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专毕业生士兵文化科目统一考试【大学语文】大纲:《郑伯克段于鄢》(1)
专升本语文试卷(5)重点解析

一、选择题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
《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语录体2、见13、《张中丞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贺兰进明。
见课本P68《<张中丞传>后叙》赏析《〈张中丞传〉后叙》作于唐宪法宗元和二年(807),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二)一、选择题:第1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荷锄(者)有菜色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B.国家建者(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答案:C第2题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A.契诃夫B.泰戈尔C.屠格涅夫D.伏尔泰答案:A第3题下列诗句出自闻一多的《发现》的是()A.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B.啊,我年青的女郎!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答案:A第4题“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B.《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答案:A第5题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A.对理想的追求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故居的留恋答案:B第6题《氓》是一首()A.寓言诗B.叙事诗C.哲理诗D.抒情诗答案:B第7题《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A.叙述和抒情B.议论C.叙述和议论D.叙述答案:C第8题《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答案:A第9题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着名的是()A.《抗战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蚀三部曲》答案:C第10题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译文:赵襄子围攻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被列为首功。
2020年大专毕业生士兵考学士兵专升本最后一卷语文

2020年大专毕业生士兵专升本最后一卷语文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A.骚体赋B.大赋C.抒情小赋D.文赋2.《谈时间》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比较论证C.归纳论证D.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归纳论证3.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浓、回味永、意境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节奏、韵味、意境4.鲁迅著名的杂文集有()A.《坟》B.《彷徨》C.《故事新编》D.《呐喊》5.《山居秋暝》是一首()A.山水诗B.爱情诗C.政治诗D.田园诗6.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欲扬先抑B.侧面烘托C.托物抒情D.对比反衬7.柳永的词集是()A.《漱玉词》B.《乐章集》C.《淮海词》D.《稼轩词》8.下列诗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9.下列剧本中是曹禺作品的是()A.《茶馆》B.《原野》C.《南归》D.《龙须沟》10.《发现》一诗被收录于闻一多的诗集()A.《女神》B.《红烛》C.《死水》D.《猛虎集》二.诗文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6分)11.,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12.,沙头空照征人骨。
(陆游《关山月》)13.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前赤壁赋》)14.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虞美人》)1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16.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10分)菜园院佛殿记曾巩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记叙文)

郑伯克段于鄢文学常识《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著。
本文主旨本文通过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最后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
重要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通假字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若阙地及泉,隧而想见。
阙通掘。
疑难词句1、亟请于武公。
亟:数次。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国:三分之一国都。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贰:两属,西鄙与北鄙这两座城市既听庄公的命令,也要听共叔段的命令。
4、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厚:土地扩大。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完。
聚:积聚;甲:盔甲;卒:兵卒。
乘:战车。
6、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动词,挖隧道;7、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君王将对他怎么办?8、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9、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影响,推广。
10、公赐之食,食舍肉。
庄公赏赐给他食物,他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边。
学习要点与难点分析本文的情节与段落层次。
本文情节发展有四个环节:1,交代兄弟不和的原因;2,共叔段野心勃勃,而庄公故意纵其欲,养其恶,等待时机来收拾他; 3,共叔段密谋袭郑,庄公出兵伐之;4,庄公幽禁姜氏,后又后悔,采纳颍考叔之计,母子和好。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骨肉残杀。
为了表明这个主旨,对战争前共叔段的活动,庄公的态度,写的十分详细,细到说的什么话都写得明明白白;战后幽禁姜氏及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也写得十分详细,这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
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
人物性格分析(重点)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
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
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
专升本大学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练习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擅长描写战争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左传》2.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A.《论语》B.《史记》C.《左传》D.《战国策》3.《郑伯克段于鄢》的主旨是()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D.歌颂颍考叔的纯孝与机智4.《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A.庄公“寤生”B.共叔段“收贰以为己邑”C.颍考叔“食舍肉”D.庄公母子“隧而相见”5.《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老成持重,为国焦虑6.《郑伯克段于鄢》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盘庚迁都时B.战国末期C.春秋初期D.武王伐纣时7.《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A.顺序B.倒序C.平叙D.插叙8.《郑伯克段于鄢》中描写的“聪明机智”的人物是()A.郑庄公B.祭仲C.共叔段D.颍考叔二、填空题1.《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3.《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4.《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惊姜氏”的“惊”的用法是。
5.“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克”意为。
三、解释加点词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公曰:“制,岩邑..也。
”3.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4.无庸.,将自及。
5.不义不昵.,厚将崩。
6.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8.爱其母,施.及庄公。
四、简答题分析《左传》叙写战争的特点。
五、阅读分析题阅读《郑伯克段于鄢》,回答问题。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
二、记叙文考试大纲全详解

第二单元记叙文一、《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一)识记本文记叙春秋时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导致战争和兄弟相残害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以及奸诈虚伪的本性。
2、梳理本文的情节线索。
本文按时间顺序结构全文,分四个层次。
(1)交待庄公母子、兄弟不和的起因(“庄公寤生”,开端)。
(2)共叔段不断扩张,野心勃勃;庄公虚伪应付,等待时机。
(发展)(3)共叔段和姜氏准备外攻内应,篡位夺权;庄公认为反击时机已到,一举击败。
(高潮,矛盾激化)(4)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
(结局)3、简述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庄公寤生”,表现了姜氏偏狭无知,交代了母子、兄弟不和的原因;颍考叔“食舍肉”突显了颍考叔纯孝、机智,又引出庄公悔与母亲反目之语;母子“隧而相见”,讽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
(四)综合应用1、具体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郑庄公:阴险狠毒、工于心计。
(2)共叔段:贪婪狂妄,愚蠢无知。
(3)姜氏:偏狭昏聩、以私情干政。
(4)颍考叔:机敏、聪慧、纯孝。
2、具体分析本文善于剪裁史料的特点及艺术表达效果。
略写了庄公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和结果,详写了战争的起因与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以及战后事宜。
这样可以集中笔墨,描写战前战后各种人物活动,揭示它们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还选取了“食舍肉”“隧而相见”等生活细节,将其与重大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五)补充内容1、加点词(1)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逆着,倒着。
惊,使动。
(2)亟请与武公:屡次。
(3)虢叔死焉:兼词,于此。
(4)姜氏何厌之有:满足。
(5)蔓,难图也:图谋、谋划。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不久。
贰:两属。
(7)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取灭亡。
”(一)识记1、《史记》的作者及其体例。
同情。
表达方式:围绕中心,选择四个战役展现个性;以细节描写刻画个性;以对比手法展示个性。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词类活用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词类活用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使动用法,使……来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动用法,使……安定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使动用法,使……来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名作动,责备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忧患的事。
吾恐季孙之忧.(《季氏将伐颛臾》)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忧患的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季氏将伐颛臾》)名词活用为动词。
辅助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足之所履.(《庖丁解牛》)“履”,名作动,踩踏以无厚..入有间(《庖丁解牛》)“无厚”,形作名,薄薄的刀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时,名作状,按时(季节)顺流而东.行(《秋水》)东,名作状,向东东.面而视(《秋水》)东,名作状,向东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秋水》)少,轻,意动用法,以(认为)……为少(轻)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鄢》)立,使动用法,使……立。
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鄢》)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献,动词作名词,奉献的东西。
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
隧.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启,为动用法既而悔.之(《郑伯克段于鄢》)悔,为动用法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子产不毁乡校》)执政,动作名,执政的人我闻忠善..以损怨(《子产不毁乡校》)忠善,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善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药左右以君贱.之也(《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贱,轻视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客孟尝君怪.之(《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怪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羞,认为是羞耻孟尝君怪.其疾也(《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怪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名作动,穿衣戴帽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为子,视同自己的儿子西.游于梁,谓惠王曰(《冯谖客孟尝君》)名作状,向西于是梁王虚.上位(《冯谖客孟尝君》)使动用法,使……空着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赵威后问齐使》)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何以至今不业.也(《赵威后问齐使》)业,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恤孤独..(《赵威后问齐使》)孤独,困穷,形容词作名词,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之..,振困穷人;困苦贫穷的人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息,使动用法,使……繁衍生息胡为至今不朝.也(《赵威后问齐使》)朝,使动用法,使……上朝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赵威后问齐使》)业,朝,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使……上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王,名作动,统治;子,意动,以……为子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赵威后问齐使》)臣,名作动,称臣;上,下,名作状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使动用法,翻译为“扩大”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执,持,名作动凌万乘,诎.敌国(《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使动用法,使……屈服子.元元,臣.诸侯(《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意动用法,以……为子;使动用法,使……臣服臣诸侯,非兵.不可(《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动,发动战争羸縢履.蹻[jué],负书担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动,穿着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意动用法,以……为远;名作状,在朝廷上乃夜.发书,陈箧[qiè]数十(《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状,在晚上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动,做宰相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状,在朝廷上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状,在郊外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状,像蛇一样嫂何前.倨而后.卑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状,在以前;后来贫穷则父母不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名作动,(把儿子)当做儿子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察传》)过,名作动,犯错误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察传》)霸,名作动,称霸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察传》)正,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雅正(和谐)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察传》)和,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和谐(安定)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西”,名词作状语。
大学语文 专升本记叙文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1.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表现了李广爱兵如子的性格特征:打仗时他身先士卒,
饮食上他让士卒优先。 2.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因为李广关心、体恤、爱护他们。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 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居郡闻有虎, 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人,广亦竟射 杀之。
(2)都城过百雉。
自"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至"不义不昵,厚将崩".
(4)无庸,将自及。
C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 (6)公伐诸鄢。
邑唯命。
(7)请以遗之。
(2)姜氏何厌之有?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
民众;缮:修缮;甲兵:兵器;具:准备;乘战车) 6.公伐诸鄢。(诸:之于) 7、请以遗之。(遗wèi:赠与,送给)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阙:通掘;隧:
作动词,挖地道) 9.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续,推及)
四、《重点段落分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 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 武公,公弗许。
《报刘一丈书》宗臣
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 记叙文。
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 理解本文"干谒yè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
一、《课文主旨》
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作者接到刘一丈的来信, 针对刘一丈对作者“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评价,揭 露了当时上层社会的污浊不堪,意在揭露、抨击明代 官场黑暗、腐败和丑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大专毕业生士兵文化科目统一考试【大学语文】大纲:《郑伯克段于鄢》
(1)
关键词:军校考试张为臻士兵军考军校考试辅导专升本考试军考大纲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能准确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理解作品中常见修辞格;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常用文体写作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识别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掌握中外主要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代表作,了解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所属流派(社团)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掌握议论文的组成要素、论证方法,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掌握诗、词、曲、赋的基本概念和文体特点;掌握小说的组成要素和戏剧的分类;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的要求。
张为臻
考试篇目:《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节选)》《大同》《谏逐客书》《陈情表》《五代史伶官传序》《答司马谏议书》《论毅力》《灯下漫笔》《谈时间》《论快乐》《选择与安排》《论学问》《郑伯克段于鄢》《冯谖客孟尝君》《李将军列传(节选)》《张中丞传后叙》《种树郭橐驼传》《报刘一丈书》《马伶传》《往事(一之十四)》《背影》《故都的秋》《香市》《爱尔克的灯光》《箱子岩》《氓》《国殇》《陌上桑》《短歌行》《饮酒(其五)》《从军行(其四)》《山居秋暝》《行路难(其一)》《蜀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陵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炉中煤》《发现》《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门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天净沙·秋思》《前赤壁赋》《宝玉挨打》《风波》
《断魂枪》《米龙老爹》《苦恼》《麦琪的礼物》《长亭送别》《日出(节选)》。
张为臻
二、【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分值
共七大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诗文名句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6分,超过6个,按前6个判分)。
3、文言文阅读题(共20分)。
4、诗歌阅读题(共10分)。
5、现代文阅读题(共25分)。
6、语言运用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7、作文(60分)。
三、2020年大专毕业生士兵军校考试需掌握《郑伯克段于鄢》的重点难点:
1、《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
2、文学体裁——散文
3、作者——左丘明
4、历史背景——共叔段之乱
5、《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6、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说法。
7、惊:使动用法,使姜氏惊。
8、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
遂,连词,因而。
恶,厌恶。
9、爱:喜欢,喜爱。
10、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
亟,屡次。
于,介词,向。
11、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弗,不。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12、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13、不度:不合法度。
14、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15、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16、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
辟,“避”的古字。
17、何厌之有:有何厌。
有什么满足。
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定语。
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18、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
19、无使滋(zī)蔓(màn):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wú)。
20、图:除掉。
四、推荐2020年大专毕业生士兵军校考试专项巩固练习:
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
A.《国语》
B.《史记》
C.《战国策》
D.《左传》
参考答案:D。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3)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参考答案:
(1)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2)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3)他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从正面表现庄公有孝心的一组是( )。
①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②姜氏欲之,焉辟害。
③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④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⑤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