p23),找出中东有哪些气候类型,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以及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你怎么知道是热带沙漠的呢?依据是什么(地图册p23)
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亚热带,就高温少雨嘛?依据是什么?课本49页8.9图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读图(横坐标表示12个月;纵坐标表示气温和降水;红点表示对应月的气温,蓝柱表示各月的降水量)
2中东主要河流湖泊有哪些?哪些国家地面没有河流?(课本p48图8.7及地图册23页)中东河流分布特点?
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利塔尼河水、约旦河、太巴列湖
水。

河流稀少,水量较小,河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河流流经多个国家)。

那些国家因地面没有河流的国家叫做无流国。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
3为什么说中东地区为水而战?
水资源匮乏,那么为什么水资源匮乏呀?
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
河流稀少,且分布不均(有的国家有水,有的没有,那必然没水的必然要抢有水的),
多国共用,(若上游国家拦截了下游的水),所以水成了中东最稀缺的资源,从而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世界上最早争夺水资源的战争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位于今天伊拉克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为了争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相互宣战。

当代,中东由水资源引发的冲突也非常多。

4中东地区一直在为水而战,那么有没有握手言和的机会?
要握手言和是不是要有和平解决方法呢?
若让你作为调解员,你会提出有效地建议呢?
开源:海水淡化节源:发展节水农业(喷灌和滴灌)
富水国与无流国进行水资源的调配。

(购买)
现在我们一起捋一捋水资源这一块知识点。

文化差异
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中东的文化差异。

我们先来看看中东地区都有哪些种族。

请同学阅读地图册P24页,回答老师这个问题。

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土耳其人。

不同的种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我们通过地图册具体看看中东宗教分布。

阿拉伯人——中东多数国家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以色列犹太教
波斯人——伊朗伊斯兰教
说到阿拉伯人,让我想到了阿拉伯国家这个概念,那么中东地区是不是都阿拉伯国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拉伯国家”这个概念,再来判断中东地区是不是都是阿拉伯国家?
中东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样的国家被成为“阿拉伯国家”
土耳其、以色列、伊朗、格鲁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是非阿拉伯国家。

虽然不同的种族信仰不同的宗教,但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由于各种原因都把耶路撒冷当做他们的圣城。

那么阿拉伯国家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A当地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白色服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热较少。

B因气候干燥,沙漠广布,而骆驼比较耐旱.
(1)驼峰里贮存着脂肪
(2)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
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3)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
(4)骆驼有双重眼睑(jiǎn)和浓密的长睫(jié)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
(5)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
(6)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
我们一起来做个课堂小练习检验一下今天所学内容。

好,现在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