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题(2)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 (2)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A.社会性B.历史性C.系统性D.实践性4.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A.必要准备B.外在表现C.一种特殊状态D.一种必然结果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A.客观性B.无限性C.方向性D.一维性6.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8.“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普遍性第 1 页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4.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1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19.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2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A.阶级性B.继承性第 2 页2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维护社会安定的机关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机关C.阶级压迫的机关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22.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它们是()A.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划分法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法C.进步社会和落后社会划分法D.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24.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26.从本质上看,科学是()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29.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第 3 页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30.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A.从现实的人出发B.从抽象的人出发C.从经济的人出发D.从政治的人出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A)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A)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哲学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7.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这是对运动的(C)A、唯心主义理解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D)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B、集体智慧的调动C、解放思想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1.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C)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历史唯心主义1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种(C)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1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A、人可以改变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C、人可以消灭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D)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15.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C)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1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C)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1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D)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9.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吉林省通化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二)

吉林省通化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二)一、单选题(2分×20=20分)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2.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6.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7.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D、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8.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A、最高标准B、唯一标准C、必要标准D、价值标准9.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

它包括()A、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B、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C、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D、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

人生意义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道路B、两种不同的状态C、两种不同的方式D、两种不同的结果二、多选题(5分×6=30分)1.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3.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4.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A、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C、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D、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E、科学技术把生产力各要素组合成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明显加强5.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A、人之初,性本善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E、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6.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三、简答题(30分)1.简述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及答案(二)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及答案(二)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及答案(二)20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20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203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04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是( )。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205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一双皮鞋可以交换到:( )。

C、8件上衣206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 )。

C、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0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208以下关于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D、统治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209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D、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2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 )。

B、社会生产关系21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12“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是一种( )。

D、形而上学观点2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214能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的是( )。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2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16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三章)一、单选题1.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2.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这些挖甘草的人们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C.事物的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6.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快捷的全球信息,但互联网本身还不完善,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一些病毒数据,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邪教组织、贩毒集团、黑社会势力也在利用这一新的传媒手段进行新的犯罪活动。

这表明A. 新事物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C.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消极和积极的对立统一D. 矛盾的双方的转化总是在无条件地进行着,否则就不会有物质运动的绝对性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8.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答案)B 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 (答案)A 3.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答案)D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B 5.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C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答案)B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答案)B 8.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9.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答案)B 10.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 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的 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 (答案)A 11.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A.自然界的产物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C.自在之物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答案)D 12.“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多元论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13.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北交14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答案

北交14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答案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正确答案:C
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B
3.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 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日益增长
B. 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C. 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D. 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D
4.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
A. 物质利益关系
B. 血缘亲情关系
C. 道德关系
D. 友情关序
正确答案:A
5.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D
6. 一切哲学都是
A. 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4】题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a.概念、判断、推理b.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c.客体、主体、客体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正确答案:d第【105】题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来看,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

a.人类的需要b.人类的创造力c.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发展d.人类的正确认识路线正确答案:c第【106】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第【107】题社会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正确答案:a第【108】题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正确答案:c第【109】题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觉悟及其积极性正确答案:c第【110】题阶级划分()。

a.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的惟一根据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 c.最根本的是根据取得社会财富的不同方式d.主要是根据在社会劳动组织所起作用不同正确答案:b第【111】题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社会基本矛盾c.人民群众d.统治阶级正确答案:a第【112】题社会革命()。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正确答案:d第【113】题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d第【114】题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以()。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为动力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为动力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动力正确答案:a第【115】题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正确答案:d第【116】题技术社会形态是()。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正确答案:a第【117】题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正确答案:c第【118】题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

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正确答案:d第【119】题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正确答案:a第【120】题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质在于坚信()。

a.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b.群众自己解放自己c.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d.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正确答案:b第【121】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

a.唯物史观b.英雄史观c.二元论历史观d.不可知论的观点正确答案:b第【122】题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c.精神原因引起的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正确答案:b第【123】题生产力是人们()。

a.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b.征服自然的能力c.掌握知识的能力d.解决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答案:b第【124】题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

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 b.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正确答案:d第【125】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d.内容决定形式正确答案:d第【126】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d.内容决定形式正确答案:d第【127】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正确答案:b第【128】题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b.发展生产力c.搞好阶级斗争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成分正确答案:b第【129】题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d.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第【130】题对科学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b.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正确答案:a第【131】题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是()。

a.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b.能影响周围环境的改变c.人有语言d.人能在人脑支配下进行活动正确答案:a第【132】题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是()。

a.气候的变化b.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c.类人猿是高等动物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正确答案:b第【133】题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一般民主”的唯心史观基础是()。

a.天赋人权论b.抽象人性论 c.社会契约论d.三权分立论正确答案:b第【134】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按劳分配制度b.劳动者的互助合作关系 c.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d.生产资料公有制正确答案:d 第【135】题政体是指()。

a.政权的组织形式b.国家的政治性质c.国家的经济体制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正确答案:a第【136】题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根据主要是()。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b.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情况c.社会的阶级关系d.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确答案:a第【137】题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

a.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决定力量b.人类的精神力量c.杰出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d.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正确答案:a第【138】题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正确答案:a第【139】题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经济基础b.生产方式c.科学文化d.精神文明正确答案:b第【140】题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c.抽象思维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正确答案:d第【141】题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决定于()。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c.它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正确答案:a第【142】题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据是()。

a.政权的组织形式b.是否存在着民主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正确答案:c第【143】题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a.人的直立行走b.语言和思维c.气候变化d.生产劳动正确答案:d第【144】题社会存在()。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正确答案:b第【145】题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正确答案:d第【146】题享乐主义是()。

a.现代社会高消费的价值观b.剥削阶级腐朽、颓废的价值观c.把生命置于首要地位的价值观d.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正确答案:b第【147】题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根据他()。

a.对社会的贡献 b.能力大小c.社会地位的高低d.拥有的金钱财富正确答案:a第【148】题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正确答案:a第【149】题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

a.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b.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 c.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正确答案:b第【150】题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

a.泛指人的自由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获得了自由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正确答案:d第【151】题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

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 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d. 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正确答案:d第【152】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句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c. 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nextpage]第【153】题“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正确答案:b第【154】题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b. 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c. 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d. 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正确答案:d第【155】题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 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正确答案:d第【156】题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