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产乳效率为目标的乳牛营养技术体系及应用

合集下载

奶产业技术体系架构

奶产业技术体系架构

奶产业技术体系架构
奶产业技术体系是指在奶牛饲养、奶牛管理、奶品加工、奶制品销售等方面所涉及的各项技术,它是奶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奶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奶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因此,建立健全的是奶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奶产业技术体系的架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奶牛饲养技术体系
奶牛饲养技术是奶产业的基础,是提高奶牛产奶效率、保证奶品质量的关键。

奶牛饲养技术体系应包括奶牛选育、奶牛繁殖、饲料配制、聚餐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保证奶源的稳定性和供应量。

二、奶牛管理技术体系
奶牛管理技术是指对奶牛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照料工作,包括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奶品加工技术体系
奶品加工技术是指将生鲜奶制成各种奶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包括乳品加工、奶制品的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科学的加工技术,提高奶制品的口感和品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奶制品市场销售。

四、奶制品销售技术体系
奶制品销售技术是指奶制品的销售渠道、市场开发、产品推广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科学的销售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渠道,实现奶制品的良性循环和
销售增长。

奶产业技术体系架构的完善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企业的投入,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

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知识传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繁荣。

提高产奶母牛产奶量的饲养技术

提高产奶母牛产奶量的饲养技术

提高产奶母牛产奶量的饲养技术科学的饲养技术能够维护奶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充分发挥产奶性能,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提高产奶母牛产奶量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提高产奶母牛产奶量的饲养技术一、加强干奶期的饲养。

对妊娠母牛分娩前75—90天开始停奶,保证有60—70天的干奶期,在此期间要保证妊娠母牛每天吃3—5公斤混合饲料和10公斤的青贮料,使母牛为下一个泌乳期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

二、护理好产犊后的母牛。

母牛产犊后乳房水肿,为了使其迅速恢复正常,每天可挤奶3次。

其方法是,产后第1天每次挤奶2公斤,够犊牛吃即可;第2天每次挤奶占泌乳量的1/3;第3天1/2;第4天可全部挤干净,同时,要对乳房热敷和按摩,每次挤奶按摩与热敷要持续15分钟左右,母牛产后3天内可喂给优质干草,5天后逐步增加精料和多汁饲料,精料增加的数量要控制在每天1公斤左右,要等到乳房水肿全部消失,乳房变软,才能把日粮增加到母牛产奶量所要求的标准。

三、发挥奶牛最大的产奶潜力。

产犊15天以后,把饲养标准提高15—20%,过3—5天后,若奶量继续上升时,应把饲养标准再提高15—20%,直到产奶量不再上升时为止。

奶牛饲料中应增加适口性强的多汁饲料,如甘薯、胡萝卜等。

泌乳期最初期2—3个月是固定的提高产奶量的最适合时期。

四、引导饲料。

提早增加精料量,以适应产犊后产奶的需要。

但日粮中精料比例不宜过高,否则会因蛋白质及磷酸过多,使母牛体内呈酸性反应,造成母牛早期失去生殖能力,同时,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等疾病,使产奶量及体质下降。

母牛产犊前2周按体重1-1.5%给予精料,产犊后按每产3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的比例添喂。

要防止牛过肥,还要特别强调粗料的品质和采食量。

采用此法后,大多数母牛可提早出现泌乳高峰,提高了泌乳期的总产奶量。

五、诱导饮水。

其方法:用大麦、玉米面、豆饼等与水以1:10的比例调成糊状,让牛饮用,可提高产奶量。

六、多次挤奶可增加奶牛产奶量。

多种方法提高奶牛产奶量

多种方法提高奶牛产奶量

VS
综合措施的实施
未来可以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奶 牛的产奶量,如同时优化饲料配方、合理 安排繁殖计划和改善环境条件等。此外, 可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互联网+农业 、生态旅游等,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营养摄入,从而提高产奶量。但是,这种方法需要
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03
改善环境条件
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奶牛的生理机能,提高产奶量。然而,这种方
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进行设施建设和维护。
展望未来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研究方向
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未来可以研究新的技术手段,如基因编 辑、细胞培养等,以进一步提高奶牛的 产奶量。同时,可以探索新的饲养模式 和管理方法,如智能化饲养、生态化养 殖等,以提高饲养效率和产奶量。
在管理措施中,要为每头奶牛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和光照时间。一般来说,每天至少要保证 每头奶牛有2~3小时的运动时间和充足的光照时间。
同时,要注意控制光照强度和均匀度,避免对奶牛造成过度刺激或光线不足的问题。在冬季 和阴雨天气时,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光照不足的问题。
05 技术应用
应用激素调节奶牛产奶量
湿度调节
合理控制牛舍湿度,避免过湿导致细菌滋生和奶牛患病。
定期给奶牛洗澡
定期清洁
定期给奶牛洗澡,保持皮 肤清洁,防止皮肤疾病和 感染。
促进血液循环
洗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有利于奶牛的健康和产奶 量。
提高采食量
洗澡可以提高奶牛的舒适 度,从而提高采食量。
03 疫病防治
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体检
04 管理措施

David-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日粮营养水平

David-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日粮营养水平

David: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日粮营养水平David G. Atwell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主攻奶牛营养方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国中西部大型牧场的奶牛营养技术咨询和服务。

曾在美国纽约经营泌乳牛存栏600头的牧场;1990年-1994年,任美国Growmark公司奶牛营养与研发经理;1994年-2003年,在美国蓝雷公司任奶牛营养与生产技术服务经理;2004年至今,担任美国AG Partners公司的奶牛营养与管理顾问。

泌乳牛的日粮配制应按潜力设计而非实际产量对于牧场的牛群,我们想给奶牛配制日粮,那么首先肯定得了解牛群情况,比如平均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等等。

在得知牛群的实际产奶量之后,我们还应该推测牛群的潜在生产力如何,究竟有多大的生产潜力可挖掘,牧场能让奶牛实现多大的生产力。

如果实际的产奶量和潜力产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养牛人一定得及时寻找原因。

泌乳牛的日粮配制要按潜力去设计而不能单纯根据奶牛的实际产量,日粮的设计要以保证奶牛健康为本,不管从营养角度还是饲料量角度去配制,都万万不能以牺牲奶牛的健康去追求高产。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包括管理、奶牛舒适度、饲料质量、挤奶频率、育种/遗传、生长激素的使用以及日粮的混合、管理和配送。

荷斯坦奶牛的生产目标说明:这是2011年Atwell博士根据合肥当地的环境、饲料、生产等等影响因素,做出的奶牛生产性能推测。

平衡TMR日粮采用阶段性饲喂泌乳曲线图中观之,泌乳牛开始产奶后,产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到高峰期后,再呈现一个下降过程,这时乳成分含量也随之变化,包括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的下降,但到达一定阶段后又恢复上升。

从采食量观之,奶牛刚开始产奶的时候,食欲还未恢复,这需要一个过程。

泌乳初期,奶量开始快速增加,但是奶牛的采食量还未恢复,这时会出现营养负平衡,直到泌乳中期之后,体重才逐步恢复。

所以,如果按阶段饲养的话,泌乳高峰期的奶牛消耗能量较多,而且体况也需逐步恢复,所以,这时应该给它补充高能量、高蛋白的健康日粮。

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

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

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奶制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奶制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而要提高奶制品的品质,就需要从源头出发,通过培育技术改良奶牛的乳质。

本文将由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

首先,优化奶牛品种是提高奶牛乳质的基础。

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较高产奶、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奶牛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乳品质。

例如,荷斯坦奶牛被广泛用于奶牛饲养行业,因其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

此外,借助生物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奶牛基因,使其产奶性能更优良。

其次,科学的饲养管理对奶牛乳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补给是确保奶牛健康和乳质的关键。

合理的饲喂方法应包括精确的膳食控制、定期的营养检测以及针对性的饲喂策略。

此外,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能提高奶牛的乳质,包括舒适的牛舍、良好的通风和饮水系统等。

再次,疾病防控是保障奶牛健康和乳质的关键。

奶牛饲养中常见的疾病如乳房炎、泌乳障碍等,都会对乳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常规的健康检查非常重要。

另外,科学的防疫措施和卫生管理也能有效降低奶牛患病的风险,进而提高乳质。

最后,提高奶牛乳品质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奶牛养殖中。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奶牛的全面监控和精确管理。

例如,通过乳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的体温、喂食量和产奶量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此外,智能化的奶牛挤奶设备也能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乳品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包括优化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奶牛的乳质,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奶制品的需求。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奶牛乳品质,促进奶制品行业的发展。

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与措施

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与措施

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与措施近年来,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些新的方法与经验。

特介绍给养牛专业户。

1.增加光照。

据国内外养殖专家养殖试验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不需要增加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

2.喂粥料。

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

因为粥料适口性好,奶牛爱吃,既增加了采食量,又易消化吸收,因而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在夏季粥料内加人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在冬季饲喂38℃左右的热粥料,可增强牛体的抗寒力。

3.调整分娩期。

奶牛产后3~8周是产奶的黄金时间,夏天气温高、蚊蝇多、产奶量低、发病率高。

奶牛夏季分娩,日产奶量要比其他季节少约lO公斤。

因此,应采取计划配种,使奶牛分娩产犊避开炎热的夏季,这样可提高产奶量8%~10%。

4.添喂胡萝卜和甜菜。

据国外试验,在产前30天和产后92天的奶牛日粮中加入15%洗净切碎的胡萝卜和甜菜。

可提高产奶量25%以上。

5.添喂小苏打。

据美国饲料周刊报道,奶牛喂小苏打,可使产奶高峰大大提前,并在32周内持续高产不衰。

具体做法是:将小苏打拌在料中喂给泌乳牛,整个泌乳期每天每头奶牛喂小苏打150克。

国内有人试验,在60%粗饲料、40%精料的平衡日粮中,添加150克小苏打和0.8%的氧化镁混合后喂奶牛,每头每天增加产奶量2.8公斤。

6.定期驱虫。

利用噻苯咪唑驱除奶牛消化道内的线虫,每头用药量为45克,经驱虫后,在300天泌乳期中,平均每头奶牛可提高产奶量409公斤。

7.添喂尿素。

按奶牛体重每100公斤加尿素15~20克,可提高产奶量10%,尿素的添加量一般以占混合精料的1.5%~2.0%,或占总干物质的1%为宜。

8.定期修蹄。

定期正确进行削蹄,可防止肢蹄障碍和疾病的发生,确保蹄底全面负重,使牛保持正确的站立姿态,延长繁殖年限。

前苏联研究证明,奶牛修啼比不修蹄,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可增加206公斤。

关于我国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的分析

关于我国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的分析

关于我国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的分析TMR饲养技术在发达国家被奶牛行业广泛的采用,TMR饲养技术可以解决我国奶牛行业诸多弊端,可提高奶牛产奶量、牛奶质量、节省成本、节约劳动力等。

但由于TMR饲养技术在我国处于推广的初级阶段,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TMR饲养技术的优点、注意事项及管理技术方面分别论述。

标签:奶牛;TMR饲养技术;搅拌机;管理技术目前我国奶牛业的生产模式相比发达国家的生产模式落后很多,由于我国饲养技术、管理的落后,已经制约我国奶牛行业的发展,TMR饲养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解决传统养殖中的很多弊端,提高产量,节约成本。

目前,TMR饲养技术在我国正处于萌芽时期。

一、TMR的含义TMR的英文是Total Mixed Rations(全日混合日糧)的简称,全混日粮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养技术。

二、TMR饲养技术的优点1.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合理的食物比例、均衡的营养搭配,可以大大增强奶牛的身体机能,让奶牛达到一个健康的体况,奶牛泌乳的遗传潜力和繁殖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多所大学研究表明,使用TMR饲喂的奶牛每公斤日粮干物质能提高产奶率5%-8%,即使奶产量达到每年9吨,仍然能有6.9%-10%奶产量的增长。

2.提高牛奶的质量。

粗料、精料、其他材料的有机混合,减少了奶牛瘤胃PH 值波动,从而保持奶牛瘤胃的PH值稳定,保证奶牛瘤胃的正常、健康,这样提高了奶牛消化、吸收功能,充分的吸收营养,从而乳脂含量显著增加。

据报道,使用TMR饲喂的奶牛能提高乳脂率0.1%-0.2%。

3.提高奶牛的繁殖率。

给奶牛喂食TMR日粮,奶牛瘤胃的PH值稳定,促进体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大提高微生物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这样可以让奶牛有一个健康的体况,提高奶牛各项的身体机能,大大提高了奶牛的繁殖生育能力。

4.降低奶牛疾病发生率。

高产奶牛阶段饲养管理新技术

高产奶牛阶段饲养管理新技术

高产奶牛阶段饲养管理新技术一、高产奶牛饲养1、泌乳前期:⑴产后第一天,日粮按产前供给,充分供给清洁温水。

第一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以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

⑵从产后第二天起,以喂给适口性好、易消化的能量饲料为主,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酌情增喂精饲料,每天增喂量0.7-1千克。

当增料后奶产量不再上升时,减喂多余饲料,使奶料平衡。

此期,干物质采食量应达牛体重的4%,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5-17%,精、粗饲料配比为1:3。

为增进食欲,每天可添喂小苏打,使产奶高峰提前到来。

为补充营养,可在日粮中添加胡萝卜和甜菜。

每100千克体重添喂尿素18克,油脂4%,氨基酸25克。

定期检查奶牛是否缺碘,必要时补碘。

适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每日喂给奶牛0.2千克食醋。

冬季喂粥,饮温水,夏季在粥内加入凉井水,均可提高产奶量。

⑶泌乳盛期,必须喂给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8%,精、粗饲料配比为3:2。

泌乳高峰期,青干草饲料自由采食,不限制饮水。

2、泌乳中期:应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

为避免产奶量下降,干物质采食量应占泌乳牛体重的3.5%,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可降至14%,精、粗饲料配比为2:3。

3、泌乳后期:系奶牛恢复体况的重要时期,饲料供给以粗饲料为主,干物质采食量应达到泌乳牛体重的3%,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3%以下,防止牛体过肥。

4、干乳期:干乳前期以青粗饲料为主,注意补充食盐、钙和磷。

干乳后期,逐渐增加精饲料喂量,开始每天喂2千克,以后每7天酌情增加1千克,到分娩前7天精饲料喂量约为孕牛体重的7.5%。

二、高产奶牛管理1、搞好卫生:产后及时清刷母牛后躯并进行消毒,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畜舍、运动场勤打扫、勤垫草,保持清洁干燥。

同时,还应通风透光,防止贼风和穿堂风。

冬季注意保暖。

2、科学挤奶:①产后采取“三多”乳房护理法,即多次挤奶,多次热敷,多次按摩。

产后前7天,每天挤奶3-4次,使乳房消除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提高产乳效率的营养技术措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提高产乳效率的营养技术措施
日粮营养素平衡技术 粗饲料科学利用技术 瘤胃发酵调控技术 阶段饲养技术 抗冷热应激技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粮营养素平衡的重要性
乳牛日粮营养素平衡是乳牛科学饲养 的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乳效率和 DM 采食量
产乳效率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35
40
45
50
55
60
DM采食量, 磅
※来源: Agri-Kin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乳效率和 DM 消化率
2.0
1.8
产乳效率
1.6
1.4
1.2
60
平均产乳量 (3%FCMKg/
d)
10.5 10.6 15.9 16.7 12.7 21.0 21.1 15.9
干物质采食量 产乳效率 (kg/d)
16.75 12.5 12.5 12.5 9.0 14.25 12.5
9
0.979 0.845 1.268 1.332 1.411 1.474 1.688 1.76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报告内容
提高产乳效率是我国乳牛养殖中间 急需解决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课 题
产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产乳效率的营养技术措施 提高产乳效率的营养技术措施的系
统集成 结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提高产乳效率是我国乳牛养殖中 间急需解决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
3000 20000 27000 33000 40000 47000
0 13000 20000 27000 33000 40000 47000
Milk production (lbs of 3.5% FCM/yr)
Milk production (lbs of 3.5% FCM/yr)
0.4324×挤乳量(kg)+16.216×乳脂量(kg)
DE﹤1.3
效率低
DE=1.3—1.5 效率适宜
DE﹥1.5
效率高(在体况适宜的情况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产乳效率的因素
产奶量
体重变化
饲料采食量
乳脂率高
饲料消化率
瘤胃酸中毒
产奶天数(泌乳阶段) 环境应激
奶价高/饲料成本低
6000
奶价低/饲料成本高
6000
Profit 5000 Nonfeed costs 4000 Feed costs 3000 2000 1000
利润 非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
$
利 润
5000

4000

年 /
3000

牛 2000
1000
Profit Nonfeed costs Feed costs
65
70
75
80
85
DM消化率, %
※来源: Agri-Kin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乳效率和泌乳期天数
产乳效率,磅牛奶/磅DM
牛 奶 / 采 食 量 , 磅
泌乳期天数
DM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产乳效率因素的小结
产乳量高,DE亦高 随着泌乳天数延长,DE下降 年龄小者,DE也低 掉膘越多,真实DE也低 粗饲料品质好,DE也高 环境应激越大,DE越低 放牧奶牛,DE也低 患瘤胃酸中毒和消化疾病者,DE低 使用适当的调控剂可提高DE
产乳效率
1.708 1.951 2.092 2.137 2.069 2.957 3.35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提高产乳效率是我国提高乳牛 养殖效益的根本技术途径
面对饲料成本高、奶价低、乳牛养殖利润 薄,提高产乳效率是提高乳牛养殖效益的 根本出路
有利于改变低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生产模 式
利润率随产奶量而变化
I收入和成本 ($/年/母牛)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3000
利润 非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
20000
27000
33000
产奶量 (磅 3.5% FCM年)
40000
47000
利润率随奶价而变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Income and costs ($/yr/cow) Income and costs ($/yr/cow)
奶牛的质量普遍提高尚需一个相当长的历 史过程
有利于解决乳牛养殖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乳效率(DairyEfficiency,DE)
产乳效率= 3.5%乳脂校正乳(kg)
干物质采食量(kg)
3.5%乳脂校正乳(kg)=
的课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成年母牛头年平均利润 ——以牛乳为主的产值利润
牛乳总收入-成本总费用 奶牛头年平均利润率=
成年母牛平均总头数
牛乳总收入=产乳量×奶价 掺入成本总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利息、税、折旧等 可变成本=饲料、劳力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奶量(年产3.5%FCM,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提高乳牛养殖效益的误区
追求一时的最高产奶量,忽视长远 的效益
过分依赖提高采食量(特别是精料 采食量),忽视产奶效率
进一步提高乳牛养殖效率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个极待解决的生产问题(1)
养殖户
A1 A2 B1 B2 B3 B4 C1 C2
乳牛日粮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多,都 会使产乳效率下降
饲草质量
运动/放牧
饲草数量
怀孕
牛的年龄
牛生长激素
产乳效率
产乳效率和 产奶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奶量, kg/天 •奶牛年产奶量﹤15000kg时,产乳效率有上升趋势 •奶牛年产奶量﹥15000kg时,产乳效率接近于0 •奶牛年产乳量﹤21000kg时,产乳效率一直是上升趋势
进一步提高乳牛养殖效率是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个极待解决的生产问题(2)
养殖 平均产乳量 干物质采食 户 (3%FCMKg/d) 量(kg/d)
C3
21.1
C4
20.97
C5
25.89
C6
18.96
C7
26.22
C8
21.20
C9
23.92
12.38 10.75 12.38 8.88 12.6 7.12 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