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推荐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10-17年成果案例 - 1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大型钢铁企业境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风险管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
2005年以来,武钢先后重组鄂钢、柳钢、昆钢股份,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2009年武钢销售收入达1350亿元。
武钢历经了三次创业发展。
第一次创业,标志是1958年9月13日,武钢正式建成投产,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都诞生,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格局。
第二次创业,标志是“一米七”工程建成投产,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成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先河,拉开了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序幕,并由此带动了中国机械、电子、自动化等行业领域向现代化发展。
2005年起,武钢开始了第三次创业,积极探索中国钢铁工业由内陆向沿海、境外布局的新模式,其标志是提出并实施了中西南发展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在做精做优武钢本部的同时,由内地向沿海、境外发展。
一、大型钢铁企业境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风险管理背景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资源储备和资源保证程度偏低、资源品质较差且日渐枯竭,直接威胁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特别是国内铁矿石的需求与供给间矛盾日益加剧,过度依赖国外铁矿石资源已经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产能的急剧扩张,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44%上升到了2009年的62%。
铁矿石资源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行业垄断导致中国钢铁业近六年损失高达7000亿人民币。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主动参与国际化分工、增强钢铁行业资源控制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举措。
武钢在“十一五”末铁矿石资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80%,“十二五”期间预计将超过90%。
铁矿石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武钢第三次创业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全方位创新管理——中国企业实施创新的可行途径

全方位创新管理———中国企业实施创新的可行途径胡晓敏 姚余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教师;北京,100012) 在今天的商业竞争中,没有什么比创新更显得重要。
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快速、持续创新并且传遍整个组织的能力,越来越被认为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和新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中国企业同样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对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如何创新尚未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毫无疑问,无论在哪个领域公司都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即不断增长的顾客需要与日益贫乏的企业资源之间的矛盾。
要想在短期内优化组织的运作并在长远的时间里取得成功,关键是创新。
创新将使你能够用较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而创新开始的时间就是现在!一、如何创新全方位创新管理对创新的定义是:对能够创造财富的新想法的贯彻执行。
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新想法的执行,二是能够创造财富。
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创新呢?我们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推动创新的产生。
1.建立创新文化的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包容、决心、勇气、正直和冷静五个方面来描述创新文化的价值观。
首先组织要营造一个相互包容、积极沟通的创新文化氛围,寻求和接受来自他人的想法,允许犯错误,不吹毛求疵;其次领导者应有创新的决心,创新的决心越大,越能在创新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再次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在遇到困难和不确定性时仍然保持自信,坚定,无畏的精神状态;接着是正直,意义深远的正直是遵守约定,言出必行,非常信任对生活的承诺,并且调动自身的一切遵守那份承诺,可以说创新来自于经历和分享你所做的每件事带来的深刻的正直;最后我们要保持平静,当我们的思想和身体平静时,我们能够触及到其他状态下无法达到的认知水平———直觉,而直觉是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创新文化的价值观一旦建立,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创造稳定性,指导员工每天做无数个小创新并发展成为竞争优势。
立专门的内容管理机构,尤其是专门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管理部门。
第七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案例)名单发布

Specials 特稿
Report 报道3月26日,“2021(第七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案例)”通过线上举行的国企管理智库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京发布。
173项具有新时代特色、可复制、可推广、高质量的课题成果进入最终名单,入选《国企管理创新年度成果报告(2021-2022)》
本届成果(案例)推荐、申报、审定工作得到了各级国资国企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央企业、地方国企、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
通过很多
企业集团和省市国资委、行业协会层层发动、逐级筛选推荐,初步统计,共有4300多项成果(案例)参与了本次活动。
经审定专家组初审,并于2021年6月5日-6日、8月28日-29日、9月11日-12日分三次组织专家现场论证答辩,通过复审答辩的成果(案例)共314项。
经逐项逐篇查实、复核、调研,并结合公示、投票等公众评价结果,最终通过审定的成果(案例)为173
项。
全流程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表示,组织国企管理创新成果(案例)审定发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寻找、树立新时代国企管理样本,形成一批具有新时代特色,可复制、可推广、高质量的课题成果,通过示范效应推动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案例支撑。
第七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案例)名单发布
Report 报道Specials 特稿。
国有企业 书籍

国有企业书籍
1. 《国企改革新探索》:这本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国有企业治理与管理创新》:本书主要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有关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3.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成就和问题,对未来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4. 《国企兴衰启示录》:通过对一些典型国有企业的兴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国有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5.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着重探讨了国有企业在战略规划、实施和评估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帮助国有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6. 《国企改革的逻辑与路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和可行路径,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7.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针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8.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务与案例》:介绍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运作模式和管理要点,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
这些书籍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治理、管理、党建等多个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然,具体选择哪些书籍还需要根据你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
如果你对某个特定领域或问题有更具体的关注,我可以为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推荐。
企业管理创新10大趋势

企业管理创新10大趋势(来源:《经理人》文 / 陈之然)《经理人》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发现,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正呈现10大趋势。
经营管理创新1、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整合管理活动。
目前中国企业正从各部门体系的小利益范围中摆脱出来,管理活动前向、后向延伸与整合,提升组织和业务的整体性。
这种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延伸与整合发展所呈现的趋势是:朝着集中计划与分散执行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即基于事件反应时间、集成高新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精简供应链组织,使得供应链更为紧凑和简约;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终端消费品市场以零售商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等。
2、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让管理简单化、柔性化。
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强调企业组织为流程而定,突破部门职能分工界限,按照企业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把全部业务流程当作整体,将有关部门管理职能进行集成和组合,强调全流程绩效表现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绩效,实现全过程、连续性的管理和服务。
这种管理方式弱化中间主管层次的领导作用,缩短过长的管理路线,建立管理中心下移的体制;实行业务流程的“顺序服从”关系,讲求的是流程上下环节的服从,流程内的成员互相合作和配合,流程各环节从对上级负责转换为追求下一流程环节的满意,组织单元之间的绝大多数工作衔接将按照确定的顺序及规则进行,不需要一个专门的控制、协调机构;注重流程过程时间的短和快,对流程内的各项活动进行合理、优化的定义和筛选,增强增值性活动设置,消除流程瓶颈。
3、企业文化管理走向量化。
企业竞争的硬性成本基本趋同,关键的影响因素变成了软成本,即企业文化成本—员工的情绪、投入、敬业精神、忠诚度等。
但企业文化对企业究竟能影响到什么程度?企业文化怎样才能帮助企业把资源激活?近年,企业文化管理开始从定性走向定量,但不是片面数据化,而是具体化和精细化。
一方面,对企业的文化管理所表现出来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量化,包括定序、定比、定量、定距等。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

第十三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共6页)
成果名称:
申报企业(全称):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主办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承办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一千字以的简明介绍,成果主报告请另附。
注:1、应另附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证明复印件。
2、在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和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等类型中选填。
3、选择大企业或中小企业填报。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照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
4、须写明推荐成果的排序和建议等级。
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注:“累计效益额”(序号2),指从成果实施第一年起到填报成果推荐报告书的前一年为止累计的效益;“平均年度效益额”(序号3),指累计各年度的经济效益额除以累计年度数而得出的平均一个年度的成果效益;“效益贡献率”(序号4),指成果年度效益额与企业同年度利润总额之比值,即成果效益额占企业利润之比重;“投入产出率”(序号5),指成果投入的实施费用与成果产出效益额的比值,即每投入百元实施费用获取的效益。
申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注:“净资产收益率”(序号3)为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总资产报酬率”(序号4)为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序号6)为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此外,非工业企业也可按本行业通行的主要指标抄报。
中小企业创新成功案例

中小企业创新成功案例一、神州数码:从硬件销售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成立于1999年,最初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硬件销售的公司。
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神州数码意识到必须转变自己的业务模式才能保持竞争力。
于是,他们开始积极投资于研发和创新,并将重心转向云计算服务领域。
通过推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神州数码成功地从一家硬件销售商转变为一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他们利用云计算技术,为客户提供弹性计算、数据存储和安全服务等。
这一创新帮助他们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并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二、拼多多:以社交电商模式打破市场垄断拼多多是一家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团购”的形式打破传统电商市场的垄断。
拼多多通过利用社交网络的力量,让用户通过邀请好友参与团购,以获得更低的价格。
这种模式不仅帮助消费者节省了开支,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拼多多的创新模式迅速引起了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使其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电商平台之一。
通过与供应商直接合作,拼多多能够提供更低廉的商品,并通过社交分享扩大用户规模。
这一创新模式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并加速了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接受程度。
三、微信支付:移动支付的领军者微信支付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现支付功能。
微信支付的成功在于它基于现有的社交平台微信,将支付功能与社交网络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体验。
微信支付的创新在于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支付方式,使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在手机上输入金额进行支付。
这一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减少了现金和信用卡的使用,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微信支付的成功也促进了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
四、小米科技:以互联网思维创造智能硬件小米科技是一家中国的科技公司,以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闻名。
小米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硬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他们通过与用户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获取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产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全国电力行业企的业管理创新成果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领域之一。
电力企业作为行业的主体,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以及能源安全等多重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全国电力行业企业在自身管理和技术创新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企业管理创新1.流程优化电力企业的业务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电网运行、发电、电力销售等。
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许多企业进行了流程优化。
例如,国家电网公司将“放管服”改革贯彻到电力市场流程中,实现企业规范运作和服务智能化,从而提升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2.知识管理电力企业涉及到的技术和业务知识庞杂且复杂,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成为了很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通过知识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可以加速公司知识资产的积累和利用,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3.精益管理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不断提高效益,许多电力企业采用精益管理方法,优化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
比如,华能集团推进“5S”管理,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广东电网公司推行“精益运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创新成果1.智能电网随着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逐渐进入到智能电网的时代。
智能电网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对能源生产、运输、管理和消费的智能化控制和运营管理。
例如,浙江省电力公司推进“数字浙江”,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治理和运维,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还对环境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许多电力企业积极推广光伏发电技术,实现电网的绿色能源化。
例如,华电集团在新疆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光伏电站,同时将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到智能交通领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清洁能源。
3.储能技术电力储能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能源,如风力、太阳能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平衡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On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KnowledgeEconomy EraBy Zeng Qingxue摘要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惟有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管理创新更是中国企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都不重视管理创新。
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同时又给中国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管理的要求。
本文试图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探索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有效途径。
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说明了研究的范围和方法,并概括了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有关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分类,管理创新的背景和原则,并介绍和分析了一个新的管理创新的理论,即管理九段论。
第二章重点论述了知识与知识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企业生产和企业形态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主旋律——知识管理,着重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主要特征及中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战略模式,并就中国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最后一章是文章的重点。
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提出了建议;最后三节分别对最能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要求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中国企业的管理观念创新、管理理论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
[关键词]:管理创新中国企业知识经济知识管理AbstractInnovation is man’s eternal theme, only innovation can make mor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a much more important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enterprise,but China enterprise has not put much attention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ever before. Now,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level has a long distance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n world. Human being will step into Knowledge Economy Era in a short time, which will bring China enterprise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more challenges. Hence, China enterprise must proc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do its best to heighten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o as to associate with the need of Knowledge Econom y Era to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e dissertation has an attempt to search after the theories and effective ways of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rough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sis.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five parts.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the objective, the significance, the scope and the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are outlined, and presents the dissertation’s framework and primary contents. Chapter on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background,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presents and analyzes a new theory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which is the theory of management nine phases.Chapter two discusses with emphasis on related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Economy, and makes some analysis on influences of Knowledge Economy to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form of exiting.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the main tune of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Economy Era, which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It makes stress on analysis of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y pattern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to China enterprise’s implement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last chap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dissertation. At first, it makes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en, it makes careful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hina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how to progr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China enterprise. The third,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discuss separately ideal innovation, theory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of China enterprise, which can mostly embody the need for management innovation Knowledge Economy era to China enterprise.[Key Words]: Management Innovation, China Enterprise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Management目录摘要 (2)ABSTRACT (3)导论 (5)第一章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8)第一节管理创新的含义与分类 (8)第二节企业管理创新的背景 (12)第三节管理创新的原则与主体 (15)第四节管理九段论与企业管理创新 (17)第二章知识经济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21)第一节知识的含义与知识的演进 (22)第二节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5)第三节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29)第三章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革命——知识管理 (36)第一节历史上的技术革命与管理革命 (36)第二节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39)第三节知识管理实施的战略模式 (41)第四章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43)第一节中国企业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4)第二节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 (50)第三节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的观念创新 (52)第四节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创新 (53)第五节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 (60)结语 (62)主要参考文献 (63)后记 (65)导论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创新是现代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增长的基本驱动力。
在现代国际竞争中,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也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泉源。
当今世界,在数字化信息革命和日益翻新的科技推动下,正在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即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资本,决定了“对创新精神的爱护和激励”。
江泽民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开会期间,会见部分院士时强调: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人民日报,1998.6.2)。
江泽民主席又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民日报,1998.11.25)。
人类将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管理也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要素,企业的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侧重点、管理范围,乃至管理方法都将要求有新的变化。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次重大的管理变革,它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复杂多变、充满激烈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