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示材料

合集下载

我校耿信笃、舒德干教授入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我校耿信笃、舒德干教授入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我校耿信笃、舒德干教授入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薛鲍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35)5
【总页数】1页(P605-605)
【作者】薛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
【相关文献】
1.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J],
2.多名农药界专家入围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J], 王灿;
3.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J], 薛鲍
4.热烈祝贺《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舒德干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J],
5.中国航海学会提名候选人吴澎入围国家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01.06.29•【文号】•【施行日期】2001.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2001年6月29日)第一章总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二)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候选人应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专业为范围。

(三)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以下简称学部主席团)确定。

(四)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除“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的第三条和第五条中涉及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候选人有关内容外,本细则的其他条款均适用。

(六)院士增选工作分为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学部评审及选举。

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一)推荐院士候选人通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

(二)院士单独推荐候选人。

1.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不超过2名(含所推荐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其中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资深院士不参加对候选人的推荐和学部的评审与选举。

2.院士必须对所推荐的候选人确实了解,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院士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提出对被推荐人的评价意见,并请被推荐人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
(院士提名用)
被提名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或专长:
拟提名学部:
提名院士:
中国工程院印制
2023年度
一、基本信息
二、重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六项以内)
三、重要经历(十项以内)
四、重要学术团队兼职(六项以内)
五、在工程科技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奉献(限3000字)
六、重要科技奖项[涉及国家三大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等,限填六项以内(同一成果及相关科技奖项,只填写一项最高奖项)。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类别(国家、省、部)名称,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重要合作者]
七、发明专利情况[限填六项以内。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实行的发明专利名称,批准年份,专利号,发明(设计)人,排名,重要合作者,本人在专利发明和实行中的重要奉献。

如无实行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行]
八、论文和著作[限填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十篇(册)以内。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论文、著作名称,年份,排名,重要合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限填五项以内)
十、候选人个人声明
十一、候选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候选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对候选人政治表现、廉洁自律、道德品行等方面出具意见,并对候选人《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涉密情况进行审核,限600字以内)
十二、院士提名意见(对被提名人成就、奉献和学风道德的评价,600字以内)。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1. 引言院士增选是中国科学界和工程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表彰在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院士增选的背景、条件、程序以及评审标准,帮助申请者了解和准备院士增选。

2. 背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其院士是享有最高荣誉和权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根据《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每年都会进行一次院士增选活动,以补充新成员并完善现有专业板块。

通过增选优秀人才,可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3. 条件(1)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3)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4)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5)申请者应由两名正式候选人推荐,并附有推荐信。

4. 程序院士增选的程序一般包括提名、初选、复选和最终评审四个阶段。

4.1 提名提名阶段由各单位或个人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提交提名申请。

申请者需要填写提名表,并附上个人简历、代表性成果和推荐信等材料。

所有提名材料都需要通过在线系统提交,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截止。

4.2 初选初选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对提名申请进行评审,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评审专家会根据申请者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候选人进入下一轮复选。

4.3 复选复选阶段是对初选通过者进行深入考察和面试。

候选人需要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并与评审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

此阶段旨在全面了解候选人的学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等方面。

4.4 最终评审最终评审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全体院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的。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候选人在初选和复选阶段的表现,综合考虑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最终确定入选院士的名单。

5. 评审标准院士增选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等;(2)学术水平:代表性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3)社会影响力: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4)团队合作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否能够带领团队进行创新研究。

45.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

45.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

45.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1998年12月1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2003年5月12日、2006年11月2日学部主席团会议修订)为保证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一、对投诉信的处理,必须严肃、认真、慎重,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二、投诉信必须是对院士候选人的书面署名投诉,不受理匿名投诉。

投诉人应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受理的投诉内容为对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风道德的异议。

三、投诉信必须送交院士工作局登记,由有关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统一研究处理。

未经研究处理的信件一律不得在评审和选举过程中出示或传播。

四、投诉信截止日期为增选年的9月15日。

五、超过投诉信截止日期的投诉信原则上不予受理,如涉及实质性内容,提交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六、投诉信截止日期后,院士工作局将投诉信分别送交有关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研究处理。

七、对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决定受理的涉及初步候选人的投诉信,通过以下3种方式调查核实:(一)对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候选人,由院士工作局具函并附投诉材料,请其归口初选部门提出书面调查材料及结论性意见,加盖人事组织部门印章,在规定时间内寄送院士工作局。

(二)对院士推荐的候选人,由院士工作局具函并附投诉材料,请推荐院士提供书面说明,在规定时间内寄送院士工作局。

(三)各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认为有必要核查的投诉问题,可指定有关院士组成调查小组进行核实,提出书面调查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寄送院士工作局。

八、学部常委会对经过上述三种方式调查核实的材料进行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九、会议评审期间,投诉材料和调查核实材料存放指定地点备查。

十、各学部常委会对认为有必要调查的与初步候选人有关的其它问题,也可按上述办法处理。

十一、投诉信及有关调查材料必须严格保密。

投诉信原件仅提供给学部主任、副主任以及有关院士调查小组成员查阅。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引言:院士是指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具有卓越学术成就和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学者,是对其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院士增选是评选和甄选卓越科学家进入院士团体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篇文章将从增选的目的、条件、程序以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等方面,对院士增选进行详细阐述。

一、院士增选的目的:院士增选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杰出学术成就和长期贡献的科学家或学者,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提升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

通过增选院士,可以鼓励学者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同时,院士团体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望,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和引进人才。

二、院士增选的条件:院士增选的条件通常包括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和学术道德三个方面。

(一)学术成就:候选人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学术成就,包括独立完成的重要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专利成果等。

同时,候选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学术影响力:候选人应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包括被同行引用的次数、在学术会议上的邀请发言、学术论文的评审、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等。

此外,候选人还应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三)学术道德:候选人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学习、严谨科学、敢于创新等。

候选人还应遵守学术伦理规范,不从事学术不端行为。

三、院士增选的程序:院士增选的程序一般包括提名、初审、专家评审、最终评审和公布等环节。

(一)提名:候选人可以由本院士团体成员提名,也可以由科研院所、高校、学会等单位提名。

提名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简历、主要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二)初审:由增选委员会对提名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候选人。

(三)专家评审:由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议。

评审过程一般包括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候选人的报告、面试等。

(四)最终评审:由院士团体全体院士参与最终评审,通过秘密投票确定是否增选候选人为院士。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10.12.24•【文号】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施行日期】2010.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协: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将于2011年1月开始。

现将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经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九次会议确定,2011年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

各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到各学部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该学部的增选名额。

二、各归口初选部门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所属单位推荐并初选院士候选人。

凡双重领导单位推荐的候选人,由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初选。

推荐工作必须坚持院士标准,认真审议,严格把关。

三、请各归口初选部门要特别注意推荐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1946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四、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第二章中“凡已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的规定,凡2005、2007和2009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2011年停止1次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五、推荐院士候选人需填写和准备《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附件材料》(以下简称《附件材料》)。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是指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增选院士的评选标准和要求。

中科院
院士是中科院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以及科学家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的最高水平。

根据中科院的规定,院士增选是以学术研究成就为评判标准的。

具体的增选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候选人应该在某一科学领域内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且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应该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对该领域的科学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具备卓越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候选人应该具备卓越的学术水平,包括对科研问题的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科学方法的应用等。

同时,候选人还应该具备在学术研究中展示出的创新能力,即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技术等。

3. 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候选人应该在科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包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重要学术报告等。

4. 具备培养和指导学科建设的能力:候选人应该具备较强的指导本学科发展和培养学科人才的能力,包括指导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参与学科建设等。

中科院院士增选是通过引荐、申报、初评、复评、公示等环节进行,最终经中科院学部会议讨论决定并通过中科院院士大会正式选举产生。

增选一次一般持续数年,通过者成为中科院院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示材料
2019年07月
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一、个人信息
二、主要学历(6项以内)
三、主要学术经历(10项以内)
四、重要学术任(兼)职(6项以内)
五、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3000字以内)
填写2-3项反映被推荐人系统的、创造性的学术成就和体现重大贡献和学术水平的主要工作。

说明在学科领域所起的作用、在学术界的影响和评价,以及(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系统引用10篇代表性论著和附件5、附件6等材料)。

六、10篇(册)以内代表性论文、著作(包括教材)、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全文作为附件3)
原则上应有一篇或以上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或其他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

每篇(册)应说明被推荐人的主要贡献,包括:提出的学术思想、创造性、研究工作的参与程度、学术刊物中的主要引用及评价情况等(200字以内)。

证明材料和评价说明放入附件5中,此处可引用附件5。

按以下顺序填写:
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
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
研究技术报告(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完成年份;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名称、地点。

七、发明专利情况(10项以内)
请按顺序填写专利申报人(按原排序),专利名称,申请年份,申请号,批准年份,专利号。

并分别简述专利实施情况和被推荐人在专利发明和实施中的主要贡献(100字以内)。

实施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放入附件6,此处可引用附件6。

若无实施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施。

八、重要科技奖项情况(10项以内)
按顺序填写全部获奖人姓名(按原排序),获奖项目名称,获奖年份、类别及等级(如: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简述被推荐人的主要贡献(限100字),相关证明材料放入附件6,此处引用附件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